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2018-2019学年度高一年级调研考试生物一、选择题1.酵母菌和蓝藻都是单细胞生物,都具有的物质或结构是A. 核膜和核仁B. 糖原和淀粉C. 藻蓝素和叶绿素D. 脱氧核糖核酸【答案】D【解析】【分析】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详解】A、蓝藻属于原核生物,无成形的细胞核,故无核膜和核仁,A错误;B、淀粉是植物细胞特有的多糖,蓝藻、酵母菌均不含该物质,B错误;C、酵母菌不含藻蓝素和叶绿素,C错误;D、蓝藻和酵母菌均含有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D正确。
故选D。
【点睛】明确酵母菌和蓝藻的结构特点和物质组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下列关于人体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 仅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B. 彻底氧化分解的产物是氨基酸C. 是肌肉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D. 在细胞呼吸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答案】D【解析】【分析】蛋白质的功能【详解】A、蛋白质主要由 C、H、O、N 四种元素组成,有的蛋白质还含有 P、S 、Fe 等元素,A错误;B、蛋白质彻底氧化分解的产物是尿素、二氧化碳和水,初步水解的产物是氨基酸,B错误;C、糖类是肌肉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C错误;D、细胞呼吸过程需要多种酶的参与,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故蛋白质在细胞呼吸过程中起重要作用,D正确。
故选D。
【点睛】识记蛋白质的组成元素、基本单位及其功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关于细胞器的叙述,错误的是A. 中心体和核糖体都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B.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与分泌蛋白的加工有关C. 溶酶体能分解自身细胞内损伤的细胞器D. 线粒体是丙酮酸氧化和ATP合成的场所【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器的功能【详解】A、中心体与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形成有关,不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A错误;B、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核糖体(合成肽链)→内质网(加工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高尔基体(进一步修饰加工)→细胞膜→细胞外。
因此,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均与分泌蛋白的加工有关,B正确;C、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自身细胞内衰老、损伤的细胞器,C正确;D、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生成丙酮酸,丙酮酸在线粒体中彻底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大量的能量,合成ATP,D正确。
故选A。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细胞中各种结构的功能。
4.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 吞噬细胞吞噬病菌的过程不需要能量B. 氨基酸进入细胞的过程不需要载体协助C. 肾小管吸收原尿中的水分属于被动运输D. 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答案】C【解析】【分析】小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详解】A、吞噬细胞吞噬病菌的过程属于胞吞,需要消耗能量,A错误;B、氨基酸进入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协助,B错误;C、肾小管吸收原尿中的水分属于被动运输,C正确;D、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自由扩散,为被动运输,D错误。
故选C。
【点睛】识记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相关实例及区别便可准确判断各个选项。
5.将刚采摘的有甜味的糯玉米立即放入85℃水中热烫处理2min,可较好地保持甜味。
这是因为加热会A. 提高淀粉酶的活性而加速水解过程B. 降低可溶性糖转化为淀粉所需酶的活性C. 降低淀粉酶的活性增加淀粉的积累D. 改变可溶性糖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答案】B【解析】【分析】刚采摘的甜玉米内含有大量将可溶性糖转化为淀粉的酶,这些酶可将可溶性糖转化为淀粉从而使玉米失去甜味。
【详解】将刚采摘的甜玉米立即放入85℃水中热烫处理2min,将可溶性糖转化为淀粉的酶的空间结构会被高温破坏而失活,从而较好地保持甜味。
故选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6.下列实验选材和实验目的搭配合理的是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分析】1、在高等植物体内,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芽尖等分生区细胞。
2、进行显色反应实验时应该选择无色或颜色浅的实验材料。
3、进行提取和分离光合色素应选取新鲜的绿叶。
4、叶绿体呈绿色,可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其形态和分布。
线粒体无色,活体的线粒体可被健那绿染液染成蓝绿色,在高倍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详解】A、多对染色体计数通常剪取洋葱根尖2~3 mm,因为该区域属于分生区,细胞分裂比较旺盛,A错误;B、番茄汁呈红色,会干扰实验结果,不适于用作还原糖的鉴定,B错误;C、新鲜菠菜叶片富含叶绿体,是提取和分离色素的适宜材料,C正确;D、用黑藻叶片进行观察线粒体的形态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D错误。
故选C。
【点睛】识记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等实验的原理、选材和步骤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关于叶绿体和植物色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叶绿素分子的合成需要Mg 元素 B. 蓝藻中不含叶绿体和叶绿素 C. 细胞内的色素均存在于叶绿体 D. 叶绿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相同【答案】A 【解析】 【分析】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所以,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绿叶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
【详解】A 、Mg 是构成叶绿素分子的重要元素,因此叶绿素分子的合成需要Mg 元素,A 正确; B 、蓝藻中不含叶绿体,但含有叶绿素,B 错误;C 、细胞内的色素不仅存在于叶绿体,也存在于液泡,C 错误;D 、叶绿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相同,叶绿素a 的溶解度大于叶绿素b ,D 错误。
故选A 。
【点睛】识记叶绿素分子的组成元素,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原理等便可解答本题。
8.下图为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的图解(①-④表示代谢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乳酸菌细胞能同时进行②和④过程B. ③和④过程都伴随能量的大量释放C. 过程①和②所需要的酶位于线粒体D. ②和③过程可在同一生物体内完成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过程①是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过程②是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发生场所是线粒体;过程③无氧呼吸(酒精发酵)的第二阶段,发生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过程④是无氧呼吸(乳酸发酵)的第二阶段,在细胞质基质进行。
【详解】A、乳酸菌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乳酸发酵),即进行①和④过程,A错误;B、③和④过程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没有能量的释放,B错误;C、过程①是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所需的酶位于细胞质基质,C错误;D、有氧呼吸(①②)和酒精发酵(①③)可在同一生物体内完成,例如酵母菌,D正确。
故选D。
【点睛】理清有氧呼吸、厌氧呼吸的具体过程,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9.将新鲜的紫色洋葱片叶外表皮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不会出现是A. 中央液泡逐渐变小B. 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C. 细胞体积会变大D. 液泡颜色逐渐加深【答案】C【解析】【分析】1、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大,因此当植物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即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原生质层随之增大,质壁分离复原。
2、将新鲜的紫色洋葱片叶外表皮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
【详解】A、由于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细胞失水,所以中央液泡逐渐变小,A 正确;B、由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大,因此当植物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B正确;C、由于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细胞失水,所以细胞体积会变小,C错误;D、液泡逐渐变小,液泡颜色逐渐加深,D正确。
故选C。
【点睛】掌握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的实验原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人体骨髓中存在少量的间充质干细胞(MSC),MSC可分裂分化形成多种组织细胞。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MSC分化形成不同细胞时多种基因进行了表达B. MSC分化能力强的原因是分裂旺盛C. MSC形成的不同细胞中DNA和RNA相同D. 基因停止表达是MSC开始凋亡的标志【答案】A【解析】【分析】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详解】A、MSC分化形成不同细胞时,多种基因进行了表达,A正确;B、MSC分化能力强的原因是其分化程度低,B错误;C、MSC形成的不同细胞中DNA相同,但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同细胞所含RNA有所区别,C错误;D、MSC开始凋亡时,仍会有与细胞凋亡相关的基因进行表达,D错误。
故选A。
【点睛】识记细胞分化的概念和实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 羊的白毛与马的栗色毛B. 家鸡的单冠与芦花羽毛C. 棉花的细绒与长线D. 豌豆花的腋生与顶生【答案】D【解析】【分析】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详解】A、羊与马不符合“同种生物”,不属于相对性状,A错误;B、家鸡的单冠与芦花羽毛,符合“同种生物”,但不符合“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B错误;C、棉花的细绒与长线,符合“同种生物”,但不符合“同一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C错误;D、豌豆花的腋生与顶生符合“同种生物、同一性状、不同表现型”,属于相对性状,D正确。
故选D。
【点睛】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需要扣住概念中的关键词“同种生物”、“同一性状”和“不同表现型”答题12.下列关于遗传学实验材料的叙述错误的是A. 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B. 豌豆的花较大,便于进行去雄和授粉等实验操作C. 果蝇染色体数目多,有利于遗传数据的统计分析D. 果蝇繁殖快,便于快速研究更多代数的遗传现象【答案】C【解析】【分析】1、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是豌豆是一种严格的自花授粉植物,而且是闭花受粉,受粉时无外来花粉的干扰,便于形成纯种,能确保杂交实验结果的可靠性;豌豆具有多个稳定的、易于区分的性状。
2、科学家选择果蝇作为遗传学实验研究材料的优点是果蝇具有培养周期短,易饲养,成本低;染色体数少,便于观察;某些相对性状区分明显等。
【详解】A、豌豆是一种严格的自花授粉植物,而且是闭花受粉,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A正确;B、豌豆的花较大,便于进行去雄和授粉等实验操作,B正确;C、果蝇染色体数目少,便于观察,C错误;D、果蝇生长周期短,繁殖快,便于快速研究更多代数的遗传现象,D正确。
故选C。
【点睛】了解利用豌豆和果蝇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的优点便可解答本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