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以中日钓鱼岛争端为例,浅析如何应对我国周边安全局势

以中日钓鱼岛争端为例,浅析如何应对我国周边安全局势

已经过去的2012年对于世界经济和政治来说,都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

而对于中国来说,2012年无疑是一个多事的一年:世界经济危机波及中国、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大批高官落马引发反腐问题、美国重反亚太引起一系列连锁反映、中菲黃页岛对峙、中日钓鱼岛争端等等,每件事情无不牵动着国人的神经。

本文结合对形势政策课程的学习,通过对中日钓鱼岛争端进行分析,试图揭示争端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为中国如何合理解决与日本等国家的领土争端提出自己的一点意见。

一、事件回顾
1951年9月8日,日美将对日作战战胜国的中国和苏联排除在外,私下达成《旧金山和约》将北纬29°以南的南西群岛(包括琉球群岛及大东群岛)等交由美国武力托管。

1971年6月17日,日美签订“归还冲绳协定”时,这些岛屿也被划入“归还区域”。

日本政府据此主张对钓鱼岛的领土主权。

中日钓鱼岛争议由此产生。

1972年中日两国在恢复邦交的谈判中,双方从中日友好的大局出发,同意将钓鱼岛列岛归属问题挂起并留待以后条件成熟时解决。

2012年9月11日上午日本政府召开内阁会议,决定从2012年度预算的预备费中拨出20.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 1.66亿元),“购买”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三个岛屿,将其“国有化”。

中日双方就此再次围绕钓鱼岛问题展开争执,影响范围涉及政治、军事、社会、经济等多个领域。

2012年10月16日,中国军舰首次以距钓鱼岛80公里的最近距离驶过钓鱼岛。

2012年12月12日,中国首次在钓鱼
岛海空开展立体巡航,明确不退让态度。

二、钓鱼岛主权求证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充分的历史和法律依据。

早在明代,中国人就已经发现并命名了钓鱼岛,将其纳入海防范围,并建港泊船对其实施管理。

而从《大陆架公约》来看,钓鱼岛与中国大陆共属同一大陆架,毫无疑问属于中国。

《波茨坦公告》也明确规定钓鱼岛不属于日本领土。

三、钓鱼岛争端深度解析
1、中日钓鱼岛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尚未解决的边界问题。

类似的还有中印边界问题、南海问题等。

在这些领土和领海的划界问题上,虽然中国希望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加以解决,但是日本等一些邻国不断采取各种手段,利用中国坚持和平的愿望,试图强化对争议地区的实际占领以取得现实的利益或为以后的谈判增加筹码。

2、随着中国经济地位迅速上升,特别是经济总量超过日本。

使日本东亚经济主导国的地位受到冲击。

日本对这一前景感到不安,试图阻碍这一进程,通过制造摩擦或与其他国家联合等方式,制约中国影响力的上升。

3、日本野田政府这次挑起钓鱼岛主权争端是一次政治投机,试图借助美国的势力,通过顺应国内民族主义势力转移国内矛盾,转嫁经济危机。

日本等国一些缺乏远见的政客为了一已之私,利用与中国的领土领海争端博取国内极端民族主义人士的支持,企图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为赢得大选增加筹码。

4、随着美国战略目光的东移,美国需要为自己进入亚太地区寻求一个契机,而周边小国也希望利用美国来制衡逐渐崛起的中国,以应对中国带来的压力(这是西方“中国威胁论”产生的影响)。

用一句很贴切的话来形容周边小国打的主意就是“经济上靠中国,安全上靠美国”。

“两边都吃”是他们的如意算盘。

四、如何应对中日钓鱼岛问题
1、坚定维护主权的信心和决心,主权问题绝不退让
中日两国上一辈领导人从和平友好和发展的大局出发,搁置争议,以后解决。

这在当时是顺应国际环境的要求,顾全世界和平发展而提出的灵活的解决方法,对中日双方都有利。

这次日本方面单方面挑起事端,企图侵占我国的领土,是对中国主权和尊严的严重践踏,我们必须给予严重警告和反击。

中国可以借此时机,加强对钓鱼岛及其周边的管辖和巡航力度,改变日本实际单方面控制的局面。

目前这个方面我国已经正在加强,但力度不够,下一步可通过强化行政管辖,无人机远程监控,海监船巡视执法,保护渔船合法捕鱼,举行海军作战演习等措施,强调中国在钓鱼岛的存在,弱化日本对钓鱼岛的实际控制。

2、坚持和平解决争端的原则,尽量避免使用战争手段
钓鱼岛矛盾的激化的背后是美国亚太战略的阴谋。

美国一方面声称其在钓鱼岛问题上不选边站,另一方面又宣布钓鱼岛适用日美安保条约,表面上自我矛盾,实际上美国很聪明的战术。

通过有意挑起争端,一方面利用日本等国制衡中国,另一方面可以借此插手亚太,介入亚太事务,达到围堵中国的目的。

要认清美国的阴谋,认清局势,
避免上当。

战争手段是所有外交和政治协商失败之后,不得已才采取的措施。

战争是残酷的,现代战争更是如此。

战争对于参战双方国家的人民、经济和社会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必须慎重。

但是,我们也不能有丝毫懈怠,时刻做好用战争手段保护自己领土完整和国家尊严的准备。

积极做好战争准备,是争取和平解决冲突的先决条件。

要清楚的看到,遏制战争争取和平,需要强大的武力基础。

历史早已经告诉我们:和平从来就不是求来的,是要靠武力争取来的,要想争取和平,就必须要有强大的武力来保障。

3、要进一步加强同日本在经济领域的合作,使其在经济上依赖中国,或至少是离不开中国。

这样既可以最大可能地避免战争的发生,也可以排除由于在经济上日本对美国的依赖而甘心听从美国摆布。

只要中日在经济领域中排除美国的影响,美国的亚太战略就难以实现。

中日两国找到了共同利益,相信钓鱼岛问题也有迎刃而解。

4、要积极建立官方和民间的沟通渠道,增进两国人民的交流和了解。

特别是要在日本等周边各国大力宣传中国和平崛起的信念,打破西方的中国威胁论。

加强对中华文化的中博爱和爱好和平思想的宣传,增进亚洲人民对中国的了解。

对待日本,要使普通的日本人民认清历史,反思战争。

5、借钓鱼岛问题加强与台湾的联系,中华民族有共同的敌人,联合台湾地区共同对日本提出主权要求,一方面有利于加强两岸的联系,包括军事、经济和社会等方面,为日后台湾的回归奠定基础,另
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地遏制美国,使其在钓鱼岛问题上两头不能兼顾,拉近了日本,就失去了台湾。

如果日本政府一意孤行,悍然发动战争,中国政府和人民包括台湾同胞就要团结起来坚决果断的给予反击。

不惜一切代价,坚决打赢这场战争。

五、如何应对如今中国周边的安全局势
随着美国亚太战略的实施中国周边的安全局势不容乐观,特别是,我国还与印度、越南、菲律宾等国家存在领土领海争端,我们在坚持中国领土与主权完整的基础上还要注意用对方法。

一方面要加强宣传中国“和平崛起”的完整含义。

一方面,和平发展是我们坚持要走的道路,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中国人民在上个世纪深受战争的苦难,深知和平的珍贵,所以会更加地珍惜当前世界和平的局面。

打破西方国家对“中国威胁论”的鼓吹,消除周边国家对中国的戒心。

另一方面,和平发展绝不排除为捍卫自身正当利益的自卫反击,应让周边个别有侥幸心理的国家尽早“清醒”过来,清除其幻想与错觉。

与此同时要加快“硬实力”建设,重点提升海空远程防卫打击能力,在需要战争的时候,我们要能打赢。

二是要加强国家的外交能力,找出当前安全局势产生的原因,走出当前安全困境。

认识到是因为中国与东盟一些国家在南海存在的安全利益冲突,美国因此才有机可乘。

破解这一困境须对症下药,加强与东盟各国的经济政治合作,在经济上排除美国的影响。

应将经济与安全联系起来,以经济手段促进安定合作或抑制安全冲突,包括对侵
犯中国权益的国家实施经济制裁、相关制裁应准确打到对方的要害。

“小国冲突乃是大国博弈”。

只有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中时刻保持清醒,认清背后的政治和利益关系。

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

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由于本人学识和经历有限,定然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如何解读中日钓鱼岛争端》凤凰专栏作家薛理泰 2012年7月13日
2、《中日东海争端的历史演进与根源探析》解晓东渤海大学2012
3、《新一轮南中国海争端问题的起因及其解决思路》侯晓敏安徽师范大学 2010
4、《钓鱼岛争端及中国应对战略研究》郭晨曦南昌大学 20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