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2.11协议标准ppt
直接序列扩频(DSSS,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 )系统则将要传输的数据流通过扩展码调制 而人为地扩展带宽,即使在传输波段中存在部分噪声信 号,接收机也可以无错误地接受数据。
BIRM
使用扩频技术的好处
扩频是一种在信号的带宽进行扩展的技术。采用扩频的 好处是: 抗干扰。若使用窄频,容易受到使用相同频率的通信干 扰导致完全无法通信。 对于非特定的目的的接收器,扩展了带宽的信号混在背 景噪声中,让蓄意想侦听窃取数据资料的人不易判别真正 的信号,避免他人的截听。 提供了供多个用户使用同一传输波段的方法,保证了无 线设备在频段上的可用性和可靠的吞吐量,也保证了使用 同一频段的设备不互相影响。
IEEE802.11无线网络标准规定了3种物理层传输介质方 式。其中2种物理层传输介质工作方式在微波频段(根据 各国当地法规或规定不同,频段的具体定义也有所不 同),采用扩频传输技术进行数据传输,包括跳频序列 扩频传输技术(FHSS)和直接序列扩频传输技术 (DSSS)。另一种方式以光波段作为其物理层,也就 是利用红外线光波传输数据流。
IEEE802.11协议
IEEE802.11 协议标准
概述
IEEE802.11系列协议标准的发展
IEEE802.11的工作方式及802.11网络基 本元素
IEEE802.11的物理层协议
IEEE802.11的MAC层协议
无线局域网(WLAN)
IEEE802.11n
BIRM
概述
802.11是IEEE(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最初制定 的一个无线局域网标准,这也是在无线局域网领域内的 第一个国际上被认可的协议。主要用于解决办公室局域 网和校园网中,用户与用户终端的无线介入,业务主要 限于数据存取,速率最高只能达到2Mbps。由于802.11 在速率和传输距离上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IEEE 小组又相继推出了802.11a和802.11b等许多新标准。几 者之间技术上的主要差别在于MAC子层和物理层。
BIRM
IEEE802.11系列协议标准的发 展
BIRM
在物理层或者MAC层进行调整的 802.11协议成员
PHY
802.11(1/2 Mbps)
MAC
802.11b(5.5/11 Mbps) 802.11g(54 Mbps)
802.11a(54 Mbps) 802.11n(300 Mbps)
802.11/11a/11b/11g MAC
STA4 STA6
BIRM
DS
BSS1
AP
DS
AP BSS2
DS(Distribution System):分布式系统
BIRM
ESS
BSS1
Service set identify (SSID1)
ESS
属于同一VLAN的客户端
AP1 AP2
DS
Service set identify (SSID1)
BIRM
红外线(IR)物理层 红外线(IR)物理层描述了一种在850到950nM波段运 行的调制类型,用于小型设备和低速率连接的数据传输 应用。这种红外线介质的基本数据速率是利用十六进制 脉冲位置调制(16PPM)的1Mbit/s速率和利用四进制 脉冲位置调制(4PPM)的2Mbit/s增强速率。基于红外 线设备的峰值功率被限定为2W。
管理和物理层汇聚过程、物理媒体依赖两个子层(图中BI未RM
物理层结构
物理层管理(Physical Layer Management):物理层管理与
MAC层管理相连,为物理层提供管理功能。
BIRM
SSID
AP
STA
SSID=“marketing”
SSID=“office”
STA
STA
SSID:Service Set ID 服务集识别码
BIRM
BSS
AP
BSS1
BSS2
AP
STA1
STA2
STA5
STA3
STA(Station):任何的无线终端设备。 AP(Access Point):一种特殊的STA BSS(Basic Service Set):基本服务集
BSS2
ESS(Extended Service Set):扩展服务集,采用相同的SSID
的多个BSS形成的更大规模的虚拟BSS。
BIRM
Ad Hoc
STA STA
STA STA
STA
Ad Hoc构成一种特殊的无线网络应用模式,STA间可直接互相连接,
资源共享,而无需通过AP。
BIRM
IEEE802.11的物理层协议
BIRM
扩频传输技术
跳频扩频(FHSS,Frequency Hopping Spread Spectrum)使用了传统的窄带数据传输技术,但传输 频率将发生周期性的切换。系统在一个扩频或宽波段的 信道上使用不同的中心频率,以预先安排好的顺序在固 定的时间间隔内进行跳频。跳频现象可以使FHSS系统 避免受到信道内窄带噪音的干扰。
BIRM
物理层结构
媒体访问控制子HY SAP)
物理层汇聚子层 物理层 (PLCP Sublayer) (P L)
物理媒体依赖子层 (PMD Sublayer)
物理媒体依赖 服务访问点 (PMD SAP)
IEEE 802.11 物理(PHY)层结构图 IEEE 802.11 标准规定的物理层协议可以分为一般物理层
802.11e — QoS
802.11h —动态调整 802.11i —安全增强 802.11f — 漫游和切换 802.11s — mesh
BIRM
IEEE802.11的工作方式及 802.11网络基本元素
802.11定义了两种类型的设备,一种是无线站,通常是 通过一台PC机器加上一块无线网络接口卡构成的,另 一个称为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AP),它的作 用是提供无线和有线网络之间的桥接。一个无线接入点 通常由一个无线输出口和一个有线的网络接口(802.3 接口)构成,桥接软件符合802.1d桥接协议。接入点就 像是无线网络的一个无线基站,将多个无线的接入站聚 合到有线的网络上。无线的终端可以是802.11 PCMCIA 卡、PCI接口、ISA接口,或者是在非计算机终端上的 嵌入式设备(例如802.11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