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年级创意作文写作课-上册第5课事物性说明文

5年级创意作文写作课-上册第5课事物性说明文

五年级创意作文写作课第五课 识万物而达理—— 事物性说明文保温瓶我叫保温瓶,人送别号茶瓶、保暖瓶、热水瓶。

我诞生在矮人国,身高仅三十五公分左右,腰围却有四十公分。

你可别小看我这五短身材,朋友却是遍布五湖四海。

上至宫廷首相府,下至寻常百姓家,都奉我为尊贵的座上宾。

其实,从结构上说,我太简单了。

外面一层瓶壳,是我的外衣;内中一只瓶胆,就算我的身体。

瓶胆是玻璃制成,容易碎,这外衣就显得十分重要。

服装也随着时代而变化,开始是竹制的,逐渐换用塑料和精钢的了。

实用、美观、大方,我也是很爱赶潮流的!有人问我,你的身体结构如此简单,怎么能保温的呢?说起来,这主要是瓶胆的功劳了。

瓶口上不是有一只软木塞子吗?就是这个塞子,切断了瓶内热分子与瓶外冷空气对流的道路。

瓶胆壁是双层的,中间夹层抽出了真空(真空是不传热的),这就把热传导的路给切断了。

同时,你们看到瓶胆上亮晶晶的,那是有意涂上的一层薄薄的银,它能像镜子一样将热辐射挡了回去。

有了这三条,热就可以比较长久地保留下来了。

当然,这种绝热还不那么理想,仍然有一部分热能够跑出来,因此我的保暖时间总是有一定的限度。

别看我一贯沉默寡言,有时也会发脾气,“嘭”地一声,瓶塞一蹦老高。

那当然不是本人的过错。

倒开水时,冷空气会乘机从瓶口跑进去,受热后体积膨胀,这时木塞偏偏塞得过紧,憋不住,就会将瓶塞顶出。

如果你在盖木塞时,先把木塞放在瓶口,留一点缝隙,把水瓶轻轻晃动一下,让水汽微微出来,再把木塞盖紧,我就不会暴跳如雷了。

人们说,老虎屁股摸不得。

我不是老虎,可屁股上那个小尾巴──抽气尾管却也碰不得。

一旦碰破,瓶胆夹层进入空气,就会失去保温性能,所以必须对其细心保护。

另外,瓶胆使用久了,内壁会附着一层水垢,不仅不卫生,并且会使瓶胆失去反射作用而影响保温,因此必须及时清除水垢。

清除方法很简便,可用小苏打、温盐水灌进去,再放一些纸屑、碎鸡蛋壳,用双手摇晃几下,水垢即可除去。

这就是我,外表冷静,心却是热的,我将继续用一腔热血,竭诚为人民服务! 名家点评:诞d àn 生 辐f ú射sh â 寡ɡu ǎ 嘭p ēn ɡ 膨p ãn ɡ胀zh àn ɡ 憋bi ē 暴b ào 跳如雷 缝f ân ɡ隙x ì水垢ɡòu 灌ɡu àn 纸屑xi â 竭ji ã诚名家教你写作文课前操练议一议:《保温瓶》一文重点是抓住“保温瓶”的什么特点进行介绍的?作者重点观察了“保温瓶”的哪些部位?写作指导一、什么是事物说明文事物性说明文是以具体事物为说明对象,将事物是“怎样的”作为说明重点,对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构造、发展变化等特征,进行科学说明。

说明事物,可以是某一件事物,也可以是某一类事物;可以作单项说明,即只介绍步骤、外形,或只介绍功用,也可以作综合说明,即对某一类、某一种事物的历史演变、制作工艺、外形特点、内部结构、价值功用、优缺点,甚至来历及发展远景都加以介绍和说明,使人们对其有全面了解。

二、学会写事物说明文1、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特征,是一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某种事物的形态、结构、变化、成因和功用等之所以跟其他事物不同,是因为各有各的特点。

因此,写说明文只有抓住事物的特征,才能使读者对所说明的事物有具体、清晰、准确的了解。

就像范文介绍保温瓶的时候,先介绍结构:外表——内胆——瓶塞——瓶底,然后介绍工作原理。

小博导读:我们蜜蜂是自然界里最勤劳的了。

开花时节,我们忙得忘记早晚,有时还趁着月色采花酿蜜。

蜜是很难酿的,我们要酿一公斤蜜,必须在100万朵花上采集原料。

如果我们的蜂巢同采蜜的花丛距离一公里半,那么我们采一公斤蜜就得飞上45万公里,差不多等于绕地球赤道飞行11圈。

看样子,我们的功业并不次于“阿波罗号”呢!虽然我们采蜜难,但每年一窝蜂都能割几十斤蜜。

在广东的同族们一年四季都不闲着。

如果动物世界也有组织的话,那么我们蜜蜂一定能获得“最热爱劳动奖章”。

2、采用合理的说明顺序说明的顺序就是安排材料的顺序。

说明文常见的主要顺序有:A 空间顺序:近→远、前→后、左→右、南→北、低→高……(表方位、立足点、行踪变化等词语)B 逻辑顺序: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结果→原因)、概括→具体、主要→次要、整体→局部……C 时间顺序:年代:古→今;季节:春→冬;程序:先→后……小博导读:万人大礼堂,里面宽76米,深60米,中部高33米,体积达86000立方米,像一座大厦。

但是由于设计师们处理得巧妙,走进大礼堂的人放眼一望,从屋顶到地面,上下浑然一体,并不感到怎样空旷。

屋顶是穹窿形的,天花板上纵横密排着近500个灯孔。

灯光齐明的时候,就像满天星斗。

顶部的中心挂着红宝石般的五星灯,灯的周围是70条瑰丽的光芒线和40瓣镏金的向日葵花瓣,象征着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

在它的外围,有三环层次分明的水波形暗灯槽,同周围装贴的淡青色塑料板相映,形成“水天一色”的奇观。

小训练:想一想,说一说范文《保温瓶》的说明顺序是什么呢?3、运用恰当说明方法。

(1)分类法:就是根据事物的不同的特征,将事物分成若干不同的部分。

(2)举例子:这种方法能把抽象、复杂的事物说得具体而通俗易懂,另外,这种方法同学们运用起来得心应手,全不费劲。

例如范文讲到除水垢的方法,就用到了举例子:可用小苏打、温盐水灌进去,再放一些纸屑、碎鸡蛋壳,用双手摇晃几下,水垢即可除去。

(3)作比较:这种方法的运用不外乎三点:一是比较优劣,突出某个对象的特点,二是比较差异,显示各个对象的各自特点,三是用两个相似的事物相比较,通过其中比较熟悉的事物,推知另一事物的特征。

(4)打比方:如果你在写作说明文时,遇到的事物比较抽象、复杂,难以用平实的语言阐述解释清楚,我们就可以用打比方的方法加以说明。

(5)列数字:就是运用数字的数量来解释事物。

如果恰当使用数字,往往会起到“'千方百计抵不过一个数字”的作用。

例如范文说到保温瓶的外表,就用到了列数字的方法:我诞生在矮人国,身高仅三十五公分左右,腰围却有四十公分。

(6)作引用:说明文的引用,只是作为说明的依据,有时是为了使文章摆脱机械呆板和毫无生气,就使用这类方法。

这种引用的材料都是名家的论述,经典材料上的说明等等。

小训练:阅读下面的文段,分别指出它们都用了哪些说明方法?1、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茶主治喘急咳嗽,去痰垢。

”茶能沉淀可溶性蛋白质和糖,可增强血管壁的强度。

2、鲸的种类很多,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须鲸,没有牙齿;一类是齿鲸,Array有锋利的牙齿。

3、如果我们的蜂巢同采蜜的花丛距离一公里半,那么我们采一公斤蜜就得飞上45万公里,差不多等于绕地球赤道飞行11圈。

4、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佳文佳段: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优秀范文欣赏导读:读下文,看看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是怎样做到条理清楚的。

蜜蜂我是一只小蜜蜂。

我们蜜蜂是过群体生活的。

在一个蜂群中有三种蜂:一只蜂王,少数雄蜂和几千到几万只工蜂。

我就是这千万工蜂之一。

我的母亲就是蜂王,它的身体最大,几乎丧失了飞行能力。

这没有关系,它有千千万万个儿女,我们可以供养它,也算尽了孝道吧!在我的家族中,只有蜂王可以产卵,它一昼夜能为我们生下175万到2万个兄弟。

蜂王的寿命大约是三年到五年,在我们家族中它可以说是寿星了。

在蜂群中还有一种蜂叫雄蜂,它和我们大不相同,它“人高马大”,身体粗壮,翅也长。

它的责任就是和蜂王交尾。

交尾之后,它也就一命呜呼了。

要说家族中数量最多,职责最大的还是我们工蜂。

我们是蜂群的主要成员,工作也最繁重:采集花粉、花蜜,酿制我们的“口粮”、哺育我们的弟弟们、饲喂我们的母亲、修造我们的房子、保护家园、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别看这样,我们的身体是非常弱小的,我们的寿命也只有六个月,就像天空的流星一样——一闪即逝,仅有一点儿时间去闪耀自己的光辉。

我们蜜蜂是自然界里最勤劳的了。

开花时节,我们忙得忘记早晚,有时还趁着月色采花酿蜜。

蜜是很难酿的,我们要酿一公斤蜜,必须在100万朵花上采集原料。

如果我们的蜂巢同采蜜的花丛距离一公里半,那么我们采一公斤蜜就得飞上45万公里,差不多等于绕地球赤道飞行11圈。

看样子,我们的功业并不次于“阿波罗号”呢!虽然我们采蜜难,但每年一窝蜂都能割几十斤蜜。

在广东的同族们一年四季都不闲着。

如果动物世界也有组织的话,那么我们蜜蜂一定能获得“最热爱劳动奖章”。

也许您要问:在漫无边际的大自然中,你们怎么知道什么植物在哪里开花流蜜呢?告诉您吧,我们有很多“侦探”,派它们去侦察,回来再把结果告诉同伴,我们的“语言”就是舞蹈。

我们的家族就是这样。

我们的生命是短暂的,但不必担心,我们还有兄弟,还有接班人。

它们会像我们一样继续劳动。

我们的家族就这样不断繁衍下去。

名家点评:课外观察观察蚂蚁准备工作:准备一些砂糖或气味浓的糖、气味浓的液体(酒、风油精、香水之类的)、尺、带好放大镜。

找蚂蚁:根据自己的方便,可到墙角、草丛、山上等地方寻找蚂蚁,在那里发现蚂蚁,顺着蚂蚁行走的路线找蚂蚁窝,蚂蚁窝是什么样的,还有什么发现。

多找几个蚂蚁窝,并观察蚂蚁窝周围的环境,有什么规律。

看蚂蚁:用放大镜看蚂蚁,看看蚂蚁长得什么摸样,颜色、头、身子、腿的形状。

抓一只蚂蚁,用尺子量一量蚂蚁身子、触角、腿的长度。

再看细的部分:触角、牙齿、腿上、脚上都有些什么样的东西。

蚂蚁是怎么行走的,遇到其他蚂蚁它们会做些什么,它们是如何区别同伴的。

引蚂蚁:在蚂蚁行走的线路上,放一些糖,会发现什么情况,蚂蚁是如何传递信息的,如何搬运食物,最后有多少只蚂蚁。

口语交际交流话题:蚂蚁围绕课外观察到的蚂蚁的外形和生活习性说一说,注意采用适当的说明方法把观察到的说具体,说清楚。

创意佳作欣赏房屋演变史房屋是人类栖息的场所,是人类征服自然亦是自身发展的一种象征。

最早的房屋应追溯到山顶洞人居住的铺有干草的洞穴。

这种房屋,恐怕除了人类自己劳作之外,更多的还是大自然的恩赐。

到了半坡氏族期间,人类才完全靠自己的劳动创造出了自己的房屋——用双手堆砌而成的石屋。

这种石屋的顶是用草铺盖的,呈圆锥状。

屋的形状并不规则,屋体一半在地面以下。

几个这样的屋子聚在一起,便成为了当时的村落。

后来,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方案建造房屋。

于是,经过人们精工雕琢、科学拼接的木屋和石屋,以及木石土合造的各种形式的房屋便大量建起来,以至发展为规模宏大的宫殿建筑群和寺庙建筑群。

由于地理位置或风俗习惯的不同,不同民族的人们又创造了各式各样的房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