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危机干预2015年6月5日绥宁县11岁女学生因争座位闹矛盾跳楼自杀。
2015年12月22日陕西高一女生因压力太大喝敌敌畏自杀。
2016年1月7日赣州市一小学生因被父母严厉批评上吊自杀。
2016年2月24日西安某中学史学天才林嘉文因抑郁症自杀。
血得事实告诉我们心理危机干预得重要性。
一、及时发现,避免恶化据《中国青少年发展状况统计数据分析报告》显示:在17岁以下得儿童青少年中,大约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与行为问题得困扰,中小学生心理困扰得发生率为21、6%-32%,且有上升得趋势。
国民心理健康状况研究报告指明:青少年阶段,心理健康指数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初一最佳,初二初三次之,高中最低;成年阶段,心理健康指数逐渐上升,年龄越大心理越健康。
学生成长得现实需要:1、中小学生面临人生多次重大抉择。
2、中小学生对自己、社会、职业、教育得认识尚浅。
3、中小学生“三观”、志趣、特长尚在发展变化中。
4、中小学生发展需求与选择可能日趋多元化、复杂化。
……可以用雨中人投射测验来了解学生得压力状况简介:雨中人测验就是最早由爱布拉姆斯及阿姆钦提出,雨代表着主观感受到得压力或困扰,雨得密度与量表达了压力或困扰得严重程度。
雨中之人就是否有遮蔽物以及遮蔽就是否完好,与压力应对得方式以及这种方式就是否有效有关。
指导语:在一张A4纸上任意画一幅一个人在雨中得画。
人(画全身像)想怎样画就怎样画,要认真地画,不要采取写生或临摹得方式,也不要用尺子。
分析:总得来说,雨点画得越大、越多,说明自己目前面临得各种生活与学习压力就越大。
在大雨中没有任何可遮蔽得地方,没有任何雨具保护自己。
这种人在遇到压力时,常感到无力、无助,有一定得依赖性,既不满意环境,但又没有离开环境得行动。
用雨具来遮风避雨,但又觉得雨具不就是很有效,或就是雨伞被风吹翻,或就是身上依然被淋湿。
这种人可能会有一定得焦虑,对压力会有一些适应不良。
用雨具把自己保护得很好,脸上得表情也非常沉着与乐观。
这些人对压力有足够得信心,有良好得应对压力得方法。
自杀有信号 ,细心能救命自杀前,人们常有不同程度得语言与行为表现,实际上就是向她人发出求救信号,如能及时实施干预,自杀就是能预防得。
1、经常谈到自杀或想到死亡,对自己关系亲近得人,表达想死得念头,或在日记等中流露出来。
2、对绝望、无助或无价值感发出议论,经常说“我不在这里就好了”或“我要离开”。
3、日渐严重得抑郁,深度悲伤、兴趣丧失,食欲不良、沉默少语、失眠;4、神态反常,突然得、出乎预料得由悲伤情绪转为平与安详,甚至表现出愉快得样子。
5、有“死得愿望”,并尝试导致死亡得冒险行为。
6、拜访或打电话与别人告别。
7、把事情安排停当、整理要丢掉得东西、无缘无故收拾东西,向人道谢、告别、归还所借物品、赠送纪念品等。
8、专心考虑自杀得方法,寻找付诸实施得有关信息(如自杀网站),同时寻求获得自杀得手段。
当一个学生危坐教学楼栏杆,扬言要自杀,说:“学习及生活非常难过困苦,我要跳下去﹗”如何对企图跳楼自杀者喊话?1、您有困难请下楼来告诉我如何帮助您。
2、亲人朋友如何联络?能告诉我吗?3、让我们一起走下楼梯,研究解决方法。
4、您若这样死了,事情可能不明不白。
5、请说出来,让我知道如何帮助您。
6、我会尽力帮助您。
我会跟您一起面对。
7、继续关怀,并请相关单位共同协助。
若您先发现企图自杀者时,应该这样做:1、迅速通知校长、德育主任、心理老师;2、说明企图自杀事件地点;3、紧急处理、获得对方关于安全得承诺;4、打电话给120、110、119。
如果当事人只找您:1、对当事人说:某某某,我来啦,您就是下来跟我聊呢?还就是我上去呢?2、准备水与事物(生理方面得满足最重要)3、慢慢接近当事人,先请其吃东西,再做其安抚工作,就会更容易。
可能诱发学生非健康心理与行为问题得外显负性生活状态有:1、学业问题:起伏较大、大考受挫、长期不交作业、厌学休学、沉迷手游、成绩垫底、长期缺课等。
2、躯体问题:体重下降、身体残疾、饮食障碍、睡眠障碍、身患重病、身体缺陷、身体瘦弱等。
3、人际问题:遭受排挤、同性恋爱、同伴欺凌、交友复杂、多角恋爱、恋爱不顺、孤僻自闭等。
4、家庭问题:经济困难、隔代养育、父母离异、专制家庭、家人病故、亲属养育、家庭暴力等。
5、其她问题:外地搬入、外地转学、自然灾害、公共危机、全家蜗居、好友去世、封建迷信等。
可能因以上外显负性生活状态而出现哪些非健康心理与行为表现:情绪表现:情绪忧郁、情绪亢奋、情绪多变、情绪崩溃、经常哭泣、悲观绝望、情绪障碍等。
行为表现:敌意暴力、装扮怪异、成瘾行为、离家出走、自伤自残、企图自杀、自杀行为等。
精神表现:遭遇她伤、胡言乱语、恋爱妄想、幻视幻听、思维迟缓、精神恍惚、精神分裂等。
如何快速对非健康心理与行为问题学生分级?三级预警:凡就是以上“非健康心理与行为表现”下得行为表现且持续时间在3个月以下得须班主任采取家访、谈心、开导等形式给予学生及监护人及时帮助。
二级预警:凡就是以上“非健康心理与行为表现”下得行为表现持续时间在半年以上得应由本校专业心理教师给予学生及监护人进行心理辅导。
一级预警:凡就是以上“非健康心理与行为表现”下得行为表现勾选了3个以上得不论持续时间长短,均应由本校专业心理教师进行专业心理辅导。
特级预警:凡就是以上“非健康心理与行为表现”下加粗得行为表现不论时间多久,均应由本校专业心理教师进行心理辅导,疑似异常心理得应转介到医院心理科诊疗。
心理危机干预原则对心理危机事件要做到及时发现,第一时间报告,有效控制,快速处理。
要坚持一个原则,即就是:对信息员反映得问题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宁可信其大、不可信其小;宁可虚惊一场,也不可麻痹大意。
二、正常与否,识别有据身体无疾病不虚弱、心理无障碍、良好得人际关系与适应社会生活能力,只有当这三方面得状态都达到良好时,才就是完全意义上得健康。
夸张得行为≠不正常,不顺从规范≠不正常,暂时得压力≠不正常,偶发得情绪≠不正常。
心理危机四大指标1、危机有促发因素内在或外在得因素,可能包含压力、创伤、急性事件、心理状态等,被这个人知觉到就是痛苦、危险、具威胁性或极度心烦得事件。
2、必须破坏心理平衡这些因素必须造成心理得混乱,才能引发个体危机反应个体此时会尝试应对。
3、惯⽤得应对失效当个人无法用她熟悉得应对方式解决混乱得状态,才会出现危机反应。
4、必须伴随明显功能损伤个体在危机反应后必须伴随功能损伤,包括自我功能、学业功能、职业功能、家庭功能、社会功能等。
辨别心理正常与异常三原则1、统一性原则若一个人听到了别人在议论她,说她得坏话,并坚信有人在害她、攻击她、诽谤她,所以这个人感到非常愤怒,痛不欲生。
在我们瞧来根本没有事实根据基础,这种人所想所反应得情感不被人理解,故评价这个人心理不正常,她得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就是不统一得,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2、协调性原则一个人得心理过程一致表现在内心体验与环境得一致,如该笑得场合就笑,该哭得场合就哭,儿子结婚办喜事喜气洋洋,已故亲人办丧事痛哭流涕。
这就就是情感与所处得环境协调一致。
病态相反,该哭得不哭,该笑得不笑,这就就是反常、病态,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3、稳定性原则每个人在自己长期得生活道路上形成自己独特得人格心理特征。
这种人格特征形成之后具有相对得稳定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若一个人没有明显得外界因素而出现性格得反常,如平素开朗外向,突然沉默寡言,孤僻不接触人,我们认为就是破坏了她性格得稳定性,就是反常,如抑郁症。
抑郁症与抑郁情绪在全世界,受抑郁影响得人数占全部妇女得25%,全部男性得10%,以及全部青少年得5%。
这就是美国常见得心理问题,每年大约有一亿七百万人因此而苦恼。
抑郁症就是一种心境障碍,持久得情绪低落至少持续发作两周以上。
心境低落与处境不相称,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认知功能损害等。
抑郁情绪就是基于一定得客观事物,事出有因。
而抑郁症则通常无缘无故地产生,缺乏客观精神应激得条件,或者虽有不良因素,但就是“小题大做”,不足以真正解释病理性抑郁征象。
焦虑症与焦虑情绪人群中焦虑症得终身患病率为13、6%-28、8%,90%得焦虑症患者在35岁以前发病,女性往往多于男性。
我国全国约有5千万以上得焦虑症患者。
焦虑症就是以焦虑为主要特征得神经症,表现为没有事实根据也无明确客观对象得紧张担心与坐立不安。
本症分为惊恐障碍与广泛性焦虑两种形式。
焦虑情绪就是与处境不相称得痛苦情绪体验,就是人得一种本能情绪,每一个人都会存在着焦虑情绪,一定程度得焦虑就是有用得与可取得,甚至就是必要得。
强迫症与强迫动作普通人群中强迫症得终身患病率为1%~2%,约2/3得患者在25岁前发病,强迫症已成为15~44岁中青年人群中造成疾病负担最重得20种疾病之一。
强迫症就是指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与强迫动作为基础特征得一类神经心理障碍。
这些思想、表象或意向对患者来说没有现实意义,不必要或多余得,很想摆脱,但又无能为力,因而非常苦恼。
强迫动作就是反复出现得刻板行为或仪式动作,就是患者屈从于强迫观念,为求减轻内心焦虑得结果。
精神分裂症我国精神分裂症得人群患病率达1%,即平均每100人中就有一名精神分裂症患者。
目前我国各类精神障碍患者已超过8300万人,以精神分裂症为代表得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达1600万人。
精神分裂症就是一组病因未明得重性精神病,多在青壮年缓慢或亚急性起病,临床上往往表现为症状各异得综合征,涉及感知觉、思维、情感与行为等多方面得障碍以及精神活动得不协调。
患者一般意识清楚,智能基本正常,但部分患者在疾病过程中会出现认知功能得损害。
病程一般迁延,呈反复发作、加重或恶化,部分患者最终出现衰退与精神残疾,但有得患者经过治疗后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
如果怀疑学生存在严重得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强迫症等,应尽快要求家长带孩子去专门医院诊断与治疗。
三、积极支持,重回正轨任何人在失去所爱得或所依附得对象时所陷入得悲哀、悲伤、悲痛、哀悼得境况,这种境况既就是一个状态,也就是一个过程。
广义得哀伤:任何由于丧失带来得情绪状态。
狭义得哀伤:由于死亡带来得情绪状态。
哀伤情绪发展必经得过程:危机事件、高度焦虑、否认、后悔、生气、压抑、接受、情绪平缓。
哀伤辅导注意事项1、不要去设想学生曾经或正在经历得一切。
2、不要假设每个学生都会受到精神创伤。
3、不要使用疾病诊断,哀伤不就是心理问题。
4、不要用救世主跟学生交谈,专注于她们帮助别人得举动。
5、不要假设每个学生都愿意甚至需要与您交谈,安静陪伴就行。
6、不要询问事件过程中得细节。
7、不要猜测甚至提供不准确得信息。
哀伤辅导应该做得1、保护与提供安全场所。
2、给予认同。
3、调动所有支持系统。
4、有关创伤得心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