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材 中药饮片的验收

中药材 中药饮片的验收

竹黄吸力较小且色泽多为纯一白色。天然竹黄水浸液对酚酞 指示剂不显碱性,而人工竹黄显碱性反应,呈紫红色。 13.乳香:加水研磨后成白色乳状液者为真品。
几种药材水试法
14.没药:与水研磨形成黄棕色乳状液者为真品。 15.青黛:取0.5g加水10ml,振摇后放置片刻,水层不得显
深蓝色,以此检查是否含有水溶性色素。 16.儿茶:其水浸出液用火柴杆沾之,使轻微着色,待火柴
及其内含物的特征。 显微鉴别常在以下几种情况下采用
a、药材的性状不明显或外形相似而组织特殊或有明特征。 b、药材破碎不易辨别。 c、药材粉末。 d、用显微方法确定药材中有效成分在组织中的分布及其特征。
(2)、理化鉴别 每种中药材都含有一定的化学成份,这些成分特别是活性成分能代 表药材的质量。利用中药材、中药饮片中存在的某些化学成分的性质, 利用物理方法、化学方法或仪器分析来鉴定药材的真伪和优劣。 7、中药饮片炮制品的验收
几种药材水试法
19.石膏:取粉末2g,于140℃烘20分钟,加水1.5ml搅拌, 放置5分钟,呈粘稠固体。因石膏加热失去一部分结晶水而 成熟石膏,与水相遇,复变为生石膏而具有粘性。别的矿石 则无此特性。
20.银柴胡:正品水浸液无泡沫反应;而伪品山银柴胡水浸 液有较强的泡沫反应。
21.板蓝根:板蓝根根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或爵床科植物马 蓝的根。二者的鉴别点在于,菘蓝根的水煎液可显蓝色荧光; 马蓝根的水煎液则无蓝色荧光反应。
中药材、中药饮片真伪的的鉴别
(1)看形状,一种药材的外形特征,一般是比较固定的,如圆柱形、鸡爪 形、拳形、团块状等。如防风的根茎部分,蚯蚓头、海马的外形马头, 蛇尾、瓦楞身、蕲蛇,为翘鼻头、连珠斑,佛指甲等,在验收时对有些 很皱缩的花叶类、全草类药材先用温水浸泡一下,然后摊开观察。
(2)看大小,药材的大小(指长短、粗细、厚薄),一般有一定的幅度, 在看的大小与规律有差异时,应观察较多的样品,可允许有少量高于或 低于规定的数值。
杆干后,再浸入浓盐酸中,立即取出,于火焰附近加热后, 杆上发生深红色,以此检查儿茶素。 17.芦荟:芦荟的1∶100水溶液2ml,加等量饱和溴水,即 有四溴芦荟混合甙的黄色沉淀生成。 18.牛黄:取少许加清水调和,涂于指甲上,能将指甲染成 黄色并经久不褪,俗称“挂甲”;入口则芳香清凉,味先苦 而后微甜,嚼之不粘牙,可慢慢溶化。人工牛黄亦能“挂 甲”,但入口后无清凉感,气微清香而略腥。
几种药材水试法
1.红花(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用水浸泡后,水变成金黄色,花不褪 色。
2.番红花(鸢尾科植物番红花的干燥柱头):浸泡于水中后,柱头膨胀呈 长喇叭状,水面应有油状物漂浮,水被染成黄色,不显红色,无沉淀, 用棒搅动,不易碎断,否则是伪品。
3.秦皮:少许浸入水中,因其含有荧光物质七叶树甙和七叶树素,浸 出液在日光下可见蓝色荧光。
a、选择有代表性和大多数、常见的药材进行观察,特大特小可不概括。 b、大小一般用厘米表示,细小的用毫米表示。 c、观察时,习惯将根茎、果实称作长、直径,鳞茎称作高、直径,皮称作
长厚宽,种子称作长、宽或直径。
验收方法、内容
(3)看色泽、色泽是指药材表面的颜色和光亮程度。 药材的色泽一般是较固定的。色泽的变化与中药材、 中药饮片的质量关系很大。 药材品种不同,加工不当,贮藏时间长短, 也会改变药材原有的色泽,也表示药材质量的下降。 在观察颜色时,药材应干燥,不应在有色光 下进行,最好自然光线下或日光下进行。对颜色描 述时,如果是两种以上色调复合描述,应以后一种 为主,如黄棕色,即以棕色为主,如阿胶呈棕黑或 乌黑色。
22.远志:取粉末0.5g,加热水10ml,用强力振摇1分钟, 即生成持续性泡沫,并在10分钟内不消失,以此检查皂甙。
23.白芷:取粉末0.5g,加水3ml,振摇后滤过,取滤液2滴, 点于滤纸上,置紫外灯光下观察,显蓝色荧光。
几种药材水试法
24.柴胡:取粉末0.25g放入试管内,加蒸馏水5ml,冷浸 20分钟后,滤过,取滤液强力振摇5分钟,有持久性泡沫产 生,以此检查皂甙。
验收方法、内容
(8)闻气: 有的中药材含有挥发性物质而具有特殊的香气或 臭气,这些气可作为识别药材的主要依据之一,如檀香,麝 香、阿魏、薤白、白藓皮等。
(9)水试: 利用药材在水中的比重和特殊变化来识别,如西 花,用水浸泡后,水变成黄色,花不褪色,秦皮用水浸泡后, 出现蓝色荧光,蟾酥与水后呈乳白色。
4.香加皮:水或乙醇浸出液,在紫外光下显紫色荧光,加稀盐酸荧光 不变(与含杠柳总甙有关),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黄绿色荧光(4-甲氧基 水杨酸反应)。而五加皮无此反应。
5.苏木:投入热水中,浸液呈鲜艳的桃红色透明液体,加酸(或醋)液体 变为黄色,加碱(或石灰水)液体又变红色。
6.姜黄:用热水或乙醇浸泡,呈鲜艳的橙黄色透明液体,加碱(或苏打 水)液体变桃红色。 7.熊胆:其粉末投入水杯中,可逐渐溶解而盘 旋,有黄线下垂至杯底且不扩散。
应标明品名、生产企业、生产日期等。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 中药材、中药饮片,在包装上还应标明批准文号。
验收方法、内容
2、干湿度的验收 (1)中药材安全含水量应在10—15%间。 (2)中药饮片安全含水量
菌藻类应在5—10%间,其余应在7—13% 3、杂质的验收
中药材的杂质应控制在2—3%之间,中药饮片 的药屑、杂质。
如刺猬皮、蜣螂虫等,方法是用适宜的缸式木箱, 先用双层纸将药材包好,注明名称,然后置入所用 石灰以恰好埋没所贮中药材、中药饮片为度,如数 量较少,可将几种中药同贮之。
根、根茎、藤木类、花、叶及动物、矿物类、 菌类、药屑、杂质不超过2%,果实、种子类、树脂 类、全草类、药屑、杂质不超过3%。
验收方法、内容
中药饮片片型的验收 中药饮片的各种片型应符合规定、厚薄均匀、整齐。表
面光洁,无整体、无连刀片、斧头片,异型片不得超过10%, 饮片的厚度应符合以下要求。
片:极薄片 0.5mm以下(鹿茸片) 薄片: 1—2mm(半夏 槟榔) 厚片 : 2—4mm (大黄 泽泻 山药 白术) 段: 长10—15mm (全草类) 块: 8—12mm方块 (何首乌 附子 葛根 茯苓) 丝及类丝宽:2—3mm 叶类丝宽5—10mm
验收方法、内容
(4)表面:看药材的表面或表面的具体特征,如光滑、粗糙、 皮孔、皱纹等,表面特征有的有无和程度,常是识别药材的 主要特征之一,如枇杷叶的毛,苍耳子的刺,黄连的鳞叶, 天麻的鹦哥嘴、肚脐眼、点状环等。
(5)看质地,看药材的软硬,坚韧,疏松,粗糙或粉性等特 征。 松泡:质轻而松,如南沙参; 粉性:表示含有一定量的淀粉,如山药、葛根; 粘性:表示具粘液质,如鲜石斛; 油润:表示柔软而润泽,如玉竹、当归、独活; 角质:表示含多量淀粉因加工已糊化呈半透明状,如郁金、 天麻等; 坚韧:表示质坚韧不易折断,如丝瓜络、桑白皮; 质量:表示单位体积内重量较大,如矿物质。
药用部位、采收时间、运输和贮存等原因而 受到影响 经营中常有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掺假等现象 的发生 使用上各地的用药习惯不同,有的异物同名, 有的同物异名
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分类
1、植物类——根及根茎类,果实种子类,花 叶类,全草类,皮类,藤木类。 2、动物类 3、矿物类 4、其它类
毒性的中药材、中药饮片的验收要求
25.重楼:因含甾体皂甙,其水浸液振摇后产生很多泡沫并 且经久不散;而拳参含没食子酸而无皂甙之泡沫反应。
26.天麻:隔水蒸后有臊臭味(马尿味)者为真品,且野生者 较家种品味浓。另取天麻粉末1g,加水10ml,浸渍4小时随 时振摇,滤过,滤液加碘试液2~4滴,呈紫红色或酒红色反 应。 27.阿胶、龟胶、鹿角胶:取少许胶类药材用热开 水溶化后,其溶液透明,有甜香味,无沉淀,无异味,无浮 油星.。否则即有假。
药材变异诱因
虫蛀:是指昆虫侵入中药材、中药饮片内部引 起的破坏作用,虫蛀使药材出现空洞、破碎, 被虫的排泄物污染,甚至完全蛀成粉状,会 严重影响中药材、中药的外形、疗效以致不 能药用。
药材变异诱因
霉变:是指中药材、中药饮片在适宜的温度(20-35℃),湿度(相对湿度75%以上或中药含水量超 过15%)和足够的营养条件下,表面或内部寄生的 霉菌繁殖孳生所致的发霉现象。发霉的药物轻则颜 色变化,气味走失,严重的变质败坏,以致其成分 发生变化而失效。有的霉菌还可产生毒素,一旦服 用了发霉的药品,就可能由于霉菌毒素而引起肝、 肾、神经系统、造血组织等方面的损害,严重者可 导致癌症(如黄曲霉)
(10)火试: 有些藤木,树脂和动物类药材用火烧之,能产生 气味,颜色,烟雾,响声等现象,而用于识别药材,如降香 微有气味,点燃则香气深烈,燃时有油流出,烧完留有白灰; 血竭放在锡纸上,下面用火烤熔化后,色鲜红,如血而透明, 无残渣,海金砂易点燃,而发爆呜声及闪光。
验收方法、内容
显微,理化鉴别方法 (1)、显微鉴别法,是利用显微镜观察药材的组织结构,细胞形状
1、毒性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包装要符合规 2、毒性中药材、中药饮片必须实行双人验收、
双人签字的制度
进口中药材的验收要求
进口药材标准 进口批件
验收数量的要求
1、对于5件以内要逐件验收; 2、对100件以内的每次随机抽验5件; 3、对大于100件的按5%随机抽验。
验收记录的要求
1、必须建立完善、真实的验收记录 2、验收记录内容包括:购进日期、商品名称、
产地规格、数量、 生产企业、供货企业、批准文号、质量状况、 验收人员等内容 3、验收记录保存时间不得少于三年
中药材、中药饮片的验收方法、内容
验收的内容 1、外包装的验收 (1)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外包装应符合药用或食用标准。 (2)中药材、中药饮片应有外包装,并附有质量合格标志。 (3)中药材包装上应标明品名、产地、供货单位,中药饮片
中药材、中药饮片的 验收养护
中药材的验收内容
供应商资质 外包装标准 药材外观标准 药材气味标准 药材纯度标准 干湿度标准 药材真伪标准 药材含量标准
相关主题