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案例目录1.上海多媒体产业园2.上海市银行卡产业园3.郑州光机电产业园4.辽河文化产业园5.梅州客天下产业园6.深圳国际珠宝产业园7.湖南环保科技产业园8.天安(番禺)节能科技园9.天津临空产业区(航空城)10.上海虹桥虹临空经济园区11.天津临港工业区12.科苑城信息产业园13.华南煤炭采购交易中心14.广州石化交易中心15.宁波国际家电电子常年展示交易中心上海多媒体产业园项目概况项目位置:座落于长宁区中心地带的中山公园商圈内,处于南京路中央商务区和虹桥商务区的交接地带。
周边华东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学院、东华大学等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围绕园区四周,学术气氛浓厚,为创业者从多方位营造了绝佳的创业环境。
项目背景:上海将信息产业作为新世纪第一支柱产业。
长宁区政府也适时提出了"数字长宁"的战略方针,致力于城市发展的信息化,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建立下,上海多媒体产业园由此应运而生。
项目起始:2002年3月项目定位:集IT特别是多媒体技术与产品的研发、展示、销售、服务为一体的新一代上海IT业之都功能定位:将设立研发、展示、交易、投资、培训、会议、孵化七大中心,形成一个多功能的孵化基地。
•研发中心集聚相关企业,建立公共实验室,形成上海市或国家级多媒体研发中心。
•展示中心设立流动展示区和常年展示区,展示国内一流的多媒体技术成果、相关产品和服务,吸引顾客前来体验和消费,起到市场推广的示范作用。
•交易中心开设多媒体概念或多媒体表现形式的多功能商厦,成立多媒体内容产品及软件交易所。
•投资中心设立投资服务机构和俱乐部,为投资人与创业者、企业与政府创造沟通的机会,促进资本与技术、产品的结合。
•培训中心开设多媒体特色的教育培训认证中心,以掌握多媒体技术综合应用能力为重点培养方向。
•会议中心经营多功能会展中心,举办各类档次的国内外学术会议等。
•孵化中心具备多媒体技术与内容制作为中心的企业培育、成果孵化与中试、创业辅导、视觉媒体技术应用市场培育与引导、多媒体技术信息交流和中介等功能。
兆丰广场(主体建筑)开盘日期:2002年10月开发商:上海新长宁(集团)有限公司建筑规划:总建筑面积:55416.45平方米共42层,高159米。
7-42层为办公区域净层高:3.5米招商政策:历史价格:均价租金更新时间16000元/平米 4.50元/平米*日2005-08-0516000元/平米 5.00元/平米*日2006-11-27停车位:¥1200 ~ 1600/月物业公司:瑞强物业主要特色:5A级高档写字楼楼内配套:商务会所、配送餐厅、咖啡厅、高级电子会议室、地下车库和楼顶直升飞机停机坪设备装修:“网络800在线系统平台”,能在任何地方进行免费视频沟通新锦江商厦(次体建筑)建筑规划:6层平面型结构,主楼高30米,总建筑面积65000平方米,拥有19米高的中庭共享空间。
功能分区:地下一层--地上四层(41000平方米)为大型购物场所,主要是经营数码产品,提供综合商业服务。
五楼(10000平方米)为高新科技研发办公区域(美国戴尔计算机公司于2003年12月进驻)。
六楼(10000平方米)为大型会展中心,将提供各种展览、会议、培训所需要的场所和设备服务。
为了方便商家经营,在1-4楼东部C区每层均设商务办公室和洽谈室以及小型会议室,提供包括扫描仪、打印机、投影仪、幻灯机等周到的商务服务。
新时空国际商务广场(次体建筑)地址:位于汇川路,与兆丰广场隔街相望。
由酒店式单身公寓和办公楼连成一体的双子座组成。
凯旋路走廊(拓展区域)由多媒体设计主题园区、多媒体创意主题园区、数字媒体产业主题园区、数码维修主题园区、多媒体网络通讯主题楼、网络游戏主题群、影视文化传播主题楼7个项目组成,面积超过33000平方米,并形成各自鲜明的功能定位。
上海多媒体产业园会展中心上海多媒体产业园会展中心位于新锦江商厦6楼,总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主要以多媒体技术、产品和服务为主题,举办不同层次和规模的国内外学术会展、多媒体作品及企业展、多媒体专题讲座等活动。
地理位置优越,正处地铁二号线与轨道交通明珠线交汇点,为中山公园周边地区唯一的展览、展示、会务场馆。
根据总体规划,上海多媒体产业园会展中心由以下两部分构成:1.展厅面积:1822平方米层高:3米可容纳标准展位:70个配备:170英寸大型背投 1台展厅可分割出7间独立小会议室2.多功能厅面积:990平方米层高:7米剧院型:400人教室型:200人配备:170英寸大型背投 2台Barco投影设备240英寸投影幕布同声传译系统入驻企业:截止至2006年底入驻园区的企业达到了360余家,包括DELL,LG,ACCENTURE,阿里巴巴(上海)、分众传媒、好莱坞梦工厂等多家知名公司,200多家数字媒体相关公司(水晶石,上海卡通等),多家多媒体专业机构(亚洲艺术科学学会、上海市多媒体行业协会等)。
2006年整个园区企业为国家贡献的税收收入约2.6亿元。
融资平台上海多媒体产业园创业有限公司将运用国际、国内较成熟的风险投资方法及手段,重点选择具有高风险、高成长性、高预期回报的企业进行权益投资,对所投资企业采用分段投资、联合投资、组合投资等方式,积极参与和跟踪所投企业的管理,帮助创业企业迅速度过初创期,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入驻企业需符合以下条件:(一)系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研究和生产的科技型企业。
产品领域应属微电子技术、现代通讯技术、计算机及其应用技术等在多媒体行业的应用,上海市政府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
(二)企业应具有较强的开发能力,并以自主开发为主,技术能级较高。
(三)项目来源清晰(拥有项目的合法产权),手续完备,项目商品化、产业化和市场化前景良好。
(四)企业负责人应熟悉企业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具有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
(五)拥有一定的自有资金,具有一定的生产和开发条件,且符合环保要求。
(六)企业发展应处于中小企业的初创阶段。
上海市金融信息服务产业基地(上海市银行卡产业园)项目概况项目名称:上海市金融信息服务产业基地(上海市银行卡产业园)投资开发商: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开发商及其项目简介:张江(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7月,注册资金10亿元人民币,主要负责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开发与建设。
张江高科技园区位于浦东新区中部,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
分为技术创新区、高科技产业区、科研教育区和生活区等功能小区。
截止2003年6月,园区累计引进注册各类企业2526家,吸引投资100亿美元,合同引进外资60亿人民币,完成产业用地开发11平方公里。
经过11年的开发,三大国家级基地国家上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国家信息技术产业基地和国家科技创业基地已见雏形。
生物医药基地目前已形成由40多个国内外一流药厂组成的产业群体,以“一所七中心”为代表的研发群体,以及以120多家中小型科技企业为代表的创新群体。
信息产业基地以集成电路和软件产业发展为龙头,带动计算机和通讯、光电子、信息安全产业共同发展。
随着中芯、宏力和贝岭等晶圆制造项目落户园区,到目前为止已有64家芯片设计公司,3家硅片制造公司,13家光掩膜和封装测试企业,8家研发教育机构,以及40余家配套及设备供应公司积聚张江,初步形成了集成电路产业链。
经过几年的努力,浦东软件园已成为“国家软件产业基地”。
一大批知名软件企业进驻园区,如美国毕博全球软件开发中心、YNOPSYS、CITIBANK亚太区研发中心、日本索尼(中国)上海软件研发中心、京瓷公司、印度的TCS公司等;还有来自国内的中国银联研发中心和数据处理中心、中国银电网讯公司等。
公司力争到2010年将张江高科技园区建设成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以创新创业为主要功能的国际知名和国内一流的科学园区。
项目位置:产业基地距杨浦大桥13公里,距南浦大桥12公里,距市中心20公里。
南面的龙东大道是连接内外环线和浦东国际机场的重要通道,东西两面的顾唐路和川沙路以及贯通基地东西和南北的浦川路与华东路是路幅分别为40米和50米的快速干道。
项目定位:总体目标力争经过10-15年的开发建设,将产业园建设成为管理水平一流、优强企业集聚、总体实力雄厚的,高层次、多功能、现代化的国际金融信息产业园;成为金融信息产业产品、技术、管理、品牌和人才的吸纳源、创新源和辐射源。
根据国际金融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及上海市银行卡产业园的发展现状和优势,产业园正着重培育和打造四个方面的功能:1、产业集聚创新功能集聚银行卡及其他金融信息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形成金融信息技术与软件研发设计基地,国内外金融信息产品的技术创新中心、业务创新中心和运营机制创新中心。
2、金融后台服务功能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后台核心业务向上海集中,形成国内商业银行的跨行信息交换中心、国内外各类金融机构的数据处理中心,与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前后呼应,形成完整的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格局。
3、国际金融BPO 承接功能承接以欧美为主的国际金融机构数据处理业务转移;为上海发展国际金融信息服务业发挥示范作用,促进上海成为国际性的金融信息服务业中心。
4、辐射带动功能通过整合浦东金融口岸、体制、环境和基础设施等优势和综合功能,以张江为枢纽,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成为上海乃至长江三角洲产业能级提升的动力源。
同时,通过发达的金融信息服务业带动整个金融业的集聚和发展,从而带动先进制造业和其他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重点发展业务:1、金融数据处理业务以中国人民银行的支付系统灾备中心和征信管理中心为核心,重点引进国内外重要金融机构的数据处理系统,具体包括清算、结算业务、金融基础数据库业务、客户数据管理中心等业务;发展以数据集中为特征的各类金融机构的信息处理业务等。
2、银行卡后台数据处理业务以中国银联银行卡跨行网络数据交换中心为核心,引进国内外具有竞争力、名列前茅的银行卡中心,发展信用卡的流转业务(收单、信息转接、资金结算等)和市场拓展业务(发卡、客户信息管理等);力争成为国内最重要的银行卡后台数据处理中心之一。
3、卡片及机具研发制作业务重点发展银行卡产业链中具有更高附加值的银行卡的研发、智能芯片的设计和客户数据处理等业务技术,同时引进银行卡及机具制造企业。
4、金融BPO 业务以欧美金融机构金融数据处理业务为重点,承接国际金融机构业务外包,建设国际金融BPO 的产业基地。
5、相关配套业务为支持产业园主要产业的发展,在产业园内部或周围发展相关配套业务,形成一个依托并服务于产业园的企业群,主要包括专业化的收单、POS 机与ATM机的布放与维护、建档与数据录入、系统软件开发、邮件处理、网络服务、金融资讯、数据采集和职业培训等。
基地规划:一期规划:东至华东路,西接顾唐路,南临龙东大道,北邻张家浜景观河道;占地面积0.9平方公里,落户的企业包括中国银联、平安保险、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