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图形创意教学大纲

图形创意教学大纲

《图形创意》课程教学大纲
总学时:64学时(讲授/理论12学时,实践52学时)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专业(视觉传达设计方向)
先修课程:结构素描、色彩、平面、色彩构成、立体构成、图案
一、本课程地位、性质和任务
课程地位、性质:
图形创意是艺术设计视觉传达专业的重要限选课。

课程从创造性思维的角度寻求审美的现代感和图形传播的现代模式。

为我国设计教育的必修课。

课程任务:
图形创意摆脱传统的思维模式,关注的是如何创意,运出视觉语言形式进行信息传达,研究、探索正确、有新意的传播方式,探索用多角度、发散的思维方式进行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表达的可能性。

有意识地促进学习者了解现代设计的基本思维方式、观念,实现学习者由考试前应付考试的较为被动的描摹事物的状态为主动利用灵活的构思创造独特创意表达的转变。

对学生的创造意识的培养和创意思维的训练是图形创意课程的内核。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图形创意》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之专业基础必修课。

一方面使学生开拓思维想象力,培养设计观念、创造多元的构形设计方法,使学生有意识观察客观世界,从生活中积累知识,发现创意元素,在学习和创造中构建广泛的知识结构,加深对图形语言重要性的认知;使他们懂得用何种手段让图形更具内涵,以创造性的思维模式寻求审美的现代性,确保向专业设计的自然过渡。

另一方面使学生更具开拓和创新精神,适应社会、市场与国际需求。

三、课程学时分配、教学要求及主要内容
(一) 课程学时分配一览表
(二) 课程教学要求及主要内容
第一章图形的概念
教学目的和要求:
综合说明图形的基本概念、作用,使学生对图形的特征有全局性的认知教学重点和难点:
图形在设计中的重要性和其语言的特征。

教学内容:
1、图形释义
2、图形起源与发展
第二章现代图形创意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推介现代图形创意的观念、理念和文化内容
教学重点和难点:
现代图形创意的观念、理念和文化内容
教学内容:
1、现代图形创意的范畴
2、现代图形创意的观念
3、现代图形创意的理念
4、现代图形创意的文化
第三章图形创意思维
教学目的和要求:
说明图形创意的对象以及主体特性,讲诉图形创意的思维实质特征教学重点和难点:
图形创意的思维实质和特征内容
教学内容:
1、图形创意思维的对象
2、图形创意思维的主体
3、图形创意思维实质和特征
第四章图形创意的思维方式
教学目的和要求:
讲解图形创意的常用思维模式,并以若干实例,作相应说明。

教学重点和难点:
解决思维理论知识,对图形向心理学方向研究有其指导性的作用。

教学内容:
1、发散思维
2、收敛思维
3、反向思维
4、从后思维
5、形象思维
第五章图形创意的思维方法
教学目的和要求:
讲解图形创意的各类组合、构成创意方式
教学重点和难点:
异质同构与同质异构创意手法的差异及应用
教学内容:
1、联想系列创意
2、想象组合系统创意
3、类比系列创意
4、同构系列创意
第六章图形创意的基础训练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系统化的课题训练强化学生的图形创意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特定主题的联想,特定符号的联想
教学内容:
1、特定符号的联想
2、数字的联想
3、汉字的联想
4、特定空间的联想
5、自我形象的再设计
6、语言文字与视觉形象的转换
第七章图形创意的组织方法
教学目的和要求:
系统讲解图形的组织手法,通过课题实践图形的系列化设计手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图形的系列化设计实践训练
教学内容:
1、图形的形态特征
2、图形的组织方法
3、图形的系列化设计
第八章图形创意的应用
教学目的和要求:
综合介绍图形的创意的应用实例和要点,类型化训练图形创意的应用技巧
教学重点和难点:
图形创意应用于不同设计类型时的技巧和要点
教学内容:
1、主题设计:针对网上收搜到的参赛内容进行设计。

2、基础设计课与图形创意。

3、专业设计课与图形创意。

将课程作全面的总结,将已学过的其他课
程如:三大构成、图案设计、字体设计结合图形创意,做有机的结合综述。

四、使用教材与参考书目
使用教材:
《图形创意》翁炳峰福建美术出版社出版 2009年7月第2版参考书目:
1、《图形创意》吴京红、王昕天津大学出版社 2011年5月
2、《图形创意》李路葵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年7月
3、《图形创意》陈珈,戴秀珍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9年7月
五、实践要求与实践内容/课程实践环节基本要求
《图形创意》课程安排采用专业小集中方式,课程理论部分使用多媒体设备,并将课件放置于课堂教学网络中供学生反复观看。

课程调整以往课堂教学活动形式、改变传统的个别通过草图指导的方法为进行课堂教学图形交流的方式,形成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动关系。

在学校提供的先进的电脑设置环境下学生不仅通过理论学习拓宽知识面,深化设计理念而且进一步熟悉设计软件的应用。

六、教学方法的原则性建议
《图形创意》课程安排采用专业小集中方式,课程理论部分需要使用多媒体设备,并将多媒体课件放置于课堂教学网络中供学生反复观看。

课程调整以往课堂教学活动形式、改变传统的个别通过草图指导的方法为进行课堂教学图形交流的方式,形成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动关系。

七、考核方式及成绩构成
本课程成绩评定采用考查方式, 课程总评成绩由平时作业取平均分,采用百分制。

1、上课考勤占10%;
2、过程考核(上课讨论发言、读书笔记、设计说明、查阅资料、草图等)30%;
3、课程作业60%。

评分依据:
1、主题明显,准确表达主题内容、寓意。

(40—30分)
2、技巧符合基本要求,色彩和谐、比例协调。

(30—20分)
3、构思独特、构图新颖。

(20—10分)
4、风格突出。

(10分以下)
作业安排:
1、想象图形。

基本元素的想象和循环联想,如:圆、方、三角形。

2、形的联想。

视觉元素的可塑性和再造性,如眼球.条形码的联想。

3、联想拓展。

如文字的视觉想象。

4、同构图形。

元素替代——形和含意的替代与转换。

八、必要的说明
本课程分为二个不同学期的阶段课程:
第一阶段,每章节都有思考与练习、有的要求教师认真分析优秀作品、提高学生修养和鉴赏水平、有的由学生个人完成达到目标即可。

第二阶段,每章节同样有思考与练习、大部分由学生个人完成,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参赛要求,进行开发性练习训练,这些同样也作为平时作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