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7年中考物理总复习课件《机械运动》资料
2017年中考物理总复习课件《机械运动》资料
在描述物体运动时,事先 假定为不动 的物体。
3.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_相_对_的。
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 参照物 。即 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论一般 _不__同__。
考点三:速度和平均速度
1(.1)比相较同物时体间运,动比较快经慢过的的两路种程方,法路:程_长__的运动得快。 (2)相同路程,比较所用时间,时间__短_的运动得快。
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
1.累积法: 把多个相同的微小量放在一起测量。 测纸厚,细丝直径
2.辅助法: 当物体的长度不便直接测量时,想办法将它 (平移法)等值平移到物体的外部,再用刻度尺测量。
适于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
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
3.替代法(化曲变直): 测较短的曲线,例如地图册上的铁路线长
的误差是不可能绝对 避免 的,常用减小误差方法 是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
错误 是由于不遵守测量规则或粗心等原因造成的, 是应该消除而且能够 避免 的,所以误差不是错误。
减小误差的方法:(1)多次测量求平均值;(2)选用 精密的测量工具;(3)改进测量方法.
考点二:运动的描述
1.物体___位_ 置 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运动是宇宙中 的普遍现象. 2.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__标__准__的物体叫参照物.参照 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但不能选择__研__究__对__象__自__身_为参照 物.
3.平均速度: (1)平时所说的速度指的是平均速度,平均速度应 指明哪段路程或哪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2)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
测量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
v
s t
。
【实验装置】
【实验器材】 (1)用__刻__度_尺__测量路程。 (2)用__停_表__(_秒__表__)_测量时间。
金属挡板的作用: 使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 便于路程和测量时间
单位
长度测量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错误与误差
机 械
时间测量
单位 测量:秒表的使用
运
定义
动 运动的描述
参照物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运动的快慢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速度: 定义、单位、公式、物理意义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考点一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 长度的测量: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 米(m) 。与 其它单位的换算关系是:1m= 10-3 km 1m= 10 dm=102 cm= 103 mm=106 μm = 109 nm 。 (2)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刻度尺 ,常用的还 有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卷尺等。
测量平均速度
【实验关键】 (1)前半段路程:让小车从斜面的_顶__端__开始自由下滑,用 停(2表)整记个录路小程车:到重达新_让斜__小面__车中_从_点_斜_时面需的要_顶_的_端_时_开间t始1。自由下滑,
用停表记录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需要的时间t2。
【(1)数前据半处段理的】平均速度:v1=_st_。11
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一个定值,与路程、时间_无__关__。 7.变速运动的快慢用_平__均__速__度__表示,它只能粗略地反映
物体整体的快慢程度.
【微点拨】 1.刻度尺及测量结果的处理: (1)刻度尺的分度值越小,精确度越高。但在实际 测量中,并不是分度值越小越好,要根据实际情况 选用合适量程和分度值的刻度尺。 (2)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时,需去掉错误结果,且所 求平均值保留的有效数字与测量值相同。 2.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地球上的任何 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不存在。
的_下_一_位。
④会“记录” 测量值是由 数字 和单位
组成
考点一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2.时间的测量:
(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 秒(s)。它们的换
算关系是:1h = 60 min = 3600 s。
(2)实验室里,常用 秒表 测量时间,而生活中常用的 时间测量工具是: 钟和表 。
3.误差与错误 测量值与 真实值 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测量时
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越 来越大,说明小车沿斜面下
((23))后 整半个段路的程平的均平速 均度速度:v2:=v_=t _2_s__t2s_。2t _1 。滑不一运同般动路不越段同来上。越的快平。均速度
测量平均速度
【要点探究】 (1)在实验中为什么斜面的坡度不宜过大? 提示:不让小车滑得太快,方便测量时间。 (2)利用实验数据,如何计算小车通过斜面后半段路程的平 均速度?
考点一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考点一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3)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
①会“观察” 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_量_程 和 分度值 及零刻度线
是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损。
② 会“放置” 刻度尺要沿着被测物体的长度,刻度线要 紧靠 被测物体,
找准零刻度线或选取一个整刻度线和被测物体一端 对齐 。
③会“读数” 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 垂直 ,测量时要 估读 到分度值
2.速度物理意义:是表示物体_运_动_快慢 _的物理量。
3.速度定义:物体单位__时__间__内通过的__路__程__叫做速度。
路程 4.速度公式:速度= ———
时间
V=
_S___ t
5.单位: 米/秒(m/s) 千米/小时(km/h)
1
m/s
=
3.6
km/h
6.__快_ 慢__不变,沿着__直__线__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匀
4.滚轮法:
先测出某个轮子的周长,让此轮在被测曲 线上滚动,记录滚动的圈数,然后用轮子
周长乘以圈数可得曲线路径的长度。
汽车里程表
考点一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例1:(2011·济宁)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是
_1_._8_3_~_1_._86cm.
解析:此题考查刻度尺的正确使用.用刻度尺测 量物体的长度时,首先要观察,是否是零刻线与物体 边缘对齐,如果不是要从读数中减去物体左边对应的 数值,读数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提公(3示式)怎:v后2样= 半保st 段32 证计路时算程间得:测出s2量=。的2s ;有通效过性后?半段的时间:t3=t2-t1;再用
提示:实验前,要反复练习几次停表的使用,并进行几次 “试测量”,最后才正式测量。
(4)怎样保证长度测量的有效性? 测小车通过的路程时,必须从开始计时的车头(尾)量到计 时结束的车头(尾),不能从斜面顶端量到斜面底端或从车 头量到车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