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房地产”作为一个名称在我国的媒体上风光一时。
听我们会计学老师说,因为会计准则的部分改动,使得房地产业在记账时将土地也作为了自己的资产,这样使得房地产公司的资产大涨,不明其理的局外人一见房地产公司有发展潜力,就疯狂抢购。
于是股票大涨,房地产商赚翻了天,中国的富豪榜前五位一度都是从事房地产的人。
当然,会计准则的改变只是房地产行情上涨的部分原因而已。
房地产火热的具体原因不再赘述。
中国的建筑(专指房屋建筑)行业也曾占据过中国媒体的头条,那句“不得拖欠农民工工资”首先就是针对建筑行业的。
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作为基础行业的建筑业也到了发展的又一个“春天”。
我国近几年用在建筑业的钢筋、水泥都排在世界前列。
很多人把“建筑业”和“包工头”等同起来,认为和山西煤矿主一样赚劳工的血汗钱。
更多的学生在读大学前选择土木工程专业时,把建筑业和房地产业混淆,认为学土木工程将来就是从事房地产。
这是有一定错误的。
首先,产业属性不同。
从根本上来说,房地产业属于第三产业(流通行业和服务行业),而建筑业属于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
这也是由它们针对的经济活动不同而决定的。
其次,主打产业不同。
建筑业主要从事房屋的生产、改造、装修等建筑物的生产;而房地产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销售、管理等经济活动,主要提供为生产、流通和消费的服务性劳动。
如果把所有从事与房屋有关的行业当成一个大公司,那么建筑业主要负责这个公司的“生产”,属于生产部;房地产业主要负责这个公司的“销售”,属于销售部。
它们在公司的同一个流水线上,但负责不同的业务。
当然,房地产业和建筑业也是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它们的经营对象都是土地、房屋等不动产,在经营中相互渗透、交叉。
只有结合起来才能让人们有舒适的住房。
我们平时去买房,是在和房地产行业打交道。
说通俗点,我们把从事建筑行业的人当作厨师,那么从事房地产行业的人就是我们点菜、吃饭时所要面对的服务员。
我们去饭店,一般是不和厨师打交道的,除非这盘菜出了问题。
高校的土木工程专业主要是针对建筑业开设的,也就是学土木专业的学生更多去施工单位,而非从事房地产行业。
而高校中的工程管理专业则有两个方向,一是侧重建筑业,即施工;另一个方向是侧重房地产行业。
建筑业,是指建筑安装工程作业,是以砌筑组合安装为手段,使产品与大地相连固定不动的生产活动。
建筑业属于制造业,它的产品就是建筑物。
因此,建筑业属于第二产业。
房地产业,又称房地产开发、经营和管理业。
它是从事房地产综合开发、经营、管理和服务的综合性行业。
包括房地产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的各项经营和管理业务。
房地产是房产和地产的合称。
房产是指建筑在土地上的各种房屋,地产则包括土地和地下各种基础设施。
房产和地产之所以合称房地产,是因为他们很难分开,房屋必须建在土地上,同时地下的各项设施都是为地上的房屋主体服务的。
房地产业主要是开发、经营和管理业,而开发过程中的房地产的建造,通常是由建筑业者来承担的,所以房地产业总体上属于服务行业,当然是新兴服务行业。
所以,把房地产业划入了第三产业。
由于房地产业中的房产建设是由建筑业来完成的,所以,显而易见,建筑业和房地产业有着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它们是相互邻近的行业。
也正因为如此,有许多房地产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后,就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公司。
同样,有许多建筑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后,就成立了自己的房地产公司。
它们原本就是相辅相存的。
问:营业税里房地产业和建筑业有什么区别吗?答: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属于两个不同的行业。
建筑业完全是物质生产部门,属于第二产业;房地产业则兼有生产(开发)、经营、管理和服务等多种性质,属于第三产业。
房地产业主要进行房地产的前期开发(规划、设计、项目可行性研究和水文、地质勘察测绘等)和销售,而建筑业是提供建造建筑物的劳务,通常不销售房地产,也不负责房地产的前期开发。
通常房地产企业是不自己建造房地产的,他将房地产的建造发包给建筑企业,房地产企业此时只涉及销售不动产的营业税。
如果房地产企业取得建筑资质,也可以自己开发,自己建造并出售,此时就要缴纳两道营业税,建筑业的营业税和销售不动产的营业税。
房地产业和建筑业的主要区别是:房地产业:兼有生产(开发)、经营、管理和服务等多种性质,属于第三产业 ;建筑业是物质生产部门,属于第二产业.建筑业还可以建设、生产房地产以外的其它东西,比如桥梁、铁路等。
相同的地方是:都有房地产、商业地产的建设、开发部分。
附:房地产业是指从事土地和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和服务的行业。
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1、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房地产的开发和再开发,如征用土地、拆迁安臵、委托规划设计、组织开发建设、对旧城区土地的再开发等; 2、房地产经营,包括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出租、抵押和房屋的买卖租赁、抵押等活动; 3、房地产中介服务,包括房地产咨询、估价和经纪代理、物业管理。
4、房地产的调控和管理,即建立房地产的资金市场、技术市场、劳务市场、信息市场,制定合理的房地产价格,建立和健全房地产法规,以实现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
建筑业是专门从事土木工程、房屋建设和设备安装以及工程勘察设计工作的生产部门。
其产品是各种工厂、矿井、铁路、桥梁、港口、道路、管线、住宅以及公共设施的建筑物、构筑物和设施。
详细分类:1 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2 建筑安装业3 建筑装饰业4 其他建筑业地方建筑业增加值核算方法探讨建筑业增加值是一个地区GDP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体指建筑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建筑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准确核算建筑业增加值对核算地方生产总值(GDP)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筑业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建筑业增加值很难直接通过现行的建筑业行业统计来核算。
因而,多年来,建筑业增加值的核算只能采用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建安工程投资所占的比重或资质建筑业企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来进行推算,由于两者在统计口径和范围上的不同,从而造成建筑业统计数据无法真实全面地反映一个地区全部建筑业生产活动的成果,更无法满足地区生产总值核算的需求和地方党政领导决策需要。
如何准确核算建筑业增加值以满足地方生值核算的需要,本文在此作一探讨,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谨供参考。
一、建筑业统计、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建筑业增加值核算之间的理论差异1、建筑业统计与建筑业增加值核算之间的差异按现行建筑业统计制度规定,建筑业的统计范围是:辖区内具有建筑业资质的所有独立核算的建筑业企业。
建筑业统计,是具有建筑资质的企业,并且按企业登记注册地统计。
根据现行GDP核算统计制度规定,建筑业增加值的核算范围为:全部建筑业企业、其他行业附属建筑业产业活动单位和建筑业个体户从事的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活动、建筑安装活动、建筑装饰活动和其他建筑业生产经营活动。
建筑业增加值的核算,是全社会统计,是在地(经营地)统计,即一地区辖区内的全部建筑业活动。
包括了本地独立核算与非独立核算的建筑业企业、有资质的和资质外的建筑业企业与建筑业个体户,以及外地建筑业企业在本地完成的建筑业生产经营活动。
从两者的统计范围可看出,建筑业统计只统计了建筑业行业中的一部分(主要部分),未包括本地的非独立核算建筑业企业、资质外建筑业企业及建筑业个体户;包括了本地建筑资质企业在外地的建筑业活动,但未包括辖区外企业(含境外企业)在本地进行的建筑活动。
2、固定资产投资统计与建筑业统计、建筑业增加值核算的差异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建筑安装活动是靠建筑业企业的施工来完成的,从理论上讲与建筑业总产值中的建筑安装范围相同,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建筑安装投资=建筑业的建筑安装总产值,曾经有段时间也是这样核算的。
但从现行统计制度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建安投资与建筑业的建筑安装总产值统计是有差异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辖区内除国防、人防建设项目外的城镇和农村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企业、事业、行政单位及个体户进行的计划总投资50万元及以上的建设项目和农户投资。
投资统计制度明确规定了国防、人防建设项目不纳入当地投资统计,计划总投资50万元及以下的建设项目、单纯的装饰装修工程也不纳入投资统计,而这些都是建筑业活动,应统计在建筑业与建筑业增加值中。
因此,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建筑业统计、建筑业增加值核算的范围又是不一致的。
二、以新余为例,建筑业统计核算的实际差异以2007年的新余为例,按照省统计局核算方案计算的建筑业增加值为219679万元;按照收入法计算的建筑业增加值为66223万元;而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建安工程量为863081万元,按35%的增加值率推算增加值为302078万元。
这三者存在巨大的差距,因此,有必要对建筑业增加值核算方法进行修订。
三、实现建筑业统计与增加值核算衔接的思路鉴于以上差距,在国民经济核算过程中,资料如何采用才能如实反映一个地区建筑业的生产情况,笔者认为:固定资产投资统计从范围看符合国民经济核算的地域原则,但是缺乏核算必须的财务资料,而建筑业统计资料健全,又与国民经济核算要求的在地核算原则相违背。
根据核算过程中建筑业统计和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完善建筑业统计制度。
由于建筑业统计、固定资产投资统计与建筑业增加值核算的范围是不一致的,导致按现行的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或建筑业统计都不能满足建筑业增加值核算需要。
建筑业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业,其增加值的计算应从本行业入手。
所以应改进建筑业统计,以适应建筑业增加值按经营活动地核算需要。
地方建筑业增加值的资料相对较难统计。
对照建筑业增加值按经营活动地核算,应补充在地区内施工的外地(含境外)建筑业企业统计和建筑业个体户的统计。
地区建筑业增加值=本地登记注册建筑业企业+外地登记注册建筑业企业(含境外)在本地的活动量-本地登记注册建筑业企业在外地(含境外)的活动量+建筑业个体户活动量。
统计范围要从单一的统计资质建筑业企业向建筑业的全行业统计转变。
在方法上要从单一全面调查向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转变。
1、全面统计登记注册建筑业企业(包括有资质的和资质外的及产业活动单位)。
现行统计制度已对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进行了统计,需要增加资质外建筑业企业的统计。
从实际看,建设部规定资质外建筑业企业是不允许承接工程的(但并没有规定不能从事建筑活动)。
所以,已登记注册的无资质(资质外)建筑业企业,是不能从事建筑业活动的,即使有工程,也是挂靠在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名下,被纳入有资质的企业内统计了。
但是,建筑业总产值被统计上了,财务核算资料被遗漏了,这就影响建筑业增加值的准确性。
因此,对资质外的登记注册建筑业企业应进行单独调查统计。
建筑业产业活动单位,只要具有资质,不管是否独立核算,在建筑业统计上都被视为独立核算,纳入了独立核算建筑业企业的统计。
因此,登记注册的建筑业企业基本上全部纳入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