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房屋建筑工程常用模板及支撑安装推荐图集》

《房屋建筑工程常用模板及支撑安装推荐图集》

4-沙袋; 5-砖胎膜; 6-钢筋支架; 7-同强度砂浆垫层块
图名
集水井及电梯井模板支撑示意图
图页
4
地下室外墙挂模
1-Φ48mm*3.5mm钢管; 2-钢管固定@700mm; 3-木方(38*100); 4-顶棍;
5-18mm厚胶合板; 6-止水对拉螺栓@700mm;7-模板定位预埋钢筋;
8-砖胎膜; 9-底板; 10-底板垫层; 11-施工缝; 12-止水钢板
2.胶合板模板的安装要求
(1)柱、墙模板安装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柱模竖向次楞布置应贯穿整根柱长,在梁柱交接处不得断开,交接处梁净高≥600mm时,柱头位置应加设对拉螺栓。方柱四角竖向次楞木应对称对顶。
2)柱模第一道箍离柱底不应大于150mm,最下两箍间距不应大于500mm。当需设置穿柱对拉螺栓时,对拉螺栓沿柱高度方向的布置应与柱箍等距等量。
图页
7
合《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66—2008中相关规定要求。
4)柱墙等竖向模板及梁底模板亦采用方钢管作为楞木,不得使用胶合板材、原木、腐朽、不成规格及脆性、严重扭曲和受潮容易变形的木材作为楞木。柱、梁构件不得使用角钢包角代替次楞。同种材料的主楞木规格不应小于次楞木。
2)除跨度不大于1200mm的楼板外,楼板模板竖向支撑应独立。
3)楼板与墙等构件交接处应设置通长封口托木。
4)与楼梯踏步相连的墙体模板,应在踏步槽口上方增设一道斜楞木,并用穿墙对拉螺栓固定。
5)踏步板接缝处需设置后插板。
(4)梁、板模板竖向支撑施工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1)梁模板支架立杆横向布置应对称,其数量、间距应符合设计计算要求,且数量不得少于2根。
图名
高低差模板定位预埋钢筋示意图
图页
6
散支散拆胶合板模板施工工艺说明
1.胶合板模板的配制方法和要求
(1)胶合板模板的配制方法
1)按设计图纸尺寸直接配制模板
形体简单的结构构件,可根据结构施工图纸直接按尺寸列出模板规格和数量进行配制。模板厚度、横档及楞木的断面和间距,以及支撑系统的配置,都可按支承要求通过计算选用。
1.5、立杆顶部应采用可调顶托受力,不得采用横杆受力,立杆步距不应超过1.8m,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中心线至支撑点的长度不应超过0.5m,当伸出顶层水平杆长度大于0.5m时应增设水平杆。
1.6、当满堂架高宽比大于2或2.5时,满堂支撑架应在支架的四周和中部与结构柱进行刚性连接,连墙件水平间距为6~9m,竖向间距为2~3m。在无结构柱部位应采取预埋钢管等措施与建筑结构进行连接。
图名
地下室、基坑模板说明
图页
1
坑中坑砖胎膜
1-Φ8@200钢筋; 2-4B16; 3-截面尺寸370*200的C20砼圈梁;
4-坑中坑一半高度标高面; 5-先行回填粗砂; 6-100厚C15垫层; 7-砖胎膜
注:砖胎膜高度超过3m时在中部设置一道圈梁,胎膜高度小于1.5m时,
采用240mm厚砖胎膜。
4)支架立杆严禁出现单根钢管支撑,立杆底部需设置垫块,垫块可采用方木、槽钢、钢板底托。
3.胶合板模板的拆除要求
(1)拆除模板的顺序和方法,应按照模板设计的规定进行。若设计无规定时,应遵循先支的先拆,后支的后拆;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分的模板;自上而下,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等原则。
(2)模板工程作业组织,应遵循支模与拆模统一由一个作业班组进行。这样,支模就考虑拆模的方便与安全,拆模时,人员熟知情况,易找到关键点位,对拆模进度、安全、模板及配件的保护均有利。
3)柱、墙临空面的模板面板与次楞应从楼面起向下延伸200 mm,并在内模与楼面梁侧用2 mm厚双面胶带封贴。非临边柱墙根部应采用水泥砂浆进行塞缝。
4)墙模第一道主楞离墙底不应大于150mm,墙边第一行对拉螺栓与第二行螺栓间距不宜大于500 mm。墙模主次楞、对拉螺栓间距应满足设计计算要求。地下结构外墙及其他有防水要求的墙体,应采用止水型对拉螺栓。
图名
地下室外墙挂模安装大样
图页
5
高低差位置处模板支设
1-钢管斜撑; 2-与面筋焊接;3-25mm吊模支架与底板钢筋进行可靠焊接;4-木方(50*100);
5-18mm厚竹胶板; 6-对拉螺栓@300; 7-垫木; 8-底板垫; 9-砖胎膜; 10-25mm钢筋支架与底板钢筋展开法配制模板
一些形体复杂且又由各种不同形体组成的复杂体型结构构件,如设备基础。其模板的配制,可采用先画出模板平面图和展开图,再进行配模设计和模板制作。
(2)胶合板模板配制要求
1)应整张直接使用,尽量减少随意锯截,造成胶合板浪费。
2)木胶合板选用厚度一般为16或18mm,竹胶合板常用厚度一般为12mm,内、外楞的间距,可随胶合板的厚度,通过设计计算进行调整。
(3)模板的拆除对结构砼表面、强度要求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中4.3模板拆除的规定。
图名
散支散拆胶合板模板施工工艺说明(三)
图页
9
图名
柱模板构造示意图
图页
10
图名
剪力墙模板构造示意图
图页
11
图名
柱墙模板节点示意图
图页
12
图名
梁模板断面构造示意图
图页
13
图名
图名
斜屋面模板支撑示意图(一)
图页
20
>30°坡屋面双面支模模板及支撑示意图
1—18厚胶合板铁钉与方木钉牢;2—100*100方木@350;3—扫地杆;4—48钢管,t=3.5注意计算时按3.0;
5—50*100*300方木垫板;6—止水螺栓,下部间距为600mm,上部间距为750mm;
7—进料及振捣孔,尺寸为100x400mm,纵向间距1500mm,横向间距3000mm
6-斜撑(木方50mm*100mm) 7- 垫木(木方50mm*100mm) 8>C16mm定位钢筋 9-马蹬钢筋
注明:两侧定位钢筋应焊接在同一根板筋上
图名
楼层反梁支模示意图
图页
19
≤30°坡屋面模板及支撑示意图
1—18厚胶合板铁钉与方木钉牢;2—100*100方木@350;3—扫地杆;
4—48钢管;t=3.5注意计算时按3.0;5—50*100*300方木垫板
2)梁、板模板支架的扫地杆距楼地面高度,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应不大于200mm,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应不大于350mm。立杆上端包括顶托可调螺杆在内,伸出顶层水平杆长度大于相关规范的规定时,应增设水平杆。
3)整体楼板的梁、板模板支架立杆在水平方向应相互拉接。支撑高度大于3.5m的架体应按满堂架的要求设置竖向和水平剪刀撑。
图名
散支散拆胶合板模板施工工艺说明(二)
图页
8
3)梁净高≥600mm时,应设置穿梁对拉螺栓,对拉螺栓固定应有两根并列通长的方木或双肢φ48×3.5钢管作支托,不得直接固定在梁侧面板上。
(3)楼板、楼梯板模板施工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1)楼板底模应设有主、次楞,次楞木应采用100×100、50×100方木或50×50壁厚3.5的方钢管,主楞木应采用100×100方木,其间距应符合设计计算要求。
1.2、支设立杆的地基应平整坚实。立杆布置前,应先在楼地面弹线定位,底座、垫板均应准确放在定位线上。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或垫板。
1.3、立柱顶部应设可调支托,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螺杆外径与立柱钢管内经的间隙不得大于3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
1.4、在立杆底距地面200mm高处,沿纵横水平方向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置扫地杆;当立杆底部不在同一高度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应向低处延长2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距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3)支撑系统可以选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也可采用碗扣式钢管脚手架,严禁钢木混撑。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时顶部支撑受力必须采用可调托座进行受力,不得采用扣件受力;采用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时,板支撑立杆应全部连接成整体,遇梁不得断开。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及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搭设应符
图名
散支散拆胶合板模板施工工艺说明(一)
梁模板安装效果图
图页
14
图名
板模板龙骨安装示意图
图页
15
图名
模板安装断面构造示意图
图页
16
卫生间与楼面高低差位置挂模做法1
1-角钢2-B20钢筋3-马蹬钢筋 4->A8mm钢筋5-铁丝
注明:角钢详各相关设计图纸高低差要求制作
图名
卫生间与楼面高低差位置挂模做法(一)
图页
17
卫生间与楼面高低差位置挂模做法2
图名
坑中坑砖胎膜示意图
图页
2
承台及地梁砖胎膜砌筑
1-砖胎膜; 2-@1000mm砖垛; 3-混凝土垫层; 4回填粗砂
注:地梁跨度超过3m时开始设置砖垛,地梁高度小于500
mm时采用120mm厚的砖胎膜。
图名
承台及地梁砖胎膜砌筑示意图
图页
3
集水井及电梯井模板支撑
1-50mm*100mm厚木方; 2-18厚胶合板,制作沉箱; 3-回填粗砂;
1.7、立杆接长必须采用对接扣件接,严禁搭接;纵向水平拉杆接长应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或搭接,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拉杆接头不应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接头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1/3;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距离不小于100mm。
5)穿墙对拉螺栓直径不应小于12mm,止水螺杆应有相应的合格证。
(2)梁模板安装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梁侧模上口应设置纵向通长托木,下口应设置纵向通长夹木且不得兼做梁底模主、次楞,托木与夹木间应设置竖向立档,其间距不应大于800mm。梁面板的对接处应紧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