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技术交底内容
的含水量,至少保证使用 2 天路面集料在防雨棚中。 6、 水泥稳定半刚层与水泥砼拌和站应至少安装 3 只进料斗,并采用自动计
量拌和设备,料斗间设置的隔板予以加高,以防止装载机进料时集料混堆。 7、 拌和场的设置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环保、消防、安全等规定。 (三)底基层和基层 1、 集料 ⑴、 集料粒径规格以方孔筛为准。高速、一级公路基层混合料最大粒径
(7) 路基应尽量全幅填筑,避免产生纵向接缝导致路基不均匀沉降。 (8)填方分作业段施工时,两段交接处先填的路段应按 1:1 总坡度分层留台
阶,其搭接长度≥2m,并做到每层碾压到端头。 (9)路基顶面(特别是沥青砼路面)以下 30~50 ㎝范围内要求采用水稳性好、
强度好的填料填筑,严禁用粘性土、红色风化岩等填料填筑。 (10) 下水丰富的挖方路段应用透水性材料进行换填,换填厚度≥30 ㎝,有
物边设置标牌; ⑤ 各种施工安全告示牌设置规范、齐全。 5、 路基开挖 (1) 路基开挖前应先挖好截水沟,并切实起到排水作用。 (2) 路基开挖时应自上而下,边开挖边刷坡,土石边坡采用挖掘机开挖时还要
进行人工修坡。 (3) 石方面军路基开挖边坡应采用光面爆破作业,确保设计边坡的坡率,碎落
台宽度,综合边坡的稳定性,严禁在挖方体下总采用抬炮爆破。挖到距设 计开挖面约 80~100 ㎝时,竖向打炮眼用排炮一次性爆破。 (4) 挖方路段做好临时排水沟,永我性排水沟深度(即沟底铺砌层上顶面标高) 应低于路面结构层底到少 20 ㎝。水沟标高应略低于路面及路肩培土的标 高,以保证路面横向排水。 (5) 应高度重视填挖交界外易产生路基不均匀沉降,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进行 质量控制。 (6) 应通过采取设置盲沟、惨井等措施对路基内地下水进行彻底处理,并在施 工资料中进行客观记录。
大否则将产生弹簧与挤压裂缝。 ⑶、 半刚性集料摊铺时应严格控制松铺厚度,立模施工时模板边应用细集料
(铁锹反扣),不立模时半刚层边部应予以拍实整平。 ⑷、 摊铺局部出现骨料集中时应及时予以处理。 3、 碾压 ⑴、12-15T 压路机碾压厚度≤15cm,18-20T 压路机碾压厚度≤20cm,设计厚度 超过 20cm 时应分层碾压,严禁薄层贴补,要求最小压实厚度不应<10cm。 ⑵、应严格控制沥青路面下的水泥稳定半刚层的平整度,并要求使用摊铺机进 行摊铺。 ⑶、水泥路面基层的纵向施工缝应在水泥砼板拉杆长度范围之内,以防在路面 产生纵向反射裂缝。沥青路面水泥稳定半刚层用摊铺机摊铺时,纵向接缝处的 半刚集料应保证密实,拼接面必须垂直(应立模施工或进行切割处理)。 4、 养生 ⑴、 对不立模的水泥稳定半刚层边部应用沥青封闭处理。 ⑵、 水泥稳定半刚层碾压后必须及时用毛毯等覆盖洒水养护至少 7 天。
2.36 ㎜砂粒)和填料(矿粉,<0.075 ㎜粉粒)。 ⑵、 粗集料 ① 粗集料要求有良好的颗粒形状和表面纹理; ② 压碎值要求:高速、一级公路表面层≤26%,其它层次≤28%,其他公路≤
30% ③ 碱性矿料与沥青有良好的粘附性,粘附性要求:高速、一级公路≥4 级,其
他公路≥3 级。目前一般用矿料化学成份中 Si02 的含量来划分。Si02 含量 65%的矿料属酸性矿料(如石英岩、花岗岩);Si02 含量<52%的矿料属碱 性矿料(如石灰); Si02 含量介于 52%~65%之间属中性矿料(如安山岩、 闪绿岩)。 ④ 吸水率要求:高速、一级公路表面层≤2.0%,其他层次≤3.0%;其他公路≤ 20%; ⑤ 针片状含量要求:高速、一级公路表面层≤15%,其他层次≤18%,其他公 路≤20% ⑥ 软石含量要求:高速、一级公路表面层≤3%,其他层次与其他公路≤5%;
以保证设备安全与独立性。 2、 场地应用水泥稳定料硬化,厚度一般为 25-30cm。 3、 各挡料应严格分别堆放,中间设置高约 2.5m 的浆砌块石挡土墙(禁止用
编织袋或毛竹片隔离),同时应设置待检料堆放区。 4、 不同料源、品种、规格的材料应分别设置标牌,标牌内容包括:规格、
产地、当日施工及监理单位人员对该材料质量的检验情况(是否合格)等。 5、 沥青砼拌和场地中,细集料(石屑、砂)应搭设防雨棚,以减少细集料
⑦ 碎石应采用反击式破碎机加工,建议采用寸子进行二次加工,且不宜到处 收购碎石,以保证原材料品质的稳定性;
⑧ 表面层集料应具有一定的耐磨性,直采用玄武岩。 ⑶细集料含泥量要求:高速、一级公路表面层≤3.0%,其他公路≤5% ⑷沥青砼填料应是碱性材料加工山野而成,不能是酸性材料,常用外加填料有: 硅酸盐水泥,磨细石灰石粉,清石灰,粉煤灰等。 4、 沥青 ⑴ 沥青应选用针入度小,感温性小,软化点高,含蜡量低的品种,沥青原材料 除三大指标(针入度、延度、软化点)需检测外,还要做含蜡量(<3%)等试 验。 ⑵ 浙江地区一般选用 AH—70 或 AH—90 的重交沥青,宜用同一品牌的进口沥青, 切忌多品牌。 ⑶ 每批运到工地的沥青应附有生产厂家的先是检验单,同时对每批沥青应封存 5 ㎏样品备查。 5、 沥青混合料的拌和 ⑴、 拌和设备应为间歇式拌和机,同时应配有两除尘装置。 ⑵、 计量装置由计量部门标定,拌和过程中应逐盘打印沥青及矿料的用量、
公路工程技术交底内容
一、 路基工程
(一) 路基土方 1、 测量 ( 承包人必须对工程原地面进行复测,驻地办必须独立进行复测(承包人有
关人员配合)。工程数量复测总结报告须经驻地办核实,指挥部批准作为 工程计量的依据。 (2) 承包人和驻地办必须对设计单位提供的工程水准点进行导线闭合测量。 2、 清表碾压 (1) 要求保证中期范围排水畅通,排水沟深度应考虑到尽可能降低地下水高 度。 (2) 路基清表要彻底(包括老路拼宽交界处),清表后地表无腐植土、树根、 草根、杂物等,并根据地弄情况,设必要台阶(特别是老路拼宽交界处)。 (3) 在气候条件不利及后继准备工作条件尚未具备时,清表工作不宜大面积开 展。清表后应及时碾压,试验合格后尽快进行路基填筑,经免考虑第一层 路基采用填石路基施工工艺(分层厚度≤50 ㎝) 3、 路基换填 (1) 换填要彻底,并进行标高等测量。软基路段应进行触探,摸清下卧层地质 情况,再确定处量方案(不允许采用抛石挤淤的施工工艺)。 (2) 路基换填变更要以驻地办的变更通知单为准。承包人的变更报告单应附 有:(挖土前的)原地面照片、原地面水准测量表、平面示意图、有关原 状地试验检测报告单、估计变量工程数量与金额;(回填前的)照片、原
31.5mm,底基层混合料最在粒径 37.5mm,其它公路基层混合料最大粒径
37.5mm,底基层混合料最大粒径 53mm。 ⑵、 集料颗粒组成应满足规范要求,细粒土的液限≤40%,塑性指数≤17%,
实际工作中,宜选用塑性指数<12%的土。 ⑶、 水泥稳定半刚集料必须分档(至少 5 档)准确计量拌和。 ⑷、 级配碎石底基层粒径不得超标,要求组配良好,摊铺时避免骨料集中。 2、 摊铺 ⑴、 水泥稳定混合料摊铺前需对下承层进行洒水湿润。 ⑵、 水泥稳定混合料碾压含水量应大于设计理论配合含水量 1-2%,但不宜过
条件的地方可在回填前将基础用贫砼封闭裂隙。 (11) 高速、一级公路路基填筑时,每侧应超宽 30~50 ㎝。路基成型后统
一进行刷坡,禁止坡面薄层贴补,且施工过程中边坡上应有防雨水冲刷设 施。 (12) 压路机的吨位应满足要求(一般为 18T 以上)。针对岩渣(含石量较 高)填料建议采用碾压效果较好的凸块式振动压路机,并用光轮压路机进 行光面碾压(应做试验路段进行试验验证)。 (13) 台后回填的材料要求采用透水性材料,填筑前台背基坑平整且无积 水,基坑边坡挖成台阶,并预先在台背用红漆标出分层碾压每一层控制厚 度的位置,然后自台前向台后分层碾压夯实。分层松铺厚度≤20 ㎝,粒径 ≤5 ㎝。填筑范围。 ① 填土顺路线方向长度,顶部为距翼墙≥台高-2m,底部距基础内缘≥2 m; ② 拱桥(涵)台背填土顺路线方向长度≥台高的 3~4 倍; ③ 涵洞填土长度每侧≥2 倍孔径长度(管顶填填土厚度至少达 50 ㎝才能通车); ④ 桥(涵)台背后 30 ㎝范围(大型压路机压不到的部位)用有效的小型压实机 具进行分层压实,压实厚度≤15 ㎝; ⑤ 台背填土应根据桥涵具体情况,锥坡填土要与台后回填同时进行,必要时待
⑶、 养生期满后应及时对基层进行上层或沥青封闭层施工处理,以减少干缩 裂缝,基层封闭后只允许本路段面层施工车辆通行。
5、 检验 (五)沥青砼路面 1、 基本要求 ⑴、 气候条件: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当气温低于 10℃,其它公路施工气温低
于 5℃时,不得进行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一般每年 11 月 15 日以后不 得进行沥青混合料施工。应避免雨天施工,路面滞水或潮湿时应暂停施工 ⑵、 沥青面层施工前必须做试验路段。承包人应准备详细、完整的作业指导 书,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试验路段长度 100-200m,分试拌与试铺两个阶段, 否则不具备开工条件。 ⑶、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分 3 个阶段: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产配合 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通过这 3 个阶段确定、控制沥青混合料 的材料品种、矿料组配及沥青用量。 2、 设计方面应加强控制 ⑴、 上路床填料要求应予明确(采用强度高,水稳性好的填料填筑)禁止粘 性土质填料。 ⑵、 基层顶面产生裂缝应有尽有采取措施消除,缝宽大于 2mm 的裂缝用改性 沥青灌缝或铺土工布进行处理。 ⑶、 路面结构避免均为Ⅰ型或Ⅱ型单一型号,2 层或 3 层的面层结构中应至少 有一层采用密级配沥青砼(Ⅰ型,孔隙率为 3-6%),同时,基层顶面应设置 封层或透层,各层间设置粘层油,以利层间粘结与防水。 ⑷、 沥青砼设计孔隙率应减少,应尽量采用规定值低限。当孔隙率超过 4%时,
二、路面工程
(一)路基验收 保证路基顶标高符合设计要求,其压实度、横坡度、平整度、弯沉等检测指标 符合设计要求。其中压实度、弯沉除施工、监理单位自检外,质监部门还将进 行交工质量检测,检测数据将作为交工验收和竣工质量鉴定的依据。 (二)拌和场地标化的基本要求 1、 沥青砼拌和场地一般在 50 亩左右,场地平整,排水畅通,四周应有围墙,
宜采用沥青改性等措施,以防车辆高速行驶时产生反复作用的动水压力和帛 吸力,使沥青先从圈套颗粒上剥离。 ⑸、 击实协及现场压关度标准宜适当提高(1~2 点)。 ⑹、 路面排水系统应设计完善,特别是弯道处中央分隔带的横向排水(中央 绿化带横向排水管内应设置至少 1%的排水横坡)同时应高度重视路面(桥 面)沥青砼结构层内水的引排设计。 3、 矿料 ⑴、 用作沥青砼面层的矿料包括:粗集料(2.36~31.5 ㎜碎石)、细集料(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