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六节 农药的剂型和使用方法
第六节 农药的剂型和使用方法
原药 + 助剂 = 制剂
一、农药助剂的种类 1.填充剂或简称填料(fillers,carriers) 农药加工时,为调节成品含量和改善物理状态 而配加的固态物质。使原药便于机械粉碎,增加原 药的分散性,是制造粉剂或可湿性粉剂的填充物质,
如粘土、陶土、高岭土、硅藻土、叶蜡石、滑石粉
等。
2.润湿剂(wetting agents) 又称湿展剂,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使药液易于 在固体表面润湿与展布(属于表面活性剂),用 于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等。如洗衣粉等。 3.乳化剂(emulsifier) 能使原来不相混溶的两相液体(如油与水),其中一 相液体以极小的液珠稳定分散在另一相液体中,形成
2. 为提高药剂的分散度,增加覆盖面积;提
高药剂的附着性,提高药效。
3. 为降低毒性,增加对人畜的安全性、使高
毒农药低毒化使用。增强药剂的缓释作
用,延长持效期。
二、农药的分散体系与分散度的概念
(一)农药的分散体系 固/固分散体系(粉剂、粒剂等)
液/液分散体系(乳油、液剂等)
(二)分散度 药剂被分散的程度,是衡量制剂质量和喷洒质量的主
5.胶悬浮剂
胶悬剂(Flowable formulation)
固体原药分散、悬浮在含有多种助剂的
水介质或油介质中能流动的高浓度粘稠剂。
以水为介质的常简称为悬浮剂;而以油 为介质的则常简称为油悬剂,可供飞机或超 低容量喷雾用。
6.超低容量喷雾剂
一般为含有效成分20-50%的油剂,不需稀
释就可喷洒。对其要求:
第三节
农药剂型与性能
原药加工成何种剂型,主要取决
于原药的理化性质与使用目的。 涕灭威、呋喃丹等由于毒性高, 一般只能加工成粒剂。
常用的农药剂型种类
1.粉剂
4.粒剂
2.可湿性粉剂
3.乳油
5.浓悬浮剂及胶体剂 7.缓释剂 10.液剂 13.种衣剂
6.超低容量喷雾剂 8.烟剂 11.片剂 9.可溶性粉剂 12.油剂
禾谷类作物(除水稻外)为0.2-0.5%; 棉籽为0.5-1%。
四、毒饵、毒土
用害虫喜欢吃的食物为饵料,如用豆饼、
麦麸等,加适当的水拌合,再加具有胃毒 作用的药剂,如敌百虫、辛硫磷等拌匀即 可。药剂用量一般为饵料的1-3%,亩用饵 料3-4斤。 毒土是由药剂加土(1:20)混合而成。 二者均是撒施地面或埋于土中,主要用 于防治地下害虫。
粉、淀粉等)+氧化剂(又称助燃剂,如氯酸 钾、硝酸钾等)+消燃剂(如陶土、滑石粉等) 制成的粉状混合物(细度全部通80号筛)。 用于密闭空间的病虫害防治。
9.可溶性粉剂(sp) soluble powders
组成:水溶性原药 + 填料(硫酸钠、 硫酸铵等)+ 润湿剂(阴离子型 +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粒,例如浓乳剂、悬浮剂、乳粉等剂型。
另一种为农药制剂的分散剂,具有防止粉粒结絮,利 于分散的助剂,一般为一些表面活性剂。
6.粘着剂(stickers) 增加农药对固体表面粘着性能,从而耐雨水冲刷,
提高药剂的持效性。用于粉剂、颗粒剂等。如矿物
油、淀粉糊、明胶等。 7.稳定剂(stabilizing agent) 能抑制或减缓农药有效成分在贮藏过程中发生分解的 助剂;有的具有抗凝作用,又称抗凝剂。 能防止农药制剂在贮藏过程中物理性能变坏,如粉状 制剂结块、乳剂分层等。
要指标之一。
原药→剂型 剂型→大田 原药在制剂里的分散度 制剂在田间喷洒的分散度
1.分散度的大小用两个指标表示: 颗粒直径:粒子越小,分散度越大
比表面积=S(总表面积)/V(体积) 粒子越小,个数越多,比表面积越大,
分散度好
• 常用农药剂型分散质的分散度的大小顺序为: • 水溶剂(<0.001微米)>胶体剂(0.001~0.1微米)> 烟剂(0.1~2微米)>乳剂(0.1~10微米)>粉剂、可湿 性粉剂(10~74微米)
8.增效剂(synergists) 本身无生物活性,但能抑制生物体内解毒酶的活 性,与某些农药混用时,能大幅度提高农药毒力和
药效的一类助剂,对防治抗性害虫及延缓害虫抗药
性等具有重要意义。 9.渗透剂(permeation agent) 可使农药制剂渗透性增加,渗于内部病组织, 提高防效。如防果树腐烂病使用的渗透剂。
组成:原药+载体+助剂(黏合剂)
按颗粒区分: 微粒剂(通过48-150目筛,粒径105-297μm) 颗粒剂(通过10-48目筛,粒径297-1680μm) 大粒剂(粒径7000μm ,每粒重0.5g ) 质量标准:粒度90%达标,水分<3% 特点:(1)高毒农药低毒化使用
(2)缓释作用
(3)减少污染 例:3%呋喃丹颗粒剂
第四节
农药的施用方法
一、喷雾法
1. 每亩用药液量: 高容量喷雾法(常量)50-100L/亩 低容量喷雾法 超低容量喷雾法 5-10L/亩 50-350g/亩
2. 影响喷雾质量的因子
(1)药械
①喷雾器的压力; ②喷孔的大小
(2)液剂的物理化学性能
(表面张力、湿展性能)
(3)受药表面的结构
(4)水质
五、其它施药方法
• 1.撒施法及泼浇法
• 2.土壤处理法 • 3.种苗浸渍法 • 4.根区施药 • 5.涂茎
(二)分散度 2.提高分散度的方法
一是加工的方法,将固体颗粒粉碎 的越小分散度就越大。 二是施药的手段,加大喷雾器的压
力,喷出的雾滴越细分散度就越大。
三、分散度对药剂性能的影响 (一)提高分散度对药剂性能的影响 1.增加覆盖面积 2.增加药剂颗粒在处理表面的附着性 3.改变颗粒的运动性能 4.提高药剂颗粒的表面能
第一节 农药分散度与药剂性能的关系
原药{原粉、原油}
原药、剂型、制剂的区别
原料 (加工:物理反应) 农药制剂:(由有效成分含量、农药品种名称、
剂型三部分组成) 剂型:农药制剂的形态 原药 (合成:化学反应)
一、农药加工的意义
1. 原药(有机化合物)大多不溶于水,而很 多农药需兑水后使用,就必须进行加工 (原药+助剂)。
二、喷粉法
利用鼓风机所产生的气流把农药粉
剂吹散后沉积到作物上的施药方法。
影响喷粉质量的因子:
1.药械性能与操作
2.环境因素(风力>1m/秒不能喷粉)
3.粉剂的理化性能(颗粒大小等)
三、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法
把药剂与种子拌匀,使每粒种子表面
都覆盖一层药粉,是防治种子与土传病害 及地下害虫的一种施药方法。 一般用药量(有效成分)为种子量的:
乳油:加入水后可分散成乳浊液的油状均 相液体剂型。 组成:原药+溶剂(二甲苯、甲苯、苯等) +乳化剂(8~13%)+(助溶剂)等。 质量要求:pH=6-8,稳定度在99.5%以上。 正常情况下贮存不分层,不沉淀。
3.乳油(EC) emulsifiable concentrates
4.粒剂(G)granules
在农药的加工品种中,然后又使之有控制地
从加工品中缓慢释放出来的农药剂型。
物理型缓释剂:微胶囊剂、塑料结合剂、纤 维片缓释剂、吸附包衣缓释剂等。 化学型缓释剂:经化学反应结合到载体上。
8.烟剂(smokes agent)
引燃后,有效成分以烟状分散体系悬浮于
空气中的农药剂型。
组成:原药+燃料(各种碳水化合物如木屑
一、 粉剂(dusts)
组成:原药+填料(膨润土、 硅藻土、陶土等)
2.可湿性粉剂(WP) (Wettable powders)
组成:原药+润湿剂(8~10%)+填料
质量标准:99.5%通过200目筛,
粉粒平均直径为25μm,
水分<3%,pH=5~9,
悬浮率达40%以上,
润湿时间< 1~2min。
不透明或半透明乳浊液,起这种作用的助剂称为乳化
剂,如烷基苯磺酸钙,聚氧乙基脂肪酸酯等。 属于表面活性剂,主要用于乳油加工。
4.溶剂(solvents) 是溶解农药原药的溶剂,多用于加工乳油,要求 毒性低、不易燃、成本低、来源广。
常用的有如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
5.分散剂(dispersing agents) 有两种,一种为农药原药的分散剂,是一种具有高粘 度(5~10Pa· S)的物质,例如废糖蜜、纸浆废液的浓 缩物,通过机械作用,可将熔融的原药分散成胶体颗
5.提高悬浮液及乳油的稳定性 (二)适当控制农药的分散度对药剂性能的影响
1.充分发挥农药中有效成分的作用 2.提高使用农药的安全性 3.增强施药时着药部位的目标性和 减少药剂漂移的损失
第二节
农药助剂
农药助剂(Pesticide adjuncts)
是农药加工或使用中,用于改善药剂的理化性 质的辅助物质,又称为农药辅助剂。
高效、低毒、低残留,对作物、人畜安全;
原药与溶剂互溶,为单相液体,流动性要好;
储藏过程中不分层,贮存一年,有效成分分
解率<5%;
挥发性低,比重>1(最好在1.3-1.6); 黏度要低,闪点要高。
7.缓释剂 (slow release formulations)
利用物理与化学的手段,使原药贮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