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南亚热带植物园作文【篇一:好一次采风作文】好一次采风作文陈舒琪太阳掀起了晨雾的面纱,露出大地母亲姣好的面容。
露珠在阳光的照耀下,像一颗颗妩媚的珍珠。
秋野菊花也悄悄地绽放了,迎着刚刚升腾的太阳随风摇曳。
一天的旅途由此开始。
一路上,鸟儿们引吭高歌,它排遣了我们漫长的旅途无聊与寂寞。
随着一阵欢快的叫声,我们到达了第一站——南亚热带植物园。
面带笑靥的我们在相机的闪烁中留下了瞬间的美丽。
踏着轻盈的步伐迈进植物园,两边绿树成荫,花香四溢。
透过前方苍翠的树叶,挺拔的枝干,我们看到了园林中从未见过的珍稀植物。
说是珍稀植物,一点不过分,每一种植物都让人流连忘返。
有让人们吃酸变甜的神秘果,有世界干果之王澳洲坚果,热带果后山竹子。
还有让人听到名字就发颤的见血封喉,它不仅能治病、制衣,还能入药。
若不慎让它的汁液进入你的眼睛,后果将不堪设想!轻则失明重则窒息、死亡,这能不让人心怵吗?在离开大自然的怀抱后,我们来到了第二站——红岛游船。
远望,海水和天空似乎一样的颜色,海天仿佛拥在一起。
站在游船甲板上,海浪击起千层白花,溅起万颗银珠。
海风很咸很粘,一阵从未有过的惬意油然而生。
在年轻貌美导游小姐甜美的解说里,我们耳闻目睹了从未领略过的壮观与辉煌。
一艘艘舰艇让我看到了日渐强大的祖国,长虹卧波海湾大桥刷新了我的视野,让我们欢呼雀跃。
()一股自豪的情怀从心里溢出,好一个湛江美丽的港湾。
在一段漫长的颠簸之后,我们到达了最后一站——螺岗岭。
在填饱了咕噜多时的饥肠后,便迎来了旅行的尾声。
我们几个女汉子,背着行囊开始爬山。
炽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望不到的尽头,我们好像在向世界宣告:螺岗岭,我们来了!一路风景一路歌,一路野花一路情。
我们采下了不少标本。
湖边、路旁、【篇二:生态实习报告】(生态与地学实习报告)学院___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_专业_环境科学年级班别__11级环境科学2班___学号_ _3111007403______学生姓名_______刘杰飞_________指导教师_徐文彬尹光彩吕文英管秀娟2014年 5 月 14 日第一章华南植物园温室一、实习目的及意义可以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认识充分结合,巩固、加深和扩大知识面,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增强同学们学习生态学的兴趣与热情,为后续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实习任务通过对华南植物园温室中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极地/高山生态系统、沙漠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的参观实习,重点是关注上述各生态系统的生境特点、群落特征及其原因。
三、实习时间2014年5月14日 10:00—16:00四、实习地点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温室园区五、实习单位概况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见图1.2)前身是国立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由著名植物学家陈焕镛院士创建于1929年。
1954年改隶中国科学院后为华南植物研究所,2003年10月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游览区位于广州市天河区龙洞天源路1190号占地面积300公顷,是我国历史最久、种类最多、面积最大的南亚热带植物园。
引种热带亚热带植物6000种,拥有世界一流的木兰科、姜科植物专类园,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广州市“十佳旅游景点”,被誉为永不落幕的“万国奇树博览会”,有“中国南方绿宝石”之称 [1]。
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南亚热带植物园,由3部分组成:一是保育和展示区(即原华南植物园部分),占地4237亩,建有木兰园、棕榈园、姜园、兰园等30余个专类园,迁地保育植物1万多种;二是科研和生活区,占地552亩,拥有馆藏标本100万份的植物标本馆,还拥有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气象色谱仪、光合作用仪等大型仪器设备的科研实验大楼,以及专业书刊近20万本(册)的图书馆、计算机信息网络中心等支撑系统;三是建于1956年的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占地面积17325亩,为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和中科院目前唯一的自然保护区,就地保育植物2400多种 [1]。
华南植物园的世界植物温室群景区是中国科学院、广东省、广州市共建华南植物园工程的重点大科学项目,于2004年底动工兴建,为世界罕见的大型异型钢结构建筑。
景区总占地面积75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840平方米,建筑最高高度27.4米。
其中热带雨林温室7607平方米,亚热带-南极北极室1200平方米,奇花异果温室1558平方米,沙漠植物温室777平方米,植物水族馆1500平方米,共收集植物种类约5000种。
温室集植物迁地保护、科学研究、科普旅游于一体,具有优美的园林外貌、丰富的科学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向公众展示了全球植物生态类型,是广州市标志性建筑和最富特色的园林景观,是亚洲乃至世界最大型的植物景观温室群。
六、实习内容华南植物园温室(见图 1.3)主要由热带雨林室、高山/极地植物室、沙漠植物室、奇异植物室和植物水族馆够成。
通过实习和拓展学习可以了解各生态系统的生境特点、群落特征及其原因,感受植物界的奇特现象。
图1.3 华南植物园温室大棚外观6.1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分布区的气候特点是:高温、高湿、长夏无冬,年降水量超过2000mm,且分配均匀,无明显旱季。
中国的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台湾省南部、海南岛、云南南部河口和西双版纳地区。
此外,在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境内也有热带雨林的分布,这是世界热带雨林分布的最北边界。
其特点主要有:①种类组成特别丰富;②群落结构复杂,树冠不齐,分层不明显;③藤本植物及附生植物极丰富;④常具板状根和支柱根;⑤茎花现象很常见;⑥寄生植物很普遍;⑦热带雨林的植物终年生长发育;⑧动物种类极其丰富等。
图1.4 温室内的热带雨林图1.5高山极地6.2极地/高山生态系统极地/高山生态系统(见图1.5),即冻原生态系统又称苔原生态系统(polar ecosystem)。
是由极地平原和高山苔原的生物群落与其生存环境所组合成的综合体。
根据分布区域的不同,又分为极地(苔原)生态系统和高山(苔原)生态系统。
主要特征是低温、生物种类贫乏、生长期短、降水量少。
全球苔原面积约800万平方千米,约占陆地总面积的5.3% [3]。
苔原的生态环境甚为恶劣。
气候特点是寒冷,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而凉。
年降水量不多,但降水次数多,水分蒸发弱,故空气湿度大。
苔原土壤在一定深度下都有永冻层,且分布广。
苔原植物具有一系列的抗寒和抗干旱生理学特性,许多植物在严寒巾营养器官不受损伤,有的植物在雪下生长。
苔原植物通常是多年生植物。
苔原动物种类较少,主要是大型食草动物,在生理上具有抗寒特点。
6.3沙漠生态系统沙漠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和温带极端干燥少雨的地区,在北半球形成一条明显的荒漠地带。
我国的荒漠分布于西北和内蒙古地区。
南半球的智利、澳大利亚和南非也有分布 [4]。
荒漠地区为极端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大都在250毫米以下,降水变率很大,蒸发量大于降水量许多倍。
温度变化剧烈,尤以日温差最大。
并多有风沙与尘暴出现。
土壤中营养物质比较贫乏。
严酷的自然条件限制了许多植物的生存,只有为数不多的超旱生半乔木、半灌木、小半灌木和灌木或肉质的仙人掌类植物稀疏地分布。
所以群落的植物种类贫乏、结构简单、覆盖度低,有些地面完全裸露。
由于食物资源比较单调和贫乏,动物的种类不多,数量也少。
常见的有昆虫、蜥蜴、啮齿类和某些鸟类。
许多动物具有高度适应干旱环境的特征,如夏眠、夜间活动、长期不饮水、不具汗腺和排放高浓度的尿液等。
图1.6 温室内的仙人掌图1.7 水下森林6.4水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可根据水的流速分为流动水和静水两种类型生态系统[5]。
流动水主要是河流、溪流、水渠等水体。
其特点是,水的流动性受落差垂直变化的影响,流速受流量及河床大小之间比率的影响。
在流水型水生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者为藻类构成的黏附性群落、水生植物等,另外陆地植物叶片的凋落物也是水生生态系统重要的物质和能量来源。
在这样的生态系统中,消费者主要是一些昆虫、无脊椎动物、两栖类以及鱼类,其食物链的基本形式是:水生植物一无脊椎动物一鱼类。
静水生态系统是指陆地上的淡水湖泊、沼泽、池塘和水库等不流动的水体所形成的生态系统。
所谓静水是相对的,任何一个湖泊、沼泽、池塘和水库的水,都有一定的流动,只不过这种流动和水的更换非常缓慢。
湖泊生态系统是一个典型的静水生态系统。
6.5植物奇观6.5.1含羞草含羞草(见图1.8)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学名mimosa pudica,又名知羞草、呼喝草、怕丑草。
成簇生长,茎基部木质化,高可达1米,耐寒性较差,原产美洲热带地区。
含羞草花期7月至10月,花色粉红,头状花序呈圆球形,形如绒球。
花后结荚果,果实扁圆形。
其株高40厘米至60厘米,枝上有刺毛。
羽状复叶互生,总叶柄上有羽片2个至4个,呈掌状排列,小叶有14片至4 8片之多 [6]。
在它的叶柄基部有一个膨大的器官叫“叶枕”,叶枕内生有许多薄壁细胞,这种细胞对外界刺激很敏感。
一旦叶子被触动,刺激就立即传到叶枕,这时薄壁细胞内的细胞液开始向细胞间隙流动而减少了细胞的膨胀能力,叶枕下部细胞间的压力降低,从而出现叶片闭合、叶柄下垂的现象。
经过1-2分钟细胞液又逐渐流回叶枕,于是叶片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
含羞草的叶子之所以会出现上述现象,是一种生理现象,也是含羞草在系统发育过程中对外界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
因为,含羞草原产于热带地区,那里多狂风暴雨,当暴风吹动小叶时,它立即把叶片闭合起来,保护叶片免受暴风雨的摧残,因而逐渐形成了这一生理现象。
【篇三:华南植物园导游词】华南植物园游踪:概述——棕榈园——旱生植物温生室——兰园——苏铁园——竹园——小结一、概述:1、位置、环境、发展方向、办园方针、称号华南植物园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位于广州市东北郊龙眼洞,离市中心15公里。
植物园属于南亚热带季风其后,园内地形复杂,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为建立之物引种基地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华南植物园建于1956年,以开发华南热带、亚热带植物资源,研究植物的引种驯化,普及植物科学知识为发展方向。
确定了以科研为主,科研、建园、科普和开发四方面全面发展的办园方针。
⑴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科教基地”、“全国科教基地”和“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
2、占地面积、龙洞琪林、特色专类园华南植物园占地面积300公顷⑵.1,由两个半岛和人工湖组成,是全国最大的南亚热带植物园。
它和白云山一起,被称为广州市的“市肺”。
1986年,被评为“羊城新八景”之一——龙洞琪林。
植物园分为科研实验区和科普展览区两大部分。
我们要参观的是展览区部分,面积100公顷,建有苏铁园、兰园、竹园、棕榈园、旱生植物温室、孑遗植物区等20多个各具特色的专类园区。
⑵.2二、棕榈园:分布、常见、油棕、琼棕(陈氏棕)现在我们来到了棕榈园,棕榈科植物主要分布于热带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