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构造基础PPT课件

建筑构造基础PPT课件

A、地基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地基在荷载作用下沉降均匀,才保证房屋的沉降均匀。 如果地基土质分布不均匀,处理不好就会产生不均匀沉
降,此极易产生墙身开裂、房屋倾斜、甚至破坏的情况。 B、基础应有足够的强度 基础具有足够的强度,才能稳定地把荷载传给基础。如
何基础在承受荷载后受到破坏,必然会使房屋出现裂缝, 甚至坍塌。 所以房屋基础所用材料应符合基础强度要求。
层或岩石上,俗称“老土层”。
16
3、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位的影响P166
●地下水位—常年地下水位、丰水期水位、枯水期水位。
地下水可能对基础产生浮力或腐蚀. 地下水可能对地基土承载力产生影响.
确定地下水的常年水位和最高水位,以便选择基础 的埋深。
一般宜将基础落在常年地下水位和设计最高地下水 位之上,这样可避免地下水的变化影响地基承载力, 还可防止地下水对基础施工带来的麻烦。
地基土层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变形,随着 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到了一定深度则可忽 略不计(如图)。
2
二、 地基状况对建筑物的影响
(一)、土层的分布和特性 ●土层的构成—固体颗粒、空气、水.
其物质特性及配比决定土层的物理性质. ●土层的物理性质影响建筑物的沉降及变形情况. ● 土层的自然分布情况影响建筑的沉降是否均匀.
为了房屋的稳定和安
全,必须保证基础底
面积的平均压力不超
过地基承载力。
4

房屋的全部荷载是
通过基础底面积传给地基
的,当荷载一定时,加大
基础底面积可以减少单位
面积地基上所受到的压力。
比如,以f表示地基承
载力,N代表房屋的总荷 载,A代表基础底面积, 则可列出如下关系式:
N/A<f
即:A>N/f
需要经人工改良或加固可以直接在上面建造房屋 的地基。 岩石、碎石、粉土、和粘性土等,一般均可作为 天然地基。 人工地基指土层的承载力差(如淤泥、人工填土 等),直接在上面建造房屋时,缺乏足够的坚固 性和稳定性,必须对土层进行人工加固后,才能 在上面建造房屋的地基。
10
五、加固地基的方法P164
第八章 基础
第一节 地基、基础与荷载的关系 一、基础与地基的概念
●— ●—
1
在建筑工程中,建筑物与土层直接接触的部分称为基础, 支承建筑物重量的土层叫地基。
基础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它承受着 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其传给地基。
而地基则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它 只是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土壤层。
其中,具有一定的地耐力,直接支承基础, 持有一定承载能力的土层称为持力层;持力层 以下的土层称为下卧层。
15
二、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
1、建筑物上部荷载的大小和性质: 多层建筑一般根据地下水位及冻土深度等来确定埋深
尺寸。 一般高层建筑的基础埋置深度为地面以上建筑物总高
度的1/10 --1/15 。 2、工程地质条件:地基土层构造及土质的好坏 基础底面应尽量选在常年未经扰动而且坚实平坦的土
11
12
第二节 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
一、基础埋置深度(基础的埋深)
基础的埋深----由室外设计地面到基
础底面的距离,称为基 础的埋置深度。 基础埋深不超过5m的 称为浅基础,大于5m 的属于深基础。
13
在一般情况下,基础的埋 深应不小于500mm。
在确定基础埋深时, 应优先选择浅基础。 它的优点是不需要特 殊施工设备,施工技 术也较简单。
(二)、持力层和地耐力(地基承载力) ●持力层—直接放置基础底面的土层.
持力层的位置决定基础的埋深 .
●地耐力—持力层每平方米能承受的最大压力. 地耐力的大小影响基础的选材及形式.
3
地耐力也称为──地基承载力。

当基础对地基
的压力超降变形,或者
地基滑动,失去稳定,
5
A>N/f
f表示地基承载力,N代表房屋的总荷载, A代表基础底面积
从上式可以看出,当地基承载力不变时,房 屋总荷载愈大,基础底面积也随着增加。
或者说,当房屋的总荷载不变时,地基承载 力愈小基底面积也随着增大。
在房屋设计中,要根据总荷载和建造地点的 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
6
三、对地基和基础的要求
基础埋深愈小,工程 造价愈低。
但当基础埋深过小时, 地基受到压力后有可 能把四周的土挤走, 使基础失去稳定。基 础埋得过浅,还易受 各种侵蚀和影响,从 而造成基础破坏。
14
二、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P166
1、建筑物上部荷载的大小和性质: 2、工程地质条件: 3、水文地质条件: 4、冻结深度: 5、其他因素:
价的10-35%,甚至更高;所以应尽量选择 土质优良的地段建造房屋,以降低基础工程 的造价。当地段不能选择时,应采用恰当的 基础形式及构造方案,尽量节省工程费用。 除了上述措施之外,就近采用地方材料,减 少运输费用,同样可以减少基础工程的开支, 从而降低整个房屋的造价。
9
四、地基的分类
地基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两大类。 天然地基指天然土层具有足够的地基承载力,不
加固地基有多种方法,如压实法、换土法、挤密法、排水固结 法、化学加固法、加筋法等。
其中常用压实法、换土法和挤密法。 压实法----机械法压实、夯实。例如,用1.5t以上的重锤夯
打土层,加固地基。 (地基土是由土的颗粒、空隙中的空气和水三部分组成的。受力后
空气将被挤出,地基被压缩。对承载土,可以采用预先人工压 缩的方法,排除土中空气,提高土的密实程度,以提高地基承 载力。这种方法就是压实法。) 换土法----将较弱的土层挖去,换成较坚硬的材料,称为换土法或 换土垫层法。换土常用材料为灰土、粗砂或中砂。 挤密法----是采用砂桩、碎石桩、灰土桩和水泥桩等把土挤实, 由桩与桩间土一起组成复合地基,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 降量。 排水法—加载排水使土质紧密
7
C、基础应满足耐久性的要求 基础所用材料和构造的选择应与上部建
筑等级适应,符合耐久性要求。 基础是建筑物的主要承重构件,处在建
筑物地面以下,属于隐蔽工程。 如果基础先于上部结构破坏,检查和加
固都十分困难,将严重影响房屋寿命。
8
D、基础工程应注意经济效果 基础工程造价, 按结构类型不同约占房屋总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