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体育说课稿范例三篇【导语】说课就是教师阐述在课堂教学中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的教学研究活动。
说课之前一般要事先写出说课稿。
从性质来看,说课具有说理性、科研型、工具性和交流性等特点。
说课主要由说课者、说课内容、说课方法和听评者四个基本要素组成。
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相关资料,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一】说课步骤: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2、教材分析3、学情分析4、教学目标5、教学重难点6、主要教学环节及设计意图8、教学资源9、学生评价10、设计特色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节课坚持“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指导思想,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进一步教会学生一种简单的投掷动作。
 教学过程中,通过启发,以一种练习手段为主、多种练习手段为辅的方法达到发展学生上肢力量的目的和提高其判断能力。
 充分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一个小小的沙包,能玩出十几种花样,甚至更多……从而使学生的心理素质、生理素质得到不同程度提高。
二、教材分析: 投掷是一项古老的、传统的田径运动,也是人体基本活动能力之一。
这项教学内容出现在小学的各个年级,分别有着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标准。
 二年级投掷教学,以发展儿童基本的投掷能力为主,通过各种方式的抛接、掷远、掷准的练习活动,激发儿童的运动兴趣。
 本项教材与一年级上手正对和侧对投掷方向的教材内容大致相同,只是在动作方法上提出了两点具体要求: 这个教材的单元计划共安排5次课,本课为第3次课。
三、学情分析: 二(3)班共有学生44人,女生17人,男生27人。
 该班学生整体素质良好,2人肥胖、特体,通过一年的各种体育锻炼,孩子们都不同程度的有所提高。
 95%的学生整体评定良好以上,40%的学生整体评定优秀。
 通过每天的体育课不断地练习上手正向侧向投掷动作,全班所有学生均能较好做出基本动作;一部分学生有待改进的是:出手角度和出手速度,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四、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在掌握上手正向投掷动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上手侧向投掷沙包的动作。
 2、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促进身体协调发展 3、带领学生积极体验无穷的运动乐趣,勇敢面对挑战的乐观态度以及必须的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及难点:本节课 重点是:转体挥臂快速有力 难点是:全身协调连贯五、主要教学环节及设计意图:(一)开始部分教学环节 体委整队学生报数 (2分钟)设计意图:集中学生注意力,逐渐形成上课良好开端环节要求:集合整队规范,精神饱满,反应迅速 师生问好,师生对话师:我们的目标是生:天天运动健康一生师:加油(握拳) 生:努力( )握拳 教师介绍本课次学习内容及要求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这节课要干什么环节要求:仔细听认真想 武术操展示:旭日东升(3分钟)设计意图:调动起所有学生的感官,使其逐渐形成挺拔的身体姿态 环节要求:口令清楚精神饱满(二) 准备部分教学环节 一般性准备活动:(4分钟)第一节扩胸运动 2*8拍; 第二节体侧运动 2*8拍;第三节正侧压腿 4*8拍; 第四节直臂绕环 20个;第五节下蹲运动 20个; 第六节纵跳 20个; 专项活动侧向站立,反复做投掷臂向后引伸、蹬地转体翻肘、挥臂练习; 设计意图:分解所学动作的难度,分开练习,力求在下一步完整动作学习时轻松掌握所学动作环节要求:努力体会 (三)基本部分教学环节 教师引入:语言启发导入新课(3分钟)设计意图:限度勾起学生的表现欲望,逐渐进入主题环节要求:教师态度亲和语言简炼 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练习:通过“鞭甩短跳绳”,体会本课次重点转体挥臂快速有力学生练习开始 (重点环节)18----20分钟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要精讲,善于发现问题;学生要多练,用心体会鞭甩动作,才能得到切实提高设计意图:关注个体差异准确实施区别对待原则环节要求:思维敏捷善于发现教师归纳小结,学生“达标赛”开始设计意图:提高练习积极性环节要求:动作正确 游戏:夹包接力 (6分钟)方法:学生体操队形散开,前后四个学生为一组进行比赛。
当听到开始的口令后,每组第一个学生将小沙包夹紧在膝关节处,成小跳姿势前进到前方铁环处,将铁环从下向上套一次,放在原地,夹包返回。
第二个学生依次进行,直至第四个学生完成。
规则:1 沙包掉落,原地捡起夹住继续前进,不可跑动前进;2 钻圈是从下向上,不可从上向下;设计意图:上肢活动的同时,也使下肢得到p 5、胶带粉笔若干 6、铁环 12个练习密度预计 35%--40%左右 七、学生评价: 二年级采用在学习当天动作是否正确,达标等级来进行评价。
手绘图表八、设计特色:(1)本课次注重不同班级的学生学习切入点,因生施教关注个体差异(2) 设计“达标场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满足,有所收获,有所企盼。
(3)语言平实、易懂,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4)平日里注意疏通孩子们的关系,该严则严,该亲则亲,有着非常好的师生基础【篇二】一:教材分析:双脚跳是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水平一”身体健康学习领域中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小学低年级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双脚跳是最基本的运动技能是发展下肢力量,增强爆发力,提高学生协调能力的主要学习手段。
为学习立定跳跃与急行跳跃打下基础,同时在小学教学过程中跳跃单元能增强学生对体育课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认知领域了解认识双脚跳的技术动作技能领域积极练习,提高跳跃能力,掌握多种跳跃动作情感领域能充分享受乐趣,培养合作,创新,团结等品质教材重点:双脚跳前脚掌蹬地用力,能结合摆臂落地缓冲,轻盈教材难点:起跳腾空过程中做到双腿收腹动作三:学情分析:本班28人,学生比较活泼,乐于动脑,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与好奇心都非常强烈。
但低年级学生仍然具有比较消极的方面,例如在身体素质与协调性方面比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等!对于难度稍大或者技术要求稍高的练习内容容易失去练习积极性,丧失信心。
因此本课设计了新颖有趣的练习方法与生动的情景结合教学,激发学生练习兴趣,教学重点放在起跳与落地上,尽可能的简化技术动作。
四:设计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健康第一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团结意识与创新精神。
以情景教学贯穿本课,让学生在不同的场景中去了解与学习双脚跳的技术动作。
将不同的故事情节结合在课堂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练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练习兴趣,引导学生在乐中练、在趣中练、在玩中练。
五:教学过程:1小动物学本领:情景导入——由于小学生模仿能力比较强,对小动物学本领也非常感兴趣,抓住这点。
我利用出示小动物们如何一步步成长,如何学习跳跃本领的。
激发他们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运动参与——在学生高涨的情绪下,利用纸棒让学生进行向前、向后以及来回跳的练习。
当学生练习比较完善的时候引导学生“利用纸棒还能怎么跳”发挥个人或者小组的想象,创造出不同的练习方法。
技能传授——用语言描述动作要领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是非常不奏效的,一是由于他们接受能力有限,很有可能根本听不懂在说什么。
二是由于很多学生在练习过后很能集中注意力来听老师说。
如何才能使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不但能集中注意力还能听懂教师的意思呢?例如落地缓冲与轻盈。
我设置了:“我们看看小青蛙落地时候是多么的轻盈,我看看我们能不能和小青蛙一样,大家比赛一下看看谁落地最轻”这样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落地缓冲的技术动作,适当时个别指导,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与自主创新精神。
增大了练习的自由度与练习空间,练习时学生不易感到疲劳。
2小动物比本领: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练习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
利用竞赛的形式给学生提供一个合作,思考,创造,竞争的环境。
设计一个游戏,第一出示卡片要求小动物们互帮互助完成所有比赛。
第二分小组让学生利用现有的器材自行创编游戏,然后进行小组评价。
看看哪组创编的 ?本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动手与动脑能力,团结协作,促使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3最后利用放松操《小青蛙打气》进行放松练习。
六:总结:本课通过小动物进行学本领,到练本领,再到比本领,一步步深入,整个教学设计融入到了一个小动物的主题中。
利用头饰,挂图,学生通过模仿扮演角色进行双脚跳跃的练习。
不但学到了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小组间的合作,自我的创造性,从身体到心理得到了共同地发展!【篇三】分析学生二年级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肌肉弹性较差,小肌肉群比大肌肉群发育较晚,他们的骨路肌肉以及内脏器官发育不完善。
团体意识逐渐加深,对团体竞争也产生浓厚的兴趣。
开始注意教师和同学对自己的态度。
并通过言语或表情来表现自己情绪。
目标:运动参与目标:使学生积极参加到学习中,并大胆向同学展示自己的动作。
相信我能行,告别我不行。
运动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一些用跳绳练习的方法,并了解跳绳的特点、对身体的作用、以及注意事项。
身体健康目标:通过跳绳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能,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和发展。
心理健康目标:在学习中充分展现自我。
增强自信心和意志品质,得到成功的喜悦。
社会适应目标:树立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
积极进取,乐观开朗。
过程:首先,我以对话的形式进入课堂常规,大大增加了学生对体育课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
由于跳绳的种类和方法很多,为了使更切合实际,根据跳绳活动情况和学生掌握跳绳动作的实际水平,使同学的练习由简单逐步到复杂,并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向新的目标挑战。
具体练习方法:1、让同学进行分组练习,练习以前掌握的跳绳方法。
2、通过游戏比赛的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团结合作能力。
最后以接力的形式达到恢复学生生理和心理状态,同时渗透美育,陶冶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