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地理八年级上册湘教版22中国的气候同步测试及答案

2018地理八年级上册湘教版22中国的气候同步测试及答案

第 1 页中国的气候一、基础达标1.(2019?北碚区)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灾害是()A.台风 B.寒潮 C.干旱 D.梅雨2. (2019?黑龙江)我国半干旱地区主要的植被类型是()A.荒漠 B.草原 C.森林草原 D.森林3. (2019?滨州)关于我国自然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A.地形复杂多样,平原面积广大B.夏季普遍高温,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小C.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D.长江有“黄金水道”的盛誉,是世界第一大河4.(2019?随州)穿数是指为了使人的体温度保持恒定或使人体保持舒适状态所需的衣服的厚度,是振天气的阴晴,冷热,风力等情况来提醒人们适当着装,如图是我国某日穿衣指数分布,读图。

这一天,下列地区适合穿大衣的是() B.云贵高原 C.华北平原 D.珠江三角洲第 2 页A.四川盆地5.下列地形区位于季风区的是()A.塔里木盆地B.准噶尔盆地C.柴达木盆地D.四川盆地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是指()A.冬季风B.夏季风C.偏北风D.偏东风7. 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A.由西北向东南递减 B.由南向北递减 C.由东北向西南递减 D.由东南向西北递减8. 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国家之一,其主要原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影响D.地势影响9.东北平原的作物熟制是()A.一年一熟B.一年两熟C.一年三熟D.两年三熟10.我国每年总有一些地方发生大范围的洪涝灾害,主要是由于我国()A.气候复杂多样 B.夏季风与雨带进退的失常C.地形复杂多样 D.幅员辽阔、地势西高东低11.海南岛的主要作物是()A.水稻B.小麦C.玉米D.大豆1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述的是我国哪个地区的雨季景象()A.南部沿海B.长江中下游地区C.华北地区D.东北地区13. 世界上大多数植物都能在我国生存,主要是因为我国()A.气候复杂多样B.季风气候显著C.大陆性气候显著D.雨热同期14.影响我国最频繁的灾害性天气是()A.旱涝灾害B.寒潮C.梅雨D.台风15.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第 3 页 A.气候复杂多样 B季风气候显著C我国气候带有明显的海洋性 D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二、综合提升1.读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代表的区域,表示季风区的是________,表示非季风区的是________。

(2)夏季风难以到达B区域的原因是:距离海洋较________,且受到_________ (地形)的阻挡。

(3)A、B所代表的区域,降水较多的是______,当地降雨形式是雨,主要集中于______季。

(4)夏季风与雨带的进退如果“失常”,往往会造成灾害。

雨带如果推进迟缓,久久徘徊在南方,会导致,如果雨带推进迅速,在北方滞留的时间长,则会出现。

(5)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是;降水的时间分布规律是。

2.(2019?黑龙江四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京时间2019年2月6日23时50分,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域发生6.5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24.13度、东经121.71度,震源深度11.0公里。

地震导致花莲市区的4栋建筑物严重受损并造成人员伤亡。

材料二:台风是一种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常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等,形成灾害。

2019年8月20日,第13号台风“天鸽”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

台风“天鸽”强度强,移速快。

我国华南沿海一带出现了较强降雨和10级以上瞬时大风。

材料三:泥石流是指山区或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

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造成巨大损失。

(1)材料中所述的两种自然灾害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2)台湾花莲发生地震,主要是由于位于板块和板块的交界地带。

(3)台风发生时,会带来哪些危害?(4)地震发生时,我们该如何自救?(5)当我们在山区遇上泥石流时,我们应该向垂直于泥石流的山坡(填“上”或“下”跑)第 4 页《中国的气候》答案一、基础达标1.C.【解答】解: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灾害是旱灾。

在我国,不仅降水稀少的西北地区旱情严重,而且在东部季风区也常出现旱灾。

故选:C。

2.B【解答】解:不同干湿地区的植被不同,其中半干旱地区的植被是草原。

故选:B。

3.C【解答】解: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平原面积较小,故A错误;我国夏季普遍高温,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故B错误;我国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故C正确;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一大河是亚马孙河,故D错误。

故选:C。

4.C解:读图可知,这一天,适合穿大衣的是华北平原。

故选:C。

5. D.解析:我国的四大盆地只有四川盆地位于季风区,其他的三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都位于非季风区。

故选D.6.B.解析:玉门关在我国甘肃,这里降水较少,受夏季风影响小,因此“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是指夏季风。

故选B.7.D.解析: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故选D.8.B.第 5 页解析: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南部,东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冬季盛行来自大陆内部的偏北风,夏季盛行来自大洋的偏南风,这种冬夏季盛行的相反的风向,带来了明显的气候变化,这一变化就形成了我国的季风气候。

故选B.9.A.解析:东北平原位于中温带,主要种植春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

故选A. 10.B.解析:夏季风与雨带进退的“失常”往往会造成旱涝灾害。

雨带如果推进迟缓,久久徘徊在南方,会导致“南涝北旱”;如果推进迅速,在北方滞留时间长,则容易出现“北涝南旱”。

故选B.11.A.解析:海南岛位于热带,主要的作物是三季稻。

故选A. 12.B.解析:每年的6月份,雨带会推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会阴雨连绵一个月,这时正是梅子成熟的季节,所以称为“梅雨”。

故选B.13.A.解析:我国气候复杂多样,有利于多种生物的系列生长,使中国的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世界上大多数植物都能在我国生存。

故选A.14.A.解析:洪涝是我国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自然灾害,不仅西北旱情严重,东部季风区也频繁发生。

故选A.15.C.解析:我国与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相比,冬季气温明显偏低,夏季气温明显偏高,带有明显的大陆性。

而温带海洋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度的大陆西岸,C答案是错误的。

故选C.二、综合提升(1)A B解析: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此线以东受夏季风影响明显,属于季风区;此线以西,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属于非季风区。

(2)遥远山脉解析:非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小,降水少。

主要原因:一是受海陆位置影响,距海遥远,另一方面受地形影响,受到一些山脉的阻挡,使得夏季风难以到达。

(3) A 锋面夏解析:我国东部季风区的主要降水形式是锋面雨,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且大部分地区降水第 6 页集中在夏季。

(4)旱涝南涝北旱北涝南旱解析:夏季风与雨带进退的“失常”,往往会造成旱涝灾害。

如果夏季风势力强,向北推进快,在北方滞留时间长,会出现北涝南旱,如果夏季风势力弱,久久徘徊在南方,会导致南涝北旱。

(5)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季节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

解析:我国降水的地区差异大,东南沿海地区降水量大,较为湿润,而越西北内陆,降水量越小,干旱程度加重。

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也很不均匀。

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集中在夏季,大多数地方5——9月份的降水量,会占到全年降水量的80%左右,而越往北去,华北、东北地区的降水集中在夏季的特征更加明显。

2.(1)台风;(2)亚欧;太平洋;(3)狂风和特大暴雨;(4)当地震发生时,要保持镇静,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避震,在楼房里可用枕头护住头部,就近躲在床、桌下,千万不能跳楼、躲在窗下或乘电梯下楼,以免发生不必要的伤害。

(5)上。

【解答】解:读材料分析可知:(1)材料中所述的两种自然灾害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是台风,地震属于地质灾害。

(2)台湾花莲发生地震,主要是由于台湾岛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跃。

(3)台风是一种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常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等,形成灾害。

(4)当地震发生时,要保持镇静,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避震,在楼房里可用枕头护住头部,就近躲在床、桌下,千万不能跳楼、躲在窗下或乘电梯下楼,以免发生不必要的伤害。

(5)而当遇到泥石流或者山洪时,应该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这样逃生的机会更大。

故答案为:(1)台风;(2)亚欧;太平洋;第 7 页(3)狂风和特大暴雨;(4)当地震发生时,要保持镇静,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避震,在楼房里可用枕头护住头部,就近躲在床、桌下,千万不能跳楼、躲在窗下或乘电梯下楼,以免发生不必要的伤害。

(5)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