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物理化学2006—2007年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1mol理想气体在恒容情况下,由T1、p1的状态变到T2、p2的状态,下列表达式不正确的是:()A.)T-(TCH12mp,=∆ B. QH=∆C.)T-(TCQ12mv,= D. )T-R(TU-H12=∆∆2、在绝热不可逆过程中,体系和环境熵变为:()A. ΔS体系=0,ΔS环境=0B. ΔS体系>0,ΔS环境>0C. ΔS体系>0,ΔS环境=0 C. ΔS体系=0,ΔS环境>03、关于理想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组成理想溶液的几种物质,化学结构和物理性能十分接近;B. B.理想溶液中各种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力可忽略不计;C. C.理想溶液中各种物质的分子从溶液中逸出难易程度和纯态一样;D.D.恒温恒压下,在由纯组分组成理想溶液的过程中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4、500K,101.3kPa下,下列反应分别处于平衡状态:()(1)(1)C(s)+ H2O(g)= CO(g)+ H2(g)(2)(2)CO(g)+ H2O(g)= CO2(g)+ H2(g)(3)(3)CO(g)+ Cl2(g)= COCl2(g)(4)(4)CaCO3(s)= CaO(s)+ CO2(g)A. (1)、(2)B. (2)、(3)C. (1)、(4)D. (3)5、下图是H2O(A)与盐(B)的相图。
要从组成为O和P的两物系得纯物质BA m,应进行的正确操作为:()·O P·T/KA BA m C Bx BA.A.物系O先加适量B再降温,物系P先加适量水再降温;B. B.物系O先加适量水再降温,物系P先加适量B再降温;C. C.物系O和物系P均先加适量水再降温;D.D.物系O和物系P均先加适量B再降温。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1mol双原子理想气体,由400K、14.0dm3先反抗恒外压绝热膨胀至26.3dm3,再保持体积不变升温至400K,则整个过程ΔU = _________________。
2、在同一高温热源与同一低温热源间工作的可逆热机其效率为ηR,不可逆热机其效率为ηIR,则ηR与η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
IR3、稀溶液中溶剂A的化学势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用质量摩尔浓度b B表示稀溶液中溶质的浓度时,稀溶液中溶质B的化学势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反应NH4HS(s)= NH3(g)+H2S(g)的标准平衡常数K p 的表达式___________;若同温下NH4HS (s)的分解压力为62.8kPa,则标准平衡常数K p 等于_____________。
5、今将一定量的NaHCO3(s)放入一个真空容器中,加热分解并建立平衡:2 NaHCO3(s) = Na2CO3(s) + H2O(g) + CO2(g)则系统的浓度限制条件数 b =__________;组分数 C =_________;相数Φ=__________;自由度数ƒ=__________。
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50分)1、将1mol甲苯在p 、383K(正常沸点)下与383K的热源接触,使它向真空容器中蒸发变为1mol、p 下的蒸气。
(已知在该温度时苯的∆vap H m=33.5 kJ·mol-1,假设蒸汽为理想气体)(1)(1)求过程的W、Q、∆U、∆H、∆A、∆S、∆G ?(2)(2)能否用∆G说明过程的不可逆性?如何判断该过程可逆与否?2、已知某些物质的标准摩尔燃烧焓与标准摩尔生成焓的数据列于下表:物质∆c H m (298 K) / kJ·mol-1 ∆f H m (298K) / kJ·mol-1H2(g) -285.84 0C(石墨) -393.51 0(C3H6环丙烷, g) -2091.68 -(C3H6丙烯, g) -20.40计算由环丙烷(g)异构化制丙烯(g)时在298 K的∆r H m 。
3、60℃时甲醇(A)的饱和蒸气压83.4 kPa , 乙醇(B)的饱和蒸气压是47.0 kPa , 二者可形成理想溶液, 若溶液的组成为质量分数w B= 0.5 , 求60℃时与此溶液的平衡蒸气组成。
(以摩尔分数表示)。
(已知甲醇及乙醇的分子量M r分别为32.04及46.07。
)4、对573K和总压力为101.3kPa下的合成氨反应1/2N2(g)+ 3/2H2(g)= NH3(g)若开始时体系中只有氮和氢,且氮和氢的数量比为1:3,反应达到平衡后,氮气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652。
计算:(1)该反应的K p和∆r G m (573 K) ?(2)该反应在623K下的∆r G m (623 K) ?5、如图:(1)标明各区域存在的相(直接标在下图上);(2)画出组成为w B=0.4的物系的步冷曲线;(3)写出E点的相数、自由度数。
答案2、1、1mol理想气体在恒容情况下,由T1、p1的状态变到T2、p2的状态,下列表达式不正确的是:( B )A.)T-(TCH12mp,=∆ B. QH=∆C.)T-(TCQ12mv,= D. )T-R(TU-H12=∆∆2、在绝热不可逆过程中,体系和环境熵变为:( C )A. ΔS体系=0,ΔS环境=0B. ΔS体系>0,ΔS环境>0C. ΔS体系>0,ΔS环境=0 C. ΔS体系=0,ΔS环境>03、关于理想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E. A.组成理想溶液的几种物质,化学结构和物理性能十分接近;F. B.理想溶液中各种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力可忽略不计;G.C.理想溶液中各种物质的分子从溶液中逸出难易程度和纯态一样;H.D.恒温恒压下,在由纯组分组成理想溶液的过程中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4、500K,101.3kPa下,下列反应分别处于平衡状态:( C )(5)(1)C(s)+ H2O(g)= CO(g)+ H2(g)(6)(2)CO(g)+ H2O(g)= CO2(g)+ H2(g)(7)(3)CO(g)+ Cl2(g)= COCl2(g)(8)(4)CaCO3(s)= CaO(s)+ CO2(g)A. (1)、(2)B. (2)、(3)C. (1)、(4)D. (3)5、下图是H2O(A)与盐(B)的相图。
要从组成为O和P的两物系得纯物质BA m,应进行的正确操作为:( A )·O P·T/KA BA m C Bx BE. A.物系O先加适量B再降温,物系P先加适量水再降温;F. B.物系O先加适量水再降温,物系P先加适量B再降温;G.C.物系O和物系P均先加适量水再降温;H.D.物系O和物系P均先加适量B再降温。
1、1mol双原子理想气体,由400K、14.0dm3先反抗恒外压绝热膨胀至26.3dm3,再保持体积不变升温至400K,则整个过程ΔU = (0 )。
2、在同一高温热源与同一低温热源间工作的可逆热机其效率为ηR,不可逆热机其效率为ηIR,则ηR与ηIR之间的关系为( > )。
3、稀溶液中溶剂A的化学势的表达式为();当用质量摩尔浓度b B表示稀溶液中溶质的浓度时,稀溶液中溶质B的化学势的表达式为()。
4、写出反应NH4HS(s)= NH3(g)+H2S(g)的标准平衡常数K p O的表达式();若同温下NH4HS (s)的分解压力为62.8kPa,则标准平衡常数K p O等于( 0.0967 )。
5、今将一定量的NaHCO3(s)放入一个真空容器中,加热分解并建立平衡:2 NaHCO3(s) = Na2CO3(s) + H2O(g) + CO2(g)则系统的浓度限制条件数b =( 1 );组分数C =( 2 );相数Φ=( 3 );自由度数ƒ=( 1 )。
1、1、已知某些物质的标准摩尔燃烧焓与标准摩尔生成焓的数据列于下表:物质∆c H m (298 K) / kJ·mol-1 ∆f H m (298K) / kJ·mol-1H2(g) -285.84 0C(石墨) -393.51 0(C3H6环丙烷, g) -2091.68 -(C3H6丙烯, g) -20.40计算由环丙烷(g)异构化制丙烯(g)时在298 K的∆r H m 。
解:先求∆f H m (环丙烷, 298 K):∆f H m (环丙烷, 298 K)=3∆c H m (C , 石墨, 298 K)+3∆c H m (H2 , g , 298 K)- ∆c H m (环丙烷, 298 K)]= 53.63 kJ·mol-1则∆r H m (298 K)=-∆f H m (环丙烷, g , 298 K) + ∆f H m (丙烯, g , 298 K)=-33.23 kJ·mol-1。
2、将1mol甲苯在p 、383K(正常沸点)下与383K的热源,使它向真空容器中蒸发边为1mol、p 下的蒸气。
(已知在该温度时苯的∆vap H m=33.5 kJ·mol-1,假设蒸汽为理想气体)(3)(1)求过程的W、Q、∆U、∆H、∆A、∆S、∆G ?(4)(2)能否用∆G 说明过程的不可逆性 ? 如何判断该过程可逆与否 ?(W=0;∆H=33500J ;∆U=30315.7J ;Q=30315.7J ;∆G=0;∆S=87.46J ·K -1;∆A=-3184.26J ;不能;∆S 环境=-79.157 J ·K -1;∆S 总=8.31 J ·K -1 > 0;自发不可逆过程)3、60℃时甲醇(A)的饱和蒸气压83.4 kPa , 乙醇(B)的饱和蒸气压是47.0 kPa , 二者可形成理想溶液, 若溶液的组成为质量分数w B = 0.5 , 求60℃时与此溶液的平衡蒸气组成。
(以摩尔分数表示)。
(已知甲醇及乙醇的分子量M r 分别为32.04及46.07。
)解:该液态混合物的摩尔分数5898.007.46/50.004.32/50.004.32/50.0A =+=x 系统的总压力:p = p A *x A + p B *x B = 68.47 kPa平衡蒸气组成: 718.047.685898.04.83A *A =⨯==p x p y Ay B = 0.824、对573K 和总压力为101.3kPa 下的合成氨反应1/2N 2(g )+ 3/2H 2(g )= NH 3(g )若开始时体系中只有氮和氢,且氮和氢的数量比为1:3,反应达到平衡后,氮气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