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务管理制度 】金融保险业财务统计报表制度

【财务管理制度 】金融保险业财务统计报表制度

{财务管理制度}金融保险业财务统计报表制度金融保险业财务统计报表制度(2005年统计年报和2006年定期报表)陕西省统计局2005年12月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三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十五条规定: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对在统计调查中知悉的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本制度由陕西省统计局负责解释。

总目录一、总说明 (2)二、报表目录 (4)三、报表表式(一)年报表式金融保险企业财务状况表(一)(Q390-1表) (5)金融保险企业财务状况表(二)(Q390-2表)………………………………………………………………(6)) (二)定期报表表式银行主要财务指标季报表(Q490表) (7)四、指标解释 (8)一、总说明一、说明:本制度为省、市(含杨凌示范区,下同)、县(市、区,下同)三级通用报表制度。

总部设在陕西的各金融单位除向省统计局上报所有在陕经营活动总体情况报表外,设在各市、县的下属企业(如营业部等)应向所在地统计局上报在当地经营活动情况报表;总部不在陕西的各金融单位除向省统计局上报在陕总体经营活动情况报表外,还应向所在市、县统计局上报在当地经营活动情况报表,以满足国民经济分级核算的需要。

二、实施范围:《金融保险企业财务状况表》实施范围为:凡在陕西省范围内从事金融、保险业务活动的单位,具体包括各类银行(包括中央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各类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服务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财务公司、租赁公司、证券公司、邮政储汇局及机关下属投资性公司,不论其隶属关系如何,均属于本报表制度实施范围。

《银行主要财务指标季报表》实施范围为: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

三、统计填报单位针对各类金融保险企业的不同核算情况,对统计单位作如下规定:1、在陕各类独立核算的金融、保险企业(一级法人),分别作为一个统计单位整体上报省统计局;设在各市、县的非独立核算单位也视同为一个统计单位,报所在市、县统计局。

2、总部不在陕西的银行、保险公司(二级法人),以省分行(分公司)为一个统计单位整体上报省统计局;设在各市、县的下属单位也视同为一个统计单位,报所在市、县统计局。

3、农村信用社,以陕西省信用合作联合会为一个统计单位整体上报省统计局;设在各市、县的下属单位也视同为一个统计单位,报所在市、县统计局。

4、本省证券公司以公司为统计单位整体上报省统计局,设在各市、县的证券营业所也视同为一个统计单位报所在市、县统计局;省外驻陕证券机构以每个营业机构为统计单位,报省及所在市、县统计局。

四、表式及资料来源:《金融保险企业财务状况表(一)》(Q390-1表)(损益表)、《金融保险企业财务状况表(二)》(Q390-2表)(资产负债表),资料主要来源于财务报表,除个别指标外,绝大部分指标可直接从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利润分配表中取得。

同时经营人民币及外汇业务的,应根据合并表填列。

五、报送时间及要求:1、《金融保险企业财务状况表》:各单位于2006年3月底前将本报表与本单位原始财务核算报表一套、保险企业年度业务统计报表一套同时报陕西省统计局核算处及所在市、县统计局。

2、《银行主要财务指标季报表》:季后5日前报陕西省统计局核算处及所在市、县统计局。

六、陕西省统计局核算处地址:西安市新城·省政府大楼13层·省统计局;电话:二、报表目录1、收入小计:指金融企业各种业务收入的总额。

包括利息收入、金融机构往来收入、手续费收入、保费收入、证券业务收入、租赁收益、汇兑收益、其他营业收入、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等。

应等于损益表中的所有各项收入小计。

2、主营业务收入:根据本企业主营业务的收入数据填列。

银行、财务公司及信托投资机构为贷款利息收入和金融企业往来收入之和;保险公司为保费收入;证券公司为证券业务收入。

3、其中:贷款利息收入:根据损益表中的“利息收入”项填列。

4-7、其中:某行业贷款利息收入:指分产业贷款利息收入。

11、投资收益:指金融企业对外投资后,按合同或协议规定分得的投资利润、股票的股息、红利收入以及债券投资的债息收入等,可根据损益表中的“投资收益”项填列。

12、转回准备金:根据保险公司损益表中“转回未到期责任准备金”项填列。

13、支出小计:包括利息支出、金融机构往来支出及手续费支出、营业费用、汇兑损失、其他营业支出、营业外支出及专项支出等。

应等于损益表中的所有各项支出小计。

14、主营业务支出:银行、财务公司及信托投资机构为存款利息支出和金融企业往来支出之和;保险公司为赔款支出。

根据本企业主营业务的主要支出项目填列。

15、其中:存款利息支出:指金融企业支付各项存款的利息支出。

可根据损益表中的“利息支出”项填列。

16、其中:储蓄利息支出:指支付给居民储蓄存款的所有利息总和。

包括保值补贴利息。

18、营业费用:指金融企业为开展经营业务而发生的各种业务费用、管理费用以及其他有关的营业费用。

根据损益表中的“营业费用”项填列。

19-30、各项根据营业费用中对应数据填列。

其中“税金”指管理费中的税金支出,包括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及印花税等。

31、营业税金及附加:指金融企业按规定缴纳的应由经营收入负担的各种税金及附加费。

包括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等。

可根据损益表中的“营业税金及附加”项填列。

32、本年固定资产折旧:指当年折旧。

34、准备金提转差:根据保险公司的同一科目填写。

35、利润总额:指当年实现的全部利润(+)或亏损(-)总额。

等于收入小计减支出小计再减准备金提转差。

二、《金融保险企业财务状况表(二)》主栏指标1、资产合计:指企业拥有的各种资产。

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资产按其流动性(即资产的变现能力和支付能力)划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

根据资产负债表的“资产合计”项填列。

2、固定资产原值:指企业在建造、购置、安装、改建、扩建及技术改造某项固定资产时所支出的全部货币总额。

根据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原值”项填列。

3、累计折旧:指企业在报告期末提取的历年固定资产折旧累计数。

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累计折旧”项填列。

4、在建工程:根据资产负债表中“在建工程”数据填列。

5、固定资产清理:根据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清理”项填列。

6、待处理固定资产损失:根据资产负债表中“待处理固定资产损失”数据填列。

7、无形、递延及其他长期资产: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的无形、递延及其他长期资产合计数填列。

8、现金: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的“现金”项填列。

9、其中:外币占款:指银行库存现金中外币的数额,折合成人民币后填列。

10、银行存款:指各金融机构自身的各项存款。

包括人民币和外汇存款。

根据资产负债表中“银行存款”数据填列。

不包括属于金融机构往来的存款,如:存款准备金等。

11、贵金属:指银行库存的金、银等贵金属的价值,可根据银行对应科目填列。

12、自营投资:指金融企业自营的各类投资。

等于资产负债表中“短期投资”、“长期投资”、“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券投资”及“自营证券”之和。

13、其中:债券投资:指金融企业认购财政、金融企业和其他企业发行的债券而进行的投资。

等于长、短期投资科目的二级科目“债券投资”、“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券投资”和自营证券中的“债券投资”部分之和。

14、股票投资:指金融企业认购股票而进行的投资。

为长、短期投资科目的二级科目“股票投资”及自营证券中的股票投资部分之和。

15、直接投资:指金融机构以货币、材料、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等向外投资的金额合计。

等于长、短期投资科目的二级科目中“其他投资”之和。

16、各类贷款及委托贷款:包括“长期贷款”、“短期贷款”、“逾期贷款”、“贴现”、“押汇”、“委托贷款”及“委托投资”等。

17、其中:短期贷款:可按资产负债表中对应科目填列。

18、其中:工业贷款;19、农业贷款;20、建筑业贷款;21、私营企业及个体贷款;22、其他短期贷款。

可根据短期贷款明细科目计算填列。

23、中长期贷款:指长期贷款与逾期贷款之和。

24、租赁业务占款:本项按“租赁资产”、“应收租赁款”、“未收租赁利益”及“应收转租贷款”的合计数填列。

25、代理及返售证券款项:可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的“代理证券”和“买入返售证券”之和填列。

26、金融机构往来:指各金融机构之间以及各金融机构与人民银行或各总行(公司)之间,由于办理清算、调拨资金、同业往来而发生的所有资金划拨清算业务(借方)之和。

本项按“总行往来”、“境内其他金融机构往来”及“境外金融机构往来”的合计数填列。

27、各类应收款:指各种应收未收的款项。

包括应收利息、应收保费及其他应收款项。

28、或有资产:根据所有“或有资产”科目的汇总数据填列。

29、其他流动资产:包括“呆帐准备金”、“投资风险准备金”及“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等。

30、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合计:指金融企业投资人的负债及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

根据资产负债表“负债及所有者权益”项填列。

31、短期借款:指金融企业向银行及金融机构借入尚未归还的一年以下的款项。

可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短期借款”项填列。

32、各类长期借款:指金融企业向银行及金融机构借入尚未归还的一年以上的借款。

根据资产负债表中“长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合计数填列。

33、应付债券:指金融企业应付给投资人的债券款项。

可根据资产负债表中“发行短期债券”与“发行长期债券”之和填列。

34、各类存款:指金融企业接受居民、企业、行政事业和其他单位存入的各种存款之和。

根据资产负债表中“储蓄存款”、“企业存款”、“部队存款”、“个体存款”、“信托委托存款”、“应解汇款”、“汇出汇款”及“存入保证金”等项填列。

35、短期存款:指存期一年以内的各种存款。

可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相应科目填列。

36、其中:城乡储蓄存款;37、企业存款;38、机关团体;39、财政存款:可根据存款科目计算填列。

40、长期存款:指存期在一年以上的存款。

41、其中:城乡储蓄存款,根据储蓄存款明细科目填写。

42、租赁业务负债:指金融企业进行转租赁业务应付给出租企业的租金。

可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的“应付转租赁租金”项填列。

43、保险准备金:指保险企业的各种准备金。

包括财产险责任准备金、人身险责任准备金。

既包括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也包括总准备金。

44、财产险责任准备金:指保险企业为备付其签发的财产责任险,从年收入的净保险费中所提存的准备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