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交换树脂解析
Dow化公司的Bauman等人开发了苯乙烯系磺酸型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 Rohn & Haas公司的Kunin等进一步研制了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树脂和弱酸性 丙烯酸系离子交换树脂。 应用范围:水的脱盐精制、药物提取纯化、稀土元素的分离纯化、蔗糖及葡 萄糖溶液的脱盐脱色等
3、20世纪50年代末,国内外包括我国的南开大学化学系合成 了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
应引入活性基团便可以得到离子交换树脂。
单体:苯乙烯、丙烯酸脂类、丙烯腈等 交联剂: 二乙烯基苯
缩聚型树脂:由能两基个之或间两的个相以互上作带用有而功进能行基反的应单。体一,般通伴过有功低
分子物(水或卤化氢等)的析出。
例:酚醛型,环氧丙烷-多烯多胺型
3-按骨架的物理结构分类
凝胶型 大孔型 载体型
不同物理结构离子交换树脂的模型
阴离子交换树脂
强碱型 例:R3—NCl 弱碱型 例:R—NH2、R—NR'H、R—NR'2
(1) 强酸型阳离子树脂
这类树脂含有大量的强酸性基团,如磺酸基(-SO3H)和次甲基磺酸基团 (-CH2SO3H),其电离程度大,在pH1-14范围内均可离解出H+,故呈强 酸性。树脂离解后,本体所含的负电基团,如SO3-,能吸附结合溶液中的
2R-SO3H+Ca2+
硬水软化
(R—SO3)2Ca+2H+ 的原理
(2) 弱酸型阳离子树脂
该类树脂的活性基团为弱酸性基团:羧基(—COOH)、氧乙酸基团(— OCH2COOH)、酚羟基(C6H5OH)以及β-双酮基(—COCH2COCH3)等。 其电离程度受溶液pH影响很大,在酸性溶液中几乎不发生交换,其交换能力 随pH的升高而递增,只能在碱性、中性或微酸性溶液中(如pH5~14)起作用。 这类树脂亦是用酸进行再生(比强酸性树脂较易再生)。
苯乙烯系树脂:擅长吸附芳香族物质,善于吸附糖汁中的多酚 类色素(包括带负电的或不带电的);但在再生时较难洗脱。 因此,糖液先用丙烯酸树脂进行粗脱色,再用苯乙烯树脂进行 精脱色,可充分发挥两者的长处。
2-按聚合的化学反应分类
以具有一个或两个以上双键的单体为原料,在
共聚型树脂:
含有分散剂的介质中搅拌加热进行悬浮聚合, 得到有立体网状结构的珠体,然后进行化学反
羧酸阳离子树脂: pH>7
酚羟基树脂:
pH>9
中等强度酸性的有阳离子交换树脂:
磷酸基团(-PO(OH)2) 次磷酸基团(-PHO(OH))
(3 强碱型阴离子树脂
这类树脂含有强碱性基团,如三甲胺基RN+(CH3)3OH和二甲基-β-羟基乙基胺基RN+(CH3)2(C2H4OH)3OH-。能 在水中离解出OH-而呈强碱性。这种树脂的正电基团能 与溶液中的阴离子吸附结合,从而产生离子交换作用。
• 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外观透明、具有均相高分子凝胶结构。在水中 会溶胀成凝胶状,并呈现大分子链的间隙孔,大分子链间隙约为2-4nm,可供 粒径在1nm以下的无机小分子自由地通过。这类离子交换树脂在干燥条件下
或油类中,分子链紧缩,无机小分子无法通过,将丧失离子交换功能。
• 大孔型离子交换树脂:外观不透明,表面粗糙,为非均相凝胶结构。 即使在干燥状态,内部也存在不同尺寸的毛细孔,因此可在非水体系中起 离子交换和吸附作用。比表面积树脂
内容概况
一、发展简史 二、基本组成 三、分类和命名 四、一些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
一、发展简史
1、1935年英国的Adams和Holmes发表了关于酚醛树脂和苯胺 甲醛树脂在脱盐、提取分离方面的离子交换性能工作报告。
带有磺酸基和氨基的酚醛树脂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并在水的脱盐中得到应用。
2、1944年D'Alelio合成了具有优良物理和化学性能的苯乙烯-二 乙烯苯共聚物离子交换树脂及交联聚丙烯酸树脂。
❖ 按树脂骨架分类 ❖ 按聚合的化学反应分类 ❖ 按骨架的物理结构分类 ❖ 按活性基团分类
1-按树脂骨架分类
苯乙烯型树脂:
丙烯酸型树脂: 酚-醛型树脂 环氧氯丙烷型多烯多胺型树脂
丙烯酸系树脂:能交换吸附大多数离子型色素,脱色容量大, 而且吸附物较易洗脱,便于再生,在糖厂中可用作主要的脱色 树脂。
其他阳离子。这两个反应使树脂中的H+与溶液中的阳离子互相交换。
树脂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要进行再生处理,即用化学药品使离子交换 反应以相反方向进行,使树脂的官能基团回复原来状态,以供再次使用。
如上述的阳离子树脂是用强酸进行再生处理。
例:
苯乙烯和二乙烯苯的高聚物经磺化处理得到强酸性阳离 子交换树脂,其结构式可简单表示为R—SO3H,式中R 代表树脂母体,其交换原理为 :
几纳米到几百纳米。
• 载体型离子交换树脂:一种特殊用途树脂,主要用作液相色谱的固定 相。一般是将离子交换树脂包覆在硅胶或玻璃珠等表面上制成。它可经受
液相色谱中流动介质的高压,又具有离子交换功能。
4-按活性基团分类
阳离子交换树脂
强酸型 例:R—SO3H 中酸型 例:R—PO(OH)2 弱酸型 例:R—COOH
H+
Na+
该过程一般可以用方程式表达为:R-B+A+ → R-A+B+(R代表树脂中
除
可交换离子以外的其它部分,即惰性骨架与圆定基团;B为可交换离子;
为待A分+ 离组分)阳。离子交换树脂
阳离子交换树脂
NaCl
OH-
Cl-
阴离子交换树脂
阴离子交换树脂
三、分类和命名
3.1离子交换树脂有多种分类方法,主要有四种:
4、20世纪50年代后期,离子交换树脂在品种、性能和应用方 面得到迅速的发展。
二、基本组成
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类带有可离子化基团的三维网状高 分子材料,其外形一般为颗粒状,不溶于水和一般的酸、 碱,也不溶于普通的有机溶剂,如:乙醇、丙酮和烃类 溶剂。
二、基本组成
聚苯乙烯型阳离子交换树脂 离子交换树脂
交联具有三维空间结构 的网络骨架(用R表示)
在骨架上连接有许多可 离子化的功能基团
可移动的活性离子(即 可交换离子,如H+、 OH-)
离子交换的原理
离子交换过程是被分离组分(即被提取、被纯化的离子或分子)在水 溶液与固体交换剂之间发生的一种化学计量分配过程。
当与溶液接触时,离子交换剂会与溶液中的特定离子进行交换,即离 子交换树脂上的可交换离子(阳离子或阴离子)被溶液中带同种电荷的特 定离子取代,而不溶性固体骨架在这一交换过程中不发生任何化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