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程概况1.1工程简介本次xxxxx万吨挖潜改造工程需要安装包括运输、卸料、给料、计量16条胶带输送机,总长约980米。
需安装胶带机清单由于该项目为改造工程,因场地狭窄、工期短、环境差,这给施工造成了较大的难度,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机械台班。
其中29#胶带输送机原机长68 米,现要将其拆除重新安装时总长加长到91米,且将皮带宽度增加至800mm。
其余胶带输送机均为新增加,现以29#胶带输送机为例编制施工案。
1.2工程特点1.2.1技术标准:安装除按图纸技术要求和施工要领施工外,施工和验收应执行下列技术标准:《带式输送机技术条件》(GB10595-89)《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50231-98)《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标准》(JGJ81-2002 J218-2002)《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GB50205-2001)1.2.2技术素质:安装施工人员应看懂每安装图纸,了解施工工艺及流程,弄清所有零部件相互关系和如衔接。
1.2.3施工难度:原胶带机拆除前,预先将加宽槽钢焊接安装完成,等停机后再将原机拆除,进行新机安装。
2. 施工准备2.1图纸会审2.1.1收到胶带输送机安装图纸后,首先应检查胶带输送机的设计图纸的相关尺寸是否与土建图纸的相符,并作好自审记录。
2.1.2参加图纸会审,对自审中发现的问题、疑问及时提出,并要求设计部门尽快书面答复,图纸会审要求做好会审记录。
2.2设备清点和验收2.2.1设备清点和验收必须由甲、乙双会同制作商共同进行,检验合格后,及时填写验收记录。
2.2.2做出详细的设备到货计划,根据制造厂家提供的设备、零部件装箱清单,对设备零部件进行开箱清点,检查质量,逐件验收。
2.2.3对不符合制造标准的产品及缺损件等应分项登记,并提交甲,要求及时修复、补充。
2.2.4设备的开箱检查,应作好详细记录,并由甲、乙双负责人签字备案。
2.2.5设备清点验收后,应进行编号、分类,妥善保管;对热工仪表等精密小型部件,应入库存放保管。
2.3劳动组织计划3. 施工部署3.1机构设置3.1.1本工程设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一名。
项目负责人全面负责工程从开工到竣工的全部工作,技术负责人负责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质量监督和控制工作,协调与业主有关系等。
3.1.2工程设施工技术、经营、供应、质量、安全等业务部门,各业务部门应明确分工,各负其责。
3.1.3安装过程中要求施工人员打破工种界限,各施工班组合理安排工程量和劳动力。
3.2工期要求3.2.1施工进度计划见附表3.3现场施工组织机构图4. 主要施工法4.1施工顺序从施工准备到竣工全过程施工工序。
施工准备一►技术交底一►基础划线槽钢安装停机原机拆除i 头架、尾架和中间架安装一传动装置安装 f 驱动装置安装i皮带安装―车刹拉紧装置安装—试运行4.2基础划线、支腿安装在原预埋钢板上划出支腿安装的中心线,然后将支腿槽钢预先安装就位,允偏差土20mm。
4.2原机拆除拆除顺序:车刹拉紧装置一皮带一传动装置―支撑装置f 驱动装置拆除的时候要在保证皮带全部拆除完毕的情况下,才能动火对支撑装置进行割除,割除过程中派专职安全员监护,做好防火措施。
4.3头架、尾架及中间架安装根据图纸设计要求,先将中间架支腿安装就位,然后将中间架安装完成,主要规要求如下:1、机架中心线与输送机纵向中心线应重合,其偏差不应大于3mm ;2、机架中心线的直线度偏差在任意25m长度不应大于5mm ;3、在垂直于机架纵向中心线的平面,机架横截面两对角线长度之差,不应大于两对角线长度平均值的3/1000 ;4、机架支腿对地面的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2/1000 ;5、中间架的间距,其允偏差为± 1.5mm ,高低差不应大于间距的2/1000 ;6、机架接头处的左、右偏差和高低偏差均不应大于1mm 。
4.4 传动装置安装4.4.1 根据图纸设计要求安装传动滚筒、改向滚筒和拉紧滚筒,主要规要求如下:1、滚筒横向中心线与输送机纵向中心线应重合,其偏差不应大于2mm ;2、滚筒轴线与输送机纵向中心线的垂直度应不大于2/1000 ;3、滚筒轴线的水平度偏差不应大于1/1000 。
4.4.2 根据图纸要求,胶带机的上托辊组合各12 米布置一组,下调心托辊组每30 米布置一组,主要技术规要求如下:1、托辊横向中心线与输送机纵向中心线应重合,其偏差不应大于3mm ;2、对于非用于调心或过渡的托辊辊子,其上表面母线应位于同一平面上或同一半径弧上,且相邻三组托辊辊子上表面母线的相对标高差不应大于2mm 。
4.5 驱动装置安装本胶带输送机的驱动装置安装标高为+3.202 米,重 1.055 吨,安装时利用8 吨汽车吊安装就位。
4.6 皮带安装在皮带机头部布置一台 3 吨卷扬机,皮带在机架上组合,用卷扬机将其敷设就位。
皮带接头的直线度允偏差为25mm ,测量长度为7m 。
4.7 根据图纸设计要求安装车刹装置。
4.8 皮带机试运行4.8.1 空负荷运行1、当输送带接头强度达到要求后,可进行空负荷试运行;2、拉紧装置调整灵活,当输送机启动和运行时,滚筒均不打滑;3、当输送机运行时,其边缘与托辊侧辊子端缘的距离应不大于300mm ;4、空负荷试运行时间为4 个小时。
4.8.2 负荷试运行1、整机运行平稳,应无不转动的辊子;2、清扫器清扫效果应良好,并不发生异常震动;3、卸料装置不应产生颤抖和撒料现象。
5. 质量保证措施和质量保证机构5.1 质量保证机构见附图一5.2 质量保证措施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守三关,具体措施如下:5.2.1 把材料关格检测工程所用材料的质量是否符合本工程的设计要求和规规定,不合格材料禁使用。
5.2.2 把施工关强化施工人员质量意识,没有上岗证坚决不准上岗,格执行“三检”(自检、互检、专检),“三按”(按施工图、规规定、施工案施工),“三不放过”(质量问题原因未找到不放过,质量事故责任人没受到教育不放过,质量问题没得到处理不放过)。
5.2.3 把质检关加强质检人员质量检验责任心,质检员应充分熟悉设计图纸,正确理解工艺要求、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对本工程的要求,施工中随时检查质量问题,记录质量数据,加强自检,班组自检不合格的工序立即自行返工整改,未整改不得进入下道工序。
5.2.4 格按图纸设计要求及相关质量验收标准进行施工。
5.2.5 认真学习和执行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焊接工艺指导书和相关的施工验收规、规程。
5.2.6 各个作业组质检员在总质检员的指导下负责本组各项任务的质量措施和互检。
5.2.7 实行“三工序”管理原则,工序不得失控,如有失控,应坚持“三不放过” 的原则予以纠正。
5.2.8 格执行标准,作好“三检” ,确保工程质量优良。
6. 安全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6.1 安全保证机构见附图二。
6.2 安全保证措施6.2.1 由于行车安装位置在室,在焊接处须配备2 个以上的灭火器。
6.2.2 格执行安全教育制度,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针。
6.2.3 专职安全员经培训考核,持证上岗。
6.2.4 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必须做好“三穿一戴” 。
6.2.5 施工人员熟悉掌握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禁违章操作。
6.2.6 开展一班前安全活动并做记录。
6.2.7 特殊作业人员经培训,取证并持证上岗。
6.2.8 构件、材料、机具、运输堆放时,应捆扎牢固,以防倾斜而造成意外事故。
6.2.9 吊装用的机具、索具等必须完好无损,仔细检查后可使用,吊装时起重臂旋转围禁站人,有专人负责指挥。
6.2.10 活动吊篮的制作需经安全员检查后可使用,高空作业必须戴安全带,能挂安全网的必须要挂安全网。
6.2.11 所有用电设备及配电设备线路等有专人负责,室外电焊机等用电设备搭设防雨、防潮设施,所有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均有可靠接地、接零措施,装设漏电保护器,防止触电伤人。
6.2.12 施工现场设置安全标志,警示标牌和护栏,以及夜间安全照明措施。
6.2.13 专职安全员每天深入现场检查,对检查出的事故隐患要定人、定时、定措施如期整改。
6.2.14 格遵守《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中的各项规定。
7. 施工、卫生、消防和环保措施7.1 贯彻执行有关文明施工、消防和环保规定,并接受有关机构的监督和检查,做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7.2 在工地明显处或建设单位指定位置设置相当数量的符合技术规要求的施工标志牌,施工区域做好临时护栏。
7.3 管理和维护好施工排水措施,确保排水畅通,施工现场没有积水。
7.4 保持施工场地容貌的整洁,材料、构件、机具堆放整齐,随时清理建筑垃圾,做到工完场地清。
7.5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职工要自觉遵守建筑业职工文明守则。
7.6 施工现场设施的各类必要的生活设施应符合卫生、通风、采光等要求,职工的膳食、饮水供应符合卫生要求。
7.7 在现场设置紧急救护室或施工现场附近正规医院签订职工医疗合同。
7.8 格按照《人民国消防》的规定,在施工现场建立和执行防火管理制度,设置消防器材,并保持完好的备用状态。
7.9 安排施工时应尽可能少干扰现有环境,采取措施控制施工现场的各种废水、固体废弃物以及噪声、震动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以及对操作人员健康的影响。
7.10 工程完后,应及时清理施工现场和临时占用的场地,转移地面的临时建筑物、设备、材料弃物和垃圾,并进行整平或恢复。
7.11 格遵守《人民国环境保护法》的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