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理学试题汇总

生理学试题汇总

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 __________ 学年第 _________ 学期 _____ 专业本科 ____ 年级《 生理学 》考试试卷样卷 2
考生姓名 __________ 学 号 ___________ 专业 __________ 年级班级 ___________ 考试日期 _____ 年 _____ 月 ____ 日 考试时间 ____________ 考试方式 闭卷
说明:本试卷共 10 页,卷面100分,占总成绩 85 %
A. 物质代谢
B. 新陈代谢
一单选题__(本大题共_20_题,每题 ―—分,共—一分。


1 .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特征是
C.适应性
D.应激性
E. 自控调节
2.细胞膜的热力学稳定性主要由于
A.分子间电荷吸引
B.分子间共价键
C.蛋白质的粘合
D.脂质分子的双嗜性
E. 糖键的作用
3.与主动转运相比,被动转运的特点是
A.需膜蛋白帮助
B.逆电梯度
C.逆化学梯度
D.不消耗能量
E.消耗ATP
4.调节红细胞生成的主要体液因素是
A. 雄激素
B. 雌激素
C. 甲状腺激素
D. 促红细胞生成素
E. 生长激素
5.血凝块的回缩是由于
A. 纤维蛋白收缩
B. 红细胞叠连
C. 白细胞变形
D. 血小板收缩蛋白收缩
E. 红细胞破裂
6.心动周期是指
A .心脏机械活动周期
B.心脏生物电活动周期
C.心音活动周期
D.心率变化周期
E.室内压变化周期
7.心脏正常起搏点位于
A. 窦房结
B. 心房
C. 房室交界区
心室末梢浦肯野氏纤维网D.
E. 心室
8.影响外周阻力最主要的因素是A. 血液粘滞度
B. 红细胞数目
C. 血管长度
D. 小动脉口径
E. 小静脉口径
9.心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是
A. 组胺
B. 乙酰胆碱
C. 肾上腺素
D. 血管紧张素
E. 去甲肾上腺素
10.切断动物的双侧迷走神经后, 呼吸运动将
A. 变浅变快
B. 变浅变慢
C. 变深变慢
D. 变深变快
E.不变
11.在下列哪一项中,肺内压等于大气压
A.吸气初和呼气初
B.吸气末和呼气末
C.吸气初和呼气末
D.吸气末和呼气初
E.都不是
12.支配胃肠道的副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主要是
A.去甲肾上腺素
B.乙酰胆碱
C.5- 羟色胺
D.谷氨酸
E.血管活性肠肽
13.食物特殊动力效应最强的食物是
A. 蛋白质
B. 糖
C.脂肪
D. 矿物质
E.无机盐
14.机体安静时, 最主要的产热器官是
A. 脑
B. 肾
C. 骨骼肌
D.皮肤
E.肝脏
15.重吸收肾小球滤过的葡萄糖的部位在
A.髓袢升支
B.近端小管
C.远端小管
D.集合管
E .髓袢降支
16.调节远端小管与集合管对水重吸收的主要因素是
A. 醛固酮
B. 肾上腺素
C.抗利尿激素
D.肾素
E.去甲肾上腺素
17.参与神经- 肌接头处兴奋传递的受体属于
A. 毒蕈碱受体
B.N型ACh门控通道
C.M型ACh门控通道
D.促代谢型受体
E .突触前受体
18.临床病人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将导致
A.肾上腺皮质萎缩
B.肾上腺皮质增生
C.肾上腺髓质萎缩
D.肾上腺髓质增生
E.以上均不对
19.甲状腺“ C细胞分泌的激素是
A.甲状腺素
B.甲状旁腺素
C.促甲状腺素
D.降钙素
E.以上均不对
20.可兴奋细胞兴奋的标志是:
A. 分泌
填空题_ (本大题共 _30—空,每空 _1—分,共一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________ 反射 ________ ,其结构基础是 _________________ 反射弧 ____
3. 微循环中迂回通路的生理功能是_实现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动静脉短路的主要功能是 _参与体温调节_。

4.
交感缩血管神经节后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是
—去甲肾上腺素—,主要
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
受体结合,使血管—收缩_。

5 .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包括—兴奋性_、—传导性_和_自律性 。

6. CO2在血液中以结合方式运输形式有 —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 —。

7. 尿生成的基本过程包括 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 —
和_肾小管和集合管分泌与排泄_。

8. 体内调节钙磷代谢的激素包括 —甲状旁腺激素_、_降钙素—和
—维生素DL 。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食物在小肠内消化的方式有 _________ 机械性消化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性消化 __________ 。

10. 中枢抑制包括 突触后抑制 和 突触前抑制 两种类型。

(或招极化抑
B. 收缩
C. 产生动作电位
D. 产生IPSP
E. 以上均不对
2.血液凝固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凝血酶的形成 和 纤维蛋白的形成
制和去极化抑制)
11.影响每搏量的因素有—前负荷后负荷—和心肌收缩能力
12.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细胞的合成原料包括___________ 铁—和—维生素B12、叶酸____________
1.负反馈
是指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联系到达控制部分后,使控制部分的活动向其原活动相反方向变化。

2.骨骼肌牵张反射
是指由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受到牵拉时,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产生收缩反射
活动。

3.体温
是指机体深部的平均体温
4.心动周期
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
5.肺通气
是指气体在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流通过程
6.肾小球滤过率
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原尿量(超滤液量)
7.消化
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1.人体功能调节的方式有哪些?其中最重要的方式是什么?
1.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2.神经调节
2.血浆渗透压由什么组成?
由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两部分组成
3.促进胃液分泌的内源性物质有哪些?
乙酰胆碱,促胃液素,组胺
4.生长素分泌异常会引起什么疾病?
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患儿生长发育则停滞,身材矮小,称为侏儒症。

如果幼年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则患巨人症。

成年后生长激素分泌过多,由于骨骺已经闭合,长骨不再生长,而肢端的短骨,面骨及其软组织仍可出现异常的生长,以致出现手足粗大,,下颌突出,鼻大唇厚及内脏器官如肝, 肾等增大现象,称为肢端肥大症
5.微循环的血流通路有哪几条?
有三条
1.直捷通路:是指血液从微动脉f后微动脉f通血毛细血管f微静脉的通路
2.动静脉短路:血液从微动脉f动静脉吻合支f微静脉
3.迂回通路:血液从微静脉f后微动脉f毛细血管前括约肌f真毛细血管f微静脉
1.给家兔注射3%的乳酸2ml,呼吸运动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
加快加深;
不知道
2.抗利尿激素(血管升压素)有什么生理作用?其合成和释放主要受哪些因
素调节?
1•提高远端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从而促进水的重吸收,使尿液浓缩,尿量减少。

2•血浆晶体渗
透压的升高和循环血量的减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