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医疗核心制度考试题
姓名:
科室:
分数:
一、选择题(每空 2 分,共 20 题,共 40 分)。
1、关于首诊负责制,哪项是错误的 (D)
A .首诊医师对急危重病人应立即实施抢救
B •首诊医师先行诊治,取得转入院、科同意后方可转院、科
C .如不属于本科疾病应一面抢救,一面请他科会诊
D .因医师去他科会诊,首诊护士拒绝接待病人
2、急诊会诊,相关科室在接到会诊通知后,应在多长时间内到位?
(A)
A、10 分钟
B 、 15 分钟
C、 20 分钟
D 、 30 分钟
3、关于“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哪一项是错误的 (D)
A •必要时请相关科室的专家、医护职能部门、院领导参加或全院讨论
B .参加讨论的人员应对该病例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
C •讨论最后由主持人进行归纳总结,并明确下一步治疗方案
D •讨论由副主任以上医师记录
4、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B)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A、3 小时
B、6 小时
C 、 12 小时
D 、 24 小时
5、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病人机体与功能损害,属于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分级的(B )级事件。
A、1
B、n
C、川
D、闪
6、关于死亡病例讨论正确的是( D )
A .病人死亡后两周内完成死亡讨论
B •讨论由护士长主持,医疗组全体人员参加
C •讨论时应重点总结经验,无需提及不足
D •必要时由医务部门组织,科室相关人员或医疗组全体医师、护士长、责任护士参加
7、1级或紧急不良事件可先口头报告,并在(D)小时内补填《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表》。
A、3 小时
B、6 小时
C、12 小时
D 、 24 小时
8、非计划再次手术是指在( C )因各种原因导致患者需进行计划外再次手术。
A. 不同次手术期间
B•同一次手术期间
C•同一次住院期间
D .患者在院期间
9、病情疑难复杂且需要的患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医疗纠纷或某些特殊患者,应进行全院(B)会诊。
A、其他专科协助诊疗
B、多科共同协作
C、全科共同协作
10 、术前讨论内容可不包括?( B )
A、诊断及其依据
B、手术器械生产厂家
C、手术方式、要点及注意事项
11 、关于分级护理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D)
A. 特级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一般每 15-30min巡视病人一次。
B•—级护理:制定护理计划,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及护理措施,及时准确逐项填写危重患者护理记录。
C. 二级护理:适用于病情较轻,生活能基本自理的病人。
D•三级护理:给予卫生保健指导,督促病人遵守院规,满足病人身心需求。
12、二级护理要求每(B)小时巡视患者一次。
A、1 小时
B、2-3 小时
C、 4 小时
D、 8 小时
13 、病人出院前,哪级医师必须查房?( D)
A、住院医师
B、经治医师
C、主治医师
D、经治医师和上级医师
14 、关于首诊负责制,哪项是正确的(A)
A •首诊医师诊治困难,请上级医师指导
B .因存在他科疾病,在未请求会诊的情况下转入他科
C .经会诊明确为他科疾病,首诊护士不予处理病人
D •因家属强烈要求将病人转送他院,未派医护人员护送
15 、手术记录应当在术后( C )内完成
A、6 小时
B 、 12 小时
C、24 小时
D、三天
16 、需要组织疑难病例讨论的病例不包括( C )
A、入院三日内未明确诊断的病例
B、入院三日内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危重的病例
C、需要实施手术治疗的病例
D、入院时疑难危重的病例
17 、对病重患者,病程记录至少要( B )记录一次。
A.1 天
B. 2 天
C. 3 天
D. 4 天
18、以下关于死亡病例讨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尸检病例,死亡病例讨论应在收到病理报告后2周内进行
B、死亡病例均应进行讨论,一般应在死亡1周内召开,特殊病例随时召开。
C、死亡病例讨论前一天,组织科室应报告医务部,需请院长参加并主持讨论。
19、一般处方不得超过(D)天用药量;急诊处方不得超过( B)天用药量。
A、1 天
B、3 天
C、5 天
D、7 天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空,共 20 分)。
1 、手术安全核查是由具有执业资质的(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以下简称三方),分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共同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核查的工作。
2、新入院患者,主治医师必须在 48 小时内完成首次查房。
3、按事件类型归口上报管理部门是 : 护理类不良事件报护理部;院感类不良事件报(医院感染控制)科;诊疗过程的不良事件报
(医务部):医疗器械设备类的不良事件报(器械)科;药物类不良事件报(药剂)科;输血类相关事件报(输血)科。
4、分级护理分为四个级别,分别是
特级护理、一级、二级和三级。
5、抢救记录宜详细、准确,须在抢救工作结束后 6 小时内完成。
6 、急诊会诊除提交会诊申请外,应同时电话通知会诊科室,简单交代病情,会诊医师需
10
分钟内到达现场。
7、一般情况下,死亡病例讨论,应在患者死亡 1 周内进行;尸检病例,待病理报告做出后
2 周内进行。
三、判断题(每题 2 分,共 10 题,共 20 分)
1、值班医师必须坚守工作岗位。
因手术、急会诊等工作需要离开时,应向值班护士交代
去向保证联系。
(V)
2、一般情况下,择期手术的麻醉术前谈话和手术前谈话及签字可在手术当日或在手术室
门前进行。
(X)
3、患者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应当由其近亲属签字。
(X)
4、为保证会诊质量,受邀科室应在规定时间内安排本科室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医师会诊。
(V)
5、会诊医师接到会诊通知单后,可并于36 小时内前往会诊。
如有困难不能解决,应请本科上级医师协同处理。
(X)
6、按手术分级分类管理要求,非计划再次手术属特殊类型手术,再次手术的术者必须是高一级别技术职称医师或同级高年资医师或科主任进行。
(V)
7、施行非计划再次手术后,科室应把该患者作为重点监管对象,严密观察其病情变化,同
时高度警惕和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V)
8、急诊抢救室在科主任和护士长的领导下实行8 小时工作制,做好急、危、重症的抢救工作。
(X)
9、抢救室人、物应随时处于应急状态,保证急救药品“四定”、“三及时,”即定品种数量、定地
点放置、定人保管、定期检查维修,及时检查、及时消毒、及时补充。
(V)
10、一切抢救工作要做好记录,要及时、准确、清晰、扼要、完整,而且必须注明执行时间。
(V)
四、问答题(共 1题,共 10 分)
1、住院病历书写内容包括哪些?住院病历内容包括住院病案首页、入院记录、病程记录、手术同意书、麻醉同意书、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同意书、病危(重)通知书、医嘱单、辅助检查报告单、体温单、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病理资料等。
五、案例分析题(共 1 题,共 15 分)
某患儿,出生 11 个月,因“发烧、呕吐 6 天”收住某院儿科,既往有“先天性心脏病”病史,出生 4 个月后经常发病,曾到外院及上级医院住院治疗,效果不佳。
入院后患儿口唇微发绀,咽充血,心率118次/分,律齐、有力,心尖可闻及川 /6级收缩期杂音。
入院诊断:1.急性咽炎; 2.急性胃炎; 3 .先天性心脏病; 4.营养不良中度。
入院当天因无床而入监护室,予儿科I级护理,心电监测、指脉氧监测、氧气吸入。
第二天搬出监护室后改为儿科n护理。
拍胸片提示肺血增多,心影增大。
由于上级医师休假,经治医师对患儿病情变化缺乏观察,发热原因未查明,伴呕吐症状应考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可能,系重度感染,患儿有先天性心脏病,体质较差,应予以重视。
但整个病程中未书面告知病情,未下病危通知,无持续的I级护理。
患儿于 7 天后突发心衰,抢救无效后死亡。
请分析该案例中,接诊医师违反了哪些医疗核心制度?
答案:违反的医疗核心制度有: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历讨论制度、病历书写规范制度、分级护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