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志愿填报指导

高考志愿填报指导

高考志愿填报指导-考生情况如果把高考比作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那么了解自己就显得尤为重要。

孙子兵法有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高考比的就是实力,谁的分数高谁就有优先选择权。

谁对自己的实力定位得越准确,在志愿填报的时候目标性就越强,就越不会出现偏差。

所以,了解自己在填报志愿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考生,只有充分了解自己,明确自己的优势和长处,方能在高考这场战役中绝尘而出!知己是考生对自己的高考竞争实力和德、智、体综合状况的自我定位,那么怎么才算知己呢?关键点:1、高考考分是考生实力的证明,高的分数就具有优先选择权。

2、填报志愿必须充分考虑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职业发展方向。

3、填报志愿也必须考虑自己的身体状况、家庭经济情况、政治思想品质等其他条件。

正确评估自己的考分考生高考时,感觉一般会比模拟考试时的状态要好,因此在估分时可适当地加分,但不能过多地加分或减分,因为感觉毕竟是感觉。

同时,在估分时还要注意一些学科的估分要点:1.语文。

各门学科中最难估分的要数语文。

虽然客观题部分比较容易估分,但其后的几类题由于弹性比较大,考生就应该特别注意。

例如现代文阅读部分,如果与标准答案不一致,则要看与标准答案是相近还是相悖,如果相近,还要严格比较两者,看角度是否一致。

作文评分是按基础等级与发展等级两个分数进行评判的,一个基础等级50分,发展等级是10分,在发展等级里有一项突出的,都可以加1—10分。

基础等级的估分要从主题、结构到语言逐项衡量。

在第二部分评分中,如果作文跑题,不可能拿到发展等级的分。

但是现在高考的作文在写作表达方式上,文体限制不大,可以写记叙经历,编些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展开联想,这样的要求再跑题恐怕是很难了。

所以在估分的时候不要过分悲观。

2.数学、物理。

数学一般就是按步骤给分,没有太多的灵活性。

在估数学分时,重点在大题的估分上,要按步骤算分,解题的方法可能不一样,但是在步骤上相当的位置会给同样的分。

物理的步骤分也是很重要的,但是不一定是非得要和标准答案相同。

只要叙述得很清楚,逻辑关系上比较明朗的话,同样会给分。

因此,物理答题的步骤、程序往往比答案还要重要。

一般情况下:考生估分可能会偏高,因为考生只会对答案,认为答案对了就会得分。

而物理阅卷更注重答案是怎样来的,根据是什么。

有些考生答案也许错了,可他得的分也许比答案对的考生高,原因之一就是解答过程的完整性。

3.政治。

对于政治题的估分,不是答得内容越多越给分,而是要看是否将观点答出来了,才能给分。

因此,政治估分应把“踩点”和“踩意”相结合,也就是说不一定完全“死抠”标准答案,只要表达的意思比较接近标准答案,表述清楚、明确就可以适当给自己加分。

但这种“踩意”也不是无边无沿,还要以标准答案为纲,要把握好这个度。

4.历史。

历史估分容易偏高。

考生在估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在1分的分点下常包括若干句话,一般情况下,只要答上了一个方面的一句话,就能加上这1分了。

②答题里面如果出现判断错误,后面的即使答对了,也不要给自己加分。

因为判断错了,阅卷者就不再往下看了。

③估分要注意抓关键词,虽然你的答案所有的话和标准答案都比较相像,但最关键的那个词没有,也不要加分,因为阅卷时就是找那个关键词。

5.英语。

英语最好按照自己平时的情况估分,因为英语考题客观题比重大,估分相对容易,比较难估的只是作文。

在对作文进行估分时,最好按照自己平时的情况估分。

学生第一遍估分可以把自己认为“可得可不得”的分数全部算在得分之列;第二遍再按此方法细估一遍,找一个平均值;第三遍是把这部分分数全部排除在外;第四遍按此方法细估;第五遍是用最高得分加上最低得分,然后得平均分;第六遍是用细估的最高分加上最低分得平均分,最后再平均。

一般情况下,学生估分高低与学生本人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家长、老师也应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因人而异。

高考估分时应充分考虑以下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估分之前要吃透标准答案,然后回忆自己答题的情况如何。

题目不仅要答对,还要看答得是否完整。

因为少一个步骤或少一个论点,都会被扣分;第二种情况,对于结果错了的答题不能全盘否定,有些时候中间的某些步骤是对的,也可能会得分。

但是,这种情况下,分数要往低处估。

如果解答的方法和标准答案不一致,最好请老师来把关。

第三种情况,考生要检验自己是否运用了一些未经推导的公式。

也就是说,只有课本上黑体字的公式和定理才能直接引用,否则也会被扣分。

另外,那些平时粗心大意的考生还要注意,考试时不要有漏写、漏答的情况出现,譬如,在做应用题时,为了节约时间,经常不写“答”字。

如果在高考中出现这种情况,当然会被扣分。

分析自己可以上哪个批次批次线,决定着考生能够进入什么样的大学进行学习和深造。

考生要根据自己的平时学习成绩结合高考考分情况分析,再对比往年公布的省控线,确定自己在哪个批次中,进而合理进行志愿填报的选择和取舍!批次线(又称省控线),决定着考生能够进入什么样的大学进行学习和深造。

批次分数线是确定考生录取资格、执行招生政策的一个重要指标,除政策规定的特殊降分情况外,院校只能录取所在批次分数线上的考生,当考生的高考成绩达到或超过批次分数线(通常称“上线考生”),考生的档案才能被投档到所报考的高校,然后再由高校选择录取。

在全国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中,究竟自己能考多少分,是很难估计得十分准确的,因为变数太多。

但如同求解函数的值域一样,推测自己能落入哪条分数线的哪一个区域则是可能的。

各省的分数线每年都不一样,它既受当年招生计划数与报考人数的制约,也受当年试题难度及全省考生考分情况的影响。

一般来说,如果中学毕业生人数没有太大变化,而高等学校又扩招的话,本省升学率就会增加,各批分数线就相对下移;如果高考试题让多数考生都感觉偏难,总体得分减少时,分数线也会下移。

要估计自己能进入哪一类分数线区只能迂回入手。

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职业取向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需要考虑哪些方面的因素呢?第一,要了解自己的兴趣据专家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对某种工作有兴趣,他能发挥其全部才能的80%~90%,并且能长时间保持高效率而不知疲惫。

相反,如果他对某种工作没有兴趣,则只能发挥全部才能的20%~30%,还容易精疲力竭。

所以在进行专业选择时,对于自己兴趣的考查,主要看当前潜在的职业兴趣和对各门学科的学科兴趣。

第二,要认识自己的性格性格对专业选择的影响,相对来说不起主要作用,但是,在选择专业之前对自己的性格有所了解,对今后选择和专业有关的职业是很有必要的。

一些心理学家建议:热情、善于言谈的学生,比较适合选择师范、法律、旅游等专业和职业;细心、同情心强的学生,适合选择医生专业;独立性、自制力、坚持性果断性强的学生,宜选择工科类的专业;组织协调能力俱佳的学生,宜选择财经、管理、数理等专业。

根据霍兰德教授六角型职业人格的划分,人的性格可分为研究型、工具型、艺术型、管理型、服务型和事务型。

研究型性格:乐于解决抽象问题,喜欢运用词、符号和观念来进行工作。

好奇,宁愿思考问题而不愿意动手去处理问题。

喜欢独立的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

不愿意受人督促,也不愿意督促别人。

工具型性格:愿意从事“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

喜欢使用工具,特别喜欢操作大型机器。

做起事来手脚灵活、动作协调。

但不善言辞交际,在社交场合往往觉得很不自在,最不喜欢教育工作与接待他人的工作。

艺术型性格:喜欢能以写作、作曲、绘画、摄影、建筑等各种艺术形式表现自己的工作环境。

乐于创造新颖的与众不同的东西。

比较敏感,喜欢独立工作,而不过多关心社会纠纷。

对单调的或经营性的工作不感兴趣。

管理型性格:喜欢竞争,敢冒风险,精力充沛,乐观自信,善于交际,能说会道,具有领导才能。

喜爱权力、地位与物质财富。

一般不擅长科学研究,对系统而复杂的思维工作很不耐烦。

服务型性格:喜欢从事为人服务和教育他人的工作,喜欢参与解决社会问题。

善于交际,人际关系很融洽,渴望发挥自己的社会作用。

一般缺乏技术特长,不喜欢从事需要运用劳动工具的工作。

事务型性格:喜欢按计划办事,乐于完成指令性任务。

总希望知道别人期望他干什么,自己从不谋求领导职务。

不喜欢冒险,对复杂的人际关系不感兴趣。

理科男生若是研究型性格,可选经济学、金融学等;工具型可选金融工程、侦查学等;艺术型可选农艺教育、印刷工艺教育等;管理型可选国际经济与贸易、贸易经济等;事务型可选保险、信用管理等;服务型可选保险、信用管理等。

文科男生若是研究型性格,可选哲学、经济学等;工具型可选医学校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等;艺术型可选电脑艺术设计、影视编导等;管理型可选国际经济贸易、中文等;事务型可选文秘、会计等;服务型可选空中乘务、航空服务等。

理科女生若是研究型性格,可选经济学、金融学等;工具型可选文物保护技术、地理科学等;艺术型可选农艺教育、园艺教育等;管理型可选国际经济与贸易、贸易经济等;事务型可选保险、税务等;服务型可选社会工作、国际事务等。

文科女生若是研究型性格,可选经济学、教育学等;工具型可选口腔医学、医学校验技术等;艺术型可选中文、外语等;管理型可选中文、历史等;事务型可选商务英语、国际贸易等;服务型可选空中乘务、航空服务等。

第三,澄清自己的职业价值观职业价值观在选择专业时是个较为复杂的因素,它既受社会文化环境、性别和年龄等方面的影响,又受个人的性格、兴趣等内在的影响。

一般说来,职业价值观与理想基本是一致的,但无论是以什么专业作为理想专业的人,职业价值体系中均应以充分体现自己的兴趣,发挥个人能力及个性为第一位,然后,再考虑一些外在因素,如这个专业将来对应职业的工资、社会地位、稳定性等。

在进行专业选择时,考生家庭中的成员最好就这个方面的问题进行认真的讨论,澄清个人和家庭的核心职业价值观是什么,再作出专业和将来的职业选择。

第四,考生需要考虑自己的能力水平能否达到该专业的学习要求考生对自己的能力要有一个充分的了解,知道自己能够在哪方面取得成就。

能力可以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一般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力、想像力等,它是人们从事一切需要一定智力水平活动的必要条件。

特殊能力是在特殊活动中发生作用的能力,如绘画、作曲等。

可见,个人能力与专业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

具体在选择专业填报志愿时,考生需要知道的是,有些专业是需要考生具备一些特殊能力才能报考和学习的,如美术、音乐、表演等。

但是就其他大部分专业来说,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是不超出一般范围的。

另外,在学生所处年龄这个阶段,可以说,他们能力发展的空间是相当大的,尤其进入大学阶段后,随着眼界的扩大,知识的扩展、锻炼能力机会的增加,他们的能力会不断得到提高,所以,在专业选择时,虽然能力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但是不宜作为一个绝对化的考虑因素。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事实上,我国的高考制度经过近几年的改革,已越来越表现为是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考察,也可以说主要对学生进行的是基本学习能力的测试,只不过高考这种能力测试是隐含在各门学科的考试中的,例如语文考试,主要测查的就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辨证思维能力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