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万能答题模板(超级全面打印版)一、答题总纲:1.审题干(审“考查方式”、审“考察内容”);2.定思路(构建答题模板);3.整语言(地理术语、要点顺序)二、具体解题思路如下: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明确试题的考查意图、方法,精准审题是目的。
(1)审“考查方式”,明确回答问题方式,注意关键词,如:描述、指出、简述、分析、说明等。
(2)审“考查内容”,明确考什么。
①审“空间”,明确图示地区在哪儿。
②审“内容”,明确有什么,如:地形区的分布状况、河流流向、水文特征、年降水量分布特点、农业生产、自然因素、改造利用方式、社会经济因素。
③审“时间”,明确“在何时”,如:近10年来等。
④其他:要注意限制性、转变、原因等通用语言。
2. 根据材料、设问,参考分值等,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等,确定答题思路。
(1)调:有而优(高质量的知识、技能贮备是关键)。
(2)用:结合具体情况(资料、设问、分值等),调用或建构答题思维模板。
3. 组织语言,全面简洁、准确科学、逻辑清晰地加以描述。
(1)要点全面:不遗漏、无多余(2)顺序合理:先主要后次要;先自然后人文(3)富有逻辑:有因有果、先因后果(4)点面结合:提出论点、结合实际(5)地理术语:使用地理专业词语-地理名词(6)简洁精炼:不啰嗦、不重复(7)书写工整:格式整齐,不涂画(8)格式整齐:编“序号”或用“分号”(分点作答)三.一定切忌:1.针对一点,反复啰嗦2.违背地理原理违背该地状况3.自然和人文混杂不清4.前后矛盾,不通顺5.“口头语”、“大白话”6.书写凌乱,字体潦草,错别字四.特别提示1.地理综合题常规答题思路整理:(1)成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2)条件(有利条件、不利条件)(3)影响(正面影响、负面影响)(4)区位(自然、社会经济条件)(5)效益(经济、社会、环境)(6)措施(生物、工程、技术)(7)评价( 积极、消积) (8)要素(总量、结构)(9)重大工程意义(两端、中间)或(政治、经济、民族、国防)一、气候☆影响气温的因素:1.纬度(决定因素):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如热、温、寒等五带的划分)2.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与季风):气流性质与来向对气温的影响(靠近冬季风的源地,气温低;受来自高纬的气流影响,气温低;)3.地形(高度、地势、坡向):(1)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垂直递减率-0.6℃/100米)(2)山间盆地、河谷气温较高(同一热量带内,地形对冷空气起屏障作用,如:高大山脉阻挡,冬季风难以入侵;盆地地形,冬季不易散热)(3)山地阳坡比阴坡气温高(4)背风坡处,有焚风出现,气温高4.海陆位置:(1)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受海洋(湖泊、湿地)影响大的地区,温差小;受陆地影响大的地区,温差大;(2)沿海地区冬季气温较内陆高,夏季气温较内陆低;内陆地区与之相反。
5.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6.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影响气温日较差(昼夜温差)的因素:1.纬度:低纬地区>高纬地区(原因:太阳高度高纬低、日变化小)2.季节:中纬度夏季>冬季3.地形地势:凹地(如盆地、山谷)>凸地(如小丘、山顶);高原大于海拔低的平原。
4.下垫面性质:陆地>海洋;沙土>粘土、深色土>浅色土、干松土壤>潮湿紧密;旱地>水田。
5.天气状况:晴天>阴天☆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1.纬度:低纬小,高纬大(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越大,昼夜长短的年变化越大,因而气温的年较差越大;低纬相反);2.下垫面性质:海洋小于陆地,沿海小于内陆,有植被的小于裸地;3.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影响太阳辐射(光照)的因素:1.纬度: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度大(光照充足);白昼时长长,光照充足2.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我国青藏高原)3.天气状况: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丰富(我国西北地区)4.空气密度(大气透明度)☆影响降水的因素:1.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与季风):(1)气压带、风带:低气压带控制区降水多,高气压带降水少;西风湿,信风干,而大陆东岸因信风来自海洋上,带来水汽,降水较多;(2)夏季风影响地区,暖湿多雨;冬季风影响地区,干燥少雨。
2.地形:(1)地形雨:迎风坡,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2)地形类型:平原利于水汽深入,盆地、谷地地形封闭,高原地势高,水汽难进入 (3)山脉走向:与气流方向平行,有利于水汽深入;与气流方向垂直,阻挡水汽深入3.海陆位置:距海近,受海洋影响大, 水汽充足,降水多;距海越远,受海洋水汽影响小,降水少。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5.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如城市雨岛。
☆世界主要气候的分布规律:步骤依据因素变化结论 第一步:判断南北半球 最热月均温6、7、8三个月气温最高 北半球 12、1、2三个月气温最高南半球 第二步:判断所属温度带最冷月均温 最冷月均温>15℃热带气候(4种)最冷月均温在0℃~15℃之间亚热带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3种) 最冷月均温在-15℃~0℃之间温带气候或寒带气候(3种)第三步:确定具体 的气候 类型年 降水量及年内 分配 情况年雨型热 带 热带雨林气候>2 000毫米 温 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700~1 000毫米 夏雨型热 带 热带草原气候750~1 000毫米 热带季风气候1 500~2 000毫米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800~1 600毫米 温 带 温带大陆性气候<400毫米, 温带季风气候400~800毫米 冬雨型 亚热带 地中海气候300~1 000毫米 少雨型热 带热带沙漠气候<200毫米 寒 带苔原气候、冰原气候<250毫米1.湿度(河流湖泊附近、水库附近);2.地形(低洼地、山坳里);1.气压梯度力大小: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2.距高压中心远近:离高压中心越近,风力越大;3.摩擦力大小(地面平坦开阔、海面上):摩擦力越小,风力越大;4.植被多少:植被稀少,风力大;5.地形(山谷口的狭管效应、高原上):出现狭管效应,风力加强。
☆与气候有关的地理现象:1.从地理角度解释“蜀犬吠日”?因为四川盆地水汽多且不易扩散,多阴雨天气。
那里的狗不常见太阳,看到太阳后就觉得奇怪,就要叫。
2.为何巴山多夜雨?四川盆地夜晚吹山风,山风携带冷空气顺坡而下,山谷暖湿空气抬升成雨。
3.何为雅安天漏?雅安位于四川盆地西缘,地势北、西、南三面高,东部较低,形成了喇叭形的地形;来自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在此集聚,遇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
4.昆明为何“四季无寒暑(四季如春),一雨便成秋”?(1)夏季不热是因为地处云贵高原,海拔高,气温较低,冬季不冷是因为处在准静止锋的暖空气一侧,天气晴朗,所以冬暖夏凉。
(2)一旦下雨,云层削弱太阳辐射强,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气温迅速下降。
5为何贵阳“天无三日晴”?(1)因为冬春秋三季处在准静止锋的冷空气一侧,多锋面雨。
(2)夏季受到暖湿的东南风和西南风的影响,多地形雨,所以终年多雨。
6.贵阳为何冬季多冻雨?(1)地处云贵高原,海拔高气温低。
(2)位于准静止锋的冷空气一侧,低温多雨。
7.新疆地区“一日一洪峰”发生的原因?新疆地区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白天温度升高,大量积雪、冰川融化,形成洪峰;夜晚气温降低,冰川消融量减少,洪峰消退。
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是:五月,登录东南沿海一带;六月,雨带移到长江流域以后,在江淮地区摆动一个月左右,形成梅雨天气;七月上旬,雨带开始向西向北推移,七、八月份到达华北、东北等地,由于降水强度大且集中,引起夏涝,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伏旱天气(六、七、八月西南、两广地区还受西南季风的影响);九月,雨带南移,至十月我国雨季结束。
二、农业☆农业生产特点的描述模式:主要从农业地域类型、农作物种类和单位面积产量、农业各部门结构(所占比重)、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专门化水平等方面概括☆农业区位因素分析:(有因有果)「自然因素」(气、水、土、地)1.气候:光照(强度和时长)、热量、降水、昼夜温差、自然灾害2.水源(灌溉水源):河流、湖泊、水库、地下水、高山冰雪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等3.地形:平原地区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广,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地适宜发展林果业4.土壤:土层厚度(土层深厚)、肥力状况(黑土,土壤肥沃)、酸碱性质、土质(沙质土壤)「社会经济因素」(人、交、市、政、历、科、基、地)1.劳动力:数量:劳动力丰富;素质:劳动力素质高;价格:劳动力廉价(如:劳动力充足且廉价)2.交通:交通(铁路、公路、水运、航空)便利3.市场:接近市场(国内、外市场广阔)4.国家政策:政府政策支持5.历史经验:种植历史经验丰富6.科技:科技水平高(培育良种)、机械化水平高、冷藏保鲜技术水平的提高7.工业基础:农业基础雄厚;工业基础雄厚;基础设施完善8.地价:地广人稀,土地价格低廉☆我国部分地区农业区位分析:1.青藏高原地区的农业生产:(1)有利条件:①地势高,空气稀薄,光照充足;②昼夜温差大;③高寒低温,生长周期长;④夜雨较多;⑤河谷地带积温较高,灌溉便利。
(2)主要制约因素:①降水稀少,水源不足;②地形复杂,温度过低,生长期短;③经济、技术落后,资金缺乏,交通不便;④地势起伏大,生态脆弱,耕地面积小。
* 例: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但为什么农作物单产较高?①光照条件好,植物光合作用强;②昼夜温差大,夜晚植物呼吸作用弱,利于有机质积累。
2.南疆(印度河、尼罗河三角洲)盛产长绒棉的原因:(1)气候(光照):夏季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2)气候(热量):夏季太阳辐射强,气温高;(3)水源:有天山冰雪融水灌溉,灌溉条件便利; (4)土壤:土质疏松,多为沙性土壤,透气性好。
3.商品谷物农业——东北地区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农产品商品率高;区位因素分析:(1)自然因素:①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②地形平坦开阔;③耕地面积广大;④土壤肥沃;⑤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因素:①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②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③交通便利;④市场广阔;⑤工业比较发达;⑥国家政策扶持。
存在不足:①热量不足;②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③土壤肥力下降;④冬季受寒潮和冻害的影响等。
* 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比较异同:相同点:①农业地域类型相同;②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③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④交通便利;⑤市场广阔;⑥工业比较发达;⑦农业生产过程的自然条件相似。
不同点:①经营方式不同:美国以家庭农场主生产为主,我国以国营农场位主;②科技水平存在差异;③专业化水平不同;④粮食单产不同,美国粮食单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