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古代文学1.古代希腊罗马文学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每一个阶段的主要成就和主要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代表性的作家和作品?答:古希腊、罗马奴隶社会都经历了形成、发展、繁荣和衰亡的阶段,它们的文学也随着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几个时期。
(1)古希腊文学的发展分期①氏族公社制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史称“荷马时代”(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9世纪),主要成就是神话和史诗。
②希腊奴隶制城邦国家的形成和繁荣时期(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5世纪),主要成就是抒情诗和寓言。
③希腊奴隶制的全盛时期(公元前6世纪末~公元前4世纪初),史称“古典时期”,雅典成为全希腊的中心,雅典奴隶主民主制促进了雅典文化艺术的繁荣,主要成就是戏剧、散文和文艺理论。
④希腊化时期(公元前4世纪~公元前2世纪),这一时期文学成就不大,只有新喜剧对后世文学有一定影响。
主要代表作家作品:《荷马史诗》、《伊索寓言》、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诗学》(2)罗马文学的发展分期①早期罗马文学(公元前3世纪~公元前2世纪),即共和时期的文学,主要成就是戏剧。
②中期罗马文学(公元前1世纪~公元1世纪),即共和晚期和奥古斯都时期,是罗马文学的“黄金时代”,散文与诗歌都有新的成就,文艺理论也有一定影响。
③帝国时期的罗马文学(公元1世纪~5世纪中叶),罗马文学开始衰落,仅讽刺诗和小说较有成就。
④主要代表作家作品普劳图斯《一罐金子》、泰伦提乌斯《婆母》、贺拉斯《诗艺》、奥维德《变形记》。
2.希腊神话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希腊艺术的“武库”和“土壤”?答:(1)希腊神话的内容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
(2)希腊神话的主要特点希腊神话很早就摆脱了兽形妖灵阶段,而走上了神人同行同性的道路。
①希腊神话中的神是高度人格化的。
他们具备人类的思想感情,他们的性格也十分鲜明。
神通人类一样,有爱,有恨,七情六欲样样具备,甚至好嫉妒,爱虚荣,有时在道德上还不如人。
②希腊神话中充满了追求光明、酷爱现实生活、以人为本、肯定人的力量的思想。
古希腊人认为享受现实生活就是享受神的恩赐,因此他们追求自然的美景,追求物质的享用,追求文学艺术的赏心悦目,追求自然与人生中的美。
③希腊神话强调的是人的力量和人的奋斗精神,强调对人生与现实的热烈追求,因此充满乐观主义精神。
在某种意义上说,希腊神话更像“人话”。
④希腊神话在世界神话中保存得最完整,因而内容最丰富多彩。
(3)原因马克思指出:“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
”古希腊的诗歌、悲剧、喜剧都从神话传说中汲取题材。
罗马人几乎全部继承了希腊神话和传说。
自从欧洲文艺复兴以来,许多文学家、艺术家不断从神话中汲取营养。
希腊神话对于后代欧洲文化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3.荷马史诗是怎样形成的?它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怎样分析其主要思想和其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形象?答:(1)形成公元前12世纪末,在希腊半岛南部地区的阿凯亚人和小亚细亚西北部的特洛伊人之间发生了一次为时十年的战争,最后希腊人毁灭了特洛伊城。
战争结束后,在小亚细亚一带便流传着许多歌颂这次战争中的氏族部落首领的英雄事迹的短歌。
在传诵过程中,英雄传说又同神话故事交织在一起,由民间歌人口头传授,代代相传;每逢盛宴或节日,在氏族贵族的官邸中咏唱。
大约公元前9世纪与公元前8世纪之间,一位盲诗人荷马以短歌为基础,予以加工整理,最后形成了具有完整情节和统一风格的两部史诗——《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
这就是荷马史诗形成的大致情况。
(2)基本内容两部史诗各分24卷,都是由一万余行的六音步长短短格的英雄诗体构成的,每行约有12个轻重音,虽不用尾韵,而诗的节奏感很强。
史诗的情节都以特洛伊战争为背景:一写战争,一写复员回乡与恢复王位的斗争。
战争十年,海上漂流和还乡后与求婚者的斗争也是十年。
两部史诗不写全过程,只截取最后一年中的一段故事来表现全体。
《伊利昂纪》写最后一年中51天内发生的事情。
全诗在为赫克托耳举行的盛大葬礼中结束。
《奥德修纪》写木马计的设计者奥德修斯在特洛伊战后,海上十年历险和他归家后夫妻团聚的故事。
(3)主要思想以人为主,热爱现实,肯定人的奋斗精神。
强调对人生采取积极的态度。
古希腊人相信命运,但是他们从来不消极地屈从于命运。
在人与神的关系上,人绝对不是神的奴隶,而是靠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争取荣誉,建立功勋。
在自然威力面前或在战争生活中,史诗都强调对人生采取积极的态度。
史诗中的英雄们把幸福寄托在现世和人间。
在他们看来,生命、战斗、劳动才有更大的价值,更大的意义。
(4)主要人物形象①阿基琉斯:英雄阿基琉斯是古代英勇战士的理想形象,带有神话色彩。
他是神与人之子,是一个非常骁勇又重视个人荣誉的将领。
他从发怒到息怒,从退出战场到重新参战,最终以部落的集体利益为重,其间的转变并没有不可克服的思想障碍。
他的行动体现了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而这正是部落英雄的特色。
②奥德修斯:《奥德修斯》中的主人公奥德修斯是伊大卡岛的王。
他聪明、勇敢、坚毅而又善用计谋。
在特洛伊战争中,他曾多次献计,屡建奇功,是一个足智多谋的政治家和领袖。
在海上漂泊过程中,他与惊涛骇浪和妖魔鬼怪的搏斗,机智、勇敢地战胜了无数次艰险。
在争夺和维护私有财产的斗争中,他狡猾多疑、善用智谋。
他私心很重,财产观念很重。
奥德修斯的这些表现说明这一形象带有早期奴隶主的特点。
4.荷马史诗有哪些艺术特征?答:(1)结构巧妙,布局完整《伊利昂纪》从十年战争中截取战争最后一年的51天,以阿基琉斯的愤怒与息怒贯穿全诗,具体描写也只集中在4天的激战。
这样的结构突出了歌颂英雄主义的中心思想。
《奥德修纪》描写奥德修斯十年海上遇险及家庭的悲欢,但只写了42天发生的事。
围绕奥德修斯返乡这一中心事件,诗人铺开两条并行的线索:以奥德修斯返乡为主线;以其妻为求婚者所纠缠,其子出外寻父为副线。
两条线索互相联系,时有交错,烘托出奥德修斯返乡的急迫与消除家庭隐患的焦急心情。
两部史诗都是一个情节,一个人物,一个中心,不枝不蔓。
(2)英雄人物的塑造两部史诗塑造了众多英雄人物。
他们既具有氏族英雄的共性,又有初步的个性特征。
但是一般来说,史诗中的人物性格比较简单,缺少变化发展。
作者在塑造人物时采用多种描写方法,如海伦之美,诗人没有具体描绘,只着重描绘特洛伊长老们对她的美的赞叹。
奥德修斯回家时假扮乞丐,亲人没有认出。
但却为一个给他洗脚的奴隶认出是其主人;一只老狗一见到他就摇尾欢迎,然后伏地而死。
这是侧面烘托法。
诗人在刻画人物时,很少用心理描写,多用动作和语言描写人物性格。
(3)热爱现实,肯定人的奋斗精神两部史诗强调对人生采取积极的态度。
古希腊人相信命运,但是他们从来不消极地屈从于命运。
《伊利昂纪》中每次大的战斗都有神的预兆,但英雄们仍然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夺取胜利。
在《奥德修纪》中,奥德修斯虽有雅典娜的鼓励和帮助,但在克服困难的斗争中,奥德修斯仍靠自己的努力去取得胜利。
(4)丰富贴切的比喻史诗中比喻丰富多彩,贴切生动,新鲜而又奇特。
在描述人物和事件时,使用了约八百个从日常生活和自然现象中选取来的比喻,构成“荷马式的比喻”。
(5)重复手法的运用史诗中常用重复的手法,重复同样的句段、同样的形容词等。
这是适应古代民间歌人口头复诵条件的一种传统手法,同时还能加强诗歌的感染力。
5.筒述希腊悲剧的形成过程和基本特征。
答:(1)形成过程古希腊的戏剧起源于酒神祭祀。
公元前6世纪中叶,由于雅典工商业的迅速发展和对外贸易的扩大,刺激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原来盛行于农村的庆祝丰收、祭祀酒神和农神的节日歌舞表演和祭仪表演进入了城市,这些节日也成了全国性的节日。
这时雅典的社会生活日趋复杂,政治生活日益活跃,这些简单的歌舞表演已不能充分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因而逐步演变成为戏剧。
悲剧的前身是酒神颂歌,(2)基本特征①希腊悲剧大多取材于神话,其内容往往带有命运观念或其他迷信色彩。
但它反映的却是当代的社会生活和斗争。
无论是神与神之争,还是人与神之争,实际都是现实中人与人之间斗争的反映。
②悲剧着重表现主人公的英雄行为,形象高大雄伟,气势壮烈磅礴,一般没有悲观色彩,而是充分表现出奴隶主民主派的自豪感。
③希腊悲剧继承了史诗和抒情诗的传统,保留了酒神祭的合唱队,在剧中,戏剧成分和合唱队的抒情成分成为悲剧的两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演员朗诵对白,合唱队歌唱抒情诗。
演出从始至终不停顿,合唱队起着分幕分场的作用。
④希腊悲剧有固定的程式,一般分为开场、进场、三至五个戏剧场面、退场这样四个部分。
⑤希腊悲剧剧情比较单纯,时间进行的时间不太长,演出地点也没有过多的转移。
6.为什么说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的创作“反映了奴隶主民主制发展不同阶段的社会生活,也显示出希腊悲剧在不同时期的思想和艺术特点”?答:(1)埃斯库罗斯是希腊悲剧形成时期的作家他生活在希腊由氏族贵族奴隶主专政向奴隶主民主制过渡时期,其世界观存在着明显的矛盾,并反映在他的创作之中。
《俄瑞斯忒亚》三部曲(《阿伽门农》、《奠酒人》、《报仇神》)取材于希腊传说,以一连串的复仇故事,反映出新观念新道德胜于旧观念旧道德、民主制优于旧传统的思想.(2)索福克勒斯的创作是雅典民主制盛极而衰时期的社会生活的反映,曾被文学史家誉为“戏剧艺术的荷马”。
他塑造的悲剧人物丰富多彩,悲剧形式臻于完善,他的创作标志着希腊悲剧已进入成熟阶段。
《俄狄浦斯王》强调人对命运的抗争,是雅典奴隶主兴盛时期民主派意识的特点。
(3)欧里庇得斯是民主倾向最强的剧作家,他的作品大部分是在内战期间写成,反映了雅典奴隶主民主制危机时期的社会现实和思想意识。
《特洛伊妇女》以反对侵略战争为主题。
对战争的描述呈现出一片凄凉景象。
作者这样处理的用意,是借特洛伊战争来影射米洛斯的屠杀,反对正在进行的不义战争。
7.埃斯库罗斯《普罗米修斯》是怎样运用神话题材来反映现实、表现作家的思想倾向的?答:其情节取材于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盗天火赐予人类的故事,但赋予它丰富的现实意义,以反映当时雅典民主派对寡头派的斗争。
宙斯刻画成一个色厉内荏的专制暴君形象,表现当时僭主的形象。
普罗米修斯被诗人刻画成一个为人类进步而反抗宙斯的伟大的神。
他的争自由、反暴政的斗争热情,反映了为民主制而与僭主斗争的希腊广大自由民的精神。
是哲学日历中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
在第二部中普罗米修斯与宙斯和解,暴露出奴隶主民主派的妥协性,也反映出埃斯库罗斯的思想的局限。
8.简述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的思想内容和结构艺术。
答:(1)思想内容:人对命运抗争的主题①通过这个悲惨的故事,诗人表达了人与命运的冲突。
俄狄浦斯越是反抗命运越是一步步陷入了不可抗拒的命运的罗网。
具有坚强意志的英雄对无法抗拒的命运的斗争构成了尖锐的悲剧冲突。
②但是,诗人的同情完全在俄狄浦斯一边,命运让这样一位有着过人毅力的英雄人物成为城邦的“罪人”,这只能说明命运是不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