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9GBT213-XX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
9GBT213-XX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
• (3)其它热量校正,即点火热q1、添加物热量q2等。
•Q
•E(tn-t0+C)-q1 •m
-q2
=
4 量热系统的设备要求
• 量热系统由氧弹、内筒、外筒、搅拌器、水、温度传感器
、点火装置、温度测量和控制系统组成(以下均以恒温式热量
计予以介绍)。
•(1)氧弹
•●氧弹材料:耐热、耐腐蚀、耐高压
。
•●氧弹容积:一般在(250~350)mL
9GBT213-XX煤的发热 量测定方法
2020年5月25日星期一
1 热量及温度的单位
•(一)、热量的单位 •我国过去和目前常用的热量单位为卡、焦耳。
•(1)焦耳(用J表示) •1焦耳=1牛顿力使其作用点在力的方向上移动1米所做的功 。
•移动1m
•1N •作用点
1 热量及温度的单位
•(2)卡(用cal表示)
6 冷却校正与点火丝热量校正
•(2)点火热校正
• ●点火丝熔断式和棉线点火。 • ●熔断式点火丝热量=点火丝实际消耗量×点火丝热值 • ●棉线点火热量=棉线的实际消耗量×棉线的热值+电能热 (即电压×电流×时间)
•【注】镍铬丝热值为:6000 J/g,棉线热值为: 17500 J/g。
7 测定步骤
•1卡=1g纯水在标准气压下把温度升高1℃所需要的热量 。• 后来科学家发现水在不同温度下的比热容不同,1卡 的数值并不绝对。
• a.将1g水在标准气压下由摄氏14.5℃提升到15.5℃ 所需的热量,为1卡(≈4.1855焦耳);又叫【15度卡 】; • • b.将1g水在标准气压下由摄氏19.5℃提升到20.5℃ 所需的热量,为1卡(≈4.1816焦耳)。又叫【20度卡 】。
2 高、低位发热量的定义
• (3)恒容低位发热量:单位质量的试样在充有过量氧气 的氧弹内燃烧,其终态产物为25℃下的过量氧气、氮气、二 氧化碳、二氧化硫、气态水以及固态灰时放出的热量。即恒 容高位发热量减去水(包括水和氢生成的水)的气化潜热。 低位发热量可理解成锅炉实际能得到的发热量。
•【注】 •M为预计算基的水分,% •干燥基M=0,空干基M=Mad,收到基M=Mt。
,点火丝热量q1=50J,苯甲酸质量m=1.0025g,
主期温升tn-t0=2.8340℃,C=0.0233℃。求E
。
•E =
•Q×m+q1 +•q(tnn-t0)+c
•【注】苯甲酸燃烧过程 中,由于高温和高压, 充氧前封入的氮气少量 生成硝酸并放出热量。
•26472×1.0025+50+3 •=9.8•2.8340+0.023 •=93139J/℃(或J/K)
。
•●水压试验:我国氧弹水压试验是
20MPa,2年内有效。
•图为5E-AC8018使用的氧
•●充氧压力和时间:(2.8-3.0)Mpa 弹
4 量热系统的设备要求
•(2)内筒 • ●内筒材料:紫铜、黄铜、不锈钢 • ●内筒形状:断面可为椭圆、菱形或其他 • ●内筒容量:可装(1600-3000)mL水
量。
•1MJ/kg=103
J/g
2 高、低位发热量的定义
为什么说锅炉中所获得最大理论热值是低位发热量?
• 煤在锅炉中燃烧和在氧弹内燃烧条件不大一样,所得的燃 烧产物也不同,因而获得的热量不同。
• 煤在锅炉中燃烧获得的最大理论热量是从弹筒发热量中扣 除上述四项热量的热值(即恒压低位发热量)。由于恒容低位 发热量与恒压低位发热量相差很小(几焦到十几焦)因此常用 恒容低位发热量替代。
2 高、低位发热量的定义
•四种定义的区别:燃烧条件不同,则燃烧产物不同。
•g—气态
I—液态
•3 氧弹量热法的基本原理
•主要仪器设备:
•立式 单控
•5E-1C电脑量热仪
•5E-AC/PL自动量热仪
•5E-C5500自动量热仪 •5E-KC5410快速量热仪 •5E-AC8018全自动量热仪
•3 氧弹量热法的基本原理
4 量热系统的设备要求
•(4)搅拌器 • ●搅拌的方式: 螺旋桨式和电磁式,但都需要电机带动。 • ●转速:(400~600)r/min为宜,根据经验转速 500r/min比较理想,应保持恒定,不能时快时慢。 • ●搅拌效率:点火到终点的时间不超过10min,如果超过 10min,说明搅拌效率不够 。 • ●搅拌热:当内、外筒水温与室温一致时,连续搅拌 10min所产生的热量不应超过120J。
5 热容量标定
•(1)有效热容量 • 量热体系产生单位温升所需要的热量,称为量热仪的有效 热容量,用E表示,单位为J/℃或J/K。
•(2)热容量的标定 • 用一种已知热值的物质来测量整个量热体系温度升高1℃所 需的热量,即测得量热仪的热容量。
• 【注】已知热值的物质,现在常用的是一种由权威机构已 经定值的苯甲酸的基准量热物质,要求:品质纯度达到二等或 二等以上,压片,洁净。
• (2)恒容高位发热量:单位质量的试样在充有过量氧气 的氧弹内燃烧,其终态产物为25℃下的过量氧气、氮气、二 氧化碳、二氧化硫、液态水以及固态灰时放出的热量。即弹 筒发热量减去硝酸形成热以及硫酸校正热。高位发热量可理 解成煤能在锅炉中产生的发热量。
•【注】 •①当St,ad<4.00%或Qb,v,ad >14.60MJ/㎏时,可用St,ad代替Sb,ad •② Qb,ad ≤16.70kJ/g时,a=0.0010 •16.70kJ/g<Qb,ad ≤25.10kJ/g时,a=0.0012 •Qb,ad>25.10kJ/g时,a=0.0016
• 发热量定义:单位质量的物质完全燃烧时所 放出的热量,单位为:焦耳/克。
•◎称取一定量的样品 •◎氧弹内充入过量氧气 •◎电流熔断点火丝点燃样品 •◎释放的热被吸收
•氧弹内部结构图
•3 氧弹量热法的基本原理
•热量传递四种形式:
热辐射;(与表面光洁度有关) 热对流;(物质本身的流动性) 热传导;(没有物质的转移) 热蒸发;(水分蒸发带走热量)
•图为5E-AC系列量热仪椭圆型内 筒
4 量热系统的设备要求
•(2)内筒 • ●内筒水量要求:放入氧弹后往内筒加水,使氧弹盖的 顶面淹没在水面下(10-20)mm,水量过多,搅拌引起飞 溅;水量过少,搅拌引起氧弹盖外露,部分热量未被水吸 收。所有试验中保持相同,相差不超过0.5g。 • ●内筒进水方式:称量法、 平衡法、量杯法、水位探针 定量法。
•3 氧弹量热法的基本原理
•(四)、工作原理
•恒温式量热仪工作原理 图
•Q=•E(tn•-mt0)
•3 氧弹量热法的基本原理
•恒温式量热仪的量热法必须解决三个问题:
• (1)预先知道仪器的热容量,即该仪器的量热系统温度
每升高1K(或1℃)所需要吸收的热量,称之为热容量(E
)。
• (2)测定发热量时,内外筒水温之间始终存在着一定的 温差且随时间而改变,导致内外筒热交换,由此必须解决 量热系统与外界的热交换的问题,通过在内筒温升上加一 个校正值来解决,称之为冷却校正(C)。
2 高、低位发热量的定义
• (1)弹筒发热量:单位质量的试样在充有过量氧气的氧 弹内燃烧,其终态产物为25℃下的过量氧气、氮气、二氧化 碳、硝酸、硫酸、液态水以及固态灰时放出的热量。即实验 室内用氧弹热量计(量热仪)直接测得的发热量。
•【注】:q1为点火燃烧热,q2为添加物燃烧热。
2 高、低位发热量的定义
• 使用新型热量计前,一般用苯甲酸至少进行8次热容量标 定试验,苯甲酸片质量从0.7g-1.3g,两个端点处至少分别 做两次重复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不应超过0.20%。
5 热容量标定
•(6)热容量的有效期
• 热容量标定值的有限期为三个月,超过此期限时应重新标 定。但有下列情况时应立即重标: • a.更换温度计; • b.更换量热仪的大部件,如氧弹头.连接环等; • c.标定热容量和测发热量时的内筒水温相差超过5K; • d.量热仪经过较大的搬动。
2 高、低位发热量的定义
• (4)恒压低位发热量:单位质量的试样在恒压条件下, 在过量氧气中燃烧,其终态产物为25℃下的过量氧气、氮气 、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气态水以及固态灰时放出的热量。 • 恒压低位发热量=恒压高位发热量-水的气化潜热(恒压 ) • 恒压高位发热量=恒容高位发热量-体积膨胀功
•【注】 •Oad+Nad可用下式估算: •Oad+Nad =100-Mad-Aad-Cad-Had-St,ad。
4 量热系统的设备要求
•(7)氧气、压力表 及发热量坩埚油。油脂在氧气中容易氧化而产生热量,且易产生静电放电现 象,在高压氧的条件下,油脂的上述过程比在常压下进行快得 多,所以油脂很容易点着,引发火灾。
• ◆发热量坩埚:一般可用镍铬钢制品,能保证试样燃烧完全 而本身不受腐蚀或产生热效应为原则。有深壁坩埚、浅壁坩埚 两种。
6 冷却校正与点火丝热量校正
•(1)冷却校正
• 根据氧弹量热法原理,恒温式热量计的内筒在试验过 程中与外筒发生热交换。在点火前,内筒温度低于外筒, 点火后的内筒温度高于外筒,对此散失或得到的热量应予 校正,即在求得整个温升时加上一个校正值C,这个校正 值称为冷却校正。
• 目前常用的冷却校正公式有:国标公式、奔特公式 、瑞-方公式。
•结论:【15度卡】的1卡 ≠ 【20度卡】的1卡
1 热量及温度的单位
•从两个定义上可以看出:
• A.焦耳只与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及移动距离有关,不随 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 B. 卡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数值并不绝对。
• 所以现代科学不再采用卡作为能量及热量的量度单位, 转而采用国际单位焦耳。
•GB/T213-2008规定用焦耳/克或兆焦/千克来表示煤的发热
4 量热系统的设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