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的家乡--宿迁-PPT课件-文档资料

我的家乡--宿迁-PPT课件-文档资料



银鱼形体纤细,明莹如 银,无鳞软骨,肉嫩味 美,具色、香、味于一 体,实属鱼中极品。冷 冻保鲜银鱼远销各省市。 “金梅牌““太湖牌 “冷冻保鲜银鱼获江苏 省优质产品称号。并远 销日本、东南亚各国
1.
2. 3. 4. 5.
6.
“黄狗”猪头肉:由民间名师黄德 (诨名叫黄小狗) 始创,人称“黄狗”猪头 肉,已有200多年历史。其肉色泽红润,香味浓郁,肥肉酥烂,精肉鲜香,味 纯而正。乾隆皇帝下江南,曾品尝此肉,大为赞赏。又有“乾隆老汤”之雅 称。 宿迁五香大头菜:因放有小茴香、花椒、丁香、八角、桂皮等5种香料,故称。 明代末年开始生产 乾隆贡酥:乾隆贡酥是叶家烧饼的别称,得名于1757年,乾隆二下江南之时 宿迁黄花菜:花大肉厚,粗壮整齐,长短均匀,色泽淡黄,干而光泽,紧实 柔软,久煮不烂,微带脆感。有大菜、大鸟嘴、大黄壳等优良品种。 宿迁宿晓红葡萄:俗名小黑葡萄。为我国古老优良酿造葡萄品种。小黑葡 萄的栽培,最早见于1901年的《宿迁县志》上,当时洋北半壁店 (今船行) 一 带多处连片棚架栽培 宿迁铁球山楂:又名麻球,产于黄河故道沿线、马陵山麓的支口、蔡集、 皂河乡一带,1570年前后 (明代) 即有栽培。果实圆,色红,味酸甜。

宿迁位于江苏省北部,介于 北纬33°8—34'25,东经 117°56'—119°10'之间, 属于陇海经济带、沿海经济 带、沿江经济带的交叉辐射 区。宿迁是世界生物进化中 心之一,也是人类起源中心 之一,被誉为地球上的“生 命圣地”
1. 2.
3.
4.
楚霸王项羽 虞姬 杨泗洪 彭雪枫

字羽(特别注意一下 项 羽本名籍 字羽),下相 (今江苏宿迁)人。楚 国名将项燕之孙,中国古 代起义领袖,著名军事 家,中华史上最强武将! 中国军事思想“勇战” 派代表人物。人称西楚 霸王。

五香大头菜 宿迁特产——五香大头菜,赫然载入《中国名菜谱》。此菜质地脆嫩,芳香扑鼻,五味 兼备,佐餐特佳。 大头菜原产西域,学名芥菜,又称辣疙瘩。东汉时期,张赛出使西域的大头菜传入我国 宿迁栽种,个头圆润,根细无筋,辛辣味浓,质地脆嫩,口嚼无渣,水份充足。 在绿色蔬 菜中,大头菜的氨基酸含量较高,每百毫升含0.4毫克;同时,还富含维生素A、维生系C、 葫萝卜素等。 明朝初期,宿迁乡村街市就开设作坊腌制大头菜,制作工艺不断发展完善。制作工序是: 先选择体大圆实,鲜亮光洁的优质大头菜为原料,清洗后削净,每个去顶部保留整体,以 下部分分为四丫、六丫或八丫,放入盐水淹渍,逐日翻倒,使盐水浸匀,盐份渗透入骨后, 出卤晾晒。十至八成再投入缸或池内原卤浸泡,这样反复进行,有到其卤汁被吸收,肉外 都黄润香脆为止。达到晒干,晾而又湿,绵中有脆,脆中有绵。五香大头菜关键在“五 香”,即是用花椒、胡椒、八角、桂皮、茴香等五种主要香料,磨制成粉末掺匀,满撒在 腌制过的大头菜上,逐一片丫揉搓,然后贮缸压紧,密封严实。半年以后,鲜、香、脆、 嫩,五味俱全,清脆爽口,食用满口生津,增进食欲。 据说,乾隆皇帝下江南经过宿迁,部要带点五香大头菜回京。后来人们又把五香大头菜 叫正德香菜或乾隆香菜。
水韵宿 迁
1. 2. 3.
宿迁简介 宿迁美食 宿迁名胜

宿迁名字的由来 宿迁的地理位置 宿迁的名人 宿迁的水域系统

春秋时为钟吾子国,后宿国迁都于此。秦置下相等 县。公元前113年,汉武帝封常山宪王少子刘商为 泗水王,王都设于凌县,辖2.5万多户11.9万人,传 五代六王,历时132年。西汉时废凌县设下相。历 经东汉、西晋,至东晋安帝义熙元年(公元405 年),改下相县为宿豫县。南北朝、隋朝仍为宿豫 县。唐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为避代宗李 豫之讳,改宿豫县为宿迁县。

呈玫瑰色 ,晶莹透亮, 放在报纸上能透过糕体 看清文字,酷似一枚红 色的水晶。口感细腻, 酸甜适口。放于手上, 似有弹性。有开胃消食, 活血化淤,对心血管系 统的疾病也有一定疗效

中医认为,黑色是肾的颜 色,吃黑色的东西有助于补 肾。肾气足,精气才会盈, 精气盈,津液才会足,肠道 才会润滑,传导才会有力, 排便才会通畅。 “黑五类” 如黑米、黑豆、黑芝麻、黑 枣、核桃、海带、紫菜.麦 仁、黄豆、玉米、花生、糯 米、燕麦、荞麦、芸豆 等


车轮饼 这是宿迁的一道美食,放在 温热的油锅里烹炸至两面金 黄即可出锅。是乾隆皇帝下 江南时较为欣赏的一种食品 被列为江苏省“老字号”食 品,享誉省内外。 有荤馅、很出 名的,肉肥美而鲜嫩。 可配上醋,以及姜末吃。 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乾隆老汤黄狗猪头肉 宿迁老汤猪头肉发源于公元1748年(清乾隆十二年),迄今已有250多年的历史,公元 1751-1784年(乾隆十五-四十九岁),乾隆皇帝曾六次南巡到宿迁,“御膳”时,席间贡 上当地人黄德烹烧的猪头肉,乾隆帝食时,连声赞誉说:“美载!美载!佳肴也”,黄德 闻听皇帝赞美他制作的猪头肉,深感“皇恩”、“圣誉”,将乾隆吃剩的猪头肉卤汤留下 一碗,次日倒入新制的猪头肉锅里,从此日复一日,故有“乾隆老汤”猪头肉的专称。因 黄德乳名“小狗”乡里人谑称他“黄狗”所以有“乾隆老汤黄狗猪头肉”之称。因此,世 代相传,名闻人遐迩。 正宗“乾隆老汤内狗猪头肉”制作秘方:选用粮食饲料喂养的8-10个月的活猪,宰后取 头部距耳后一公分不肥不瘦的猪头,剔骨选肉,投入温水中,用刀刮剔掉毛根,洗净污腻 煮至八成熟,保留原汤,凉水洗涤至无血水、油污,开3-4公分见方块,留眼、耳、舌; 用精选八角、茴香、桂皮、丁香、葱、萱、花椒和宿迁特产黄豆原抽甜油相配,各种配料 根据猪头肉量,适度投入。 烹烧方法:锅内放油适当,烧热,轻炒糖色,投入配料,爆出香味,肉块入锅,混炒片 刻,放入原汤,放盐少许,旺火焖烧,肉块见红,文火焖酥,收汤前加手工制糖色少许。 烹烧秘决:烧而不糜,肥而不腻,色美甜香,名肴独特。肉汤卤膏,冷却凝固,切块加 醋,蒜茸少许,成为佐汤佳肴。

虞姬,今江苏省沭阳县颜集乡人, 为西楚霸王项羽爱姬,常随项羽 出征。楚汉相争后期,项羽趋于 败局,于公元前202年,被汉军 围困垓下(今安徽省灵璧县南), 兵少粮尽,夜闻四面楚歌,哀大 势已去,面对虞姬,在营帐中酌 酒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 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歌词苍凉悲 壮,情思缱绻悱恻,史称《垓下 歌》,虞姬怆然拔剑起舞,并以 歌和之:“汉兵已略地,四方楚 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 生。”歌罢自刎。

杨泗洪(1847~1895)字 锡九,号茂龄,江苏宿迁人。 出身武术世家,自幼矫健勇 武,峻宇高楼,能一跃而登, 以拳触壁而壁震。且性情倜 傥,少有大志。读书未竟, 即投笔从戎,1862年,以 武童资格入湘军(一说淮军) 效力,积功而官至花翎游击。
彭雪枫是中国工农红军和新 四军杰出指挥员、军事家家。 投身革命20年,出生入死, 南征北战,智勇双全,战功 卓著,被毛泽东、朱德誉为 “共产党人的好榜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