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主要病因:脑栓塞,脑血栓形成。
栓子来源: (1)心源性栓塞:多见于心律失常,以心房颤动为 主
(2)动脉性栓塞: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
其他病因:高血压基、底动脑脉动尖综脉合征硬化、动脉狭窄闭塞、
危险因素:高血压;心房纤颤;糖尿病和心脏 病;冠心病、脑血管病、风湿性心脏病。
动脉炎、动脉瘤和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吸烟、 酗酒;长期服用避孕药和围产期血液粘度 增高、凝血功能亢进等。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王妮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 top of the basilar syndrome, TOBS)
TOBS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它的概念最早由Caplan在1980年提出,现已 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病单独列出。 TOBS的发病率仅占脑梗死的7.6%。
本病的高发年龄段为45~65岁,仍然为脑血 管疾病的好发年龄,男性发病要高于女性, 男女比例为2.1:1。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不同的复合眼征
垂直注视麻痹, 病人随意及反射性垂直注视均消失, 此乃由于顶盖前区和后连合梗死引起上视麻痹, 红核的内侧和背侧梗死引起下视麻痹。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不同的复合眼征
假性Parinaud 综合征, 是核性损害最具特征 的表现, 病灶侧完全性动眼神经麻痹伴对侧 上视障碍。对侧上视受限是由于病灶侧上直 肌核破坏所致。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意识障碍及幻觉
TOBS多引起不同程度、不同性质的意识 障碍,文献记载其发生率为77%~100%,一般 多持续6h~3d。
包括深昏迷、去脑强直、无动缄默、意欲 低下和嗜睡。其特征是睡眠过度和动眼神经 瘫,睡眠异常表现为夜间失眠而白天睡眠过 度。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意识障碍及幻觉
意识恢复后,肢体运动感觉大多恢复正常或基 本正常。
高危因素:发病前有短暂性脑缺血(TIA) 史、 大脑后动脉末端闭塞或狭窄,椎-基底动脉 狭窄。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解剖特点
小脑上动脉起于基底动脉尖端,沿小脑幕腹侧向外,分布于小脑 的上面、小脑髓质深部和齿状核等中央核团,以及脑桥首端被 盖部、脑桥中脚、中脑尾端被盖外侧部。
大脑后动脉在脚间池内行向外侧,环绕大脑脚转向被侧面,越过 海马旁回沟,沿海马沟向后,直到胼胝体压部的后方进入距状沟 始段分为两终末支:顶枕动脉和距状沟动脉。大脑后动脉皮质 支分布于颞叶底面和枕叶内侧面,包括海马旁回及海马旁回沟、 枕颞内侧面、舌回、扣带回峡、楔叶、楔前叶后1/3和顶上小 叶后部。
故丘脑穿通动脉发生闭塞,可导致双侧丘
脑梗死,因此双侧血管受累是TOBS的一解剖
特点。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临床表现
眼球运动和瞳孔异常,(双侧动眼神 经部分性或完全性麻痹、一个半综合 症)
眼球上视不能(上丘脑受累) 光反射迟钝但调节反射存在(顶盖前
区受累)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一个半综合征:又称脑桥麻痹性外斜视,若一侧桥脑 侧视中枢(外展旁核)及双侧内侧纵束同时受到破 坏,则出现同侧凝视麻痹(一个),对侧核间性眼 肌麻痹(半个),即两眼向病灶侧注视时,同侧眼 球不能外展,对侧眼球不能内收,向病灶对侧注视 时,对侧眼球能外展,病灶侧眼球不能内收,两眼 内聚运动仍正常。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不同的复合眼征
两上睑下垂伴垂直注视障碍, 为核性损害, 病 灶累及了动眼神经核群的上直肌核、下直肌 核及提上睑肌核, 内直肌核和下斜肌核相对 不受影响, 此由于上直肌核和下直肌核位于 动眼神经核上端, 首先受累, 提上睑肌核为单 个, 因此部分损伤也会造成两上睑下垂。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大脑后动脉中央支起自其环部和主干,支配丘 脑的主要有丘脑穿通动脉,供应丘脑内侧核与 中线核的下半部分,以及中央中核和脑后内侧 核,丘脑膝。
基底动式:
一种为左右基底交通动脉对称各发出一支丘 脑穿通动脉
一种为都起源于一侧基底交通动脉
一种为左右基底交通动脉形成动脉弓,在弓 上分出左右丘脑穿通动脉。
临床表现:病变位于眼固定侧。病侧眼左右运动不能, 而另一眼不能内收而外展正常,外展眼眼震。发病 机制:桥脑被盖部病变侵犯脑桥侧视中枢和同侧内 侧纵束,导致双眼向病灶侧凝视麻痹,病灶对侧眼 不能内收,外展正常。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临床表现
一过性或持续数日的意识障碍,反复发作 (中脑或丘脑网状激活系统受累)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临床表现
对侧偏盲或皮质盲(枕叶受累)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临床表现
严重记忆障碍(颞叶内侧受累)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临床表现
中老年卒中突发意识障碍又恢复较快,出现 瞳孔改变、动眼神经麻痹、垂直注视障碍, 无明显运动、感觉障碍,应该想到该综合症 可能,若有皮质盲或偏盲,严重记忆障碍更 支持
瞳孔异常
当导水管腹侧中脑被盖内侧缺血,瞳孔反射弧 传入纤维在视束至E-W核段受损,常出现瞳孔 异常,如瞳孔不圆。 E-W核包含上下两组细胞,每组细胞支配同侧 瞳孔虹膜,当两组细胞病损不等时,即表现瞳孔 异常。整组E-W核受累表现为瞳孔散大,对光 反应消失。 若同时伴意识障碍,易误诊为脑疝,需注意鉴别。
基底动脉尖梗死的病人,最突出症状为睡眠过 长与动眼神经麻痹。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CT及MRI见双侧丘脑、枕叶、颞叶、小脑和 中脑病灶(2个或2个以上的病灶)即可确诊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临床表现
大部分学者将其表现分为两组: 脑干首端梗死 大脑后动脉区梗死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脑干首端梗死 眼球运动障碍 这是TOBS主要特征之一,
中脑被盖内侧汇聚了眼球水平运动和垂直运 动的下行纤维以及动眼神经核簇。损害部位 不同,可出现不同的复合眼征。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TOBS是因以基底动脉顶端为中心直 径2cm范围内的左、右大脑后动脉, 左、右小脑上动脉和基底动脉顶端交 叉部位的血液循环障碍造成的。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解剖
基底动脉尖分出两对动脉小脑上动脉 大脑后动脉
供应 中脑 丘脑 小脑上部 颞叶内侧 枕叶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病因及危险因素
TOBS主要为大脑后循环血流障碍,以丘脑、中 脑、小脑、枕颞叶不同程度损害为主的一 组临床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