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全
9.3.1. 1.轴套类零件 轴套类零件
举 例
9.3.1. 1.轴套类零件 轴套类零件
表达键槽形状 表达开口槽情况
A
举 例
A-A
A
表达键槽深度
主要表达内部结构情况
9.3.2. 2.轮盘类零件 轮盘类零件
9.3.2. 2.轮盘类零件 轮盘类零件
常见零件
包括齿轮、手轮、皮带轮、飞轮、法兰盘、端盖等。
结构特点
其主体为高度方向尺寸较小的棱柱体, 其上常有凸台、凹坑、销孔、螺纹孔、螺栓过 孔和成型孔用孔等结构。此类零件常由铸造后, 经过必要的切削加工而成。
1.零件一般水平放置,选择较大的一个侧面作 为主视图的投影方向。(常剖开绘制) 2.常用一个俯视图或仰视图表示其上的结构分 布情况。 3.未表达清楚的部分,用局部视图、局部剖视 图等补充表达。
过渡线 :
由于铸造圆角的存在,使得铸件表面的相贯线 变得不明显,为了区分不同表面,以过渡线的形式 画出。
⑴ 两曲面相交 ⑵ 两等直径圆柱相交
过渡线不与 圆角轮廓接触 铸造圆角
铸造圆角
切点附近断开 过渡线 细实线
9.2.1.2. 9.6.1.2. 铸件结构的要求 铸件结构的要求 2.应具有拔模斜度 为便于将木模(或金属模)从砂型中取出,铸件的内 外壁沿拔模方向应设计成具有一定的斜度,称为拔模斜度。
结构特点
箱壳类零件大致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容纳运动 零件和贮存润滑液的内腔,由厚薄较均匀的壁部组成; 其上有支承和安装运动零件的孔及安装端盖的凸台 (或凹坑)、螺孔等;将箱体固定在机座上的安装底 板及安装孔;加强筋、润滑油孔、油槽、放油螺孔等。
表达方法
1. 通常以最能反映其形状特征及结构间相对位 置的一面作为主视图的投影方向。以自然安放位置 或工作位置作为主视图的摆放位置 。 2. 一般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视图才能将 其主要结构形状表示清楚。 3. 常用局部视图、局部剖视图和局部放大图等 来表达尚未表达清楚的局部结构。
三个视图是否已 将支架的结构形状 表达清楚了呢
?
!
举 例
B
B
底板形状不确定 必须增加一个 补充视图
底板另两种 可能的形状
9.3.3 几类典型零件的视图选择 9.3. 常见零件的表达分析
1.轴套类零件
2.轮盘类零件 3.板盖类零件 4.叉架类零件
5.箱壳类零件
9.3.1. 1.轴套类零件 轴套类零件
工 作 位 置
加工位置
符合加工位置原则`
2.主视图的摆放位置
c. 自然摆放稳定原则
如果零件为运动件,工作位置不固定,或 零件的加工工序较多其加工位置多变,则可按 其自然摆放平稳的位置为画主视图的位置。
主视图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进 行分析,从有利于看图出发,在满足形体
特征原则的前提下,充分考虑零件的工作
表达方法
9.3.3. 3.板盖类零件 板盖类零件
举 例
9.3.3. 板盖类零件 3.板盖类零件
主要表达内部结构情况
A-A
举 例
A A
A
A
表达结构分布情况
9.3.4. 4.叉架类零件 叉架类零件
9.3.4. 4.叉架类零件 叉架类零件
常见零件
各种拔叉、连杆、摇杆、支架、支座等。 此类零件多数由铸造或模锻制成毛坯,经机械加 工而成。结构大都比较复杂,一般分为工作部分(与其 他零配合或连接的套筒、叉口、支承板等)和联系部分 (高度方向尺寸较小的棱柱体,其上常有凸台、凹坑、 销孔、螺纹孔、螺栓过孔和成型孔等结构)。 1.零件一般水平放置,选择零件形状特征明显的方 向作为主视图的投影方向。 2.除主视图外,一般还需1~2个基本视图才能将零 件的主要结构表达清楚。 3. 常用局部视图、局部剖视图表达零件上的凹坑、 凸台等。筋板、杆体常用断面图表示其断面形状。用 斜视图表示零件上的倾斜结构。
切削加工 木模 泥芯箱 零件
铸造示意
砂型
泥芯 浇铸
铸件
冒口
浇口
落砂清理
9.6.1.2. 9.2.1.2. 铸件结构的要求 1.应有铸造圆角 铸件表面相交处应有圆角,以免铸件冷 却时产生缩孔或裂纹,同时防止脱模时 砂型落砂。
产生裂纹
产生缩孔
正确
铸造圆角的必要性 铸造圆角半径一般取3~5mm,或取壁厚的0.2~ 0.4倍,也可从有关手册中查得。
表达方法
9.3.2. 2.轮盘类零件 轮盘类零件
举 例
9.3.2. 2.轮盘类零件 轮盘类零件
主要表达轴向结构情况 表达轮辐断面形状
举 例
2:1
表达局部详细结构
表达轮辐分布情况
9.3.3. 3.板盖类零件 板盖类零件
9.3.3. 3.板盖类零件 板盖类零件
常见零件
包括各种垫板、固定板、滑板、连接板、工作台、 箱盖等。
全部尺寸
)
一组视图
C
3.2
3.2 1.6
模 其余
12.5
数 数
2.5 22 20° 7-6-6GM
齿
φ 35k6(
D
3.2
压 力 角 精度等级
1.6
1.6
45 A
φ 30
4
) φ 20r6(
2×0.5 8 60 76
2×0.5
A 53
3.2
6N9(
A-A 16.5
3.2
零 零 件 件 图 图 图 图 例 例
位置和加工位置。
9.2.2.其它视图的选择 9.3.2.
问 题
一个零件,主视图确定后,还需 要多少其他视图才能表达清楚呢
根据具 体情况 具体分 析
?
结 论
在保证充分表达零件结构形状的前 提下,尽可能使零件的视图数目为最少。 应使每一个视图都有其表达的重点内容, 具有独立存在的意义。
9.2.2.其它视图的选择 9.3.2.
斜度 斜度
斜度 斜度
拔模方向尺寸在25~500mm 的铸件,其拔模斜度约为1: 20~1:9(3°~6°)。拔模斜 度的大小也可从有关手册中查得
在零件图上,零件的拔 模斜度若无特殊要求时, 可以不画出,也不加任 何标注。
9.6.1.2. 9.2.1.2. 铸件结构的要求 铸件结构的要求 3.铸件壁厚应均匀或逐渐过渡
(图号)
成绩
(校名)
技术要求
)
9.6.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简介 9.2. 加工工艺对零件结构的要求
9.2.1. 铸造工艺对铸件结构的要求
9.2.2. 金属切削加工工艺对零件结构的要求
9.6.1.铸造工艺对铸件结构的要求 9.2.1.
9.2.1.1.铸造常识
砂型铸造的过程: 1.做木模、泥芯箱; 2.制成型箱和泥芯; 3.放入泥芯,合箱; 4.将熔化的金属液体 浇入空腔内; 5. 清砂并切除铸件上 冒口和浇口处的金属 块; 6. 机械加工。(如有 特殊要求,要时效处 理后才能进行机械加 工)
C
D
其余
12.5
齿
压 力 角 精度等级
1.6
1.6
45 A
φ 30
4
φ 20r6(+0.028 )
+0.041
φ 60h8(-0.046)
2×0.5 8 60 76
2×0.5
A 53
A-A 16.5
3.2
6N9(-0.030)
3.2
0
φ 55
φ 40
φ 40
28 200 228
B 0.05 B
技术要求 1.调质220~250HB。 2.未注倒角均为C2。 3.去锐边毛刺。 4.线性尺寸未注公差为GB/T1804-m。 班级 制图 审核 比例 件数 材料 1 45
结构特点
其主体一般也由直径不同的回转体组成, 径向尺寸比轴向尺寸大。常有退刀槽、凸台、 凹坑、倒角、圆角、轮齿、轮辐、筋板、螺孔、 键槽和作为定位或连接用孔等结构。
1.非圆视图水平摆放作为主视图。(常剖开绘制) 2.用左视图或右视图来表达轮盘上连接孔或轮辐、 筋板等的数目和分布情况。 3.用局部视图、局部剖视、断面图、局部放大图 等作为补充。
C
R C×45º
α
倒角尺寸系列及孔、轴直径与倒角值的大小关系 可查阅GB6403.4—86;圆角查阅GB6403.4—86。
α= 45°,也可取 30°或 60°。 非45°倒角不能按:“C倒角宽度” 的方 式标注,应分别标注宽度和角度。
⒉ 退刀槽和砂轮越程槽
b
退刀槽的画法
作用:便于退刀和零件轴向定位。 退刀槽 砂轮越程槽 b
零件是组成机器或部件的基本单
位。
零件图是用来表示零件的结构形
状、大小及技术要求的图样,是直接
指导制造和检验零件的重要技术文件。
零件
齿轮轴
零件图图例
模
φ 35k6(+0.002 )
+0.018
数 数
2.5 22 20° 7-6-6GM
φ 35k6(+0.002)
3.2
1.6
3.2
3.2
+0.018
标题栏
φ 35k6(
)
)
0
φ 55
φ 40
φ 60h8(
28 200 228
φ 40
B 0.05 B
技术要求 1.调质220~250HB。 2.未注倒角均为C2。 3.去锐边毛刺。 4.线性尺寸未注公差为GB/T1804-m。 班级 制图 审核 比例 件数 材料 1 45
齿 轮 轴
(学号) (日期) (日期)
9.3.1. 1.轴套类零件 轴套类零件
常见零件 结 构 特 点 表 达 方 法
各种轴、丝杠、套筒、衬套等。
大多数由位于同一轴线上数段直径不同的回转 体组成,轴向尺寸一般比径向尺寸大。常有键槽、销 孔、螺纹、退刀槽、越程槽、中心孔、油槽、倒角、 圆角、锥度等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