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制依据:1.1《星海金属制作有限公司厂房及综合楼土建专业施工组织设计》1.2十七冶建筑设计院设计施工图。
1.3《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范》二、准备工作:1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工程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五天稳定低于5℃时,即转入冬期施工。
砖石工程当预计连续十天内的平均气温低于5℃时,即转入冬期施工。
钢结构工程当环境温度低于0℃时,即转入冬期施工。
当次年初春连续七昼夜不出现负温时,即转入常温施工。
在冬期施工前后,应密切注意天气预报,以防气温突然下降,遭受寒流和霜冻的袭击。
2凡进行冬期施工的工程项目,必须复核施工图纸,进行热工计算,核对其是否符合冬期施工要求,必要时可请建设和设计单位变更设计。
不符合冬期施工要求的工程不准施工。
3安排冬期施工项目的一般原则:3.1冬期施工所用的材料、设备,必须满足施工进度的要求,暂设设施和热源等应在入冬前完成,不做好准备不得进行冬期施工。
3.2土方、基础、防水、室外装饰等分部、分项工程应尽可能避免在冬期施工。
3.3 要在冬期竣工的工程,宜在入冬前完成围护结构。
外装修、采暖和屋面防水工程,尽量减少冬期施工面,并要为冬期施工创造施工条件。
三、施工技术管理:1冬季施工切实做好技术管理工作。
在常温施工所必须的各项技术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具体明确冬期施工的工作内容和职责。
冬期施工前,要明确各分部、分项工程技术负责人员及其岗位职责,要做好冬期施工技术交底,确保每个工序按规范和技术措施组织施工;要认真执行质量检验制度,做好质量、安全检查工作,消除质量、安全事故;要指定专人做好各项施工记录,并整理好施工技术档案等。
2入冬前,要对现场的技术员、工长、施工员、材料员、试验员及主要工种的班组长、测温工、司炉工、电焊工、外加剂掺配和高空作业等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掌握有关冬期施工方案、施工方法、质量标准,掌握必须的技术工作和操作要点。
3在冬期施工过程中,对防冻剂掺量、原材料加热、混凝土养护和测温、试块制作和养护及保温、加热设施的管理等各项冬期施工措施都要设专人负责,及时做好记录,并由项目总工程师和质量检查人员抽查,随时掌握质量状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切实保证工程质量。
4在冬期施工期间,必须指定专人负责天气预报工作,掌握气温变化情况,及时传达气象信息,并逐日做好气象记录,并应有应付气温骤降的技术措施和物资准备。
5在冬期施工中应用防冻剂或复合外加剂,要严格执行质量认证制度。
施工企业自行配制复合外加剂时也必须经过技术鉴定和有可靠的技术试验依据,并只允许自用。
采用工厂生产的复合产品,必须具有产品的质量合格证件,并具有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上级别的技术鉴定证书,凡未通过鉴定或质量不合格的产品,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6应加强对冬期施工混凝土试块的管理,掌握混凝土工程的强度发展情况,防止混凝土早期受冻而影响混凝土耐久性。
冬期施工混凝土试块除按常温时规定留置的数量外,尚应增加二组并与结构同条件养护。
一组用以检查混凝土的受冻临界强度,一组用以检验混凝土转入常温养护28天时的强度。
对掺有防冻剂的混凝土工程,还应增加一组用以检验负温养护28天时的强度。
四、施工措施:1土方及地基工程1.1土方工程应尽量避开冬期施工,如必须在冬期施工,施工方法应作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按确定的施工方法周密计划,充分做好准备,做到连续施工。
1.2安排在冬期开挖的土方工程,为防止土壤冻结,可根据各地条件分别采用翻松表土法、覆盖雪法、覆盖保温材料法和暖棚法等,对土壤进行保温防冻。
1.3已冻结的土壤如需在冬期开挖,可根据土壤冻结深度和实际条件采用烘烤、蒸汽(热水)循环针加热和电气加热等方法开冻,待土壤融化后开挖。
如无开冻条件可采用人工、机械和爆破等方法开挖。
1.4冬期施工不宜进行地基换土(如用砂石垫层、灰土垫层换人工回填杂土、淤泥质粘土等)。
如必须换土,应选用不冻结的砂、石和土壤,在施工时环境温度不低于-5℃的条件下施工。
1.5对于冻胀性土壤,如地基已遭受冻结,应将冻土层全部清除,或将冻土层融化,认真夯实处理。
对于非冻胀性土壤亦应将冻土层融化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基础工程2.1砖石基础可采用分段作业,随挖、随砌、随回填,防止地基和基础受冻。
2.2钢筋混凝土基础视基础形式、工程量大小,可分别采用蓄热法、综合蓄热法等施工。
2.3已完成的基础工程,应做好过冬保温工作。
3砖石工程3.1确定在冬期施工的砖石房屋或构筑物,在施工前由设计部门根据施工企业确定的施工方案,对原设计图纸进行补充验算或给予必要的补充设计,施工企业按修改后的图纸和设计补充说明施工。
3.2冬期砌砖应按“三一”砌砖法操作,砌石应按座浆法操作,以保证砌体的砂浆饱满程度,必要时须适当增大砂浆稠度。
3.3砖石工程冬期施工以掺盐砂浆法为主。
对保温、绝缘、装饰等方面有特殊要求的工程,也可采用冻结法或其它施工方法。
4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4.1冬期施工的混凝土,其原材料加热和搅拌,混凝土运输、浇筑和养护,均应进行热工计算,并应据此施工。
4.2冬期浇筑的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应首先采用蓄热法或综合蓄热法,如蓄热法或综合蓄热法在一定龄期内达不到受冻临界强度要求时可采用蒸汽暖棚、电热等其他养护方法。
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养护混凝土,混凝土遭受冻结前的抗压强度不得低于下列规定:4.2.1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水泥配制的混凝土为设计标号的30%;4.2.2矿渣硅酸盐、火山灰水泥配制的混凝土为设计标号的40%;4.2.3 C10及C10以下的混凝土为5MPa;4.2.4预应力混凝土为设计强度的70%;4.2.5掺防冻剂的混凝土可根据系统试验或经验确定。
4.3采用蓄热法或综合蓄热法应注意:4.3.1适用于最低气温在-20℃以内;4.3.2选择高效的保温材料和高效外加剂;4.3.3应提高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在15℃以上。
4.3.4严格进行测温控制,搞好质量预测,当预测达不到质量要求时,应备有可靠的补充措施。
4.4冬期浇筑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冬期要求承受荷载时,应根据施工速度和加荷大小,经计算确定所需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后,认真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养护方法。
4.5浇筑装配式结构承受内力接头的混凝土,应预先将接头周围的混凝土和钢筋加热到正温。
浇筑后的接头混凝土,应养护至设计要求强度,当设计无要求时其强度不得低于设计标号的70%。
4.6大体积钢筋混凝土结构冬期施工,应防止混凝土内部的水化热过大和入模温度过高,因此对混凝土水泥品种选择,配合比确定,外加剂掺量,都应结合冬施特点考虑,为防止混凝土温差过大,混凝土表面应用保温材料覆盖。
5屋面工程5.1屋面防水工程一般不宜在冬期施工,如必须进行冬期施工,除严格控制粘结材料的配合比、熬制温度、加强补热、保温等措施外,还应选择晴朗无风且气温不低于-10℃的天气,利用日照提高基层温度,以增加卷材与基层的粘结。
如采用新材料应按照各种产品操作要求进行。
5.2屋面找平层采用沥青砂浆找平层,若用现抹水泥砂浆找平层可采用掺盐砂浆,但在做防水层前必须达到干燥要求。
5.3用于屋面保温的材料必须保持干净,不得有冰雪冻块。
用于屋面防水的卷材存放在正温库房中,随用随运,不得露天堆放。
6装饰工程6.1冬期抹灰一般分为热作抹灰和冷作抹灰两种方法。
热作抹灰主要用于房屋内部抹灰工程和饰面装修工程。
冷作抹灰主要用于房屋外部抹灰工程和饰面装修工程。
6.2热作抹灰是在门窗已封闭好,室内已供热取暖或采取临时采暖措施,基面温度不得低于5℃的条件下进行。
冷作抹灰是指在水泥砂浆或水泥混合砂浆中掺入适量的防冻剂,抹灰时的最低气温不低于-10℃的条件下进行。
6.3墙面粉刷、地面抹灰、水刷石、水磨石、干粘石、块材铺贴等湿作业工程不得在负温下施工。
6.4用冻结法砌筑的墙体,室内抹灰应待封墙体解冻深度不小于墙厚的一半时进行,室外抹灰应待墙体完全解冻后进行,不得用热水冲刷冻结的墙面或用热水清除墙面的冰霜。
6.5室内油漆、粉刷、裱糊工程应在正温条件下进行,室内温度应保持均衡,不得有突然变化。
7钢结构工程7.1在冬期进行加工、焊接的钢材,应具有冷弯试验合格的保证件。
而且钢材的机械性能和碳、磷、硫、氮等化学成份极限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
焊接结构采用沸腾钢时,板厚不宜过大。
7.2重要结构冬期施工所用的钢材,应按国家标准规定的取样方法及试验方法进行复验。
焊条、焊丝应经机械性能试验和化学成份分析复验,经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7.3普通碳素结构不得在-20℃以下,低合金结构钢不得在-15℃以下进行冲孔、剪切、锤击或摔掼。
7.4焊接作业是钢结构冬期施工的重要环节,必须制定可靠的措施,保证工程质量。
7.5高强螺栓必须在负温下进行终凝时,不得使用冲击力。
7.6在外焊接钢筋接头要采用石棉布保温,焊条要加热烘烤,必须采用保温筒。
8 暖卫工程8.1 暖卫工程应配合土建工程尽可能在入冬前把暖卫工程安装完,并将安装完的采暖系统、给水系统和排水管道的水压试验进行完毕。
如安装未完而必须冬期试压时,整个建筑物必须封闭良好,根据管径大小、环境温度和试压条件,综合考虑试压方案。
试压后,立即放净管内存水,防止冻坏。
8.2对冬期施工的重点管道、隐蔽管道工程,如无水压试验条件,也可做风压试验,但风压试验压力不得大于工作压力的1.25倍。
8.3暖卫系统、给水系统送水前建筑物必须封闭良好,给水系统送水尚应有采暖措施。
送水要根据两个系统的不同形式分别采取分环、分层、分段进行。
8.4冬季施工的水泥捻口排水管道,应尽量扩大预制范围,并在正温室内进行。
8.5设备、管道、支墩不得直接铺在冻土上。
8.6冬期施工暂设锅炉的安装应严格按《蒸气锅炉安全监察规程》执行。
9 电气工程9.1外线工程冬期施工,挖冻土坑立杆,一般不宜使用爆破方法,必要时需经有关部门批准。
9.2内线工程冬期施工应遵守下列规定:9.2.1电线管铺设前,必须清除管内积雪、积水及其它杂物,并采取措施将管道烘干。
9.2.2粘结配件要认真清除墙面或板面的水气和冰霜,并将表面加热到70℃左右。
9.2.3硬质塑料管铺设环境温度在-15℃以下应停止施工。
9.2.4采用塑料线配线,应保证施工环境温度在5℃以上。
9.3电缆工程冬期施工应遵守下列规定:9.3.1电缆工程冬期施工,应保证电缆本体温度在5℃以上。
否则,应提前将电缆预热保温。
9.3.2冬季铺设电缆,弯曲半径要比规程适当加大,并要清除电缆沟内的积雪和冰块。
9.3.3电缆端头及中间接头制作的环境温度应在5℃以上,并做好防潮处理。
9.3.4户外电线接头不得在5℃以下灌胶。
灌胶时应将电线头金属外壳预热除潮。
9.3.5制作环氧树脂接头,应将环氧树脂间接加热到70-80℃方可配料制作。
10其它注意事项:10.1进入冬季施工前,应对消防管道、消防器材进行全面检查,并作好保温和防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