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盘点中药材豆蔻药用功效

盘点中药材豆蔻药用功效

盘点中药材豆蔻药用功效
以豆蔻命名的中药主要有白豆蔻、草豆蔻、红豆蔻和肉豆蔻等。

而这些豆蔻均含挥发油,具芳香之气,功效较相近。

但各药之间还是有区别的,且药用功效的偏重点也不同,而肉豆蔻和其它豆蔻的科属更是不同。

临床使用时,要区分清楚。

草豆蔻:又称之为草寇、草寇仁、草果。

为姜科植物草豆蔻的成熟种子团。

夏、秋果实成熟时采收,晒至8~9成干,剥去果皮,取出种子团,晒干。

味辛,性温,归脾、胃经,功能燥湿行气,温胃止呕。

用量:煎汤,3~6克。

因富含挥发油,临用时捣碎,入汤剂宜后下。

白豆蔻:又称之为白蔻,壳蔻、豆蔻。

为姜科植物白豆蔻和爪哇白豆蔻的成熟果实,7~8月果实熟,剪下果穗,晒干或烤干。

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

功能行气化湿,温中止呕,开胃消食。

偏重于开胃消食。

用量:煎汤,3~6克。

因含挥发油,故不宜久煎。

煎药时将白豆蔻打碎或研碎,浸泡30分钟,后下,煎沸约10分钟即可,或研成细末吞服。

其果壳水煎剂可抑制志贺菌、痢疾杆菌等,对细菌性腹泻有一定疗效,可供药用。

肉豆蔻:别名豆蔻、肉果、玉果,为肉豆蔻科植物肉豆蔻的种仁。

将其种仁在45℃低温慢慢烤干,去油(主要降低有毒性的肉豆蔻醚、黄樟醚),当种仁摇之作响时即可。

味辛,性温,归脾、胃、大肠经。

功能行气化湿,温中行气,涩肠止泻。

用量:煎汤,3~10克。

含挥发油,故不宜久煎。

提倡研成细末冲服,每次1.5~3克,可避免因煎煮造成的挥发油量损耗。

过量服用肉豆蔻,可引起严重的毒性反应,应引起注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