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轮辋和轮胎尺寸术语3.5.1轮辋rim在车轮上安装和支承轮胎的部件。
3.5.2理论轮辋theoretical rim轮辋名义宽度与轮胎名义断面宽度具有规定比值的轮辋。
3.5.3标准轮辋standard rim在各种使用条件下,能与轮胎获得最佳配合,充分发挥轮胎性能的轮辋。
3.5.4允许轮辋permitted rim在标准轮辋以外,允许与轮胎配合使用的轮辋。
3.5.5轮胎名义直径tyre nominal diameter理论上统称的轮胎直径。
3.5.6轮胎名义宽度tyre nominal width理论上统称的轮胎断面宽度。
3.5.7总宽度(W)overall width(W)轮胎按规定充气后,轮胎断面两外侧之间的最大距离,包括标志装饰线和防擦线所增加的宽度(见图3)。
3.5.8断面宽度(S)section width(S)轮胎按规定充气后,轮胎断面两外侧之间的最大距离,不包括标志,装饰线和防擦线所增加的宽度(见图3)。
3.5.9断面高度(H)section height(H)轮胎按规定充气后,轮胎外直径与轮辋名义直径之差的一半(见图3)。
3.5.10外直径(D0)overall diameter(D0)轮胎按规定充气后,胎面最外表面的圆周直径。
3.5.11高宽比(H/S)aspect ratio(H/S)轮胎断面高度与断面宽度的比率。
3.5.12自由半径free radius轮胎装在规定的轮辋和在额定气压无负荷状态下,其外周长除以2π。
3.5.13零点半径datum radius轮胎按规定充气后,从轮胎旋转轴中心到断面最宽点之间的距离。
3.5.14胎冠帘线角度crown cord angle轮胎胎冠周向中心线与胎冠部位的胎体帘线排列方向所构成的夹角。
3.5.15帘线密度cords density垂直于帘线方向的轮胎各部位帘布每10cm宽度所含有帘线根数。
3.5.16行驶面宽度tread surface width两胎肩点之间胎面行驶面的轴向距离。
3.5.17行驶面弧度高curveture height of tread surface 胎肩点至轮胎外直径平面切线之间的距离。
3.5.18胎肩点shoulder point行驶面弧度与胎侧弧度(或直线)的交点。
3.5.19胎圈宽度bead width胎圈外表面至内表面胎趾上的最短距离。
3.5.20胎圈着合直径bead diameter at rim seat胎圈外侧切线与胎圈底部母线延长线交点处的圆周直径。
3.5.21力车轮胎胎圈着合直径bead diameter at rim seat of cycle tyre力车轮胎胎圈与轮辋着合点的圆周直径。
3.5.22实心轮胎基部宽度solid tyre base width实心轮胎加强层基部的宽度。
3.5.23内胎平叠断面宽flat width of inner tube内胎胎身平叠后的断面宽度。
3.5.24内胎平叠外周长flat overall girth of inner tube 内胎胎身平叠后的最外圆周长度。
3.5.25内胎厚度tube thickness内胎胎身上按规定测量点的平均厚度。
3.5.26内胎重量tube weight内胎所用胶料的总重量,不包括气门嘴、气门嘴帽等非橡胶部件。
3.5.27垫带最小展平宽度minimum width of flatting flap 垫带展平后的最小宽度。
3.5.28垫带中部厚度centre thickness of flap垫带断面中心部位的厚度。
3.5.29垫带边缘厚度edge thickness of flap垫带两边缘的厚度。
3.5.30航空轮胎自由断面高free section height of aircraft tyre 航空轮胎按规定充气后,在无负荷状态下,从轮缘顶点到胎面支撑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3.5.31胎肩直径shoulder diameter航空轮胎按规定充气后,两胎肩之间的径向距离。
3.5.32胎肩宽度shoulder width航空轮胎按规定充气后,两胎肩之间的轴向距离。
3.6轮胎负荷下的尺寸和参数术语3.6.1静负荷半径static loaded radius轮胎在静止状态下受法向负荷作用后,从轮轴中心到支撑平面的垂直距离。
3.6.2动负荷半径dynamic loaded radius轮胎在负荷行驶中,当倾角为零度时,从轮轴中心到支撑平面的垂直距离。
3.6.3下沉量deflection轮胎按规定充气后,在静负荷作用下,断面高度的减量。
3.6.4下沉率deflection ratio轮胎下沉量与断面高度的比率。
3.6.5负荷下断面宽度loaded section width轮胎按规定充气后,在法向负荷作用下的断面宽度。
3.6.6滚动周长rolling circumference在规定的条件下,轮胎在刚性表面上每滚动一周所行驶的最长距离。
3.6.7滚动半径rolling radius轮胎滚动周长除以2π所得的数值。
3.6.8帘线强度安全倍数safety factor of cord strength 帘线扯断力与轮胎在规定充气压力条件下单根帘线所受最大张力的比值。
3.6.9航空轮胎下沉率deflection ratio of aircraft tyre航空轮胎下沉量与自由断面高的比率。
3.6.10全压缩full compression航空轮胎按规定充气后,对其施加垂直负荷,轮缘顶部胎侧部位的胎里与对应部位胎里相接触但并未发生挤压时的压缩状态。
3.6.11全压缩下沉量full cornpressed deflection航空轮胎被压缩到全压缩状态时断面高的减量。
3.6.12尺寸增长系数dimensiona1growth factor航空轮胎使用胀大后的最大充气尺寸与新轮胎最大充气尺寸的比值。
3.6.13断面高增长系数section height growth factor航空轮胎使用胀大后的最大充气断面高与新轮胎最大充气断面高的比值。
3.6.14断面宽增长系数section width growth factor航空轮胎使用胀大后的最大充气断面宽与新轮胎最大充气断面宽的比值。
3.7工艺术语3.7.1终炼final mixing胶料与所有的配合剂最终混炼的工艺过程。
3.7.2施工标准表specification表示轮胎半制品各部件加工的几何形状、尺寸、重量以及组合位置的图形和表格。
3.7.3压延calendering用光滑表面辊筒的压延机,将胶料制成具有一定宽度和厚度的均匀薄胶片,或将胶料覆盖在骨架材料表面的工艺过程。
3.7.4压型profilling用辊筒压延机,将胶料压制成具有一定断面形状的部件的工艺过程。
3.7.5复合挤出multiple extruslon用复合挤出机,将多种胶料进行挤出,形成一个整体部件的工艺过程。
3.7.6热喂料挤出hot-feed extrusion胶料预先经过热炼,再用挤出机进行挤出的工艺过程。
3.7.7冷喂料挤出cold-feed extrusion在常温条件下,胶料不经过热炼,用冷喂料挤出机进行挤出的工艺过程。
3.7.8裁断cutting按规定的尺寸和角度裁切成部件的工艺过程。
3.7.9贴合pocking将裁断后的帘布、胶片组合成帘布筒形的工艺过程。
3.7.10铜丝圈缠绕wire wounding钢丝经过覆胶和缠绕排列成具有一定断面形状的钢丝圈的工艺过程。
3.7.11成型building按施工标准表将具一定尺寸和形状的各部件,组合成胎胚的工艺过程。
3.7.12定型shapping使胎胚形状接近外胎或内胎成品形状的工艺过程。
3.7.13预硫化precure为保持半制品形状或加快硫化过程,预先对塑性胶料进行一定程度的硫化的工艺过程。
3.7.14后充气post inf1ation在硫化结束后,将外胎立即充入一定压力的空气,并保持一段时间的工艺过程。
3.7.15修整refinish将硫化后的成品进行必要的修饰和涂饰等工艺过程。
3.7.16修补modify将有轻微外观缺陷的成品用胶料进行修理的工艺过程。
3.8轮胎使用条件术语3.8.1最大使用总宽度maximum overall width in service 轮胎经使用后,所允许胀大的总宽度。
3.8.2最大使用外直径maximum overall diameter in service 轮胎经使用后,所允许胀大的最大外直径。
3.8.3最小双胎间距minimum dual spacing双胎并装时,两轮胎冠部中心线间的最小距离。
3.8.4单胎负荷single load在规定气压下,单胎使用时的对应负荷。
3.8.5双胎负荷dual load在规定气压下,双胎并装使用时,每一轮胎的对应负荷。
3.8.6负荷指数load index轮胎在标准规定的使用条件下,按速度符合标明的速度行驶时,所能承受最大负荷的数字代号。
3.8.7额定负荷load rating标准规定的不同气压的对应负荷,包括最大负荷。
3.8.8最大负荷maximum load轮胎在允许额定气压下的最大负荷。
3.8.9充气内压inflation pressure轮胎在使用环境温度下,按标准充入气(液)体的压力,不包括轮胎在使用中所增大的内压。
3.8.10最高速度maximum speed按标准规定的使用条件,允许轮胎行驶的极限速度。
3.8.11气压调整adjustment of inflation pressure轮胎在使用或试验过程中,按规定进行充气内压的调整。
3.8.12漏气air leak轮胎充气后,内压逐渐降低现象。
3.8.13花纹磨平轮胎worn-out tyre胎面花纹凸起部分磨损到胎面磨耗标志的轮胎。
3.8.14花纹磨光轮胎bald tyre胎面花纹凸起部分磨损到花纹沟底部的轮胎。
3.8.15胎面再刻花tread regrooving有“可再刻花”标志的轮胎,当胎面磨损到规定深度时,在胎面上再刻深花纹或修正花纹形状的工艺。
3.8.16爆破bolw out轮胎局部胀裂损坏的现象。
3.8.17冲击内裂bruise break轮胎在行驶中,由于冲撞异物,而造成胎里裂口。
3.8.18起鼓bulge轮胎经使用,胎侧或胎肩,胶与胶,胶与帘布,帘布与帘布之间的粘着局部脱开现象。
3.8.19磨胎圈chafing bead轮胎经使用,胎圈接触轮缘部位被磨损的现象。
3.8.20掉块chipping在轮胎使用中,由于异物的碰撞、切割而掉下胶块的现象。
3.8.21崩花chunking轮胎使用中,由于异物的碰撞、切割使花纹块或花纹条局部掉的现象。
3.8.22蠕动(轮胎在轮辋上)creep(of tyre on rim)车辆行驶时,轮胎与轮辋之间产生的相对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