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混排
例:女同学可以类比:“你的发卡和你很配,很漂亮”,男同学可以提 到:“你的毛衣很配你的气质,帅气大方”等等……) 师总结:大家看,尽管两篇文章内容一样,但给我们的感觉却截然不 同。也就是说:适合的图片,放在适当的位置,才能更好地体现文章主 题与文字内涵,而且,图片与文字的环绕方式不同、叠放次序有差别, 会影响到作品在欣赏时的实用价值。 师过渡:那么如何来调整图片与文字的环绕方式和叠放次序呢?这就是 今天我们要探讨的内容----《图文混排》(屏幕点课题) (二)版式练习(2+10+8=20分钟)《端午节的由来》 师:让我们一步步来,先来考虑一下:如何调整图片与文字的环绕方式 呢? 生:找图片工具栏 师:同学们马上就想到到“图片工具栏”中去寻找工具,不错,方向准 确。单击“文字环绕”按钮,在下拉菜单中会展示各种不同环绕方式,除 了文字说明,还配有相应图例展示,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只要大家 将二者一一横向对应纵向比较,必会发现其中的差异。当然你也可以用 右键提取快捷菜单,查找相应的菜单项,得到的效果是一样的。 师:(配合幻灯片展示提示学生)请大家观察一下:插入图片后的默认 版式是? 生:嵌入式。 师:那么如何调配起这些环绕方式来为我们的作品服务呢?也就是操作 方法是什么呢?(幻灯片展示,生思考)通常文字处理软件的操作特 点:先选中操作对象——选择相关的命令(菜单或工具栏)——进行相 应的操作与设置,那我们与现在的任务一一对应,就是? 师生:选中图片----选择环绕方式----进行版式设置。 学生跟随老师的提示将先前所学知识类比运用、过渡迁移,加强理解。 师:好,有了所需工具,有了操作方法,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环绕方式 为我们的作品服务,就看大家的个性展示了,巧工出细活!我们就通过 《端午节的由来》这篇文章来亲身感受一下吧。(2分钟) 任务一:学生版式练习(10分钟) 打开《端午节的由来》.doc这篇文档,尝试将已有图片设置成不同的环 绕方式。 要求: (1)将适合的图片安放到合理的位置,使图片充分发挥其衬托说明文字的 作用。 (2)学有余力:尝试使用各种环绕方式,对比效果。
师:告诉大家,答案是肯定的,实际上这就是组合的概念,那么如何组 合?组合的原则又是什么?我们会在下节课和大家一起探讨。祝愿大家 天天开心!谢谢大家,下课! 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采用的题材是大家备感亲切的端午节主题,营造一家人过端午 的情形,温馨而甜美,意图拉近师生关系,同时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包 含在一个个家庭生活的小细节中,让学生在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 习,放松身心。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本节课我采用任务驱动、目标激 励的教学策略。总体目标力求明确,任务细化。整个教学过程,采用小 组协作探究、自主尝试学习、教师适当总结补充等丰富的教学形式,使 复杂问题逐步解决,逐步提示学习内容,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 学习氛围,从而获得真正的知识和能力。 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我还注意分层教学的大胆尝试,对于不同层面 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既让尖子生吃得“饱”,又让其他学生吃 得“好”,各取所需。另外,我也注意努力培养学生们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能力,激发其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建立对信息技术学习的自信 心。本节课的最后作品交流时略显匆忙,时间有限,学生也意犹未尽, 自己以后要进一步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能力的学,小组长主笔,完成“各版式对比”表格 的填写 求助热线: u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u 教师巡视 任务二:小结各版式的对比(8分钟) 师鼓励:在刚才地练习中,不少同学们很自主地尝试将同一幅图像设置 成不同的版式,并进行比较,这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很值得肯定,也 希望能在你们中间得到推广,毕竟,我们练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得到 一篇漂亮的文章,只要大家在练习中有所收获,一两次失败的作品展示 并不能说明什么,是吧?(师有意向个别操作较慢的同学意味深长地说 出此话,他们脸上明显轻松不少,信心倍增) 师引导:文章的主题不同,对于美的感受因人而宜,决定了版式设置并 没有统一的标准。相信现在,你们对不同版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都有自 己的看法。让我们闭目养神、理清一下思路:在刚才的实践中,你都用 到了哪几种环绕方式呢?它们之间有何差异呢? 师生交流汇总信息,提炼精华,逐步提高。 交流形式:每组指定一名代表,交流一种版式特点。 不同版式对比表格 版式名称 优点 不足 适用范围 嵌入型 四周型 二者区别: 紧密型 浮于文字上方 衬于文字下方 师小结:版式不同,效果不同,适用场合不同,所以我们在完成一幅作 品的设置时必须做到心中有目标,在操作中体验,在体验中思考,在思 考中进步!一定要根据主题需要,灵活进行版面的编排。 (三)叠放次序练习(《端午食粽》)(8+2=10分钟) 师过渡:了解了端午节的来历。下面让我们一起回味一下一家人聚在桌 前吃粽子的情形吧。 生打开《端午食粽》文档,文中有代表小主人图图(动画片人物之一)
一家五口和餐桌共六张图片,杂乱无章。 师:(指图图)这是不是你?你们小时候是不是也干过这种事儿?(图 图跑到桌子下面了) 学生一看文中图片,开怀一笑 师:一桌美味的粽子晚餐已经准备好了,可是这一家子有点兴奋过头 了,向餐桌靠拢的时候发现:图图跑到了桌子下面,老顽童一样的爷爷 奶奶却坐到了桌子上,这可成何体统?愁得围裙妈妈和小头爸爸犯了 难。乐于助人的同学们伸手援助一下吧:问题出在哪儿?应该怎么办? 2位学生交流,指出问题所在,提出改进意见,其他学生纷纷响应。 师:不错,实质上也就是插入的图像多了,彼此有了叠加,但现在的叠 加顺序显然不是我们想看到的,这种效果可以通过调整图像的层次来实 现。(屏幕出示调整层次的方法)大家不难看出,其操作方法仍然没有 脱离“文字处理软件操作特点:先选中操作对象——选择相关的命令 (菜单或工具栏)——进行相应的操作与设置”的基本规律。请同学们 试试帮忙调整一下吧,可别让这一家子干着急了,好吗? 生:好,没问题。 学生调整图片作品的层次效果 评价方法:请同学们互相参观一下同桌的作品,看看谁的家里人现在坐 得最端正?谁家孩子那么淘气,到现在还没坐好呢(指图片层次没调整 好)?同桌帮忙“教训”他一下。 学生情绪亢奋,马上主动帮忙同桌。 师:经过同学们进一步修整的作品更加和谐统一了,一家人其乐融融, 围坐一周,温馨的气氛跃然而出,谢谢大家的帮忙。实践中,随着作品 中图片数量的增多,必然会产生叠加现象,你必须明确自己的追求目 标,合理设计层次关系,才能让作品迸发出美丽的光彩。 (四)延伸练习:(6+4=10分钟) 师过渡:吃过了粽子,图图一抹小嘴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北方都是过 端午吃粽子,那中国这么大,还有哪些民间习俗是我们不了解的呢? (学生也不由思考……)于是爸爸上网查到了一份资料。 幻灯片展示:《端午节的民间习俗知多少》,学生打开该文件。 师:这份资料中介绍了我国各地在端午节其间的一些民俗活动,但这份 资料没有经过整理,图文混乱,而且这篇资料中用到了艺术字和文本 框,看到这种不过关的作品,同学们一定看不下去了吧?(有生点头) 那下面就请同学们运用今天我们学习到的知识对这篇作品进行再加工一 下,并且尝试去总结:文本框、艺术字是否也可以和图片一样参与版式 调整?
学生练习并思考相关问题,完成知识迁移:由图片设置过渡到艺术字、 文本框的设置。 师:有几个同学在操作中是遇到了一点儿困难,我有点忙不过来,需要 几位小助手,小老师在哪儿呢?帮帮我吧,谁完成了操作任务举手示意 我一下----(促进生生互评、互帮) 师:同学们可随时参评小组内同学的作品,说说你的个人特色在哪里? 设计理念是什么?虽说图文混排因文而异、因人而异,没有统一的标 准,但你多看看别人的作品,从对比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一定会获益非 浅的,长此以往,你对作品的布控能力定会大大提高。 此时,师发现授课过程中出现一点小插曲,有的同学对老师提供的素材 不满意,便从外界插入了一些图片,教师决定及时引导。 师:大家的做法未尝不可,对以前学过的知识能够融会贯通,很好啊! 但请大家注意,我们插入的图片必须有针对性,适合的,才是最好 的!----你的衣服,穿在老奶奶身上,肯定不合适,是吧?哗众取宠、 顾此失彼,可不是什么好习惯! 学生微笑同意并适时做出调整。 师引导总结:那你在刚才的实践中,文本框和艺术字是不是也和图片一 样可以进行版式调整呢? 生:可以 师:实际上,文本框可以实现多个文本的混排,对于制作名片、贺卡、 书签等非常方便,能够简化排版工作。文本框和艺术字实质上都是特殊 的图片。希望这些建议,能对你平时的小制作有所启示! 学生点头认可。 评价方法:每两个小组组成“伙伴小队”,交流作品,互相补充,并提出 改进意见,填写“自评表”与“互评表”,除技能要求外,重点从作品中文 字与图片搭配、色彩、位置大小等角度总结本节课收获,提升学生对作 品整体布局的掌控能力。 (五)、课堂总结(1分钟) 师:今天,我们在插入图像的基础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经过不同的版 式、层次等修饰,图文混排更加美观、和谐、统一,文档更加具有视觉 冲击力和实用价值。信息技术中,所有操作都必须遵守一定原则,遵循 一定规律。在实践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只要大家团结协 作,积极主动,一切都会迎刃而解,希望你们在今后学习中不断探索、 总结。在刚才的练习中,有同学提出:图片增多,版面控制越来越困 难,尤其是图像的大小和位置难以固定,有没有更好的操作方法? 学生重新被调动激情,跃跃欲试。
《图文混排》 [背景材料] 案例主题:Word《图文混排》 时 间:45分钟 课 型:新授课 [案例描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各种图文混排版式特点及适用范围 能力目标:根据需要灵活选用合适的版式进行图文混排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科学的审美观,进一步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安排 版面、调整布局的能力。 重 点:掌握不同的图文混排版式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难 点:能够合理、灵活地运用各种图文混排的版式 教学方法:问题探究式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 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自主探究学习法 教学准备: 1. 多媒体电子网络教室 2. 多媒体教学课件、丰富的素材资源、文字处理软件 课前准备: 学生通过网上邻居获取教学资源 新授过程: (一)导入(4分钟) 师:同学们好,在我国有几个民族特色非常浓郁的节日,其中有一个与 粽子息息相关的传统佳节,大家一定知道是什么节日吧? 生:端午节 师:不错,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这些都是我们耳熟成详的节日特 色,但中国文化源源流长,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我们又知道多少呢?我们 通过一篇文章来了解一下。。。。。。 课件展示图文并茂的作品1和作品2 师:两幅作品其实内容一样,只是图文设置不同。请大家在了解端午节 由来的同时,从文章的图文搭配效果去对比一下,左右两幅作品,哪一 幅更好呢? 生:右边那幅 师:为什么呢?或者说它的优势在哪儿呢? 请四名学生交流看法,对比两幅作品优劣区别 教师适当点评,并注意将合理搭配的理念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