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一节
1.影响区域差异的要素 ①自然环境: 地理位置、气候、地形、土壤、 水源、矿产资源…… ②人类活动: 工业、农业、交通、商业、 人口状况、城市化水平……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区域差异
长江三角洲 共性 地理位置
松嫩平原
地 气候条件 理 环 水源条件 境 差 异 土地条件
矿产条件
长江三角洲 共性 地理位置
地 气候条件 理 环 水源条件 境 差 异 土地条件
矿产条件
“油城”风光
长江三角洲 共性 地理位置
松嫩平原
①都是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②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位于30°N附近, 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 长江入海口 亚热带季风气候, 降水量较丰富 生长期较长 河湖众多,水源充足 ①多为水田且较为分散 ②水稻土为主 ③人均耕地少 矿产资源贫乏 位于43°N~48°N, 地处东北地区的中部 温带季风气候,大陆性 稍强;降水较少; 生长期较短。 有一定的灌溉水源 ①多为旱地且集中连片 ②黑土分布为主 ③人均耕地多 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地 气候条件 理 环 水源条件 境 差 异 土地条件
矿产条件
长江三角洲 共性 地理位置
松嫩平原
①都是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②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位于30°N附近, 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 长江入海口 亚热带季风气候, 降水量较丰富 生长期较长 河湖众多,水源充足 ①多为水田且较为分散 ②水稻土为主 ③人均耕地少 位于43°N~48°N, 地处东北地区的中部 温带季风气候,大陆性 稍强;降水较少; 生长期较短。 有一定的灌溉水源 ①多为旱地且集中连片 ②黑土分布为主 ③人均耕地多
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3.工商业社会
工商业的发展 城市稠密、人均耕地少 水网稠密、耕地破碎
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 生产规模小 商品率低 粮仓地位被取代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 一 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区域
一、区域 1.区域的含义
一、区域 1.区域的含义
层次性
2.区域的特征
一、区域 1.区域的含义
层次性 可变性
2.区域的特征
整体性 差异性 因地制宜开发区域资源,
3.研究区域目的
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地 气候条件 理 环 水源条件 境 差 异 土地条件
矿产条件
长江三角洲 共性 地理位置
松嫩平原
①都是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②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位于30°N附近, 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 长江入海口 亚热带季风气候, 降水量较丰富 生长期较长 位于43°N~48°N, 地处东北地区的中部 温带季风气候,大陆性 稍强;降水较少; 生长期较短。
②人类活动: 工业、农业、交通、商业、 人口状况、城市化水平…… 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区域差异
三、同一区域不同时期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
战国时期的长江中下游平原
1.开发早期
改造自然能力低下
稠密水系成了交通阻隔
土壤黏重、开垦困难
阻碍了农业的发展
2.农业社会
科技进步 船作为交通工具被 广泛使用 稠密的水系成了天 然的水道 生产工具改进 生产技术改良 多水而黏重的土壤 适合种植水稻
地 气候条件 理 环 水源条件 境 差 异 土地条件
矿产条件
P2思考:
长江三角洲
耕作方式
水田耕作业
松嫩平原
旱地耕作业 玉米、春小麦、 大豆等 一年一熟 西部发展畜牧业
人 类 活 动 差 异
农 主要农作物 业
作物熟制 其它部门 工业
水稻(主)、油菜、棉花 等
一年两熟至三熟 水产业较为发达 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 基地 位置优越,对内、对外 联系方便,商贸发达
位于我国海岸线中点、长江 入海口,水陆交通发达
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
其 他 商业 活 交通 动 城市聚落
劳动力
位于东北内陆, 铁路交通便利
多,沿河、沿海分布
劳动力众多,科技水平较高
少,沿铁路线分布
劳动力相对较少
……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影响区域差异的要素 ①自地 气候条件 理 环 水源条件 境 差 异 土地条件
矿产条件
长江三角洲 共性 地理位置
松嫩平原
①都是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②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位于30°N附近, 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 长江入海口 亚热带季风气候, 降水量较丰富 生长期较长 河湖众多,水源充足 位于43°N~48°N, 地处东北地区的中部 温带季风气候,大陆性 稍强;降水较少; 生长期较短。 有一定的灌溉水源
松嫩平原
①都是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②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地 气候条件 理 环 水源条件 境 差 异 土地条件
矿产条件
长江三角洲 共性 地理位置
松嫩平原
①都是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②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位于30°N附近, 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 长江入海口 位于43°N~48°N, 地处东北地区的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