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2018学年新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2018学年新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2018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制下册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隐私保护更有必要,下列属于侵犯隐私权的是( ) A.进他人房间先敲门B.银行柜台前设置一米线C.警察为破案需要,调阅张某的银行账户信息D.某网站将注册会员的电话号码等卖给某信息公司2.南京九名小学生,针对某些电视台在儿童节目最精彩处插播广告等问题,“上书”全国人大,希望修订广告法,得到了全国人大法工委的重视。

在此,这些小学生行使了( ) A.知情权 B.检举权 C.监督权 D.立法权3.2015年“感动中国”人物莫振高,三十多年来用微薄的工资资助近300名贫困生,帮他们圆了大学梦。

他用工资资助学生,这是行使对个人合法财产的( ) A.占有权 B.使用权 C.收益权 D.处分权4.2016年11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强调,必须加快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有效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公民财产权。

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只要完善立法就可以保护财产权 B.确保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的发展C.我国当前产权保护制度已经完善 D.为保护财产权提供了有力的保障5.下列选项中,属于公民财产所有权中收益权的是( )A.用压岁钱买书 B.假期打工获得收入C.将自有房屋出租,获得租金 D.将自己的衣物投进爱心回收箱6.近日,淮安市交警部门整治有轨电车沿线交通秩序,曝光并处罚了一批交通违法行为。

被处罚的人当中,有很多是为了图省事、走“捷径”而翻越护栏的。

这一现象说明( ) A.部分市民遵守社会公共秩序的意识淡薄B.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可以翻越交通护栏C.有轨电车方便了淮安市民日常出行D.维护交通秩序只是交警部门的责任7.2016年3月,一则“南昌多地发现人贩子,请各位妈妈注意”的消息出现在微信朋友圈,并不断被转发和评论。

经警方调查,该消息纯属谣言。

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警方对散布谣言的刘某予以行政拘留五日的处罚。

刘某散布谣言而被处罚告诉我们( )A .法律鼓励做的积极去做B .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C .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D .法律禁止转发微信消息8.2016年1月1日,宪法宣誓制度正式实施,新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

这是因为宪法( )①是国家的根本法 ②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③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最高行为准则 ④确认和保障公民的一切权利和义务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①②③D .②③④9.在商场买完东西往外走的老高,被身边一位刚丢钱包的青年怀疑为小偷。

青年要对老高进行搜身,经常学法的老高用宪法知识劝阻了他。

老高讲的应该是( )①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②公民的合法财产不受侵犯③宪法赋予公民享有知情权 ④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A .①④B .②③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10.(2016·河北)阅读下面材料,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①违反宪法就要受到刑罚处罚 ②宪法和刑法的内容相近③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 ④公民的权利受法律保护A .①③④B .①②C .③④D .②③11.下列关于刑法、宪法、民法之间关系的图示中,正确的是( )12.2016年1月,中国政府网发起了“我向总理说句话”的互动活动。

截至3月1日,共收集6万条留言。

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对经筛选整理出的意见逐条研究,最大限度地吸纳到政府工作报告中。

这说明( )A .我国尊重和保障公民的建议权B .我国公民有权直接管理国家事务C.建议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D.公民只能通过网络行使政治权利13.我国宪法第41条规定,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

这表明( )A.宪法规范权力的运行B.国家机关愿意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C.不同的机关单位和工作人员有不同的国家权力D.只要按照上级领导的要求去工作即可14.党的十八大以来,不论什么人,不论其职务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肃追究和严厉惩处。

这表明( )①任何违法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②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③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5.对我们中学生来说,树立法治意识首先( )A.应该树立义务教育法的意识 B.应该树立宪法意识C.应该树立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意识 D.应该树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识16.下列观点与右图漫画不相符的是( )A.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B.法律保护公民的权利C.权利和义务相辅相成、密不可分D.公民可以先享有权利,后履行义务17.下列属于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的是( )A.小军将宿舍内捡到的500元钱据为己有B.小丽用网上下载的文章参加学校的作文比赛C.小亮在毫无证据的情况下说小鹏偷了他的钱D.小文与同学聊天时无意中泄露了小红的日记内容18.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同时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须公开向宪法宣誓。

这表明( )①宪法规范和保护公民的一切权利②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③宪法是公民维护权益的唯一依据④我们要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尊严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9.下列同学的行为中,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是( )A.小明在网络上发布同学的私人信息 B.小东为自己的发明申请了专利C.小海把故意损坏的球鞋退还给商家 D.小军放弃义务教育去外地打工20.在我国第二个“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中,J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了“宪法进校园”活动。

这样做( )A.说明了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B.表明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更为严格C.体现了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 D.有利于师生了解宪法,增强宪法意识二、非选择题(共60分)21.(14分)阅读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相关法律的部分条款。

第四十四条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个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二百五十三条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材料二:见右边漫画。

(1)材料二的漫画反映了社会生活中的什么现象?漫画所表现的行为侵犯了公民哪项权利?(4分)(2)小明认为,材料一的相关法律规定在宪法面前都是可有可无的,没有任何作用。

请结合相关的法律规定,对此观点谈谈你的认识。

(6分)(3)假如发现自己的个人信息被泄露,你会怎么办?(写出两种做法)(4分)22.(12分)每年的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宪法。

请问宪法对于国家和公民个人分别有何意义?(4分)材料一:2016年12月2日,浙江省教育厅要求各类学校应当在国家宪法日当天,以弘扬宪法精神为宗旨,以宣讲宪法基本原则和基本知识为重点,全面开展宪法学习教育活动。

(2)结合材料一分析在中小学校开展“宪法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

(4分)材料二:导语:从即日起至全国“两会”期间,中国政府网()联合多家网络媒体,诚邀你参与2017年“我向总理说句话”建言征集活动。

你可以通过这条直达国务院的网络通道,说说你对政府工作的看法和建议。

(3)结合材料二,“我向总理说句话”建言征集活动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什么政治权利?公民在行使宪法赋予的权利时应注意什么?(4分)23.(10分)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保护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5条: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1条:为了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109条: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条: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270条: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1)比较上述法律条文,归纳宪法与其他两部法律之间的内在联系。

(6分)(2)选择材料中两部合适的法律,评析小明的行为。

(4分)24.(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共第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其中内容之一为: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或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

材料二: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1)联系上述材料,谈谈宪法与中国共产党、宪法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6分)(2)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要向宪法宣誓的原因有哪些?(6分)25.(12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一部手机就可以进行网络直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乱象丛生(1)材料中的三个乱象分别侵犯了公民的什么权利?(3分)(2)从义务的角度,评析上述直播者的行为。

(4分)(3)从权利和义务关系的角度,请你给直播者进行友情提示。

(5分)参考答案期中测试一、1.D 2.C 3.D 4.D 5.C 6.A 7.B 8.C9.C 10.C 11.B 12.A 13.A 14.B 15.B 16.D 17.C 18.D 19.B 20.D二、21.(1)非法买卖个人信息。

隐私权。

(2)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1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2分)但网络安全法、刑法等普通法是对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是对宪法的具体化,公民的基本权利需要通过宪法予以确认,同时也需要通过其他法律来实现。

它们与宪法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我国的法律体系,不是可有可无的。

法律条文中关于禁止和制裁侵犯个人信息行为的规定,起到了规范公民行为和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作用,有利于防范和惩治侵犯个人信息的行为。

(3分) (3)示例:提高警惕,防止自己受侵害;告知亲朋好友,防止遭遇诱骗。

22.(1)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2)开展宪法教育有利于宣传我国的宪法知识,增强对宪法知识的了解和认识;有利于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有利于在校园中营造学习宪法、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的良好氛围;有利于贯彻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3)批评建议权。

公民在行使宪法赋予的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