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纳税会计的定义及职能分析

纳税会计的定义及职能分析

( 2 ) 所处地位及行使功能的领域不同。税务会计属于税收权利 机关的经济管理工具, 属于税收宏观领域的经济 活动, 履行会计计 量、记录、核算、反映与监督等一般会计职能; 而纳税会 计则属于 作为纳税人的企业层面的经济管理工具, 属于微观经 济领域的会计 活动, 其功能除了一般会计的主要职能, 即对企业的 涉税经济活动
财会之 窗
纳税会计的定义及职能分析
∃ 郝 彦 敖君竹 马 萍
摘要: 纳税会计作为纳税业设立职能岗位和 工作, 学术界和理 论界至今对其称谓尚不统一, 有很多教授和学者 误称其为 # 税务会 计 。由于不同的称谓直接涉及到该会计的 # 主体 , 所以给会计实 践造成了混淆。由于国际国内都公认该会计系纳税 企业设立的核算 工具, 因此就应该也只能称之为 # 纳 税会计 ; 否则, 就与 税务机 关的会 计 ! ! ! # 税务会 计 混 淆了。纳 税会 计不仅 具有 确认、计 量、记录、核算、反 映等 基本 职能, 还应 具有 纳税 筹划 的特 殊职 能, 即除了承担企业涉及纳税业务核算任务外, 还 应担负起企业如 何依法减轻税负、延缓纳税、降低纳税成本和转嫁 已纳税负担的职 责和工作。
算、编表、申报、纳税的社会 ( 人文 ) 科学。 ( 4 ) 南开大学的盖地认为: # 税务 会计是以 国家现行 税收法规
为准绳, 运用会计学的理论和方法, 连续、系统、全面地 对税款的 形成、调整计算和缴纳, 即企业涉税事项进行确认、 计量、记录和 报告一门专业会计。 #它是介于税收学与会计学之间的一门新兴的 边缘学科, 是融国家税收法令和会计处理为一体的一 种特种专业会 计, 可以说是税务中的会计、会计中的税务
( 二 ) 税务会计与纳税会计的实质性差别分析 虽然税务会计与纳税会计都是经济单位内部设立 的主要管理工
具, 其在计量、记录、核算、反映等会计功能上 也具有交叉性。但 二者在诸多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别, 决不能随意混淆。
( 1 ) 会计主体及报告对象不同。税务会计是税务部门设立的会 计, 因此而反映出来的会计报告使用者应是税务 机关决策机构; 而 纳税会计则通常是纳税人企业设立的会计, 因此而反 映出来的会计 报告使用者应是企业管理当局。
政策环境 下, 对计 提减 值 会采 取一 种尽 可 能回避的态 度, 该 提 的不 提, 该 多提 得 少 提, 造成资产不 实, 费用少 计, 利润虚 高。 在这种情 况下产 生的 会计 同样 会误 导报 表 使用者, 损害到他们的利益。
国际 会 计 准 则 ! ! ! 资 产 减 值 ∀ 中 规 定: # 前期确认的 减值损失的事件或环 境发 生变化, 前 期确认 的减 值 损失 可以 转回 至 其可收回 金额, 但 不得 超 过在 不考 虑减 值 因素情况下计算确定的 账面价值。 新 准则 这一规定 的执行 将降 低我 国财 务报 告相 关 内容与 其 他 国家 相 关报 告 内 容的 可 比 性, 增加境内外资企业对境外报告的成本。
关键词: 纳税会计; 税务会计; 纳税筹划 一、纳税会计的定义分析 ( 一 ) 国内外的名词称谓分析 定义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高度理论概括。纳税 会计这个名词至 今还很陌生, 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也众说纷纭, 争 议较大。最使企业 感到莫衷一是、不知所以的, 是国内学术界和理 论界名词含混, 概 念矛盾, 最为典 型的就 是绝 大部 分学 者都把 企业 纳税 会计定 义为 # 税务会计 ( 1) 西方的税务会 计学者 认为: 纳税 会计是 一门 以法 令为准 绳, 会计技术为 工具, 平 时负 责汇 集企 业各项 交易 活动 之合 法凭 证, 并加以整理、记录、分类、汇总, 进而年度 终了加以结算、编 表、申报、缴纳有关税捐的社会人文科学。 ( 2) 日本的税务学者富岗幸雄认为: # 纳税 会计是根 据会计的 预测方法来掌握并计算出被确定的上税标准, 从而 起到转达和测定 财务信息的租税目的与作用的会计。 ( 3) 台湾陈建昭认为: # 税务 会计为一 种国内性 会计, 非为国 际共通性会计。 # 纳税会计即在企业会计理论结构上, 一重叠之形 态, 再注入其特有之计算方法或会计理论, 以达成 课税为目的之完 整体系。 同时台湾的税务会计专家卓 敏枝、卢联生、 庄傅成认 为: # 税 务会计者, 乃是一门以法令规定为准绳, 会计技 术为工具, 平时负 责汇集企业各项交易活动、股东可抵扣税额与未分 配盈余计算之合 法凭证, 并加以整 理、记 录、分 类、汇 总, 进 而 年度 终 了加 以结


提供财 务信 息, 经济利益
保 障国 家 提供纳税 信息, 合法税收权益
保障 企业
按国家 财政法 规政 策规 定
岗位设立 必须设立
可自主决定设立与否
行政单 位会 计制 度、预 算 企业会计 制度、 税收 法律
核算依据 法规政策
法规
理论基础 传统会计学理论
会计、税收 等多 学科 相综 合的系统理论
纳税会计的差别:
税务会计
纳税会计
会计主体
征 税机 关 ! ! ! 政府 税务 部 纳税人 ! ! ! 社会 企 业

司)
(公
报告对象 本级及上级税务机关
企业 (公 司 ) 及 权益各 方、税务机关
地 位 宏观
微观
功 能 计量、记录、核算、反映、纳税 筹 划、 计 量、 记 录、
控制
核算、反映
核算内容 经费预 算收 支; 税 务入 库 涉及纳税事项与活动 及上解等
可以看出, 国外对涉税业务的核算工具比较 普遍地称呼为 # 纳 税会计 , 而在中国大陆和台 湾省却存 在重大差 别, 比较典 型的就 是将之称为 # 税务会计 , 而 台湾省的 陈建昭先 生在对该 概念表述 时, 寥寥几行文字竟然出现两种称 谓, 先是 # 税 务会计 , 接着就 是 # 纳税会计 。而在这些 专家学者 给出的概 念中, 比较 普遍地反 映了一个共性问题, 那就是专家们都没有直接明 确最为关键的 # 会 计主体 , 让人难以 清楚究 竟是纳 税人 (通 常指企 业公司, 下同 ) 设立和配备的, 还是税务机关设立配备或 # 委派 的。于是, 读者 就只能从概念的 # 隐涵 中去体会和寻找。而作为非学术专家的企 业界人士, 似乎很难猜解到。理论是为指导实践 服务的, 实践人士 读不懂就很难应用于实践, 则该理论就是纸上谈 兵, 让学习者一头 雾水, 甚至实践操作也缺少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因此, 明确界定会 计主体, 是学术专家们不容忽视的。
(作者单位: 马鞍山市采 石风景名 胜区 管理处 )
141
F INANCE & ECO NOMY 金融经济
进行及时、准确地计量、记录、核算、反映和 协调等之外, 还必须 体现企业作为纳税人的权利而行使企业纳税筹划 职能, 即在保证在 依法纳税思想指导下, 根据税收法律制度对企业各 项经营管理活动
预先进行科 学、合理 的安 排设计, 正确 实现纳 税会 计相 关会 计事 项, 以确保其纳税尽量节省或递延, 纳税成本最低 并努力争取把已 纳税负担合理转嫁出去。
二、纳税会计的职能分析
职能是一项职 务的 功能, 是 赋予 该项 职务 具体 工作 任务 的依 据。纳税会计的职能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国内 税务学专家、中央
财经大学税务系梁俊娇 副教授认为: # 纳税会计是以税 收法律法规 为依据, 以货币 为主 要计量 单位, 运用会 计学 的理 论及 其专 门方 法, 核算和监督纳税人的纳税事务, 参与纳税人的 预测、决策, 达 到既依法纳税, 又合理减轻 税负的一 个会计学 分支 。该定 义概括 的纳税会计任务和作用两方面很有创新, 但将纳税会 计职能说成是 # 监督纳税人的纳税事务 , 很容易令人非常敏感地想象到我国财政 机关为防范基层单位造假而实施 的 # 会计委 派制 , 其结 果必然误 导企业排斥纳 税会 计, 把纳 税会 计理解 为主 管税 务机 关派进 来的 # 纳税监督员 。这样定性纳税会计职能着实欠妥; 更多的学者认为 纳税会计作为 会计 的一个 分支, 其职能 仍是 传统 会计 所固有 的职 能, 即计量、记录、核算、反映和控制。唯一不同的 是会计对象发 生了变化, 即从全面财务核算中分离出涉税业务 核算内容。我们并 不完全反对该说法。但是需要强调, 纳税会计决不是 会计发展中单 纯出现的量的变化, 不是因为纳税问题重要和涉税业 务增多而简单 地进行量化分解。而是现代中国税制改革全面化 的标志, 是国家充 分尊重纳税人而赋予其以足够权利的具体体现。 因此, 反映纳税会 计最重要的内在质的属性 ! ! ! 职能, 应更新、更 全面。虽然纳税会 计与财务会计相比, 其核算范围较窄, 仅局限于涉税 经济业务及事 项, 但这仍不能否认其会计功能的全面性, 即它仍需 要对企业发生 的每一纳税事 项按 照税收 法律 制度 规定 进行严 格地 计量 确认、记
( 三 ) 纳税会计的定义总结 综合上述分析, 纳税会计可以概括为: 纳税会 计是由企业设立 的专门机构及人员, 依照税收法规政策和会计学原 理及会计制度规 定, 对内部发生的涉税经济活动或事项分税 种进行筹划、计量、记 录、核算、反映, 以维护企业纳税利益和及时、准确地传 达纳税信
息的一门专业会计。它是企业会计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定义全面界定了纳税会计主体、客 体、依据、要求、职能等
( 3) 会计核算范围与目的不同。税务会计以税务部门发生的税 务活动及其行政经费收支为核算内容, 并传达和报 告税收预算指标 上解报告和传达税务收入、缴库及税务机关行政经 费收支等经济信
息, 以反映财政收支和税收预算收缴的规范 性、 合法性、合规性为
目标, 以保障国家财政利益和维护国家财经纪律 为目的; 纳税会计 则以企业内部发生的涉及纳税的经济事项及活动 的核算为内容, 并 报告和传达企业的纳税信息, 以维护企业的税收 合理权益, 保障企
( 5) 会计核算依据不同。税务会计应严格按照国家财政预算法 律法规及税收基本法律规定履行会计职能, 依据行 政单位会计制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