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题目中系列研究用罗马字母ⅠⅡ表示,不用中文一,二表示;尽量删去研究、实验研究等多余字段。
2. 英文目录中及参考文献中表示3个作者以上的“等”统一用正体et al 表示。
3. 常用错别字:其它---其他;机理---机制;粘性---黏性;标准品—对照品;我们,我院—作者,医院全
称;报导---报道;重量—质量;分子量—相对分子质量;PH/ pH 值—pH ;紫外可见—紫外-可见;HPLC 色谱图---HPLC 图;相对标准偏差RSD---RSD ;均值±标准差(s ±x )---s ±x ;正交实验—正交试验,方法学中的各项均为“试验”;含量、浓度----质量分数(m:m ),体积分数(V:V );质量浓度(m:V );摩尔浓度(mol ·L -1)。
(右侧为正确写法)
4. 基金项目之间用分号隔开,基金编号不加No ,不写具体项目名称;作者信息中用逗号隔开,句末均不
用句号。
电话号码最好用半线。
5. 植物来源中俄植物名后的拉丁名可不用括号,第一次出现用全称,第二次出现属名可用缩写点,省略
定名人,英文摘要同。
6. 参考文献起止页码不用“~”,用“-”。
7. 前言中要说明实验目的和意义,要有前人研究文献,指出本文的新颖性所在。
删去“现将结果报道如
下”等罗嗦字句。
正文构架一般分为目的(引言);材料(或仪器与试药);方法;结果;讨论五个部分,删去多余的实验目的,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实验讨论中的“实验”。
8. 编辑加工时注意:HPLC 图,MS 图,红外图,均无纵坐标,横坐标为t /min 或V /cm -1;刻度值保留到个位
即可,小数点后删去;一个样品及相关的对照品阴性用一个HPLC 图表示,用ABC 表示不同样品,123表示不同的色谱峰,图注标注后均加句号。
图注宜统一至于图题之上;图的纵坐标注意量和单位之间用“/”分开;图题、横纵坐标量、表题及栏题正文均用中文表示,不用英文。
质量标准类研究删去TLC 图。
以上问题需在退修时或编辑加工时处理完毕。
9. 表题删去“***表”中的“表”字;表中单列数字相同要提出来用表注表示;表中的数字注意千分位空
格;表的数据要对齐,一般左齐,其他加减号、等于号纵向对齐;文中及表中的化合物英文名首字母均用小写;因素水平表中的ABCD 均用斜体。
10. 图表表达的内容和数据不能重复,二者选其一即可。
少于9个数据不用表,可用文字叙述。
表的顺序
要分清主次,主谓分明。
加样回收率统一为:称样量,样品中含量,加入量,测得量,回收率,平均值,RSD 。
如加入量相同则提出为表注。
11. 标准方程必须用大写字母表示,大部分用斜体X ,Y 表示,少数用A ,C 表示;r ,R 2要区别开,注意
均斜体表示。
12. 收费同时要收取版权转让协议,很重要。
13. ***百分率应为***率,不用百分,例:累积释药百分率---累积释药率。
14. 公式中**率(%)=a/b*100%错误;**率=a/b*100%正确;**率/%=a/b*100正确。
15. +,-,×,÷,·,~,=,/,上下标,标点符号,单字均不转行;单句不转页;小标题的背题问题,表上不能
空一行。
16. 数字之间,英文字母之间,中英文混排均用逗号隔开。
17. 参考文献格式要标准化。
英文杂志名要缩写,要用原语种,文献中注意植物拉丁名要斜体。
18. 英文中:in vitro ,in vivo 均斜体,取代基位置的o ,p ,m ,取代基N,P ,O,S 等;α,β,γ均斜体。
TCM
首次出现不能缩写。
复方英文写法统一为Liuwei Dihuangwan 。
19. 按照“2.2.3”方法不用引号,用黑体;参考文献[3]应为参考文献[3]方法。
20. 参考文献中**学报(**版)应为**学报:**版。
21. 耦合常数J 斜体,bp (沸点),mp (熔点)不用缩写点。
质谱的质量扫描范围m/z 10~100,不用amu 。
22. 0.123~0.456 mg 内/之间/范围内均删除“内/之间/范围内”。
23. 时间(年,月,日,时刻,分秒等)、空间(北京到上海)的起止用一字线“—”表示;表示物理量的
数字范围用“~”,英文中用“-”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