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理选修三知识点归纳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选修3·旅游地理》知识点归纳第一章现代旅游及其作用【导言部分】1、什么是旅游业(记忆)旅游业是联系旅游者和旅游资源的纽带,是以旅游者为对象,为他们提供所需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长夜,它不经能满足现代人的旅游需求,而且对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函起着促进和带动作用。
旅游业是以旅游者为服务对象,为其旅游活动创造条件并提供服务的综合性产业。
简言之,旅游业是旅游(地理)发展而形成的一种产业模式(经济)。
2、“现代旅游业”的主要特点①综合性;②服务性;③涉外性;④带动性;⑤脆弱性。
3、旅游活动的三大要素:(记忆)第一节现代旅游极其发展一、旅游的发展(记忆)二、旅游的定义与判定(记忆|应用)旅游是一种社会经济条件下的一种人类社会经济活动,表现为人们以娱乐、享受为主要目的,暂时离开常住地的一种综合性的物质文化生活。
判定方法与技巧:1、旅游活动以“活动空间”的“异地性”区别于“其他休闲活动”;2、旅游活动以“活动目的”的“娱乐性”区别于“其他经济活动”;3、旅游活动以“活动时间”的“临时性”区别于“人口迁移”;4、旅游活动以“消费活动的高层次性”区别于“一般的消费活动”。
5、旅游活动一定要和消费结合起来。
三、旅游的基本类型(明白,黑体的重要)特别提示:科技革命促进经济发展,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交通条件改善,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契机。
四“现代旅游”的特点1、旅游主体的大众化;2、旅游形式的多样化;3、旅游空间的扩大化;4、旅游目的的娱乐化;5、旅游产业增长持续化。
五、现代旅游的六要素现代旅游由食、宿、行、游、购、娱六个基本要素构成的。
①食:这是首要的,只有吃得好,才能游得好,所以,一定要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干净。
②宿:不用住太贵的饭店,因为出来主要是为了旅游,而不是睡觉,所以干净、舒适即可。
③行:选择游览目的地,一定要注意该处进得去,也出得来。
④游:一定要同导游配合好,才可领略更多乐趣和学到更多知识。
⑤购:在异地购买些物品,既有纪念意义,又是乐趣之一。
⑥娱乐乃人之常情。
特别提示:a、旅游交通是旅游活动的基本条件。
绝大多数旅游者必须借助交通工具,才能实现旅游的愿望;b、“游”是旅游六要素的核心,游览活动主要依托旅游景区开展;c、“购”和“娱”是增加旅游收入的主要途径;d、“宿”和“食”是人们的基本要求,也是旅游业必须满足的条件。
六、旅游者必须具备的三方面条件①金钱;②闲暇时间;③旅游动机。
P6 思考题:1、香港的“购物游”对旅游者最具吸引力,它全面促进了香港旅游产业的发展。
2、①自由港的优势,对进出海关的商品不收或者少收关税,使世界顶级商品汇聚于此,物美价廉;②便捷的交通→游客也容易抵达这里;③服务人员素质高,服务质量高,态度好,以客为先,在这里购物是一种“享受”。
特别提示:香港既有东方传统儒家文化,包括儒家文化的在大陆、日本、台湾和东南亚的变种,而且有英国中世纪和现代国际的礼仪文化,可谓,兼收并蓄。
这些得到完美的融合。
第二节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1、旅游业是一种“朝阳产业”。
2、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产业之一,并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重要的经济支柱。
3、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1)拉动经济发展①发展国际旅游,能在增加国家外汇收入;②发展国内旅游业是回笼自己,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③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④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特别提示:旅游业是“一业依百业,一业带百业”的行业。
(2)促进社会文化繁荣①促进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②提供大量就业机会,③促进文化交流。
特别提示:a、旅游业基本上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是综合性和关联性很强的产业。
旅游业的发展可以提供许多直接和间接的就业机会;b、通过旅游活动交流,既能延续和发扬民族文化,又可以促进地方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
P11思考题《云南的文化特色旅游》1、气候宜人、风景秀美,生活着26个民族,民族文化特色鲜明,多姿多彩。
2、北京人的侃侃而谈;天津人的吃文化;山东人的忠义和好爽;江南水乡美女的温柔温婉;江浙沪地区人们的精明强干,其他等等。
4、旅游对区域环境的影响①旅游促进了对旅游资源的保护,进而保护自然和人文环境。
②处理不好旅游与环境的关系,会使环境恶化。
比如旅游旺季,游客爆满,风景区压力过大,环境脏乱差,降低了旅游质量。
特别提示:保护重要的旅游资源也就是对潜在的旅游业进行投资。
【讨论】1、列举旅游业发展有利于保护的措施。
答:①建立各种自然保护区;②申报历史文物保护单位等措施有利于保护旅游环境。
2距离说明旅游对环境的消极作用。
答:①由于对旅游资源开发建设不当或失误,使生态环境恶化;②由于大量游客的涌入,排放的各类废弃物超过了环境自净能力而造成环境污染;③由于大量游客的接触或不文明行为引起的对风景、文物的破坏等。
本章小结第二章旅游资源第一章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性一、旅游资源的概念和内涵(记忆、明白、掌握)1、旅游资源的概念旅游资源是只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
旅游资源的核心是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旅游资源既可以是风景,也可以是风俗民情。
2 旅游资源的内涵①能够吸引旅游者,并直接用于欣赏、消遣,一般包括为旅游提供服务的设施;②能够被旅游业开发利用;③能够产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旅游资源的类型根据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一般讲旅游资源划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种类型。
注意:自然旅游资源还包括宇宙类(太空、星体、天体观测、陨石等)。
人文旅游资源还包括消闲、求知、健身类(科学教育文化设施、疗养和社会福利设施、动物园、植物园、公园、体育中心、运动场馆、游乐场所、节日庆典活动、文艺团体以及其他消闲、求知、健身活动)。
说明:地文景观包括地貌景观(如丹霞地貌、岩溶地貌)、地质过程遗迹(如火山口、海蚀景观)等;水域风光如泉、瀑、景观河段、湿地等;生物景观如林地、草地、生物多样性景观;天海市蜃楼、佛光发源地、避暑避寒地等。
二、旅游资源的特性【思维拓展】(一)地质旅游资源1、花岗岩景观花岗岩是一种酸性的深层火成岩我过众多的名山中,有不少是由花岗岩构成的山岳景观。
如泰山、华山、黄山、衡山、崂山、普陀山、莫干山、三清山等。
2、玄武岩景观玄武岩是一种基性火成岩,是演讲喷出地表冷却而成的。
在我国东南沿海及四川、贵州、云南、内蒙古等地,分布有许多玄武岩。
3、砂岩景观我国很多地区发育了红色的沙砾岩层。
岩层易受风化寝室,形成地势丁平、身陡、麓缓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等期限的丹崖赤壁地貌。
这种地貌以广东仁化县的丹霞山最为典型,故称“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广东、江西、福建、浙江、四川、贵州、甘肃等地。
湖南张家界有世界上罕见的石英砂岩大峰林、大峡谷。
注:“丹”和“赤”,都是红色的意思,“霞”也是红。
(二)地貌旅游资源1、山岳峡谷景观山岳景观在地质构造上往往有共同的成因,多数是断层所切割而隆起的断块山。
如山东的泰山、江西的庐山、,都是典型的断块山。
峡谷,是指狭而深的谷底,横断面常呈“V”字形。
两坡陡峭,构成峡谷景观。
例如我国长江三峡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段峡谷组成。
这是长江风景旅游线上最为奇秀、俊美,最为集中的山水画廊。
2;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我国路南石林,以岩柱雄伟高大、排列密集整齐、分布地域广阔而居世界各国石林之首。
溶洞,是一种地下的岩溶形态。
如地下河、地下湖石钟乳等。
第二节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一、旅游资源的价值1、美学价值美学价值主要针对自然景观而言。
自然风景名胜区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最根本的原因是它们具有美学价值。
人们到自然风景名胜区观光、度假、疗养,主要目的就是感受自然景观的美。
各类自然景观组合而形成的自然风景区,其美学价值要高出各类自然景观单独具有的美学价值的机械累加。
例如河、湖、溪、瀑、泉等水温景观,以山石为主的地貌景观的组合,可产生动与静、刚与柔、旷和幽等不同美感。
在山水风景的基础上,动植物不仅丰富了自然美的内容,而且使自然界焕发生机;变化万千的气象,以及气候上的季节变化,使自然美因时因季节而不同。
2.科学价值科学价值主要针对自然景观而言。
众多的风景名胜区,在地学上往往具有某种典型性。
例如,夏威夷的火山,东非的大裂谷、北欧的冰川地貌等,都是世界着名的风景名胜。
我国的泰山、庐山是形象高大的断块山;桂林山水、路南石林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黄山是典型的花岗岩地貌;长江三峡是典型的河流峡谷地貌。
许多名山、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则是生物资源丰富的地区。
风景名山对研究高山气候、山地垂直自然带、云雾的成因等,具有重要的价值。
3、历史文化价值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主要是针对人文景观而言。
如古代建筑、摩崖石刻、书画题记,以及名人活动的遗迹和旧址等。
4、经济价值所有旅游资源的开发,都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旅游业已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产业之一。
5、康体娱乐价值利用旅游资源开发登山、野营、滑雪、攀岩、狩猎、森林浴、水上运动等旅游项目,能满足旅游者康体娱乐的需要。
6、社会文化价值和环境价值一般来说,艺术和美学价值高的旅游资源,其功能主要表现在观光方面,文化和科学价值高的旅游资源,其功能主要表现在文化。
根据某一旅游资源功能,就可确定其所在地的开发方向。
二、地理位置和交通1、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直接影响其开发价值。
2、位置和交通是凭借埃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条件之一。
3、交通条件决定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可进入性”和旅游资源开发的难易程度。
4、很多地方,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而增强了吸引力。
如位于经度和时间起点的英国皇家天文台、位于赤道上的厄瓜多尔的加拉加利镇、位于北半球极昼极夜起点的瑞典斯德哥尔摩等地均为世界旅游热点地。
三、市场旅游地的旅游经济价值大小,有时并不一定与其他旅游价值呈正比,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与客源市场。
对客源市场的分析与评价,是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的前提。
客源市场评价的主要指标主要有客源地、游客数量、游客量的季节变化、停留时间、客源地与旅游地的距离,以及游客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水平等。
其中,客源地、客源地与旅游地的距离是两个最基本的指标。
1、客源地客源地是指游客的来源地。
客源地的形成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当前国际上客源地多是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如西欧、北美、日本。
一般情况下,旅游资源所在地的社会经济越发达,开发能力越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越大。
2、旅游地与客源地的距离旅游地的吸引半径是有限的。
一般来讲,靠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即主要客源地)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价值要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区的资源。
旅游资源所在地与客源所在地距离越远,旅游资源吸引力越小,客源数量相应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