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部编版)
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传统节日(部编版)
正月初一、正月十五、五月初五、八月十五 、九月初九……知道这是些什么节日吗?这些节 日是我国民间世代相传的一些纪念活动,每个节 日,人们都会用不同的方式来庆祝。今天我们就 一起来认识一下我国的传统节日。
② 传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日
助读资料
初读感知
学习字词
再读感悟
当堂检测
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组词:热闹 热火朝天 造句:春节要吃一顿热闹 的团圆饭。
书写指导:最后四点尽量要分 布匀称、能够托起上半部分。
nào
闹
音序:N 部首:门
结构:半包围
组词:热闹 喧闹 造句:春节要吃一顿热闹 的团圆饭。
书写指导:门要写的方正、市 不要超出门。
理解词语
窗花: 剪纸的一种,多做窗户上的装饰。
造句:过年时,人们喜欢剪各种窗花贴在窗户上。 乞巧: 旧俗,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陈设瓜 果,向织女星祈祷,请求帮助她们提高刺绣缝纫的技巧。 造句:七夕之夜,一个小姑娘在庭院里向织女星乞巧。
贴窗花
táng qǐ qiǎo
元宵节
láng
小巷 月饼
龙舟 赏菊
bǐng shǎng jú
艾香
满堂
乞巧
牛郎
我会认
chuán tǒng tiē xiāo xiàng jì zhōu aì
传 统 贴 宵 巷 祭 舟 艾
táng qǐ qiǎo láng bǐng shǎng jú
堂 乞 巧 郎 饼 赏 菊
② 传统节日
品读释疑
结构主旨
课堂拓展
当堂检测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理解课文内容。(重点) 3.初步了解一些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难点)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 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 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 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 理解课文。
zhuǎn
转
音序:Z 部首:车
结构:左右
组词:转眼 转弯 造句:转眼间我们已经二 年级了。
书写指导:左右等宽,第四笔是 提,“专”的两横上短下长。
tuán
团
音序:T 部首:口
结构:全包围
组词:团圆 团聚 造句:春节要阖家团圆。 书写指导:□宽而方正,“才” 稍小。
rè
热
音序:R 部首:灬
结构:上下
核心问题: 这些传统节日带给人们的是什么? 串珠问题: 1.一读:读课文,想一想:本文介绍了哪些传统节日?
2.二思:说说本文所介绍的这些节日有哪些民俗活动。
3.三探:你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的习俗? 4.四悟:你最喜欢哪个传统节日?为什么?
听录音回顾课文
边听 边想 这些传统节日带给人们的是什么?
在墓前祭奠打扫;扫墓。
祭扫: 造句:清明节到来,我们一起祭扫烈士陵园。
登高: 上到高处; 也特指重阳节登山也叫登高。 造句:重阳节到了,让我们登高望远,思念远方的亲人。 转眼: 形容时间极短。 造句:冬天过去了,转眼又是春天了。
团圆: (夫妻、父子等)散而复聚。
造句:待到中秋好团圆。 热闹: 使场面活跃,精神愉快。 造句:到了节日,大家热闹热闹吧!
内容。 (重点)
相关资料
节日源流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传统节 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 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的画面。 到汉代,中国主要的传统节日都已经定型,人们常说这
些节日起源于汉代,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
政治经济稳定,科学文化有了很大发展,这对节日的最后形 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点击 听朗读
听范读,边听边画 出课文中的生字词。 同时认准字音,理解 词语意思。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2.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检查自读情况
读一读
chuán tǒng tiē xiāo xiàng zhōu
传
aì
统
多音字
传
chuán(传说) zhuàn(传记) sǎo(扫地) sào(扫帚) 转 zhuàn(转椅) zhuǎn (转身)
扫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
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本文介绍了祖国具有代表性的景色:黄
河、长江、长城、珠峰和属于祖国一部分的
台湾。
我会写
tiē
贴
春节到,人欢笑, 贴窗花,放鞭炮。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人欢笑”,写出过春节时,人们的心里很高兴。 “贴窗花,放鞭炮”概括了这一节日的最具代表性的
民俗活动。当然春节习俗还有:包饺子、拜年、給压
节日发展到唐代,已经从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气氛中解放
出来,转为娱乐礼仪型,成为真正的佳节良辰。从此,节日变得
欢快喜庆,丰富多彩,许多体育、享乐的活动内容出现,并很快 成为一种时尚流行开来,这些风俗一直延续发展,经久不衰。
值得一提的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
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 被广为传颂,使中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 漫,大俗中透着大雅,雅俗共赏,中国的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 广泛的包容性,一到过节,举国同庆,这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
音序:T 部首:贝
结构:左右
组词:贴窗花
贴纸
造句:春节要贴窗花。
书写指导:左右等宽,整体笔 画紧凑。
jiē
街
音序:J 部首:行
结构:左中右
组词:大街 街道 造句:大街上人来人往热 闹极了。
书写指导:左中右三个部分的 比例匀称,笔画较多要注意书 写紧凑。
zhōu
舟
组词:龙舟
音序:Z 部首:舟
结构:独体字
辨析词语
热闹 喧闹 相同点: 两个词都有“气氛活跃”的意思。 “热闹”是烘托兴奋喜悦之描写用词。褒义为 不同点: 多。“喧闹”是形容场所的不安定,有些嘈杂。 中性词。 造 ①一大家聚在一起,真热闹。 句: ②一大街上人声鼎沸,太喧闹。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我们从读中感受到了每个节日的风俗民情。
独木舟 书写指导:第二笔为竖撇,舒 展,第五笔横长。
造句:中秋节要赛龙舟。
aì
艾
音序:A 部首:艹
结构:上下
组词:艾草 艾灸 造句:艾草可以用于针灸。 书写指导:第一笔横长,第四 五笔笔画舒展。
jìng
敬
音序:S 部首:扌
结构:左右
组词:敬爱 敬重 造句:敬爱的老师,教师 节快乐。
书写指导:左宽右窄,最后一 笔舒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