毛概问卷调查报告
小组成员:
刘子浩苏权才苏伟健
调查内容:本校学生对B12附近小吃摊饮食的看法。
调查方式:通过网上问卷的方式对本校50名学生进行调查,获得有效答卷43份。
问卷内容:
1、您的性别是( )
A、男
B、女
2、您喜欢去路边摊么()
A、喜欢
B、不喜欢
C、不介意
3、那您会多久去一次()
A、两天一次
B、一周一次
C、一月一次
D、偶尔一次
E、其它
4、您认为街边小吃摊有存在的必要么()
A、有
B、没有
C、可有可无
5、您是否觉得街边小吃不卫生()
A、觉得
B、不觉得
C、不留意
6、您不去吃街边小吃的原因[可多选] ( )
A、担心食品卫生状况差
B、担心食品质量不过关(如食品过期,进货渠道不当等)
C、街边小吃站着吃不舒服
D、没有遮光挡雨的场所
E、小吃在街边摆卖会被过往车辆及灰尘污染
7、您会选择去吃街边小吃的原因()
A、价格便宜
B、方便而且美味
C、赶时间,能吃饱就好
D、其它
8、您吃街边小吃之前是否曾考虑过它的原料、配料有保证( )
A、有,但是难以抗拒,觉得一次半次没问题
B、没有,觉得很正常
C、不怎么介意
9、您是否认为街边小吃摊的存在造成了不良影响()
A、是
B、不是
C、不清楚
10、您认为街边小吃摊最有可能造成以下哪些问题[多选] ( )
A、危害健康
B、阻碍交通
C、街道欠洁
D、影响市容
E、治安问题
F、没有其它问题
G、其它
11、您对这些问题抱怎么样的态度( )
A、必须马上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B、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C、并不是什么大问题没有什么大影响
12、如果您认为此问题要解决,应该怎样解决()
A、城管
B、让街边小吃摊变成合法店铺
C、提高个人素养,抵制自己
13、对于街边小吃店的卫生状况您是怎么看待的()
A、无所谓
B、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C、还行
D、其他
14、当你吃完街边小吃后,会出现不良反应吗()
A、会
B、不会
统计结果:
题号 A B C D E F G
1 18 25
2 9 15 19
3 2 8
4 26 3
4 28 2 13
5 33
6 4
6 35 3
7 9
8 31
7 4 24 8 7
8 31 8 4
9 20 10 13
10 33 30 30 19 11 5 3
11 20 15 8
12 5 34 4
13 5 10 13 15
14 5 38
数据分析:
大多数人觉得路边摊有存在的必要,女生比较喜欢去吃路边摊,频率女生高于男生;
大多数人了解路边摊不卫生,并且没有太多的营养,但因其便利美味,即便考虑到这个原因,也会自我安慰,难以抗拒诱惑而购买;
吃路边摊,大多数人会担心食品的质量和卫生状况,小部分人还会觉得吃路边摊不方便,没有专门的吃东西的地方;
学生关心路边摊会危害健康,阻碍交通,影响市容、街道清洁,治安问题,但三分之二的人采取忽略态度,三分之一的人希望马上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解决方案:大多数人认为应该让路边摊变成合法店铺;
少数人的人吃完之后偶尔出现不良反应。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多数同学对食品安全问题比较关心,也了解学校周边的食品卫生状况。
但由于价格便宜、方便、贪吃等原因,很多同学还是会选择去光顾这些小吃摊,因此大多数人觉得路边摊有存在的必要。
问题分析:
学生方面
1、一些学生贪图口味好、“卖相好”而选择了校外小吃摊,而事实上,这些所谓的“口味”、“卖相”均来自一些非法食品添加剂。
2、有些学生认为校外的食品价格低于学校食堂内的,这更体现了学校食堂对同学们身体健康的保障,而选择新鲜蔬果、健康食用油面,故价格高于校外食品。
食堂方面
1、食品口味亟待改善。
2、座位少、导致学生由于讨厌拥挤的环境而选择校外。
3、服务态度亟待提高
调查总结:
以下是小组成员通过实地调查得到的实际情况:
约6米宽的道路,两边排满小摊,道路狭窄,每天晚上7时开始兴旺起来,到九点可称人流最高峰,来帮衬的主要都是晚修下课、实习下班回校的学生。
来- 3 -
往人群密匝匝,人头攒动,非得要侧身才能勉强走过,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深夜。
无牌流动摊贩在大学城出现,至少已有4年。
位于中环西路的一条百米街道,早中晚皆有小贩摆摊,全天候“服侍”学生肠胃,且生意红火。
晚上12时饥肠辘辘,但饭堂大门紧闭,何处觅食?
2011年,开始有一两家摊贩在靠近商业中心的红棉路做起了生意。
渐渐地,见有利可图,小贩越来越多,最高峰时达100多家。
在红棉路扎根,其后迁移至南五路,而今在中环西路驻扎,小贩步步搬迁且生命力顽强。
他们不断变换地点,减少被城管整治的几率,每变换一次,就离学生宿舍又近一分,而生意又再兴旺一分。
夜宵街就开在学生宿舍楼下,是学生上下课的必经之地,住在附近的学生常常选择绕路走。
流动小贩存在这么久,难道就没人投诉举报?其实不是,不少受到滋扰的学生都会投诉,有生意不好的正规小食店也投诉。
小贩老张说:“城管经常来的,但我们也有我们的办法,他们上班时间是早上8时半到晚上11时,晚上11时前我们谨慎点,互相看风,随时准备闪,晚上11时以后就是我们的天下了。
”
老张还说,前一阵城管试过一晚上就收了18辆车,但小贩们重新在北亭村购买了“装备”,第二天接着又开始卖,“车子、材料,在北亭都很容易买到,被城管没收了也不打紧,不要跟他们起冲突就是了。
”
以下是小组成员经讨论后对校园周边小吃摊环境作出的总结:
一、由于学生在校外就餐时间多为中午以及傍晚放学时,故这些时间段车辆多,
车辆行驶处灰尘飞扬,而多数小吃摊的食品都直接放在案板上,汽车排出的尾气以及灰尘都直接覆盖到了食品上,对食品质量没有保证,再加之学生多,摊主常常很忙,所以常会出现摊主一手执食品另一只手执零钱递给学生,这更是对学生健康的一种强烈不尊重。
二、一些油炸类食品摊使用的油没有安全保证,我曾亲眼看见一个经营炸鸡块摊位的老板娘,在没有客人时独自处理使用过的油的样子——用勺子将沉淀后的油的上层捞起来,继续使用。
这显然并不是他一人的做法,大多数的摊主都是这样的,更有甚者直接购买这种使用过的油。
一些不法商贩会向食品内添加一些有害人体健康的添加剂,这会成为一些疾病的诱因。
而且大多数商贩并不拥有合法的经营许可证。
许多学生在小摊上吃完后直接将垃圾丢到地上,而下一批学生又重复这一操作,不仅对学生健康有影响,更对学校的环境有影响。
久而久之,地面变黑、蚊虫肆虐,令人目不忍赌。
这些小吃摊大多排列分布在人行道,致使行人只能走在机动车道上,使行人有危险且会占据盲道,会导致的后果非常严重。
另外,烧烤摊的油烟对附近居民是一种极大的影响,久而久之也会使墙面变得黑乎乎的,影响市容。
针对小吃街的饮食安全的建议:
1、个人方面加强自我约束力
管住自己的嘴巴,不吃小摊食品;管住自己的手,不买小摊食品;管住自己的脚,- 5 -
不走近小摊,不让“病毒”进入身体。
拒绝校外小吃,为自己的健康负责。
2、建议食堂改善部分食品口味,时常开发新口味小吃。
并适当增加座位。
增加服务员并进行培训,提高服务态度。
3、学校及有关政府部门采取措施,争取取缔这种不良现象。
4、学校加大宣传力度,改变学生内心对食堂的排斥以及对校外食品的喜爱。
5, 可以让那些小吃摊有自己固定的店铺,这样既减少环境污染,也提高了食品的卫生。
民以食为天,我们要管理好我们的健康,尽量不要去脏的小吃摊,去店里就卫生得多,现在细菌传播的很快,一不小心就会传染了疾病,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要注意的问题。
从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很多人很喜欢去B12附近的小吃摊档,虽然大家都知道那里的卫生不好,但大家都抱着“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态度”。
这要我们提高自己的卫生安全意识。
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大家更多去关注路边小吃摊档的安全问题,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以一个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态度来对待那些街边小吃。
当然这次活动只是一次尝试,有它的局限性,我们的思维深度和考虑问题的全面性都还有待提高,我相信我们一定会做出更有价值的活动来继续关注和探讨食品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