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疗欠费情况分析对策

医疗欠费情况分析对策

医疗欠费情况分析及对策【摘要】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驻京某三甲医院7年间医疗欠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索医疗欠费发生的内在规律和特点,医疗欠费病人的社会人口学、就医行为、卫生经济学特征,分析医疗欠费产生的原因,提出建立完善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是减少医疗欠费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医疗欠费;医院管理【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021-03reasons for and strateqies on overdue medical billsgong jingping1 zhang shuhua1 wu chengcheng1 et al.【abstract】by using the descriptively statistical method to analyze the data of the medical cost arrears in a three-a hospital located in beijing during the last 7 year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nner regularity and features of the medical cost arrear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social-demography, behaviors of seeking medical treatment, as well as health economics of the patients in arrears,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medical cost arrears, and puts forward that building up a perfect social medical security system and strengthening the quality management of medicaltreatment are the fundamental guarantee to reduce the medical cost arrears.【key words】medical cost arrears;hospital management 医疗欠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如何有效避免医疗欠费的发生,保证医院资金正常流动,是医院各级管理者都高度重视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医疗欠费病人资料的分析,探索医疗欠费发生的内在规律和特点,探讨医疗欠费形成原因,提出解决的建议,以期减少医疗欠费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对驻京部队某三甲医院2003-2009年7年间205例医疗欠费病人的病例调查整理,从医院住院收费系统中提出全部信息,使用excel软件对信息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2.1 医疗欠费病人基本社会人口学特征:205例医疗欠费病人中:男性118例,占总医疗欠费人数的57.84%。

女性87例占总医疗欠费人数的42.16%(见表1)。

0-18岁年龄段病人11例,占5.37%;19-55岁年龄段病人116例,占56.59%;55-96岁年龄段78人占38..04%(见表2)。

不同地域医疗欠费病人,本市人口54例占26.47%,外省人口151例占73.43%(见表3)。

医疗欠费病人中自费病人138例,占67.15%;公费15例占7.44%;企业保险26例占13.56%;新农合5例占1.96%;军半费21例,占10.29%。

(见表4)。

表1 不同性别病人医疗欠费数额表2 不同年龄病人医疗欠费数额比较表3 不同地域病人医疗欠费数额表4 不同费别病人医疗欠费数额2.2 医疗欠费病人就诊行为特征:本组资料中急诊入院病人37例(含绿色通道)医疗欠费占欠费总数的18.14 %。

门诊168例占81.86%(见表5)。

医疗欠费占欠费总数的 81.86 %。

医疗欠费病人中痊愈77例占37.75%;好转63例占30.88%;自动出院43占21.08%;死亡22例占10.29%(见表6)。

表5 不同入院方式病人医疗欠费病人比较表6 不同转归病人医疗欠费数额比较2.3 医疗欠费病人卫生经济学特点:全院共有31个临床科室发生医疗欠费205例,发生医疗欠费前五位的科室是普通外科28例,心脏内科19例,骨科18例,神经外科14例,妇科14例。

这与这些科室急诊病人多,收治的是常见病、多发病有关。

欠费数额最多的科室移植科1431799.5元,扣除押金实际欠费483118.47元。

医疗欠费最少的科室是小儿科21.41元。

4 分析4.1 医疗欠费病人基本人口学特征:由于该医院地处北京,医疗技术发展迅速,社会影响不断扩大。

前来就医的病人以流动人口和京外病人为主。

本组医疗欠费病人资料显示4个特征:第一以性别区分,男性病人118例约占总欠费人数的57.84%,平均实际欠费男性每例高于女性4124元,这与外来人口中男性占多数吻合,与意外伤害男性居多也吻合;第二以年龄区分,19-55岁年龄段病人116例占56.59%;55岁以上病人78例,占医疗欠费总人数的38.04%,但实际人均欠费最高,这与该年龄段病人基础病多,罹患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的几率大,病程迁延时间长,发生的医疗总费用高,发生医疗欠费往往数额较大。

第三以地域区分,外省病人151例占73.53%,医疗欠费总额占 60.82 %,但人均实际欠费低于本地人口,;第四以费别区分自费138例病人占67.15%。

医疗欠费中相当多的病人是流动人口或慕名前来就医。

有相当多的病人不享受医疗保险,少数病人回当地享受医疗保险,但是需要首先个人全部垫付,仍然是他们无力承担的。

4.2 医疗欠费病人就诊行为的特点:本组资料中,急诊病人医疗欠费信息分析,急诊住院病人虽然只占医疗欠费人数的1/5,但医疗欠费额度却占比例1/3,这说明急诊住院病人发生欠费的几率较大,一旦形成欠费,数额也会较大。

病人不同转归对于医疗费用的影响,选择自动出院的病人,往往预示着病人愈后较差,且已经形成了医疗欠费,亲属无力支持后续的治疗费。

病人出院后,不管病人的愈后如何,很少有家庭前来支付医疗费。

死亡病人,在本组22例病人中,死亡病人发生的医疗欠费人均数额最大。

表7 不同科室病人医疗欠费数额表8 医疗欠费项目数额比较(元)表9 医疗费用差额比较(元)4.3 医疗欠费病人卫生经济学特点:本组资料中,显示医疗欠费多发生为急诊病人较多的普外科、心内科、骨科等科室。

这些大科室每年收住院病人多有直接关系。

相对一些规模较小的科室医疗欠费低于全院平均水平。

在一些开展新技术、新业务高难度技术的科室中,病人的单次欠费数额往往较大。

在医疗欠费中,主要收费项目依次为:药费、高值耗材、检查费、化验费、等等。

其中前两项收费约占了全部费用的2/3。

这些费用也是医院的主要开支。

4.4 医疗欠费产生的原因:医疗欠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到社会保障体系,病人的自身经济状况,医疗管理诸多方面因素[1]。

4.4.1 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对医疗欠费的影响。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

现行的医疗保障体系覆盖面还比较有限[2],还有相当多的流动人口、低收入人群未能享受医疗保险。

致使这部分人群在罹患疾病时,尤其是急危重症时,无力承担医疗费用。

另外,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新农合筹措的资金也很有限。

对于参保农民来说,一旦得大病,新农合有限的补偿比例,不能解决问题[3]。

这些问题导致了部分病人出院后无力结账,即使他们对医院心存感激,但无奈经济状况差,力不从心。

4.4.2 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为医疗领域带来了许多挽救生命的新方法、新材料。

而伴随着这些新方法、新材料的是高额的医疗费用[4]。

许多新方法、新材料在一定时期内不能纳入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内,造成病人自费负担增加。

4.4.3 医疗欠费病人方面的原因:①外来务工、低收入人群,家庭贫困,无力支付医疗费用。

而出于公立医院的社会责任,医院对前来就诊的急、危重病人必须先行救治,由此产生的医疗欠费最后无人“埋单[5]”。

少数病人诚信缺失,在疾病治愈后,存在着占便宜的心理。

特别是一次性住院的流动病人,认为自己以后不再前来就医,欠点钱医院也不会把自己怎么样。

这类医疗欠费额度往往在几百元以内。

少数病人钻医保政策的空子,造成医疗欠费。

由于医保政策实行的是后付费制,住院时,个人只需交少量押金,病人不治身亡后,所产生的需个人负担费用部分,家庭不承担结账。

在本组资料中,26例医疗保险欠费病人,11人因病重死亡,个人应结费用154634元,家属在病人死亡后,拒不结账,而咨询当地相关部门,对此现象亦无良策。

4.4.4 医疗欠费医院管理方面的原因。

医疗欠费的产生与医疗质量管理有直接密切的关系。

医疗质量管理存在缺陷。

临床路径不落实,导致平均住院日长,病人费用高,院内感染监控不落实,住院病人发生院内感染,导致高档抗生素的使用,病人的治疗费用大幅度增加,个别医生在诊疗行为中过度依赖大型设备检查,依赖贵重药品和高值耗材,致使病人的医疗费用增加,造成最后医疗欠费的结果,④医生与病人之间的沟通不够,对病人病情变化不及时向家属通报,尤其是子女多人出资为老人支付医药费用时,前期押金收取不足时,出院时再收取医药费时,家属往往以各种借口不结账。

⑤有些科室在计价管理上存在着问题,如计价录入不及时、错录、漏录,待病人出院结账发现时病人会及其反感,导致部分病人对账目正确性产生怀疑,从而拒绝结账。

⑥个别医生在诊疗工作中服务态度较差,导致医患纠纷发生,病人出院时拒绝结账。

本组资料医疗纠纷13例,占欠费人数的6.34%,实际欠费692614元,占实际欠费总数的17.65%。

5 医疗欠费治理对策5.1 社会保障方面:应建立更加广泛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

尽快在全国范围实行医保疗联网,实现参保人员的异地医疗,医疗资源的共享。

除此以外,各地的民政部门应该设立外来人口大病、危重病救助基金,对在异地务工人员发生重大疾病的确属困难人群应给予救济[6]。

多方面解决贫困和流动人口的疾病医疗问题,体现社会的和谐和政府对民生的关注。

在医疗资金的支付上,应探索多种付费方式,既要保证疾病的治疗质量,有利于医学的发展,又要从制度上遏制医药费用的过快增长。

5.2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内涵。

医院管理部门应下大力抓好质量管理问题,通过加强医疗质量的管理是解决医疗欠费行之有效的方法。

严格按临床路径诊治病人,缩短病人平均住院日。

实施单病种限额付费管理方法[7]。

落实院内感染管理制度,减少病人院内感染,对确凿证据表明是由于医护人员不遵守院感防控制度,造成病人发生院内感染,治疗费用应由相应科室及医生承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