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EXCEL使用简介

EXCEL使用简介

EXCEL 使用培训
2015年11月9日


1 2
揭开神秘面纱 常用快捷键
3
常用公式
1
揭开神秘面纱 了解Excel基本组成部分
基础知识
1、工作簿 2、工作表 3、单元格 4、Excel功能区简介
1
工作簿
工作表
2
工作簿: 工作簿是指在Excel环境中用 来储存并处理工作数据的文件。当启 动Excel时,就自动打开了工作簿,一 个工作簿内最多可以有255个工作表
开始 、插入 、页面布局 、 公式、 数据、 审阅、 视图
3
单元格
Excel功能区简介
4
2
常用快捷键 Ctrl 组合快捷键+小技巧
按键 Ctrl+A
说明 选择整个工作表。 如果工作表包含数据,则按 Ctrl+A 将选择当前区域。再次按 Ctrl+A 可选择整个工作表。
Ctrl+B
Ctrl+C Ctrl+D Ctrl+F
Ctrl+H Ctrl+I Ctrl+P Ctrl+R Ctrl+S Ctrl+V Ctrl+W Ctrl+X
1、最适合列宽 选取表格所有列,双击任一列的边线就会自动调整为最适合的列宽 2、调整为固定列宽 选取表格所有列,调整任一列,所有列的列宽也会调整为同样大小。 3、两列互换。 按shift不松,拖动表格边线,可以快速让两列互换。公式无影响哦 4、快速插入空行 按shift不松,拖动行号右下角,可以快速插入空行。 5、文件密码设置 只读和编辑---文件 另存为 工具 常规选项 6、跨越合并
筛选 排序、冻结窗口、将公式复制为值、转置、复制格式、隐藏、取消隐藏
薪资表相关 1.判断条件 IF(C17<=15,390,IF(C17>=17,17/C17*210,IF(17>C17>15,(((17-C17)/(17-15)*(390-210))+210)))) 2.排名公式 RANK(C4,$C$4:$C$28) 若参与排名的区域是间断的,该如何处理? 3.等级公式 IF(AO3<4,"A",IF(AO3<10,"B",IF(AO3<15,"C",IF(AO3<16,&复制选定的单元格。 使用“向下填充”命令将选定范围内最顶层单元格的内容和格式复制到下面的单元格中。 显示“查找和替换”对话框,其中的“查找”选项卡处于选中状态。 按 Shift+F5 也会显示此选项卡,而按 Shift+F4 则会重复上一次“查找”操作。 按 Ctrl+Shift+F 将打开“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话框,其中的“字体”选项卡处于选中状 态。 显示“查找和替换”对话框,其中的“替换”选项卡处于选中状态。 应用或取消倾斜格式设置。 在 Microsoft Office Backstage 视图 中显示“打印”选项卡。 按 Ctrl+Shift+P 将打开“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话框,其中的“字体”选项卡处于选中状 态。 使用“向右填充”命令将选定范围最左边单元格的内容和格式复制到右边的单元格中。 使用其当前文件名、位置和文件格式保存活动文件。 在插入点处插入剪贴板的内容,并替换任何所选内容。只有在剪切或复制了对象、文本或 单元格内容之后,才能使用此快捷键。 关闭选定的工作簿窗口。 剪切选定的单元格。
公式还能优化吗?
一、隔列求和 如下图所示,需要对一部的晚班处理量和确认量进行汇总
长公式:=SUM(E45,K45,N45,Q45,T45,W45,Z45,AC45,AF45,AI45,AL45) 短公式:=SUMIF(E37:AL37,AC37,E38:AL38) SUMIF($E$37:$AL$37,$AC$37,E38:AL38) SUMIF(条件区域,条件,求和区域) 点评:本例巧用sumif条件求和,解决了隔列求和的问题。 二、多表求和 如下图所示,需要对1~31日的报表进行汇总 长公式: ='1'!B4+'2'!B4+'3'!B4+'4'!B4+'5'!B4+'6'!B4+'7'!B4+'8'!B4+'9'!B4+'10'!B4+'11'! B4+'12'!B4+'13'!B4+'14'!B4+'15'!B4+'16'!B4+'17'!B4+'18'!B4+'19'!B4+'20'!B4 +'21'!B4+'22'!B4+'23'!B4+'24'!B4+'25'!B4+'26'!B4+'27'!B4+'28'!B4+'29'!B4+'3 0'!B4+'31'!B4 短公式:=SUM('1:31'!B4) 点评:sum函数具有多表同位置求和功能,大家一定要记住。
三、计算完成率 在计算完成率时,如果实际和计划数有一方为空或0,则公式返回0。 长公式:D2 =IF(OR(B2=0,C2=0),0,B2/C2),这句话意思是?
四、数据有效性使用 1.在EXCEL中打开工作表,并选择需要设置的区域或整行或整列; 2.再单击“数据”功能区中的“数据有效性”按钮; 3.在弹出的“数据有效性”对话框中的“设置”选项卡下,选择“允许”下面的“序 列”; 4.根据需要设置是否“忽略空值”,在下面的“来源”文本框中输入待选的列表项,5. 各数值间以半角逗号分隔,不需要加引号,再单击“确定”按钮即可; 5.返回工作表,刚才选择的区域中已经有下拉箭头了,点击这个箭头或按ALT键可弹出 下拉列表:VLOOKUP函数用于搜索指定区域内首列满足条件的元素,确定待检测单元 格在区域中的行序号,再进一步返回选定单元格的值
COUNT(B1,D1),那就是计算B1和D1两个单元格中有几个数字(不包括C1单元格) COUNT(B1:D1),注意,中间用冒号了,那就是计算从B1单元格到D1单元格中数字的个数了,(这就包括C1单元格了)
2. Countif 函数语法: countif(range,criteria) range表示要计算其中非空单元格数目的区域 criteria表示统计条件
工作表是指由“65536 ”个行和“256” 个列所构成的一个表格。默认情况下, 每一个工作簿文件会打开3个工作表 文件。这些工作表分别以Sheet1、 Sheet2、Sheet3来命名。
基础知识
构 成工作表的多个长方形的“存储单元” 就是单元格,我们输入的任何数据都将保 存在这些“单元格”中。每个单元格都有 其固定的地址。比如“A3”,就代表了“A” 列的第“3”行的单元格。
7、同时查看一个excel文件的两个工作表 视图-全部重排—选择你所需要的排列方式
3
常用公式/功能 1+1=2
应该学会的基本功能
单元格的格式设置 做表就需要设置数字格式、表格边框、对齐方式等。在开始选项卡中,那些命令都是你常用的。另外按 ctrl+数字1可以打开“设置单元格格式”窗口,上面的功能一个个慢慢看吧。 函数类 count、countif、sum、average 1.函数COUNT在计数时,将把数值型的数字计算进去;但是错误值、空值、逻辑值、文字则被忽略
感谢浏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