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年度银行理财能力排名报告

2019-2020年度银行理财能力排名报告

银行理财能力排名报告(2019 -2020年度)
1
银行理财能力排名报告(2019 年度)
此次银行理财能力排名采用自 2019 年 2 季度开始启用的“普益标准•银行理财能力排名体系 5.1 版”,并以 2019 年度为观察期计算。

我们对观察期内各家银行的理财产品进行统计
与评价,同时辅以评估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各家银行理财业务的产品研发、投资管理、产品销售、
信息披露等方面进行考察与分析。

本次排名对象为所有在本年度发行过产品的内资银行或本年度
未发行产品但有产品存续或到期的内资银行,共计 412 家,较 2018 年减少 85
家;其中包括全国性银行 18 家(国有银行 6 家,股份制商业银行 12 家),城市商业银行123 家,农村金融机构 271 家。

本年度银行理财能力排名囊括了所有预期收益型产品(包括封
闭式、半开放式和全开放式产品)和净值型产品。

我们的数据来源于银行通过公开渠道披露的信息、与银行签订的数据交换协议及每季度银
行反馈的动态问卷,本次报告所使用的问卷以 2019 年4 季度所返问卷为基础。

其中,动
态问卷的反馈信息中涵盖了各家银行的发行总量及存续数据。

据此,我们对 2019 年度银行
理财产品存续规模总量进行了估计。

截至 2019 年末,全市场商业银行(不包括外资银行)存续 91921 款理财产品,较 2018 年度减少 17257 款,同比下降 15.81%;总体理财存续规模为 26.84 万亿元,较 2018 年末减少 5.16 万亿,同比减少 16.13%;非保本理财存续规模为 24.81 万亿元,较 2018 年末增加2.77万亿元,同比上升12.57%1。

从发行主体类型来看,2019 年末全国性银行理财产品的存续数量及存续规模均领先,城
市商业银行次之,最后是农村金融机构。

其中,全国性银行(包括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存续数
量为 36108 款,同比(较2018 年末,下同)减少 23.62%,存续规模为 20.89 万亿元,
同比减少 15.66%;城市商业银行存续数量为 33468 款,同比减少 2.91%,存续规模为 4.53
万亿元,同比增加 1.34%;农村金融机构(包括农商银行、农信社、农合行)的产品存续数
量为 22345 款,同比减少 18.54%,存续规模为 1.42 万亿元,同比减少 3.40%。

从认购对象来看,2019年末个人非保本理财产品存续数量为61282款,同比增长6.85%,
存续规模为 20.87 万亿元,同比增长 17.18%;机构非保本理财产品存续数量为 5356 款,同比
减少20.00%,存续规模为 3.13 万亿元,同比增长 17.67%;同业非保本理财产品存续数量为1247 款,同比减少 39.38%,存续规模为 0.82 万亿元,同比减少 45.33%。

1 银行理财存续数量来源于普益标准统计结果,银行理财存续规模来源于普益标准对 2019 年末银行理财存
续规模的估算。

文中产品数量、存续规模按普益标准统计口径,与其他理财研究机构统计口径略有差异。

在转型背景下,全国性银行的理财能力竞争仍然激烈,其中兴业银行在各方面稳健发展,综合理财能力在全国性银行中蝉联榜首。

城市商业银行中,江苏银行风险管理能力、信息披露能力持续保
持城商行前列水平,综合理财能力在城市商业银行中位居第一。

农村金融机构中,江苏苏州农商银
行发行能力显著提升,同时加强了风险控制能力,综合理财能力由上年的第 12 名上升至第 6 名。

2019 年,银行理财业务转型不断深化。

从监管层面来看,陆续出台了《商业银行理财子
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等配套监管制度细则,为理财业务转
型落地给予配套政策性指导。

补充完善的监管细则对于统一监管标准、促进行业公平竞争起到了
积极作用。

从市场发展趋势来看,2019 年以来保本理财退出市场速度加快,部分领先银行甚至提前“下线”多只保本型理财产品;与此同时,净值型理财产品的规模和数量均呈现大幅提升,净值化转
型初成气候,零售化、净值化成为多数银行理财转型发力方向。

具体来看,零售理财存续数量与规模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存续零售产品数量超过 6 万款,存续规模在 2019
年末已达到20万亿;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方面,2019年末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10.95万
亿元,规模占比达到 40%以上,净值化转型发展程度有显著提升。

从市场结构看,理财业务
转型仍由全国性银行与实力较强的区域性银行主导和推进,市场头部效应彰显,一部分小型银行
已陆续退出理财产品发行市场。

从行业动态看,2019 年作为理财子公司元年,已有多家银行的理财子公司获批并开业。

自2019 年6 月建信理财开业以来,已有 11 家银行的理财子公司获批开业,其中包括 6 家国
有行,3 家股份行和 2 家城商行,另有 5 家银行的理财子公司获准筹建;理财子公司产品暂时
延续了银行的投资风格,以固收类为主,并积极布局权益类;同时,依托母行优势,多家银行开发
并推出了养老理财等创新产品。

随着理财子公司逐渐步入正轨,在新型产品不断面世的同时,其承
接母行存量业务的工作也在展开,过渡期内多数银行保留母行资管部。

未来,随着净值化转型的完成,银行理财的业务体系、产品体系、组织架构等将迎来重塑,子公司制将成为中国理财市场主要运行模式。

在理财子公司制转型背景下,多元化银行理财产品体系逐步建立,理财产品区域化壁垒有望打破,流向权益市场的资金或将进一步提升。

中国银行理财市场将在理财子公司的带领下,逐步进入标准化、规范化的发展新阶段。

综合理财能力:全国性银行排名前五的依次为兴业银行、招商银行、中国光大银行、中国工
商银行和华夏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排名前十的依次为江苏银行、南京银行、北京银行、宁波
银行、徽商银行、青岛银行、上海银行、杭州银行、汉口银行和长沙银行;农村金融机构排
名前十的依次为广州农商银行、江苏江南农商银行、重庆农商银行、青岛农商银行、上海农
商银行、江苏苏州农商银行、广东南海农商银行、江苏紫金农商银行、武汉农商银行和吉林
九台农商银行。

2019 年度,全国性商业银行中,理财能力综合排名前五的银行依次是兴业银行、招商银行、中国光大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和华夏银行。

2019 年度,兴业银行各考核单项表现优秀,其中发行能力、理财产品丰富性和信息披露
规范性排名在全国性银行中均位于前四,其他子项评定也均位于全国性银行前列,综合理财能力
在全国性银行排名第一位;招商银行 2019 年度理财发行能力和信息披露能力排名全国性银行
第一位,助其理财能力综合得分位居全国性银行第二位;中国光大银行行内风险管理能力表现优秀,排名全国性银行第二位,收益能力和信息披露质量在全国性银行中排名前列,理财能力综合得分
位居全国性银行第三位。

2019 年度全国性银行综合排名前十强中,国有银行与股份制银行的比例为 2:8,与 2018 年相比,新增一家股份制银行,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当前已有 9 家全国性银行旗下理财子公司陆续获批开业,另有 2 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获批筹建,银行理财业务独立化、专业
化运作深入推进。

且全国性银行在客户资源、资产配置能力、人才储备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未来
全国性银行在理财综合能力表现方面将展现出更高的竞争力。

2019 年度,城市商业银行中,理财能力综合排名前十的银行依次是江苏银行、南京银行、北京银行、宁波银行、徽商银行、青岛银行、上海银行、杭州银行、汉口银行和长沙银行。

从综合得分来看,江苏银行理财能力综合得分依旧领先,理财风险管理能力和信息披露规范
性表现突出,位于城商行中第一位且可与全国性银行抗衡;南京银行和北京银行分列城市商业银行
综合排名第二、第三位,南京银行理财收益单项能力排名第一位,而北京银行在理财发行能力方面位
居首位。

理财子公司在理财业务发展方面享有更多的政策红利,随着银行理财子公司批筹速度的加快,区域性城商行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

为此,城商行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需重新制定战略发展规划,
充分发挥自身区域性优势,并补足业务短板,以顺利完成理财业务的转型升级。

2019 年度,农村金融机构中,理财能力综合排名前十的银行依次是广州农商银行、江苏
江南农商银行、重庆农商银行、青岛农商银行、上海农商银行、江苏苏州农商银行、广东南海农
商银行、江苏紫金农商银行、武汉农商银行和吉林九台农商银行。

从参与排名的农村金融机构数量来看,2019 年度参与排名的农村金融机构为 271 家,
较2018 年减少了 84 家。

当前监管层意在引导银行理财业务向子公司制转型发展,而大部分农村
金融机构缺乏设立理财子公司的硬实力,且部分中小型农村金融机构在资管人才储备、系统建设、
产品研发等方面存在明显劣势,难以支撑后续资管业务的转型与发展,或将被迫考虑新的发展方向。

在头部机构中广州农商银行、江苏江南农商银行和重庆农商银行理财综合能力排名位居农村
金融机构前三位,理财业务发展能力较强。

表1:银行理财能力综合排行榜(2019 年度)全国性商业银行:
城市商业银行:
农村金融机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