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州市的历史沿革

常州市的历史沿革

常州市的历史沿革
常州位于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地处江苏省南部,北携长江,南衔太湖,与上海、南京等距相望。

处于北纬31°09′-32°04′、东经
119°08′-120°12′现辖金坛、溧阳2个县级市和武进、新北、天宁、钟楼、戚墅堰5个行政区。

全市总面积4375平方公里,总人口349万,其中市区面积1864平方公里,人口217万。

常州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底蕴深厚,可追溯到4500万年前。

当时人类祖先脊椎动物“中华曙猿”生活于溧阳上黄一带,比北非的“人类祖先”早800——1000万年。

6000余年前,原始居民聚居于戚墅堰圩墩村一带。

公元前547年的春秋时期,吴王封季札于延陵,此为常州文字记载第一名称,别名龙城。

公元前202年改称毗陵,公元304年,改毗陵为晋陵。

此后城名多次更迭为毗坛、兰陵、南兰陵、尝州、武进等。

此后至宋称“州”,元称“路”,明、清称“府”,均有辖县。

清代,常州是赋税主要来源地区之一,时称“江南财赋甲天下,苏松常镇课额尤冠于江南”。

雍正四年(1726年)常州府统领8县,故有“中吴要辅,八邑名都”之称。

“常州”之名始于隋, 583年,隋文帝废郡,以州统县,于589年常熟县置常州,后割常熟县入苏州,遂移常州治于晋陵,常州之名由此始,此后,虽曾改称过名,但时间都很短暂,而常州之名不论贯州、称府,为郡沿用至今将近1400年。

1949年4月23日常州解放后,城乡分别设常州市和武进县,隶属于苏南行政区常州专区。

1953年,常州市升为省辖市。

1958年至今,先后历经约30次改革。

现常州共有两个县级市:金坛、溧阳,五个区:武进区、新北区、天宁区、钟楼区、戚墅堰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