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介绍

实验介绍

速度知觉(无反馈)
速度知觉反映了每个人对速度感觉的差异,是工作操作实践中和各项体育运动中不可缺
少的技术指标。

如驾驶员开车,要对前方有可能碰到的障碍物所需时间作出精确的估计,这
段时间称为碰撞时间。

本实验采用的是遮挡范式。

即在不同速度条件下,离终点一定距离时
物体被遮挡,由被试判断何时到达终点。

一、目的
1.通过对速度知觉差别阈限的测量,学习用调整法测定差别阈限。

2.了解不同速度时人的速度知觉的准确性。

二、仪器与材料
1.仪器:计算机及PsyTech心理实验系统。

2.材料:黄亮点从左至右以不同速度移动,距离终点前约1/3处亮点被遮挡。

三、方法
1.登录并打开PsyTech心理实验主界面,选中实验列表中的“速度知觉(无反馈)”。

单击
呈现实验简介。

点击“进入实验”到“操作向导”窗口。

实验者可进行参数设置,改变
快慢移动速度和实验次数等,也可选择默认参数,直接点击“开始实验”按钮进入指导
语界面。

2.指导语是:
实验开始后会有一个黄色亮点以一定速度从左边(红线处)开始向右边移动。

你要认
真观察它的移动速度,这个亮点移到挡扳时就看不见了,但它仍然按原来速度移动。

你估
计它到达终点(右边红线)了就按1号反应盒上的任意键。

程序自动开始下一次实验。

当你明白了上述实验步骤后就请点击下面的“正式实验”按钮开始。

3.每次实验黄色亮点由左向右移动,速度分快慢两种(快120像素/秒,慢60像素/秒)。


实验次数默认 40次则快慢顺序为快10次;慢20次;快10次(如选80次则再重复一遍)。

亮点距终点1/3处被遮挡。

速度知觉差别阈限公式是 AE=∑|x-s|/n。

公式中|x-s|
为每次测得的绝对误差,x为被试估计时间,s为标准时间,n为实验次数。

4.实验结束,被试可直接查看结果(详细数据中负值表示被试未到终点提前按键;正值表
示被试超过终点按键。

也可以换被试继续实验,以后在主界面“数据”菜单中查看。

四、结果
1.比较被试的两种速度知觉准确性是否有差异,并解释原因。

2.收集多名被试数据,检验是否存在个体差异。

五、讨论
1.在速度知觉实验中还有哪些因素影响被试估计速度的准确性?
2.本实验结果是否验证了前人的理论?
3.研究速度知觉有何意义?
4.如果要了解汽车驾驶员的速度知觉能力,如何进行检验?
六、参考文献
1.杨治良.心理实验指导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印制,2006,90~92
2.杨博民.心理实验纲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432~433
指导语
实验开始后会有一个黄色亮点以一定速度从左边(红线处)开始向右边移动。

你要认真观察它的移动速度,这个亮点移到挡扳时就看
不见了,但它仍然按原来速度移动。

你估计它到达终点(右边红线)
了就按1号反应盒上的任意键。

程序自动开始下一次实验。

当你明白了上述实验步骤后就请点击下面的“正式实验”按钮开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