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英语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模板【精选两篇】

关于英语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模板【精选两篇】

关于英语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模板【精选两篇】关于英语教育论文2500字(一):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语教育的挑战与探索摘要:新高考背景下对英语考试的标准和要求进行了变更,为此高中英语教育也进行了较大的变革。

在新课改的前提下高中英语积极顺应新高考的趋势,变革教学教学方式,实现英语学科新发展。

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语教育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探索,需要我们有针对性地改变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水平。

本文对此进行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英语;挑战;探索引言:以教师为课堂主体的传统高中英语教学已经难以适应新时期高考的要求。

传统课堂中学生作为被动的学习者充当聆听者,而教师则是课堂的主体唱主调,这种教学质量一般,新考高背景下该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高考的发展要求。

一、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语教育的挑战与探索高考英语参加全国统一考试,满分150分,学生英语考试成绩以高考成绩为准。

新高考教育改革后,将英语考试进行前移,每年4月、10月分别组织两次外语考试,学生在高中学习的三年内可以选择报告两次,其中取最高的一次作为自己的英语高考成绩。

看似简单,实则更难,这给英语教育带来一定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新高考制度的实行使英语教学产生一系列的变更,此背景下高中英语教育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首先,新高考英语制度弱化了英.语的主权地位,这种改革看似给了学生多一次的考试机会,但打破了学生原有的高中教学、复习方式。

最后一次的英语考试比传统高考提前两个月开展,而其他课程均为6月开始,这给学生复习带来一定的难度,影响了学生对高中学习阶段中的目的性的确认。

这也使得英语主权地位被弱化,提前考试使英语的专业性被弱化。

其次,新高考英语制度给教师教学带来较大的压力,该次英语考试制度的改革对学生选择空间的扩大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满足,但这种改革使英语学习的压力提前,教师的教学任务变重。

尤其是改革之初各学校成熟英语教师短时间未能得到有效地充实,这给英语教师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压力。

教师资源紧张会带来教学效果下降,影响学生的实际学习。

再次,新高考英语下英语制度学习有效性面临挑战。

当前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在人们实际生活中应用到英语的情况很多,很多专业、很多工作都需要使用到英语。

传统的高考制度能够推动学生高中三年都能够持续不断地开展英语学习,更好地与大学英语教育相衔接,保持教学的有效性和连贯性。

但新高考英语制度背景下,学生如果提前完成英语考试,那么在三年中的后续时间学生将难以再进行英语学习,会将精力放在其他应试科目。

上。

这造成了英语学习的断档,不利于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语教育发展策略的探索(一)变革教学计划,改变教学方法.既然高考英语考试制度已经改变,在实际的教学中学校也要积极跟随制度改革的步伐开展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要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探索一个更适合学生英语教育的制度。

一方面,新高考英语制度将英语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的压力进行了分散,调整教学计划,学校及学生不必将全部科目集中于高三进行冲刺。

利用该制度参考时间的随意性,学校可以调整英语冲刺时间,狠抓高中一二年级的时间,更为精准地应对高考英语。

英语老师要对以往的教学观念进行革新,重新调整英语教学安排,合理安排各年级教学工作。

整体来看,高中英语应从高一人学起就开始抓起,将压力前移,提前开始,做足准备。

另一方面,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调整教学方法,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提升英语实践性教学,积极开展灵活多变的实践活动,推动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教师要积极推动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这也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和教学的本质。

这些学生可以通过丰富教学实践活动来实现,积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推动学生英语思维的开发,从而推动教学效果的提升,最终推动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二)完善英语教育评价机制新高考英语制度的出台,意味着以往传统的英语教育制度的实效面临着传统英语教育评价制度土崩瓦解,这就要求学校开展英语教育评价时要探索建立一个新的、有效的教育评价制度,推动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加强对英语学习的重视,推动学生全方位素养的培养。

新制度下单纯地以学生成绩评价英语教学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无法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

因此学校要建立起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推动教学的开展成为双向的。

教师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同时,学生也能够积极互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关注,提升学生对新课程改革模式的适应。

(三)改变教学模式,重组教学形态新高考英语制度的实行,使得不同英语层次水平的学生在同一班级内班主任教学难以有效地兼顾。

如果兼顾英语水平较差的学生,会耽误成绩好的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反之兼顾英语水平好的学生,会导致成绩差的学生更加跟不上课程进度,降低整体的学习效率。

在这種情况下,学校可以尝试对教学形态进行重组,调整传统的教学模式。

学校可以试行“走班制”和“分层教学制”,将学校的英语课程设置在同一时间,根据学生英语水平开展分层次教学,学生就自己的英语水平选择对应的英语课堂进行学习。

教师也能够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英语教学,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提升英语教学的效率。

教师也能够因材施教,对不同类别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辅导,从而实现多层次培养学生。

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充分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英语水平。

小班制教学模式也十分必要,教师能够更好地为学生制定有效的教学方式,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更有针对性地开展英语教育。

结束语:看似简单,实则更难。

英语高考模式的改革是适应高中教学模式的变革的,但其推出需要有一个适应期供学校进行调整。

学校要积极应对这一课程教育的改革,积极探索更适合高中英语教学的模式,建立起新型教学模式,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推动素质教学的更好发展。

关于英语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印度英语教育对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的启示【摘要】印度语言教育的三语方案既巩固了官方语言印地语的地位又使英语的影响力得到增强,同时也保护了地方民族语言的发展。

印度宽厚的英语教育社会基础造就了良好的英语教育环境。

印度英语教育对高端人才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印度软件开发和IT应用型人才具有庞大的规模和雄厚的实力。

印度基础英语教师培训对我国基础英语教师培训有许多可借鉴之处。

我国基础英语教师培训要创建提升教师培训动力的运行机制,要构建教师培训的多元模式,要建立对培训主体机构的评估制度。

【关键词】印度;英语教育;社会基础;教师培训【中图分类号】G7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794(2020)0 4-0090-04【收稿日期】2019-12-28【基金项目】黑龙江省省属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项目编号为KYY WF10236180127;2018年度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为2018D0 80;绥化市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为SHSK2019042一、印度英语教育社会基础(一)印度语言政策及英语教育政策概况印度是世界著名的多民族、多语言国家,语言现象十分复杂。

对印度语言文化造成深刻影响的当属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一般认为,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始于1757年一直到1947年印度宣布独立。

在长达两个世纪的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期间,英语在印度得到广泛而深入的渗透,并潜移默化地为印度民众比较普遍地接受,而且取得了第二官方语言的地位。

独立后的印度政府为干预和协调作为外来语的英语文化的发展与主流民族语言印地语及其他民族语言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冲突,有针对性地制定了语言政策。

1 949年11月,印度制宪会议通过了《印度宪法》,《宪法》于1950年1月开始施行,《宪法》规定印地语和英语同为印度官方语言,规定《宪法》实施15年内英语在联邦各官方场合可以继续使用。

[1]国家高等司法部门的诉讼用语、国家和邦级立法机构通过的法案或修正案、国家和邦级首脑发布的政令,均使用英语。

[2]然而,《宪法》对英语使用的干预和限制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英语在印度依然强势,地位进一步加强,影响继续深入。

[3]现在英语仍然是印度的第二官方语言。

印度为调和英语教育与民族语言教育的矛盾,1963年制定了《官方语言法》,这是一部关于语言教育政策的法案,提出著名的三语方案:规定印度学校要进行三种语言教育,每个学校首先要教授印地语或本地语,其次是英语,再次是其他印度地方语言和印地语,这也就是规定了印地语和英语是每个学校开设的必修语言课程。

[4]三语方案比较有效地巩固了印地语的地位,同时也使英语的影响力继续增强。

(二)印度英语教育的历史和现实条件英语在印度传播、扎根、发展并取得官方语言的地位,是有深刻的历史原因和厚重的民众基础的。

1757年印度开始沦为英国殖民地,如果追溯到1600年英国入侵印度建立东印度公司,到现在英语在印度存在发展长达400余年的历史。

英语在印度从潜移默化地渗透到英國统治者的强力推进,再到印度民众比较普遍地接受和政府的高度认同,主要原因是历史形成的,其次是印度的英语教育政策。

英语在印度起到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印度语言众多,包括印地语在内没有那一种本土语言能成为印度的通用语言,在官方场合和公众语境,英语起到各本土语言相互沟通的媒介作用。

印度英语教育进入学校应该是从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开始,殖民时期印度的英语基础教育处于比本土语言基础教育更重要的地位;英语在印度民众中也有很广泛的需求,掌握一定程度的英语成为获得稳定工作的保障条件,这一时期,印度建立了初步的英语教育制度。

[5]独立后印度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英语教育政策保障体系。

印度的学校英语教育有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级初等中学教育、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英语学校教育15年。

[6]印度为普及初等教育,鼓励发展民办教育,建立了很多私立学校。

印度私立学校主要面向中小学教育。

私立学校的英语教育比较公立学校有更高的教学质量,原因是私立学校创设了比较自然的语言习得环境。

印度私立学校不仅英语课程采用英语教学,其他课程也普遍地运用英语教学或双语教学,也很普遍地使用英语原版教材,师生在课堂上的互动使用英语交流。

[7]然而,这样的私立学校学费都很昂贵,主要面向富裕家庭。

虽然如此,印度民众宁愿多花钱让子女到私立学校接受英语教育,因为儿童在私立学校接受英语教育能有效的获得英语听力和口语技能。

印度的家长把学生能获得卓越的英语交际能力看做英语教育成功的重要标志,熟练的英语交际能力使人才发展有丰厚的回报。

[8]在印度,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价值是巨大的,从人才市场反馈的结果估计,流利的英语口语与32%的高收入相关。

[9](三)印度英语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影响印度坚实的英语基础教育和务实的教育体系,创造了人才培养的有利环境,培养了大量与现代科学技术接轨的应用型人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