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62人体所需的营养素PPT课件
62人体所需的营养素PPT课件
10
五、蛋白质的供给量
我国居民每人每日每千克体重应供给蛋白质: 成年人:1~1.5克,约占总热量10~14%; 儿童和青少年:1.2~2.0 克,占12~14%; 孕妇和乳母: 1.2~2.5克。
11
3.蛋白质供给不合理的危害
(1)蛋白质长期供给不足:
婴儿生长发育迟缓,成人体重减轻,肌 肉萎缩,极易疲劳,贫血等;或抵抗力降 低,创伤不易愈合,病后恢复缓慢。
1. 单糖 (1)葡萄糖 主要存在于植物性食品中,水果中 含量最为丰富。 (2)果糖 果糖存在于水果中,蜂蜜含量最多。 (3)半乳糖 乳糖经消化后转变而成。
20
2.双糖 (1)蔗糖:红糖、白糖、冰糖等。 (2)麦芽糖:发芽种子中含量较多。 (3)乳糖: 只存在于乳汁中。
3. 多糖 (1)淀粉:谷类、豆类、硬果及薯类含量丰富。 (2)糖元:贮存于肌肉和肝脏。 (3)纤维素:纤维素、果胶和木质素等。
23
第四节 无机盐
无机盐:人体内除碳、氢、氧、氮以外,其余各 种元素统称为无机盐。
常量元素:如钙、镁、钾、钠、磷、硫等; 微量元素:如铁、锌、铜、锰、碘、硒、氟等。 我国人民膳食中容易缺乏的无机盐主要有钙、铁、 碘。
四、脂肪供给量
每日膳食中有50~60克的脂肪,即可达到 热能供给量的17~20% 。
脂肪摄入过多:引起消化不良;另易引起 肥胖病、高血压和心脏病等疾病。
脂肪摄入过少:势必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 取量,妨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17
五、膳食中脂肪的来源
1.植物性食品来源 如大豆、花生、玉米、芝麻、棉 籽、菜籽、核桃和其它果仁等; 2.动物性食品来源 如猪油、牛油、羊油、鱼油、奶 油、蛋黄油和禽类油等。
氮元素:一般蛋白质的含氮量约为16%, 即食品中每含1克氮相当于含有6.25克 蛋白质。
食品蛋白质主要由20多种氨基酸构成。
3
2.氨基酸
构成食品蛋白质的氨基酸: 非必需氨基酸:能够在人体内合成,或者 由其它氨基酸转变而成的氨基酸。 必需氨基酸: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 能满足机体的需要,而必须从膳食中供给。
2.调节生理功能
参与人体新陈代谢的酶、部分激素及抗体的主要组成 部分也都是蛋白质。
3.供给热能
1g蛋白质在人体氧化可产生约4kcal的热量。
7
三、食品中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1.食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肉类(包括鱼类):10~30%; 蛋类:11~14%; 干豆类:20~50% , 花生、核桃:15~26%; 谷类:6~10%, 奶类:1.5~3.8%; 薯类:2~3%, 蔬菜:1~2%
18
第三节 糖类
糖类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所组成。应 占人体每日所需总热量的60~70%。
淀粉类食品:大米、面粉、玉米、红薯、 马铃薯、藕粉、粉丝、粟子等。
食糖:葡萄糖、蔗糖、蜂蜜、果糖、乳糖 等。
植物纤维: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 果胶等。
19
一、糖的组成和分类
根据糖的化学结构不同,可以分为单糖,双糖 和多糖三大类。
21
二、糖的生理功能
1.供给热量; 2.构成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 3.帮助脂肪氧化和节省蛋白质; 4.保护肝脏; 5.增强肠道功能,促进消化。
22
三、糖的需要量和食品来源
1. 糖的需要量(每人每天需要量) 中轻体力劳动者400~500克; 重体力劳动者为550~650克。 2.糖的食品来源 谷类、豆类、薯类、根茎类蔬菜、水果 及乳类等。
2.食品蛋白质中的必需氨基酸含量
3.蛋白质的消化率
8
几种食品蛋白质消化率
食品 奶类 肉类 蛋类 面包 米饭 玉米面食 马铃薯 大豆
消化率(%) 97~98 92~94 98 79 82 66 74 60
பைடு நூலகம்
9
四、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当几种食品混合食用时,其中各种蛋 白质所含的氨基酸才能相互配合、互 相取长补短,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或 生理价值。
4
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
必需氨基酸
异亮氨酸 亮氨酸 赖氨酸 蛋氨酸
苯丙氨酸 色氨酸 苏氨酸 缬氨酸
非必需氨基酸
甘氨酸 脯氨酸 丙氨酸 羟脯氨酸 谷氨酸 门冬氨酸 组氨酸 精氨酸 酪氨酸 羟谷氨酸
胱氨酸 丝氨酸 半胱氨酸
5
3.蛋白质的分类
(1)完全蛋白质
所含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不 但能维持人体的生命和健康,并能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
严重缺乏时,将产生营养不良性水肿, 甚至发生休克。
(2)长期大量蛋白质过量:
增加胃、肠、肝脏和肾的负担,对健康 不利。
12
第二节 脂类
脂肪: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常温下是固体的称“脂” ; 常温下 是液体的称“油” 。 类脂:包括磷脂及固醇类化合物。 是构成人体细胞各种膜结构的主要成 分。
13
3.必需脂肪酸 不能在人体内合成,必须从食品脂肪中摄 取。
15
三、 脂肪的营养价值
l. 脂肪的消化率
不饱和脂肪酸和低级脂肪酸含量越高,越容 易消化和吸收;
2. 必需脂肪酸的含量
脂肪中含必需脂肪酸多,该脂肪的营养价值 就高。
3. 脂溶性维生素的含量
脂肪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D丰富,其营养价 值较高。
16
(2)半完全蛋白质
所含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尚全,但含量不均,比例不合 适。如果作为唯一的蛋白质来源,只能维持生命,却不能 促进生长发育 。
(3)不完全蛋白质
所含必需氨基酸种类不全。用作膳食蛋白质唯一来源 时,既不能促进生长发育,也不能维持生命 。
6
二、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1.构成和修补机体组织
成年人体内约含蛋白质16.3%,分散在各器官、组织 和体液中。
第二章
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
1
第一节 蛋白质
成 年 人 体 内 约 含 蛋 白 质 16.3 % , 分 散在各器官、组织和体液中。
参与人体新陈代谢的酶、部分激素 及抗体的主要组成部分也都是蛋白质。
2
一、蛋白质的组成和分类
1.蛋白质的组成
元素组成:都含有碳、氢、氧、氮四种 元素,少量含有硫、磷、铁、镁、碘等元 素。
一、脂类的生理功能
1.贮存和供给热能; 2.构成身体组织; 3.维持体温、保护脏器; 4.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5.供给必需脂肪酸、调节生理机能。
14
二、脂肪酸
1.饱和脂肪酸 化学性质较稳定,不易起化学变化;在常温 下多为固态。如牛油、羊油、猪油等。 2.不饱和脂肪酸 化学性质不稳定,易发生变化,在常温下为 液体。如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