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计划
一、专业代码、名称:
专业代码:030404
专业名称:思想政治教育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政治素质高、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熟悉青少年工作、具有现代管理素质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毕业生应具备一定文史基础,具有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能力强,能够在各级党政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从事思想教育工作的专门人才。
三、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
专业特色:该专业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四个紧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紧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规律研究和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规律研究紧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研究和青少年社会化问题研究紧密结合;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国外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方法研究紧密结合。
培养要求:
1、具有较广泛的知识面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富有敬业精神和奉献意识。
2、具有较为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能够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且具有理论探索和理论创新的精神。
3、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同时具有一定的文史、艺术和科学素养。
基本掌握资料收集、文献检索、社会调查、论文写作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
4、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口语和书面语表达能力,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写、读能力。
5、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修养。
四、学制和学分要求:
学制:标准学制4年。
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在3—8年内年毕业(含8年)。
学分要求:本专业毕业基本学分为160学分。
五、所属学科平台和学位授予:
所属学科平台:本专业属于人文学科平台。
学位授予:本专业毕业生修满规定学分,并达到《红河学院授予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管理条例》要求的,可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六、专业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政治学、教育学
核心课程: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政治学原理、美学原理、社会学、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基础、法学概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思想政治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史、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分析、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等。
七、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
1、社会调查、专业实习、读书报告、毕业论文。
2、公共实践活动、军训、社会实践。
八、毕业生条件及其它必要的说明:
本专业学生在校修读期内,要求完成本培养方案所规定的总学分不得少于160学分。
其中,通识课56学分,学科平台课32学分,专业课72学分。
各模块学分不可相互替代。
九、课程设置:
(一)学校通识课(56学分)
(二)学科平台课(32学分)
十、修读说明:
1、文科学生修读完第一学年规定的通识课程、学科平台课后,从第二学年起可分流到人文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进行深入的专业学习。
2、在培养目标上,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社会适应性。
3、教学方法上,多以研究式、讨论式、启发式等进行教学,鼓励学生多读、多思、多背、多讲、多实践。
4、考试方式上,闭卷考试与读书报告、课程论文、学年论文考核相结合。
注:专升本通识课共计14学分,包括:语言与基本技能选修模块中选8学分;人文学科B 类模块中选修2学分;社会科学选修模块中选修2学分;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选修模块中选修2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