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市老山林场职工住宅楼工程旋挖桩基础安全施工方案编制:百色市老山林场职工住宅楼工程项目部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日期:2011年月日一、编制依据 (2)二、工程概况 (2)三、施工总体部署 (5)四、主要工序施工方法 (5)五、钻孔异常处理 (8)六、钢筋笼制作、安装 (9)七、水下混凝土灌注 (11)八、施工机械设备用水电计划 (13)九、施工现场人员组织 (13)十、施工总进度计划 (13)十一、主要管理措施..................... 13 十二、施工总平面图依据:百色市老山林场职工住宅楼基础平面布置图、桩大样图、桩说明、工程地质资料。
国家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D 50202—2002、国家《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条例》。
为保证本桩基工程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确保工程顺利按期完成,编制本方案。
一、工程概况(一)、概述百色市老山林场职工住宅楼工程,本工程位于百色市城东路62 2 号,地上23层,总建筑面积为22251.01m,占地面积为2908.38m。
, 地下一层,工程建筑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耐火等级为一级,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
本工程士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73.720m。
桩号是由24轴往1轴编排,总共86条桩,桩径分别为:4根①1200mm8 根① 1300mm52 根① 1500mm8 根① 1600mm10 根① 1700mm 4根①1800,施工顺序为:从24轴往1轴开始施工。
本工程采用旋挖钻孔灌注桩进行施工。
桩长暂定18.5-22米之间。
(二)、地质概况根据百色市老山林场职工住宅楼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地层自上而下划分为:第一层为素填土①层:杂色,稍湿或湿,松散~稍密状,主要由粘性土、粉砂(砂岩风化物)组成,填土时间超过5~10年,基本完成自重固结。
该层整个场地均有分布,层厚0.5 0〜2.7 m,平均层厚1.4 m。
第二层为淤泥质粘土,灰黑色,很湿〜湿,可塑状,含腐殖质,具腥臭味,为原水塘塘底淤泥,属于高压缩性土,平均厚度0.8 m。
第三层为粉质粘土,黄褐色、黄色,硬塑状,局部软塑状,切面稍光滑,含少量铁锰质氧化物。
压缩系数平均值a0.1〜0.2 = 0.156MPa。
C,现场做标准贯入试验经杆长修正后锤击数为N = 8.9击,属于中等压缩性土。
该层在拟建整个场地有分布,层厚1.9〜4.7m。
平均厚度3.2 m。
第四层为粘土层,暗黄色,硬塑状,韧性好,干强度高,切面光滑,无摇震反应,土质较为均匀。
场地内均有分布,压缩系数a0.1〜0.2= 0.108MPa~0.237MP,压缩系数平均值a0.1 〜0.2= 0.197MPa。
标准贯入试验实测锤击数N = 7击,实测击数11~13击,属于中等压缩性土。
层厚1.0〜3.0 m,平均层厚2.3M。
第五层为粉质黏土:暗黄色,硬塑,切面较粗糙,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土质较均匀,局部夹粉土薄层,进行标贯试验9次,实测击数12〜18击,平均击数11.7击。
取原状土样10组,压缩系数av1-2 =0.170M Pa〜0.217平均压缩系数值av1-2= 0.188MP a-1,属中压缩性土。
该层分布于整个场地,层厚22.0〜5.3 m,平均层厚3。
7m。
第六层为卵石层(Q):灰色,属一下水含水层,中密状态,以石英质为主,填充物主要为细砂。
局部夹有少量砾石,砾径20〜80mm,该层磨圆度一般,级配较差,进行动力触探试验段次,试验段长度共3.7m,修正后击数8.3〜22击,平均击数13.6击,分布于整个场地,揭露厚度为2.8〜4.6m,属于低压缩性土。
平均层厚 3.4m。
第七层:青灰色,呈硬塑状态,强风化,泥质结构,局部夹杂有少量粉砂、粉砂岩。
为古近系岩层,属极软岩,岩体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v级。
进行标贯试验6次,实测击数25〜18击,平均击数20.1击。
整个场地均有分部,中等偏低压缩性。
揭露厚度为0.9〜1.7m。
平均层厚1.3m。
第八层:泥岩:浅灰色,呈坚硬状态,中风化,中〜厚层构造,泥质结构,局部夹杂有少量粉砂、粉砂岩,为古近系岩层。
取样9组, 单轴抗压强度平均值达14.6M Pa,属软岩,岩体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IV 级。
整个场地均匀分布,低压缩性。
该层未揭穿,最大揭露层厚11.3m。
(三)、本工程设计图纸要求:本工程采用C25旋挖灌注桩,预计桩长18〜22米;最小有效桩长不小于17米。
根据地质资料,持力层为呢岩层,要求进入持力层完整岩面深度不小于2米,桩径D为:1.2m/1.3m/1.5m/1.6m /1.7m/1.8m 等共六种,单桩承载力特征为:9000KN。
桩施工完毕,必须按规范、规程和标准和有关部门的规定进行检测,合格后才能开始下一道工序施工。
具体要求现场试桩时由设计人员确定。
(四)、施工条件:施工现场建设单位应做好“三通一平”,清除桩基范围内的高空、地面、地下障碍物及周边建筑物的安全防护措施及施工场地周边的围护设施;修筑桩机进出行走及材料运输的道路,做好排水措施,架设好临时施工的水源、电源。
安装水表、电表。
搭设工地办公室、宿舍、饭堂及做好开工准备工作。
、施工总体部署(一)施工设备。
由1台旋挖钻孔机负责本工程施工任务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维修保养工作并在开工前进行试运行操作,对易损零配件及时补足。
确保开工后桩机顺利进行。
(二)桩机施工部署见总平面布置及桩机运行起点流向图(图1)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三)施工场地验收:1、对施工场地的“三通一平”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对不符合要求的应及时向建设方提出尽快解决。
根据施工现场实际及时进行调整。
2、准点、轴线、桩位复核:对建设方提供的施工现场基准点、轴线、桩位进行全面的检查、复核,无误后办理签证移交手续。
(四)现场施工员要熟悉图纸,参加图纸会审,对不明确、不清楚的节点及时向设计人员提出并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工作。
三、主要工序施工方法(一)桩位控制本工程采用座标法控制轴线和桩位,定位后在每个桩位中心打入一根© 16X 600mmi冈筋做好桩位标记,并用混凝土固定好,桩位放线后会同有关人员复核后,方可钻桩施工。
(二)旋挖钻成孔根据地质条件、工期要求、机械设备配备状况,结合桩基设计参数,确定本工程钻孔灌注桩成孔以旋挖钻机为主,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公司供应,钢筋笼一次绑扎成型、整体吊装,导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
(三)工艺选择及设备选型工艺选择:该工程钻孔施工主要采用旋挖钻钻孔方式、湿法成孔施工。
结合本工程钻孔桩的地质情况、数量多、工期紧等综合因素,钻头采用旋挖斗钻头,清孔时采用旋挖捞砂钻头。
设备选型:根据上述情况和我公司的施工经验,选用1台旋挖钻孔机型号为ZR220A(四)施工方法场地平整及钻机就位。
液压多功能旋挖机就位时与平面最大倾角不超过4,现场地面承载能力大于250kN/m2,所以钻机平台处必需碾压密实。
进行桩位放样,将钻机行驶到要施工的孔位,调整桅杆角度,操作卷扬机,将钻头中心与钻孔中心对准,并放入孔内,调整钻机垂直度参数,使钻杆垂直,同时稍微提升钻具,确保钻头环刀自由浮动孔内。
(五)钢护筒埋置深度以能隔开流塑状地层为主要原则。
具体埋置深度还应满足计算结果,且有安全系数,根据水文地质条件、施工水位、河床深度、护筒内泥浆容重和施工情况等通过计算确定。
钢护筒分节加工,顶部和底部各1m范围作加强箍。
每节护筒连接采用坡口焊,以减少护筒振埋时的阻力。
钢护筒运至施工现场后,质监人员须对钢护筒的直径、圆度和焊接质量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
(六)钻进过程中,操作人员随时观察钻杆是否垂直,并通过深度计数器控制钻孔深度。
当旋挖斗钻头顺时针旋转钻进时,底板的切削板和筒体翻板的后边对齐。
钻屑进入筒体,装满一斗后,钻头逆时针旋转,底板由定位块定位并封死底部的开口,之后,提升钻头到地面卸土。
开始钻进时采用低速钻进,主卷扬机钢丝绳承担不低于钻杆、钻具重量之和的20%以保证孔位不产生偏差。
钻进护筒以下3m可以采用高速钻进,钻进速度与压力有关,采用钻头与钻杆自重摩擦加压,150MPa压力下,进尺速度为20cm/min ;200MPa压力下,进尺速度为30cm/min;260MPa 压力下,进尺速度为50cm/min。
(七)泥浆采用膨润土、火碱以及纤维素混合而制,在泥浆池中用搅浆机将泥浆搅拌好后,泵入孔内,旋挖钻均匀缓慢钻进,这样既钻进又起到泥浆护壁的作用。
钻进时掌握好进尺速度,随时注意观察孔内情况,及时补加泥浆保持液面高度。
泥浆制备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泥浆的指标问题,其比重一般应控制在1.05〜1.2之间,粘度控制在17〜20s,砂率控制在4刎内。
常用的泥浆材料,一般使用优质澎润土加烧碱、聚丙稀酰胺或纤维素等配置;二是补浆的速度,泥浆补充一般采用泵送方式,其速度以保证液面始终在护筒面以上为标准,否则有可能造成塌孔,影响成孔质量。
(八)用捞砂钻头将沉淀物清出孔位。
要求沉碴厚度不大于10cm在灌注水下混凝土前,用高压水吹底翻渣,进一步减少桩底沉碴厚度。
(九)、钻孔前先用水准仪确定护筒标高,并以此作为基点,按设计要求的孔底标高计算孔深,以钻具长度确定孔深,孔深偏差不短于设计深度,超钻深度不大于50cm;孔径用检孔器测量,若出现缩径现象应进行扫孔,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钻孔桩钻孔允许误差表四、钻孔异常处理(一)、坍孔处理。
钻孔过程中发生坍孔后,要查明原因进行分析处理,可采用加深埋护筒等措施后继续钻进。
根据现场情况也可在泥浆中加入大量的干锯末,同时增大泥浆比重(控制在 1.15〜1.4之间),改善其孔壁结构。
钻头每次进入液面时,速度要非常缓慢,等钻头完全进入浆液后,再匀速下到孔底,每次提钻速度控制在0.3〜0.5m/s。
坍孔严重时,应回填重新钻孔。
(二)、缩孔处理。
钻孔发生弯孔缩孔时,一般可将钻头提到偏孔处进行反复扫孔,直到钻孔正直,如发生严重弯孔和探头石时,应采用小片石或卵石与黏土混合物,回填到偏孔处,待填料沉实后再钻孔纠偏。
(三)、埋钻和卡钻处理。
埋钻主要发生在一次进尺太多和在砂层中泥浆沉淀过快;卡钻则主要发生在钻头底盖合拢不好,钻进过程中自动打开或在卵石地层钻进时,卵石掉落卡钻等。
埋钻或卡钻发生后,在钻头周围肯定沉淀了大量的泥浆,形成很大的侧阻力。
因此处理方案应首先消除阻力,严禁强行处理,否则有可能造成钻杆扭断、动力头受损等更严重的事故。
事故发生后,应保证孔内有足够的泥浆,保持孔内压力,稳定孔壁防止坍塌,为事故处理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